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4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交流发言材9篇.docx

    • 资源ID:1572211       资源大小:26.87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交流发言材9篇.docx

    2024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交流发言材9篇第1篇,共9篇“团队齐心,其利断金;条例在心,行动有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对于打造优秀的国企团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心同德”,团队成员要在遵守条例的基础上,树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共同努力。“赏罚分明”,根据条例的规定,对遵守纪律、表现优秀的成员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成员进行处罚。这样可以激励团队成员积极进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精益求精”,在贯彻条例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要求,力求做到最好。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落实条例,开创未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为国有企业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开创局面提供了有力保障。“因势利导”,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条例的规定,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策略。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调整。“勇往直前”,在面对改革中的困难和阻力时,要坚定信心,敢于突破。按照条例的要求,大胆推进企业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持之以恒”,落实条例要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要建立长效机制,将条例的贯彻落实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条例要求,开创国企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第2篇日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正式公布(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从法规层面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事宜统一规范,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国有企业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肩负重要职责,在服务保障国家发展战略、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全面监督,对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工作。按照部署,司法部、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条例草案。2024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草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条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第三条明确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配套行政法规,条例制定坚持依法处分原则,将散见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中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有关责任人员应予追究法律责任的有关规定进行梳理、归集,在与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保持衔接一致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法行为及处分的适用,对处分的程序、申诉等作出具体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对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了由监察机关给予政务处分,由任免机关、单位给予处分。政务处分和处分本质上都是对违法的公职人员追究责任,实施对象都是公职人员,主要区别是实施主体不同:由监察机关作出的是政务处分;由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免机关、单位作出的是处分。二十届中央第一轮、第二轮巡视对共计57家国有企业开展常规巡视。从巡视反馈和近年来查处案件情况看,国企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条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易发多发违纪违法问题,明确底线红线,着力推进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比如,条例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章关于违反政治要求、组织程序、廉洁要求、薪酬管理制度,违规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侵犯服务对象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工作要求等违法行为有关规定具体化为51项违法情形,并明确相应的处分。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条例充分体现贯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方针方略,纵深推进国有企业反腐败斗争的战略部署,既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划定行为底线,又要求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免机关和单位加强日常监督,对违法行为坚决杳处、严肃追责,强化震慑效应,不断释放全面从严的强烈信号。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作为是内在统一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条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精神,从处分原则、处分适用、处分程序、鼓励担当作为等方面落实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促进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更好激发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比如,在处分原则方面,规定给予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集体讨论决定;坚持宽严相济,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坚持法治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保障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处分适用方而,将“三个区分开来“有关要求转化为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情形,规定属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处分。在处分程序方面,规定调查中发现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因依法履行职责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侮辱诽谤,造成不良影响的,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澄清事实,恢复名誉,消除不良影响。在鼓励担当作为方面,规定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正确对待、合理使用受处分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坚持尊重激励与监督约束并重,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第3篇2024年5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81号国务院令,公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7章52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1.明确处分工作的原则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给予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坚持公正公平,集体讨论决定;坚持宽严相济,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坚持法治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保障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2、明确适用对象的范例沿用监察法实施条例,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界定,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免机关、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违法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国家对违法的金融、文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追究责任另有规定的,同时适用。3 .规范处分的种类及其适用在与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保持衔接一致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的种类和期间。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将“三个区分开来“有关要求转化为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情形。4 .细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造展行为聚焦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易发多发违纪违法问题,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章规定的有关违法行为具体化为51项违法情形,并明确相应的处分。