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试行).docx
附件采矿损毁土地伏况调出鲂案(试行)为保障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工作顺利实施,统一规范调查工作,结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全面摸清全国采矿损毁土地(含挖损、压占、塌陷)现状和底数,建立采矿损毁土地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为盘活利用采矿废弃土地、分区分类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促进煤研石和尾矿等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支撑。二、主要任务本实施方案中采矿损毁土地是指因采、选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造成的挖损、压占、塌陷等损毁土地(分类和认定标准参见附件I)。(一)调查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采矿损毁土地的空间分布、范围面积、损毁及成因类型、生产状态、治理责任、废弃情况等。(二)建立采矿损毁土地状况数据库。基于自然资源“一张图”,建立部省一致的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数据库,并逐步完善数据库动态更新机制。三、工作内容和程序以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优于I米的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本地区矿业权管理、涉矿项目用地审批等信息,充分利用已有相关调查成果,查明采矿损毁土地现状,编制相关成果报告和图件,建立部省一致的采矿损毁土地状况数据库。(一)开展前期准备和相关资料收集。1 .实施方案制定。各省(区、市)依据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试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省级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包括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和程序、进度安排、质量检查与审核、组织实施和保障条件等。2 .资料收集整理。各省(区、市)收集整理部下发的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优于1米的遥感影像基础图件、采矿权管理数据(含采矿权范围矢量数据)、涉矿项目用地批复文件(含涉矿项目用地矢量数据)等资料,补充收集本行政区域已有采矿权管理数据、涉矿项目用地批复文件、采矿塌陷(沉陷)调查数据以及其他采矿损毁土地相关资料。3 .队伍组织准备。各省(区、市)结合实际,及早做好技术支撑单位、专业调查队伍等人员组织准备工作。(二)组织培训工作。2024年7月底前,部组织开展培训。2024年8月底前,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培训。(三)开展内业调查。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内业调查工作,以部下发的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优于1米的遥感影像图件等为基础,结合部下发的采矿权管理数据、涉矿项目用地批复文件、实景三维中国数据以及本省相关资料,统一制作本省(区、市)采矿损毁土地调查工作底图。1.制作挖损、压占类损毁土地调查工作底图。(1)关于对采矿用地(0602地类)图斑的处理。从部下发的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直接获取全部的采矿用地(0602)图斑。运用部下发的优于1米的遥感影像基础图件、采矿权管理数据、涉矿项目用地批复文件等,结合省市县已掌握的相关数据,初步判定损毁及成因类型、矿山生产状态、废弃情况(分类和认定标准参见附件1-3),以单一成因类型为单元形成调查图斑,填写采矿损毁土地(0602地类)状况内业调查图斑信息表(参见附件4)。(2)关于对采矿用地(0602地类)之外的采矿损毁土地图斑的处理。运用部下发的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优于1米的遥感影像基础图件、采矿权管理数据、涉矿项目用地批复文件等,结合省市县已掌握的相关数据,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信息,补充圈定采矿损毁土地调查图斑,填写采矿损毁土地(0602地类之外)状况内业调查图斑信息表(参见附件5)。1)圈定与采矿相关的建(构)筑物等采矿损毁土地调查图斑。如,矿山建筑、废弃选矿厂(加工厂)、矿山道路等(填写附件5)。可从矿区及其周边相关的工业用地(0601)、交通运输用地(1001、1003、1006、1009等)等地类中判断圈定上述采矿损毁土地调查图斑。2)圈定与采矿相关的其他挖损、压占类采矿损毁土地调查图斑(填写附件5)。可从矿区及其周边相关的其他林地(0307)、其他草地(0404)、坑塘水面(1104)、沙地(1205)、裸土地(1206)、裸岩石砾地(1207)等地类图斑以及推(堆)土区等图层中判断圈定上述采矿损毁土地调查图斑。