如何培养幼儿时间管理案例——幼小衔接经验.docx
-
资源ID:156792
资源大小:18.4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如何培养幼儿时间管理案例——幼小衔接经验.docx
如何培养幼儿时间管理案例幼小衔接经验一、案例背景落实政策高度重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贯彻落实3-6岁儿童研究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也是我们一线老师一直以来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园在落实幼小衔接衔接的政策上高度重视,以理论为先,行动在后的措施有序、扎实开展着。在幼儿园三个年龄阶段中分别都有侧重点,如小班主要以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为重点,中班以培养幼儿倾听习惯为重点,大班以四大准备为抓手,培养幼儿多方面发展。我班幼儿即将迈进小学的大门,今天我以我班在幼小衔接的生活准备上,培养幼儿时间管理进行分享,接下来就一起听听他们和时间的故事吧。二、案例描述观察获得教育契机一天,无意中听到一个孩子在餐前活动时说着:“还有多久才可以吃饭呢?我都饿了。”睿睿说:“应该还有五分钟吧。”茹亦说:“应该还有8分钟吧。”希希说:“应该还有3分钟,因为三分钟更快,马上就到了。”睿睿:“3分钟才不快呢,5分钟更快,不信你问问老师。”几个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着。顺着孩子们的讨论,我也抛出了一个问题。教师:时间究竟是什么呢?晨晨:是吃板、睡觉、上课的时候。JUH:就是定闹钟。暖意:是玩游戏玩多少分钟。轩轩:就是看手机或者手表上几点了。教师:那你们认识时钟吗?佳佳:我认识,我知道时钟里有长针和短针。短针指着三就是三点了,指着5就是5点了。轩轩:不对,是长针指着三就是三点了。孩子们的回答各不一样。我没有给孩子们分出谁对谁错,在那一瞬间我似乎知道了为什么每天小朋友入园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为什么每次都需要老师去催促,为什么每次给他们说还有多少分钟的时候他们没有反应,没有表现出紧迫感。或许是时候让小朋友了解时钟的秘密了,何不顺势而为,让教育自然“生发”。三、案例反思时间管理应从小培养时间管理对个体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时间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就是生命“,无不彰显时间的可贵。而时间本身所具有的不可逆性也体现出时间管理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交替,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规划时间对于个体来说愈发重要。时间管理需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研究时间管理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和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培养儿童时间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幼小衔接的重要任务,继而成为学前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3-6岁儿童研究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求幼儿在独立的环境中保持井然有序的状态。除此之外,美国高瞻课程模式强调的研究品质中,计划性是幼儿的关键发展指标,教师为此会为幼儿设定可预测的时间表,其中包含一个经过设计的计划时间,幼儿每天在计划时间内制订计划并实施计划。这其实就是幼儿进行时间管理的过程。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四、案例措施多措并举,科学衔接快乐成长(一)认识时间是提升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指南针通过前期观察和分析我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发现80%幼儿不认识时钟,基于此,决定将第一次活动的目标设置为认识时钟准点、将常规活动与时间联系起来,并通过真实发生的事件来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意识和良好习惯。在活动的准备上,根据活动目标以及班级现有的环境一方面进行了物质准备,包括时钟教具、闹钟、沙漏、动画及音频等等。(二)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是培养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关键点当问到在幼儿园里,他们最喜欢哪段时间时,孩子们纷纷说出了各自的想法,有的幼儿说我最喜欢玩区角游戏的时间。有的说我爱吃饭,我最喜欢在幼儿园里吃午饭的时间,还有的小朋友说我喜欢老师给我们做游戏,讲故事的时间。根据孩子们的表达,一起观察讨论了我们的一日流程图,并在每次过渡环节借助音乐、儿歌、沙漏、闹钟等不同的形式,让孩子进一步了解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对培养幼儿有良好的时间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S)家园联合,共促幼儿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为了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教师采取以“不迟到”为要求,帮助孩子们准时入园的习惯,但经过一周发现,孩子们迟到的现象频频发生。为了了解孩子们迟到的原因,教师把“说”的机会充分让给幼儿,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迟到的原因,有的小朋友说我早上不想起床,想多睡一会儿;有的说我早上挑选裙子用了好长时间;有的说穿衣服太慢,吃早代也很慢,所以迟到了。还有的说是爸爸睡懒觉导致的。通过和孩子们对话,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孩子们迟到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一是幼儿自身缺少计划和准备、做事拖拉、缺乏时间意识,二是家长的不重视,导致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走了。为此,教师组织孩子们聊一聊迟到的话,在园的一日生活会有哪些变化。话题一抛出,孩子们就想起自己迟到的情况了:迟到的话就做不了早操;迟到的话就做不了游戏计划T;不能参加今天早上的值日生工作;迟到的小朋友会影响我们研究,也会影响他自己学本领;迟到是不好的习惯。通过和孩子们一系列的交流以及总结与梳理,了解了孩子们迟到的真正原因,孩子们也懂得了迟到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他们开始关注迟到这件事。所以我借助家长资源,请家长们在家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小助手”督促幼儿完成事情的时间,如闹钟、沙漏、音乐,让幼儿在相应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穿衣、吃早代等事情。(四)制定计划表,促进幼儿时间管理能力除了请家长助力,孩子们一致认为制定计划能让生活作息更有条理和规律,为上学节约时间。那需要做哪些计划和准备呢?有的幼儿说我们可以晚上想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把衣服准备好放在床旁边,早上就不用挑选衣服浪费时间To有的说晚上要计划好睡觉的时间,不能睡的太晚,还要定好起床的闹钟,这样就不会睡过头了。有的还想到了汗巾可以晚上就装进小书包,如果有其他要带去幼儿园的东西也一起装进。教师将孩子们的想法进行梳理后,将“入园准备”分为晚上和早上两个时间来完成。早上时间短,来不及准备很多东西,可以将水杯、倒计时放在早上准备;其他计划和准备要在前一天晚上完成。与此同时,教师也在班级群里发布了通知,鼓励家长协助孩子做好“准备”。有的家里准备了计时器,有的提醒家长定好了入睡和起床的闹钟,有的睡前准备衣裤和书包。通过计划表的制作与实施,幼儿养成了提前思考的习惯,更好地建立了时间观念和任务意识。经过统计,一周后幼儿准时上学率有了明显提升,但依然有个别孩子不能坚持每天准时入园。习惯贵在坚持,如何培养坚持的研究品质,成为教师接下来思考的重点问题。(五)结合签到表,有效改变幼儿时间管理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养成坚持每天按时入园的好习惯,教师组织孩子们再次展开了话题讨论。有的孩子提出:爸爸妈妈上班要打卡签到,迟到了要扣钱,小朋友也可以在规定时间打卡签到,迟到的小朋友就不能当值日生,不迟到的小朋友可以奖励小红花。于是,教师结合孩子的想法调整了签到规则,增加了按时签到奖励:一周连续5天不迟到的奖励一朵小红花,集齐2朵小红花可以领取一份神秘礼物。教师还提供了签到统计表,幼儿可以通过简单的统计,了解自己每周签到情况。有了小红花和神秘礼物的刺激,孩子们按时入园的愿望更强烈了,每到周五统计时间,便有孩子兴奋地向老师炫耀。连续2周后,教师纵向对比幼儿签到数据发现,单个幼儿的准时上学的天数在每周递增,只有个别幼儿连续5天都迟到。“坚持”对于幼儿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品质,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