5、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工作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规范处分程序以及复核申诉、纠正纠偏等制度,保障相关人员合法权益。对处分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一章为总则,共六条,主要规定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职责分工。条例明确了立法目的,即“规范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条例第二条明确了适用范围,对适用对象进行了详尽的列举,具体如下:(一)在国有独资、全资公司、企业中履行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等职责的人员;(二)经党组织或者国家机关,国有独资、全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提名、推荐、任命、批准等,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中履行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等职责的人员;(三)经国家出资企业中负有管理、监督国有资产职责的组织批准或者研究决定,代表其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中从事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等工作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免机关、单位(以下简称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给予处分,适用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二章、第三章和本条例的规定。条例第三条、第四条、第六条规定了基本原则,包括”党管干部原则”、“公正公平原则”、“宽严相济原则”、“法治原贝等。条例第四条、第五条对职责分工作出了一般规定,其中任免机关、单位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或者有干部管理权限的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指导国有企业整合优化监督资源,推动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社会监督等相衔接,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建立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增强对国有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监督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第二章为处分的种类和适用,共10条。条例第7条明确了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条例第8条规定了处分的期间,分别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记大过,18个月;(四)降级、撤职,24个月。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处分期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条例第9条规定了并罚原则,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同时有两个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的,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种类处分的,可以在一个处分期以上、多个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条例第1()条明确了单位违法和集体决定违法的法律后果,即''国有企业实施违法行为或者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给予处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2人以上共同违法,需要给予处分的,按照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分别给予相应的处分。条例第11条规定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处分的情形,具体如下:(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行为;(二)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三)检举他人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四)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五)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六)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七)属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从轻给予处分,是指在本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较轻的处分。减轻给予处分,是指在本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一档给予处分。条例第12条规定了不予处分的情形,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免予或者不予处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免予或者不予处分。条例第13条规定了从重给予处分的情形,具体如下:(一)在处分期内再次故意违法,应当受到处分;(二)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三)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四)包庇同案人员;(五)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六)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从重给予处分,是指在本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较重的处分。条例第14条、第15条、第16条规定了处分期的后果,具体如下:(一)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和职称;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被撤职的,降低职务或者岗位等级,同时降低薪酬待遇。被开除的,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有关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外,应当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因违法行为获得的职务、职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奖励等其他利益,任免机关、单位应当予以纠正或者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组织按规定予以纠正。(三)己经退休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不再作出处分决定,但是可以对其立案调查;依法应当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相应调整其享受的待遇,对其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依照本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处理。第三章为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共9条,主要列举了53条具体违法行为类型和适用的处分。根据条例第17条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予以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一)散布有损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论;(二)拒不执行或者变相不执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有关决策部署;(三)在对外经济合作、对外援助、对外交流等工作中损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公开发表反对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改革开放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予以开除。根据条例第18条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一)违反规定的决策程序、职责权限决定国有企业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事项、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二)故意规避、干涉、破坏集体决策,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国有企业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事项、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三)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国有企业党委(组)会、股东(大)会、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等集体依法作出的重大决定;(四)拒不执行或者变相不执行、拖延执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行业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决定。根据条例第19条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挪用本企业以及关联企业的财物、客户资产等;(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机关、国家出资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或者向国家工作人员、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四)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规定在企业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以及工程建设、资产处置、出版发行、招标投标等活动中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私利;(五)纵容、默许特定关系人利用本人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在企业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谋取私利;(六)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拒不纠正特定关系人违反规定任职、兼职或者从事经营活动,且不服从职务调整的,予以撤职。