2 .制作塌陷类损毁土地调查工作底图。以本省(区、市)已有的采煤塌陷及其他采矿塌陷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部下发的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优于1米的遥感影像基础图件、采矿权管理数据、涉矿项目用地批复文件等,运用InSAR、卫星遥感、航空影像等技术手段,依据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圈定疑似采矿塌陷坑、地裂缝密集区、塌陷积水区等塌陷类损毁土地调查图斑,填写采矿损毁土地(塌陷)状况内业调查图斑信息表(参见附件6)。3 .汇总形成、分县(市、区)下发采矿损毁土地调查工作底图和内业调查图斑信息汇总表。汇总挖损、压占、塌陷类损毁土地工作底图,以县域为单元制作本省(区、市)采矿损毁土地调查工作底图和内业调查图斑信息汇总表(简称为“一图一表”)(填写附件7),作为省级内业调查成果下发各地用于开展外业调查。4 .相关技术要求。(1)关于采矿损毁土地图斑提取范围与已认定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未治理图斑的交叉情况的处理。对于采矿用地(0602地类)图斑,应直接获取全部的0602图斑,按照本次调查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内外业调查;圈定采矿用地(0602地类)之外的采矿损毁土地图斑时,应扣除已认定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未治理图斑范围,不做重复调查。(2)关于图现切割。按照单一的成因类型进行切割,并以切割后的采矿损毁土地图斑为单元进行调查(参见附件8)o(3)调查底图制作要求。采用1:10000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外扩10个像素。数据格式:gdb;坐标系统: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四)开展外业调查。在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的内业调查成果基础上,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据实增补采矿损毁土地图斑,完善采矿损毁土地状况内业调查图斑信息汇总表(参见附件7)。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本省实施方案,由确定的外业调查单位,统一使用“国土调查云”平台(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负责提供“国土调查云”技术支撑服务,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通过资料补充、现场核实、走访调查等方式,开展外业调查,全面查明“一图一表”中所有图斑的损毁及成因类型、废弃情况等信息。1 .补充图斑信息。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的内业调查成果基础上,据实补充采矿损毁土地图斑,按照附件7填写相关信息,同步提供证明材料(相关要求参见附件9)。2 .开展实地核查。调查单位在市县补充完善后的采矿损毁土地调查工作底图(含“一图一表”)的基础上,逐图斑开展核查。外业调查核实后,外业调查单位形成采矿损毁土地状况外业调查记录表(附件10)。(1)关于采矿用地(0602地类)图斑。据实核实空间位置以及初判的损毁类型、成因类型、生产状态、废弃情况等信息。(2)关于采矿用地(0602地类)之外的其他图斑。据实核实是否为采矿损毁。若非采矿损毁,需实地举证并提供证明材料(现场照片、影像等),并在“是否采矿损毁”栏填写“否若为采矿损毁,据实核实空间位置以及初判的损毁类型、成因类型、生产状态、废弃情况等信息,并提供证明材料(参见附件9)。(3)相关技术要求。对图斑的成因类型范围边界与实地边界不一致的,要采用现场调绘、测量、无人机航测等方式对图斑范围进行修正;对初判的损毁类型、成因类型、生产状态以及废弃情况等信息与实地不一致的,要进行完善。(五)开展质量检查与审核。在调查单位开展100%自查的基础上,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分级质量检查和成果审核,保证成果质量。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调查成果质量负总责,采用“二上二下”的方式进行质量检查和成果审核。1 .县市级检查及数据上报(“一上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对本辖区内调查单位提交的成果数据进行全面检查,主要运用“国土调查云”平台核实外业调查记录表、证明材料等,通过现场核实图斑的损毁类型、成因类型、矿山生产状态、用地批复情况、废弃情况等信息,以确保成果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内业检杳比例为100%,外业检查比例不低于30%,外业检查需填写外业质量检查记录表(参见附件IDo对检查核实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调查单位整改完善,形成县级调查成果数据及成果汇总表(参见附件12),并上报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的内容进行审核,内业检查比例为100%。