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1576545       资源大小:54.28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docx

    JTGJTGH10-2009由空人民共和国行1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2009-IO-30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目录2术语23路基53.1一般规定53.2路肩与边坡53.3排水设施53.4挡土墙63.5透水路堤63.6特殊地区路基63. 7路基翻浆与沉陷处治73.8路基局部改建84路面94. 1一般规定94. 2沥青路面94. 3水泥混凝土路面144. 4砌块路面184. 5砂石路面195桥梁、涵洞与渡口215. 1一般规定216. 2桥梁检查227. 3桥梁上部结构245.4桥梁下部结构285.5桥梁抗震295.6超重车辆过桥305.7涵洞305.8漫水桥与过水路面325.9调治构造物335. 10公路渡口336隧道346. 1一般规定346.2 隧道检查346.3 隧道养护356.4隧道防护与排水366.5隧道附属设施376.6隧道安全管理397路线交叉407.1一般规定407.2立体交叉407.3平面交叉418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438.1一般规定438.2公路防洪与水毁抢修438.3公路防冰与防雪468.4公路防沙478.5突发事件处置489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509.1一般规定509.2交通安全设施509.3公路机电系统539.4服务设施539.5养护房屋5410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5510.1一般规定5510.2栽植与管护5510. 3环境保护5711公路养护作业安全5911. 1一般规定5912. 2养护作业安全5912技术管理6213. 1一般规定6212. 2信息化管理6212.3 养护工程管理6312.4 公路检查6312.5档案管理64附录A公路养护每IOc)KM机械配备参考表66附录B公路养护作业内容表72附录C各类挡土墙适用条件7576附录D各种防治翻浆措施附录E桥梁检查记录表77附录F隧道检查及判定表80附录G隧道附属设施检修表86附录H固沙措施一览表93附录I公路机电系统检查、检测及维护周期表951总则.o.为加强公路养护工作,统一和规范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养护标准,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本规范。1. 0.2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养护工作.1.0.3公路养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预防性养护,保持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1.0.4公路养护工作应切实贯彻“科技兴交,科学养路的方针,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机械装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公路养护机械参见本规范附录31.0.5公路养护工作应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1.0.6公路养护工作应注?E养护生产作业安全及减少对通告车辆的影响。1.07养护按其工程性质、技术更杂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工程等四类。各类养护工程的具体作业内容参见本规范附录B。1.0.8公路养护质量的考核,应严格按照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1120)规定执行。1.0.9公路养护工作除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O2术语2. O.1小修保养routinemaintenance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的作业。2. 0.2中修工程intermediatemaintenance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损坏部分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爱公路原有的技术状况的工程。2. 0.3大修工程heavymaintenance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技术标准的工程。2. 0.4改建工程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因不适应现有交通量增长和荷载需要而进行全线或逐段提高技术等级指标,显著提高其通行能力的较大工程项FU2. 0.5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带或面滑动的现象“2. 0.6崩塌高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卜倒塌、倾倒或坠落的现象。