根据条例第20条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一)超提工资总额或者超发工资,或者在工资总额之外以津贴、补贴、奖金等其他形式设定和发放工资性收入;(二)未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或者未按规定履行工资总额备案或者核准程序;(三)违反规定,自定薪酬、奖励、津贴、补贴和其他福利性货币收入:(四)在培训活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业务招待、差旅帝用等方面超过规定的标准、范国;(五)公款旅游或者以学习培训、考察调研、职工疗养等名义变相公款旅游。根据条例第21条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一)违反规定,个人经商办企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股份或者证券、从事有偿中介活动、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进行投资入股等营利性活动;(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企业同类经营的企业;(三)违反规定,未经批准在本企业所出资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国际组织等兼任职务;(四)经批准兼职,但是违反规定领取薪酬或者获取其他收入;(五)利用企业内幕信息或者其他未公开的信息、商业秘密、无形资产等谋取私利。根据条例第22条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责过程中,侵犯服务对象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被监管机构查实并提出处分建议的,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特别严重的,予以开除。根据条例第23条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一)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应当上缴国库的预算收入;(二)违反规定,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营投资职责;(三)违反规定,进行关联交易,开展融资性贸易、虚假交易、虚假合资、挂靠经营等活动;(四)在国家规定期限内不办理或者不如实办理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或者伪造、涂改、出租、出借、出售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表);(五)拒不提供有关信息资料或者编制虚假数据信息,致使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失真;(六)掩饰企业真实状况,不如实向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或者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串通作假。根据条例第24条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一)洗钱或者参与洗钱;(二)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违反规定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民间借贷;(三)违反规定发放贷款或者对贷款本金减免、停息、减息、缓息、免息、展期等,进行呆账核销,处置不良资产;(四)违反规定出具金融票证、提供担保,对违法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五)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资产;(六)伪造、变造货币、贵金属、金融票证或者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七)伪造、变造、转让、出租、出借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未经批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发行股票或者债券;(八)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九)进行虚假理赔或者参与保险诈骗活动;(十)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及其他公民个人信息资料。根据条例第25条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一)泄露企业内幕信息或者商业秘密;(二)伪造、变造、转让、出租、出借行政许可证件、资质证明文件,或者出租、出借国有企业名称或者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三)违反规定,举借或者变相举借地方政府债务;(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违反规定造成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引起重大劳务纠纷或者其他严重后果;(五)不履行或者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六)在工作中有敷衍应付、推诿扯皮,或者片面理解、机械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七)拒绝、阻挠、拖延依法开展的出资人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工作,或者对出资人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发现的问题拒不整改、推诿敷衍、虚假整改;(八)不依法提供有关信息、报送有关报告或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或者配合其他主体从事违法违规行为;(九)不履行法定职贵或者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十)违反规定,拒绝或者延迟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农民工工资等;(一)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第四章为处分的程序,共12条。第五章为复核、申诉,共8条。第六章为法律责任,主要规定了三类主体的法律责任,具体如下:(一)任免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工作中有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规定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理。(二)有关机关、单位、组织或者人员拒不执行处分决定或者有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情形的,由其上级机关、主管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或者任免机关、单位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规定给予处理。(三)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利用举报等方式歪曲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第七章为附则,共3条,主要规定了金融、文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特别规定适用、溯及力和生效时间。第4篇正本清源,防微杜渐在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其对我们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深远影响。条例不仅是我们行为的准则,更是正本清源、防微杜渐的重要工具。条例明确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标准。这让我想起了资治通鉴中的一句话:“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这正体现了条例的重要性,它为我们提供了稳固的本根,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从而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在条例中,关于廉洁从业的规定尤为引人注目。条例强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廉洁自律,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让我想起了古代的清官海瑞,他一生清廉,刚正不阿,被誉为“海青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廉洁从业,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加公正、公平的发展环境。此外,条例还对违规行为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体现了制度的刚性和权威性。这让我想起了管子中的一句话:“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这意味着法律和制度是我们行为的准绳,任何人都不能逾越。只有严格执行这些规定,我们才能防微杜渐,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通过学习条例,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职业操守,廉洁从业,严于律己。让我们以条例为本,正本清源,防微杜渐,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第5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监督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体现了法治精神在国企治理中的深入贯彻。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此条例恰如一面明镜,映照出国企管理人员行为的规范与界限,确保国企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条例开篇即明确其立法目的:”为了规范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韩非子中的“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意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地位高低,皆应受到同样的约束。条例中详细列举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定义及其处分种类,如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乃至开除,这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明确惩戒,更是对“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原则的生动诠释。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在强调严格处分的同时,也融入了宽严相济、教育与惩戒并重的理念,这与儒家思想中的过犹不及”、“教而后诛''不谋而合。