对检查核实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整改完善,整改通过后将各县级调查成果数据及成果汇总表(参见附件12)上报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各地也可根据工作实际,由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对调查单位形成的成果开展检查,内业检查比例为100%,外业检查比例不低于30%。2 .省级检查及意见下达(“一下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的成果及汇总表格进行检查。以县域为单元,对调查成果进行100%内业核查、5%外业抽查,内业核查在“国土调查云”平台中进行,外业抽查填写外业检查记录表(参见附件IDo根据检查结果,省级审核结果有“通过”或者“驳回”两种,驳回的需提供驳回意见,并返回县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整改。3 .县市整改及重新上报(“二上”)。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驳回的图斑数据进入该流程。县市按省级驳回意见开展进一步核实举证和整改工作,修改完善后,重新提交整改后的图斑数据。4 .省级复核及意见下达(“二下”)。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重新上报的整改后图斑数据进行复核,重点对是否属于采矿损毁、图斑范围及其证明材料把关。复核通过后,县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反馈的认定结果确认盖章,形成成果认定表(参见附件13)。在此基础上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汇总形成本省调查成果数据及成果认定表(参见附件13)。(六)开展数据库建设。1 .省级数据库建设。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审核认定后的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成果,按照附件14数据库格式要求,建立采矿损毁土地状况数据库,逐图斑建档立卡。数据库应包括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矢量图斑数据、遥感影像(部下发、地方补充)、证明材料、外业抽查表、调查成果认定表等。2 .国家级数据库建设。部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各省(区、市)上报损毁土地调查数据包,高标准建设部省一致的采矿损毁土地状况数据库。(七)试点工作总结。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梳理汇总试点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和开展全面调查工作的意见建议等,编制本省调查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并与调杳成果一并报部(调杳工作总结报告具体要求参见附件15,成果上报具体要求参见附件16)。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全国试点经验总结,结合各省(区、市)意见和建议,吸收试点工作中的有效做法,进一步修改完善实施方案,为全面开展调查工作做好准备。四、工作成果调查成果主要包括数据成果和文字成果等。1 .数据成果主要包括图斑矢量、遥感影像、统计汇总表格及调查成果认定表等。2 .文本成果主要包括实施方案、调查工作总结报告、数据库建设报告、证明材料等。五、试点进度安排2024年7月底前,部组织制定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试行),印发通知,开展试点工作动员部署和技术培训。2024年8月底前,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省级试点实施方案,部署试点调查任务,组织开展培训。同时,将省级试点实施方案及试点县(市、区)名单等报部。2024年10月底前,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完成内业调查,以试点县(市、区)为单元制作形成本省(区、市)调查工作“一图一表”;组织完成外业调查,形成初步成果。2024年I1.月底前,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开展数据质量审核、成果认定等,完成省级试点数据库建设;编制本省调查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并与调杳成果一并报部。部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建立全国试点数据库。2024年12月底前,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全国试点经验总结。