2. 0.7泥石流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的间歇性洪流.2.1 .8稀浆封层用适当级配的集料、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定比例捽和而成的稀浆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2.2 .9微表处用适当级配的集料、填料(水泥、石灰、石粉等)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吉、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稀浆混合料,符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2. 0.10拱起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温度升高时,因胀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板体向上隆起的现象。2.1 .11沉陷由于路基的竖向变形而导致路面卜沉的现象。2.2 .12翻浆季节性冰冻地区,春融时路基或路面基层含水量过大,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造成中期湿软弗黄、路面破裂、目出泥浆等的现象。2. 0.13错台接缝或裂缝处相邻面板M1.现垂直高差的现彖。1 .0.14呷泥由于路面排水不良,引起基以材料产生液化,在行车的重熨作用下,因板体上下运动而产生抽吸作用,使路而下稀释的泥浆或细料从接缝或裂缝处挤出的现象。2 .0.15露骨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被严重磨损而形成骨料裸露的现领.2. 0.16罩面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上面层,以恢豆路面磨耗及表层破损的措施。2.1 .17混凝土路面加铺层为提高原有路面的承载能力,在其上加铺的水泥或沥青混凝土层。2.2 .18分离式加铺层在原仃混凝土路面上铺沥青材料或其他材料的隔离层,其上再铺筑的新混凝土面层。2.3 0.19直接式加铺层在经过清理的原有混凝十.路面上直接铺筑的新混凝土面U2. 0.20调治构造物为引导和水流方向,使水潦平顺通过桥孔并减缓水流对桥位附近河床、河岸的冲刷而修建的水工构造物.2.0.21养护作业控制区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流过渡区和终止区等6个区域II2. 0.22警告区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置的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标志调挖行车状态。2.0.23警告区最小长度保证照!入警告区的车辆差事到工作区规定的所需要的警告区路段的最短长度.2.0.24上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乍道的路段。2.0.25缓冲区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的路段。2.0.26工作区养护维修作业的施工操作区域.2.0.27下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工作区旁边的车道横向过渡正常车道的路段。2.0.28终止区设置于工作区下游调整车辆行车的路段。2.0.29槃化装置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造价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隔离车流、人流与工作区的班施。3路基3.1 一般规定3.1.1 公路路基养护应符合要求:1通过日常巡查,发现病害及时处治,保持良好稳定的技术状况。2路用无病害,边坡稳定。3排水设施无淤塞、无损坏,排水畅通。4挡土墙等附属设施良好。5加强不良地侦中期边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病)害的巡杳、防治、抢修工作。3.2路肩与边坡3.2.1 公路路同应保持平整、坚实,横坡适顺,排水峡畅。土路时或草皮路肩的横坡应略大于路面横坡,陵路肩与路面同坡。硬路同产生病害应参照同类型路面病害处治。3.2.2路基边坡应保持平顺、坚实,遇有缺口、坍塌、高边坡碎落、侧滑等病害,应分别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各种相应的加固整修措施。3.3排水设黄3.3.1路基排水设施应保持排水畅通.如有冲刷、堵塞和损坏,应及时疏通,修更或加固。3.3.2路基排水设施断面尺寸和纵坡应符合原设计标准规定。3. 3.3对暗沟、渗沟等吃蔽性排水设施,应加强检查,防止淤寒,如有淤塞,应及时修理、疏通。3.3. 4原有排水设施不能满足使用耍求时,应适时增设和完善。3.3.5新增排水设施时,其设计、施工应符合现行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1.10)的有关规定。3.4 挡土墙3.4.1 对挡土墙应加强检查,发现病害应查明原因,并视察其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修更、加固等措施,损坏严重时.,可考虑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建。