例如,条例规定,对于主动交代违法行为、配合调查等情形,可以从轻或减轻处分,这既体现了法律的威严,又彰显了人文关怀,鼓励国企管理人员自我反省、积极改正。条例还强调了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等多方监督相衔接,形成合力。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荀子中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强调多方监督的重要性,以确保监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出台,不仅是对国企管理人员行为的规范,更是对法治精神的弘扬。它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法治的理念,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第6篇“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在专心研读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过程中,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回首历史长河,诸多因权力滥用、贪婪腐败而导致国家衰败、企业没落的案例令人扼腕叹息。古时和珅凭借权势贪污受贿,富可敌国,最终落得抄家身死的下场。在现代社会,国有企业领域亦不乏此类现象。如某大型国企的管理人员李某,在工程项目中虚报账目、收受贿赂,致使工程质量低劣,企业形象受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条例恰似“及时雨”,为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行为、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它明确了行为准则,要求我们以身作则,坚守正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曾有某国企采购负责人,因接受供应商的一点小恩小惠,在采购环节违规操作,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条例为“指南针”,坚定不移地遵守各项规定。时刻“吾日三省吾身”,提高自身的廉洁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不为私利所动,不为权势所屈,为国有企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条例的约束和指引下,国有企业定能“鳗鹏展翅九万里“,在新时代的经济浪潮中破浪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第7篇近日,我深入学习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深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条例的出台,不仅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也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习条例,我首先想到的是“规矩方圆”的古训。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也有企业的规矩。条例就是国有企业的“家规”,是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只有每个人都遵守这个“家规”,企业才能有序运行,健康发展。在条例中,我看到了“廉洁奉公”的要求。这让我想起了古代的清官海瑞,他一生清廉,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得罪权贵。在今天,我们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不为私利所动,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我也注意到条例中对于违规行为的严厉处罚。这让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那就是真正的错误To条例的出台,就是为了防止管理人员犯错误,如果犯了错误,就要按照条例进行处罚,这样才能起到警示作用,使大家都能够遵守规矩。在学习条例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我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条例就是我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必须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据。此外,我也感受到了条例中对于管理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条例不仅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保护。它要求管理人员廉洁奉公,但也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这让我想起了“爱之深,责之切”的古训,只有严格要求,才能真正地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成长。总的来说,通过学习条例,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将以条例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将把条例的精神传达给身边的同事,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条例为镜,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的底线。我相信,只有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国有企业才能够更加繁荣昌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第8篇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好!“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作为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所在,其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福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我们的行为是否合规;又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工作是否符合标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上,因奢侈腐败而导致国家衰落的例子比比皆是。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穷奢极欲,滥用民力,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农民起义,隋朝灭亡。在现代社会,也有一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经济活动中丧失原则,违规操作,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某国有企业的采购负责人,收受供应商贿赂,采购劣质原材料,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企业声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我们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的品质,坚决抵制各种诱惑。严格按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同时,要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为准则,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让我们以廉洁为魂,以纪律为骨,为国有企业的发展铸就坚实的脊梁!谢谢大家!第9篇贯彻条例,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探讨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旨在进一步提升我们企业的管理效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要充分理解条例在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中的重要价值。企业的高效运转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而条例为我们明确了规范和标准。比如,在物资采购环节,过去有些国有企业由于缺乏严格的规范,导致采购流程混乱,出现了采购价格虚高、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条例的实施,要求我们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采购机制,确保采购工作合法合规、高效优质。二是要准确把握条例对强化团队协作和沟通的推动作用。一个团结协作、沟通顺畅的团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条例通过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例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如果某个部门或个人违反条例,不积极履行职责,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只有大家都严格遵守条例,才能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项目顺利完成。三是要深刻认识条例对培养员工贵任感和忠诚度的积极影响。员工的责任感和忠诚度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条例对员工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引导,激励员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投入工作。曾经有一家国有企业,部分员工对工作敷衍了事,甚至泄露企业机密,给企业造成了严重损失。条例的贯彻执行,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要完善企业内部的培训体系,将条例的内容纳入培训课程,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入理解并自觉遵守。二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员工在执行条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确保条例的落实不走样。三要加强对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将执行效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事们,贯彻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是我们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必由之路,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拼搏!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交流发言材9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