六、实施保障(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开展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并全面摸清、准确掌握采矿业从采到选全过程占用并废弃的土地情况,是科学实施矿山生态修复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科学选择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措施,有效盘活采矿废弃土地、促进煤砰石和尾矿等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将其作为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强化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自然资源部负责组织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试点工作,建立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数据库,成立部级专班负责协调指导、统一标准、督促工作迸度、加强质量管控、解答有关政策和技术问题。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试点工作,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织机构负责制定省级试点实施方案、开展培训、确定承担单位、制作调查工作底图和内业调查图斑信息汇总表、质量检查与审核、试点数据库建设、编制调查试点总结报告、汇总相关成果等工作。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省级试点实施方案,开展补充图斑、实地调查、质量检查、成果认定等工作。(二)实事求是,科学调查。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矿与非矿、损与未损、是否废弃”的逻辑次序,实事求是开展调查工作,严格按照技术流程,做好内业调查、外业调查、质量检查、成果审核等,确保调查成果真实、完整、准确。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扎实推进调查工作。各地要加强质量保障,严格实施分级检查制度,调查结束后逐级汇总上报调查成果。县级调查成果由地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检查,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核查。(三)强化支撑,保障安全。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抽调精兵强将,合理组织技术力量,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调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购买第三方技术支撑服务。各地要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和已有成果,特别要运用自然资源“一张图”,强化统筹实施,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各地要把安全作为工作底线,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确保人身安全。要进一步增强保密意识,强化保密责任,落实保密管理各项要求,确保涉密数据资料安全。采矿损毁土地分类和认定标准果旷畏JR土地1是指采、选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挖规、压占.班侑致使地表形态,土壤结构、地表生物等受损,原有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土地.一级二级代码损殁类型认定标准代码成因类型O1.挖扬挖损土地呜国采r.挖沙、取土等地表挖掘活动造成的损毁土地.主要包括采赛场、露天呆坑、取土场.井口或用口等.O1.OI果翻现0102露天果坑0103取土场0104井口或烟口02压占压占土地指因堆放剥离物、废石、矿渣、煤环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压占损毁的土地,矿山相关斑(构)筑设施压占(占用)的土地.本次潮登也包括矿区及用过技弃的选矿厂(加工)等占期的土地,()201中转场1)202度石±)推场(挣石场.地表剥存物临时堆场等)0203煤阡石堰0204尾矿库(含赤泥堆)0205废弃选中厂含洗矿池)0206废弃洗煤厂0207矿山建筑(工业广场,办公区、生活区等)0208矿区道路03场陷埸洛土地省地下采矿活动造成矿体上覆的岩体、土体沉笛、变形,形成地面下陷、拉裂、坑河等致使原有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土地,主要包括现场可直接识别的塌落境.地裂缝密臬区.瑚陷积水区域等.0301乐矿埸陷坑1)/02地裂城密果区0303塌陷积水区矿山生产状态分类表一级代码一级分类二级代码二级分类分类说明10生产矿山H正在生产建设矿山种有有效采矿许可证,正常开展生产建设活动的矿山.20暂仲生产矿山21智停生产建设矿山处于暂停生产建设状态的矿山,包括采矿权近期且来覆行注销手续的暂密生产建设矿山。30闭筑矿山(废弃矿山)无主废弃31无法碇认治理恢复费任主体,由致瘠承担治理效复责任的无主废弃#山已停止耒矿活动,责任人灭失或难以确定的属或府治理恢复责任的无主矿山.32由政府承担治理恢艮责任的政策性关闭矿山因退出保护区或主产能等政策性原因关闭,明确由政府负责治理的矿山(包括缴纳复垦修复费用之后,修复治理责任转移至政府的。