3.4.2 应保持挡土墙的泄水孔畅通,定期检查和维修,清理伸缩缝、沉降缝,使其正常发挥作用。3.4.3 重建或增建挡土堵,应根据公路所在地区地形及水文地质等条件合理选择挡土墙类型(附录C),并应符合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O)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O)有关规定。3.5 透水路堤3.5.1透水路堤透水层及设置于其内的泄水管应保持稳定和良好的透水(泄水)性能,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复。3.5.2透水路堤的上下游底铺砌应保持平整密实,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宓。3.5.3透水路堤的透水层,若失去透水性能影响路堤稳定且无法修复时应考虑改建为桥涵。3.6特殊地区路基3.6.1特殊地区主要指盐湖土地区、黄土地区、沙漠地区、多年冻土地区、泥沼和软土地区等。3.6.2盐渍土地区公路受水流侵袭后,路基出现坍塌或溶陷,应加强排水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3.6.3黄土地区路基遇水容易发生沉陷、坍塌、边沟冲深和蚀宽、边坡松散等病害,应根据各种病害特征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3.6.4沙漠地区路基养护应采取“固、阻、输、导”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公路两侧的固沙植物应加强管护。1.1.1 6.5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养护,应遵循“保护冻土'的原则,填上路基坡脚20m位围内不得破坏像地貌,取土坑应设在坡脚20m以外。1.1.6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应注意加强排水,填土路基上方20m以外、路堑坡顶5m以外应设置截水沟,将雨雪水引到路基以外。1.1.7 对有涎流冰产生的路段,应适当提高路基度,保持路基而于涎潦冰最大凌冰高度加0.5m。1.1.8 泥沼和软土地区路基应加强排水,改善排水条件,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稳固路基。3.7 路基翻架与沉陷处治3.7.1 路基翻浆主要发生在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春融时节,以及盐渍土、泥沼、水网、软土等地区。路基翻浆根据导致其发生的水类来源和翻浆时路面的变形破坏程度,可分为五种类型和三个等级,见表3.7.租1、表3.7.12。3.7.1-1药浆分类序号翻浆类型导致翻浆的水类来遮1地下水类受地F水的影响,土场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堆卜水包括上层流水.潜水.层何水裂乘水、泉水、代道湖水等.湘水多见干平旧区,层向水我解水、泉水多见于山区,2地表水类受地表水的影响,土用潮湿,导致Ii强.地表水土要指季节性积水,也包括路丛、路面排水不R而造成的路旁枳水和路面积水.3土体水类因随工遇雨或用过湿的土城筑路堤,造成土基底始含水或过大,在负湿慢作用下上部含水依显若增加导致韧浆.4气态水类在冬季娩烈的湖差作用下,土中水土要以气态彩式向上运动.聚枳于土基顶部和路面结构层内,导致地浆.5混合水类受地F水、地衣木、土体所成气悠水等两种以上水类综合作用产生的1架”此类翻浆甯根据水浓主次定名.表3.7.1-2翻浆分级制架等Si路面变形撬坏程收轻踣面龟裂、潮湿.乍辆行驶时有轻微并胡中大片裂依、intet¾.后却装包、车撤校浅产求变形、翻桨/泥、飞他很深3.7.2 路基发生翻浆病害时,应根据翻浆的类型和级别(翻浆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各种防治翻浆的措施参见附录D。3.7.3 当由于软土地基沉降、路基翻浆等病害,引起桥头跳车、路基沉陷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治.3.8 路基局部改建3.8.1 当中期的局部改建在维持通车的情况下进行时,宜采取半幅施工、半幅养护通车的方式交替施工.施工长度不宜过长,3.8.2 路基局部改建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和公路路战施工技术规范(JTGF10)有关规定。4路面4.1 一般规定4.1.1 路面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经常清扫路面,及时清除杂物、清理积雪积冰,保持路面整洁,做好路面排水。2加强路况巡查,发现病害,及时进行维修、处治。4.1.2 定期对路面的技术状况进行调查和评定。应以路面管理系统分析结果为依据,科学制订公路养护维修计划。4.1.3 路面技术状况各分项指标低下规定值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恢匆或提高。4.1.4 路面损坏分类、技术状况抽查方法和频率,应按现行M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1120)执行。4.1.5 改建工程、大中修工程的路面结构、施工工艺、材料、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有关设计、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大交通量路段应制订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减少对通行车辆的影响。4.2 沥省路面4. 2.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沥青路面应进行预防性、经常性和周期性养护,加强路况巡查,掌握路面的使用状况,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制订日常小修保养和经常性、预防性、周期性养护工程计划。对于较大范围路面损坏和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路面,应及时安排大中修或改建工程。2应及时掌握路面的使用状况,加强小修保养,及时修补各种破损,保持路面处于整洁、良好的技术状况。3沥声路面养护工程使用的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的规格、质量要求、技术指标、级配组成及大修、中修、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质属控制,均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RO)的有关规定。4.2.2 沥青路面的技术状况应符合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有关规定。对沥青路面采取中修、大修、改建时,除遵守本规范的相关技术规定外,还应遵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的有关规定。4.2.3 沥青路面养护质量的评定等级分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评定,并应按以下情况分别采取各种养护对策:1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当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J评价为优、良,或者: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优、良、中时,以日常养护为主,并对局部破损进行小修;当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次及次以下时,应采取中修罩面措施。2在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大修补强措施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当高速公路及TR公路的路面行驶质珏指数(RQ1.)眄为侪良,或级以下睥路面行映质量指数评价为优、良、中时,以日常养护为主:当高速公路股飞公路的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F,或者.级及级以F公路的路面行嬖质,指数评价为次及次以下时,应采取甲面等措施改善路而的平整度4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抗滑能力不足(SFCV40)的路段,或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抗滑能力不足(SFC<35.5)的路段,应采取加铺罩面层等措施提高路表面的抗滑能力。5当路面不适应现有交通量或荷载的需要时,应通过提高现有路面的等级或通过加宽等改建措施提高公路的通告能力和服务质量。6大、中修及改建工程的结构类型和厚度,可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当地经济条件和已有经验,通过设计确定,具体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2.6、4.2.8、4.2.9条的有关规定。对项目及的养护维修对策,可根据公路网的资金分配情况和养护工作计划安排,结合各路况分项评价结果和本地区成熟的养护经瞪,选择具体的养护维修措施。4.2.4 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1 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撞铺、用实后的热拌沥吉混合料路面,待摊铺层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C后方可开放交通。开放交通初期,应控制行驶车辆限速在20kmh以卜.,视表面成型情况,逐步恢复到设计时速。乳化沥吉路面路面(含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初期稳定性差,应设专人管理,按实际破乳情况,封闭交通26k在未破乳的路段上,严禁切车辆、人、畜通过:开放交通初期,应控制车速不超过20kmh,并不得抽动和掉头。2)沥青贯入式路面及层铺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应及时将行军驱散的面料回扫,扫匀、压实,以形成平推密实的上封层。2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加强路况巡查,及时发现病宙,研究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时对病害进行维修处治。2)路面清扫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巡查过程中,发现路面上有杂物,应及时清扫,保持路而整洁。(2)路面的日常清扫,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进行。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以机械清扫为主,其他等级可以机械和人工相结合进行清扫。(3)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路面的清扫作业频率宜不少于1次d,其他等级公路可根据路面污染程度、交通量大小及其组成、气候及环境等因素而定,但不宜少于1次/周,路面分隔带内的杂物清理宜不少于1次/月。长隧道内和大型桥梁的清扫频率应适当增加。(4)清扫时,应防止产生扬尘而污染环境,危及行车安全,并及时消除和处理路面油类或化工类等玷污物。3)雨后路面积水应及时排除.4)在春融期,特别是汛期,应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疏通。5)冬季降雪天气应及时除雪除冰,并采取必要的路面防滑措施。6)加强经常性和预防性的日常养护,以保障路面及沿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7)严禁履带车和铁轮车在沥青路面上直接行驶,如必须行驶!,应采取相应保护措施。4.2.5 沥青路面觉病在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各种路面病害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路面的结构类型,设计使用年限,维修季节、气温等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维修处治措施,防Ih病害犷大,并应符合沥育路面养护标准。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病害的维修应采用机械作业,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宜集中厂拌,并采取保温措施,其他等级的公路应逐步提而维修作业的机械化水平13对病害的维修事先应有周密的计划,做好材料准备,保证工序之间的衔接,对坑槽、沉陷、车辙等需将原路面面层挖除后进行机械修补作业的病需,宜当日开挖当日修补,并设置警示标志保障行车安全。4修补面积应大于病害的实际面积,修补范围的轮廓线应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并在病害面积范用以外100150三0应采取措施使修补部分与原路面联结紧密。5在病害的处治中,凡需重新做面层的,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凡需全新做基层的,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路面基U施工技术规范(JTG034)的规定.4.2.6 公路沥青路面罩面应符合卜.列要求:1罩而类型沥吉路面罩面按其功能划分为普通型罩面(简称罩面)、防水型罩面(简称封层)和抗滑层罩面(简称抗滑层)三种。2适用范围1)罩面主要适用于消除破损,恢匆原有路面平整度,改善路面性能的修纪工作。2)封层主要适用于提高原有路面的防水性能、平盛度和抗滑性能的修史工作。3)抗滑层主要适用于提高路面抗滑能力的修更工作。3材料耍求1)罩面的沥青结合料宜使用性能较好的黏稠型道路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改性沥青。2)旷料应选用耐磨、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的石料。3)所采用的沥吉结合料、矿料规格、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和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4厚度要求1)罩面<1)草面厚度应根据路段的交通量、公路等级,路面状况、使用功能等综合考虑确定.(2)当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行验质员指数在中、良等级,路面仅有轻度网裂时,可采用较薄的罩面层(厚1030三).(3)当路面破损、平整度、抗滑三项指标都在中等以下,要求恢复到优、良等级时,应采用较厚的罩面以(厚3050mm)。(4) 般情况下,高速公路、级公路罩面宜采用4050mm的厚度:其他公路可枭用较薄的罩面层(厚1040三).(5)各级公路的草面厚度不得小于最小施工层厚度。2)封层(1)交通量较大、重型车较多的路段宜采用厚约IOmm的封层。(2)在中午交通量路段宜采用厚约7mm的封层。3)抗滑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宜采用不小于40nm的厚度.(2)用于二级公路时,宜枭用中粒式、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结构,也可采用热拌沥青碎石或沥青表面处治结构,厚度不得小于最小施工层厚度。(3)用于三级、四级公路时可采用乳化沥青封层结构,厚度可为510mm04.2.7公路沥青路面翻修与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路面破损严重,采用罩面等措施不能使路面恢更良好的工作状态时,为保证必要的服务功能,应进行翻修并对旧沥青面层尽可能予以再生利用。2翻修前,应对需要翻修路段的路面结构、路基土特性和交通量进行调查分析,并按路面补强设计要求或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的规定进行结构厚度设计。3如因路基软弱导致路而损坏时,应对软弱路基采取仃效措施处治达到侦量标准后再修筑基层、面层。4热拌和冷拌再生沥吉混合料一般运用于翻修养护工程,可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级公路的中、下面乂,以及四级公路的面乂。对一级、二级及三级的上面层.以及高速公路中、下面层,必须经试脸、总结、评定合格后才能使用。5再牛.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施工和质量管理等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4.2.8公路沥青路面补强应符合卜列要求:1补强设计在现有公路等级不变的情况下,沥青路面因损坏严重、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路面补强。补强也适用于提高公路等级而进行的改建工程。1)补强设计应综合考虑由补强厚度导致的纵坡与横坡的调整,以及与沿线结构物的联结等的相互协调,使纵坡线形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D的要求,否则应改建线形,使其符合标准后再进行补强设计.2)补强设计中应考虑补强结构层与原路面结构的联结问题。2沥育路面补强层材料的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择:1)沥青路面补强层材料类型应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B(JTGD50)的规定选取。2)路面补强结构形式应注意按如下情况进行选择:(1)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宜采用半刚性、热拌或冷拌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加沥者混合料面层的补强结构形式。(2)三级公路在不提离公路等级的情况下,可采用单乂或多层补强结构:当需提高公路等级时,宜采用半刚性基层加沥吉混合料面层的补强结构形式。(3)四级公路可采用堆层或多层的补强形式。3补强前,应对原有公路的技术状况进行详细调杳:D调查原有公路路况,如路面破损及病害的情况和程度、路表排水(积水)状况、积雪(砂状况,路肩采用的加固措施等。2)调查原有路面设计、施工、养护的技术资料,及从使用开始至改建的间隔时间、使用效果等。3)调查年平均双向日交通量、交通组成和交通量增长率等.4)谢查路基和路面(行车道)的宽度、路线纵坡、路面横坡、平曲线半径等。5)原有公路的分段及弯沉调直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的有关规定进行。4补强前,应对原有公路进行适当处治:1)公路路拱不符合现行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3(JTGBO1.)时,应结合补强设计对路拱进行调推,使其符合规定。2)对原路面的病害,应视其层位、严重程度和范闱,按有关规定进行处治。5当基层需补强时,其结构的选择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大小、材料种类、路基干湿类型、现有路况,以及施工季节、施工机械配招和工期耍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补强设计应符合现行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6路面的补强应注意与桥涵的良好衔接:1)路面补强路段内若有桥涵等构造物,在补强前应对其铺装层进行检查。若原有铺装层出现破损,应及时修更。2)为保证路面与桥涵顶面的纵坡顺适,应综合考虑和重新设计路线纵坡。7补强设计中,补强层材料设计参数按新建路面材料设计参数的选择方法进行,并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的有关规定。4.2.9公路沥吉路面加宽应符合下列要求:1路面加宽前,应对原有路面作全面的调查,调查内容同第4.2.8条第3款.2加宽方案应根据原有公路等级、线形及交通量等确定。当原仃公路线形不衙改善,且路基较宽,加宽后路用宽度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D时,可在原公路的基础上直接加宽,否则应首先改善和加宽路基:如原有公路因线形较差而需改善,设计时应尽可能利用原有的沥吉路面。3路基,路面加宽的设计应按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1.)30)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的规定进行。-1加宽时应处理好新路面与原有路面的纵横向衔接。由于路基宽度不足需对路基尤其是高路堤路基加宽时,还应对加宽部分路基进行加固,避免加宽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5当路基加宽宽度小丁E时,加宽的路面或基乂压实质量不易控制,宜采用单侧加宽时应调整原有路面的路拱横坡,双侧加宽宜采用两侧相等的加宽方式.当不能采用两测相等加宽的路面,如两恻加宽宽度差在Im以下时,不必调整横坡;当两侧加宽宽度差超过Im时,应调整路拱横坡。6若加宽路面处于路线平曲线处,则应按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B(JTGBO1.)规定设置相应的超高和加宽。7加宽路面的基层和面层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试验和配合比设计。8当路基路面同时加宽时,路基应加至应有宽度。为使路面边缘坚实,基层宜比面层宽出200250mm,或埋设路缪t石。4.3水泥混凝土路面4.3.1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I做好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破损修补,保持路面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与服务水平。2应保持路容整洁,定期进行清扫保洁,清扫频率按本规范第4.2.4条有关要求执行。4.3.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应保持良好,表面平厥。1填缝料凸出板面的高度,高速公路及级公路不得超过3回,其他等级公路不得超过511mo2填缝料局部脱落、缺损时,应及时灌缝填补:填缝料老化、接缝渗水严全时,应及时进行整条接缝的填缝料更换.填缝料更换前,应清除原接缝内的填缝料和杂物.新灌注填缝料时,应做到饱满、密实、黏结牢固。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4.3.3 3.3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加强日常巡查,并做好定期检查。4.3.4 日常巡查是对水泥混凝十.路面外观状况进行的日常巡视检查。主耍检查拱起、沉陷、错台等病害,以及路面油污、积水,结冰等诱发病害的因素和可能妨碍交通的路障。I巡查频率应不小于1次d°雨季、冰冻季节和遇台风暴雨等灾害性气候,应加强日常巡杳工作。2日常巡查可以车行为主,采用观察、目测、及人工计量,定性与定量观测相结合,重要情况应予摄影或摄像。3发现妨碍交通的路障应及时清除,时无法清除的,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4日常巡杳结果应及时做好记录。4.3.5 定期检查是按一定周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执行。4.3.6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质量评定等级分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评定方法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1120)执行。4.3.7 水泥混凝土路而的养护应符合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有美规定。4.3.8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对策:1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优和乩,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上时,可采取日常养护和局部或个别板块修补措施。2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卜.,二级及二级以卜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次及次以下时,就采取全路段修复或改善措施。和竣工测量数据,均应在浚工图上标明,作为验收文件中必要的竣工资料予以归档。2没有设置永久性控制检测点的既有大、中桥和特大桥,应在定期检隹时按规定补设。测点的布设和首次检测的时间及数据等,应按竣工资料的要求予以归档表5.1.7桥梁永久性控制检测项目检洲项目检测点检测方法1堪、合身、索塔锚战的高程墩、台身底部(距地面或常水位052内).桥介侧墙尾部顶面和锚碇的上、下游两例各12点水准仪2墩、台身、索塔帧斜度康、台身底部(距地面或常水位0.52«内),桥台侧墙尾部顶面和锚碇的上、下游两恻各12点垂线法或测斜仪3桥面高程沿行车道两边(近缘6处),按每孔跨中、1.b支点等不少于5个位以(10个点)。测点应同者于桥面板J;水准仪I拱桥桥台、吊桥锚院水平位移在拱座、锚碇的上、下游两侧各1点统蟀仪上下行分离式桥按两座桥分别设点.说(2)倾斜度测点应用于上下相距0.5-Im的两点标记检测.:;(3)永久性测点宜用统一规格的圆头锚钉和在铝板上有别印编号,或陆地固着于被测部件上明C所有测戊的位汽和编号,以及校测数据必须在桥梁总体图和数据表中注明,并归档3桥梁主体结构维修、加固或改建工程竣工后,应保持原有的永久性控制检测点,并重新检测一次。4桥梁的永久性控制检测点应牢固可靠,按永久性测珏标志设定0当与国家大地测量网联网困难时可建立本桥相对独立的基准测量系统。5.1.8加强桥涵档案管理工作。5.2桥梁检查5.2.1桥梁检杳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杳和特殊检查。1经常性检查是对桥面设施、上下部结构及其附属设施进行一般性检查,每季度不少于次,并填写经常性检查记录表(附件E表E-2),汛期应加强不定期检查。特大型桥梁亢采用信息技术与人工作业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经常性检查。2定期检杳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中,采集结构技术状况动态数据的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对结构的损坏作出评估,评定结构构件和整体结构的技术状况,从而确定特别检查的需求与结构维修、加固或更换的优先排序。定期检食周期视桥梁技术状况而定,最长不得超过3年。新建桥梁缺陷责任期满时,进行第一次全面检查,临时性桥梁每年检查不少于1次。定期检查应填写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并校核桥梁第本状况卡片(附录E表E-1)。在经常性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的缺损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时,应安排一次定期检查.3特殊检查是查清桥梁病害原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抗灾能力,确定桥梁技术状况的工作。特殊检查分为专门检查和应急检杳,在下列情况下应作特殊检包(专门检杳):D定期检查中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程度的桥梁。2)桥梁技术状况为四、五类在。3)拟通过加固手段提高有载等级的桥梁。4)条件许可时,特殊重要的桥梁在正常使用期间可周期性进行荷载优验。桥梁遭受洪水、流冰、滑坡、地震、风灾、漂流物或船舶推击,因超选车辆通过或其他异常情况影响造成损害时,应进行应急检查。桥梁殊检查应根据需要对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作出鉴定:1)桥梁结构缺损状况。2)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包括对结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的验.比、试验和鉴定3)桥梁防灾能力,包括抵抗洪水、流冰、风、地德及其他地质灾击等能力的检测鉴定。5.2.2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分为般评定和适应性评定。1一般评定是依据桥梁定期检隹资料,通过对桥梁各部件技术状况的综合评定,划定桥梁各部件及总体技术状况类别,提出各类桥梁的养护措施。其评定方法应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1120)执行。2适应性评定是对桥梁的承栽能力、通行能力、抗洪能力周期性地进行评定。评定周期一般为36年。评定工作可与桥梁的定期检查、特殊检查结合进行。承载能力、通行能力的评定股采用现行荷我标准及交通量,也可考虑使用期预测交通用。承载能力、通行能力评定方法见有关规定.抗洪能力按本规范第8章规定进行评定。3对股评定划定的各类桥梁,分别采取不同的养护对策措施:一类桥梁进行正常养护:二类桥梁需进行小修:三类桥梁需进行中修,酌情进行交通管制:四类桥梁需进行大修或加固,及时进行交通管制,如限载、限速通过,当损严武时应关闭交通:五类桥梁需要进行加固、改建或选建,及时关闭交通。桥梁技术状况分类标准按现行g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3(JTGH20)执行。4对适应性不能满足的桥梁,应采取提高承载力、加宽、加长、基SD防护等改造措施。若整个路段有多座桥梁的适应性不能满足,则应结合路线改造进行方案比较和决策。5公路旧桥、线路整体评定分为使用价值评定、承载能力评定、通行能力评定、泄洪能力评定。5.3桥梁上部结构及桥面系5.3.1钢筋混凝十.及预应力混凝土桥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包括简支梁(板)桥、连续梁桥等,还包括钢管混凝土拱、刚架拱、桁架拱、双曲拱等钢筋混凝土拱桥。1及时消除表面污垢:混凝土孔洞、破损、剥落、表面风化以及裂缝应及时修补。2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梁(板)端头、梁体底面、隔板表面应适时清扫,保持清沽,排除积土。3箱形微面结构应保持箱内通风,减少因箱内外温差可能引起的裂缝。4构件裂缝宽度值在允许范围内时应进行封闭处理。5当裂缝宽度大于限值时,应采用压力灌浆法灌注环氧树脂胶“裂缝宽度限值见表1.1.1 3.1.-k表53.1T裂缝宽度限值结构类型裂种类允许圾大健宽(1111)其他要求锵筋混凝土集主一附近找向裂缝0.25腹板斜向裂缝0.30阻令梁站令面0.50不允许宽通结分回楂牖板与梁体细部0.S0支座兴石0.50使应力混凝上梁维体鼓向裂缝不允许维体纵向裂缝0.20W.石、混凝土拱拱身横向0.0般里高度小丁被面高度一半姚国一向0.50裂缱长度小于路径的1/8拱液叼拱初结合处0.20IftffW0.0不允许心通增为鼓面一半战台经常受侵蚀性水影响有的0.20无的0.30常年有水.但无侵独性水也响0.25元时0.35干沟或李Ti性仃水河而0.10有冻结作用却分0.20在r表中所列除特指外运用于-做条件,对于潮湿环境和空气中含有较期腐粒性气体条件卜的杜窗阪制,应比我列史严格”JRw力混微t梁批全预应力或部分懂应力A类构件.6当裂缝发展严重时,应查明原因,采取加固措施。7对梁(板)体混凝土的空洞、蜂窝、麻面、表面风化、剥落等应进行修补,并切实防止钢筋因混凝土碳化引起锈蚀。构件缺损严重时,应及时进行修纪和加固。8中、卜.承式的吊杆及系杆拱桥采用无混凝土包裹的预应力系杆的养护,参见本规范第5.3.4条。9当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主梁或拱桥的挠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值(表5.3.1-2)并有严重发展趋势时,应查明原因,经设计计算进行加固或更换构件。表5.3.1-2桥梁允许挠度值表桥梁结构类型H人允许挠度蚯情筋混凝心桥及物W力混毅卜.桥梁武桥,维路中1/6

    注意事项

    本文(公路养护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