有主废弃33由企业履行治理恢复责任的琐策性关闭矿山因退出保护区或去产能等政策仕原因关闭,明确由企业负责治理的矿山.34由企业或个人履行治理恢复责任的有主废弃矿山矿山企业自主关闭或废弃,由企业或个人程行治理责任以及正在追溯义务人治理责任的有主矿山.注:本表涉及废弃染山“3132”类的为本次调登初步成果,后建认定工作部将统一安排部署。成因类型废弃情况分类表成因类型二级代码废弃情况采掘场O1.O1.O1.正在运行使用(利用010102暂停生产(使用)010103无主谖弃OIo1.O4有主废弃后天采境010201正在运行使用(利用)OIO2O2暂停生产(使用)010203无主废弃010204有主谖弃取土场010301正在运行使用(利用)()10302暂停生产(使用OIO3O3无主废弃010304有主.谖弃井口或用口OKMOI正在运行使用(利用01()402暂停生产(使用010403无主废弃010404有主废弃中转场020101正在运行使用(利用)020102暂停生产(使用020103无主废弃020104有主废弃废石(土)埴场O2O2OI正在运行使用(利用)020202暂仲生产(使用020203无主废弃020204有主废弃煤牙石堆O2O3OI正在运行使用(利用020302暂仲生产(使用020303无主废弃0203()4有主废弃是砂库(台赤尼推)020401正在运行使用(利用()2(M()2暂仲生产(使用020403无主,废弃02()404有主废弃废弃选矿厂(含洗矿池)020503无主废弃020504有主谖弃废弃诜煤厂02()603无主废弃02()604有主废弃矿山建筑(工业广场、办公区,生活区020701正在运行使用利用020702暂停生产(使用)成因美理二级代码谖弃情况等)020703无主陵弃0207()4有主废弃矿山遒路020801正在运行使用(利用020802暂停生产使用)020803无主废弃020804有主废弃采中埸暗坑030101正在运行使用利用O3OIO2暂停生产(使用O3OIO3无主炭弃030104有主.废弃地裂馥密果区030201正在运行使用(利用030202暂停生产(使用)030203无主谖弃030204有主废弃场陷枳水区030301正在运行使用(利用)030302暂停生产(使用)030303无主废弃030304有主废弃注:本去涉及“无主废弃”的为本次避查初步成果,后蟆认定工作都将统一安排部署。采矿损毁土地(0602地类)状况内业调查图斑信息表填枭隼也:内亚调查单住羞章)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标识码采矿损毁土地除号现状池炎权属性质图杰面枳采于证号采矿权人所有权人)砂山名称开采矿种采矿方式有效期限初判矿山生产状态用地他复情况土地取得方式初判报初判成因美型初判废弃情况备注12境表人:审核人:侦表时间:联系电话:填表说咫:1 .本表银行的信息均以初判成因类型图盅为单元埴写。成因类型见附件k2 .标识码:与所属的最新全国国土变更调吏0602地类图宽的标识码一致。3 .采矿损毁土地城号:CK+县级行政区代码(参见GB,T226O)+乡(慎、街道)行政区代码+行政村(社普委)代码+4但限序号,共18位.4 .现状地荚:填写“0602”。5 .权属性旗:与所属的最新全国国土变更调立图说的权属性质一致,填写“国有”或“集体6 .图斑面积:不涉及图斑切分的,与国土变更调查图就面积一致;涉及图班切分的,需将再积误差平差至切割后图斑面积内,保迂切割后的若干成因类型图斑而积总和与原所属图斑一致,单位为:m二保留两位小散。7 .采矿证号、采矿权人、矿山名磐、开采矿种、采矿方式:按所属(相关)矿山采矿许可迂等笠料填写。8 .有效期限:按所属(相关)矿山采F许可证等笠料填写依止时何。9 .初期矿山生产状态:按附件2要求填写代码。相关成因类型无法喻定所属矿山的,谈栏无需填写。如,矿区及周边废弃的选矿厂(加工厂)等.10 .用地批复情况:根据用地批复情况,据实地写“临后用地二“农用地转用“、“无”。U.土地取济方式:根据土地取得方式,据实境写“划我二“出让”、“租货二"其他工12 .初判损毁类型:按挖掘、压占分类填写,一个图斑只可填写一种损毁类型,填写“01”或“02%涉及塌陷类采矿损毁的,在附件6填写。13 .初判成因类理:按照附件1要求填写相应代码.一个图先只可埴写一种成因类型。14 .初判废弃情况:按照附件3要求填写相应代码。采矿损毁土地(0602地类之外)状况内业调直图斑信息表填枭隼也:内亚调查单住羞章)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标识码采矿损毁土地除号现状池炎权属性质图杰面枳采于证号采矿权人所有权人)砂山名称开采矿种采矿方式有效期限初判矿山生产状态用地他复情况土地取得方式初判报初判成因美型初判废弃情况备注12境表人:审核人:侦表时间:联系电话:熄表说明:1 .本表每行的信息均以初判成因类型图克为单元填写。成因类型见附件e2 .标识码:与所属的最新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图或标识可一致。切割后的成因类型阴斑涉及多个叁国国土变更调查由斑时,则填写涉及面积最大的单个图斑标识码.3 .采损毁土地号:QT+县级行政区代磅(参见GBT2260)+乡(«.街道)行政区代码+行政村社居委)代行+4位般序号,共18位.4 .现状地类:与所属的最新全国国土变更诩查图表的现状地类一致.可填药多个以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不超过5个).如,填写“0601.1001、0307.0404答”。5 .权凄性质:与所6的最新全国国土变更调丧国琢的权属性质一致。可填写多个(以面枳从大到小的顺序埴写,不趣过5个)。6 .图琏面枳:按照国土'三调”规程有关要求进行计算。单位为:nr.保留两位小数,7 .6.7.8.9.10.II.12.13.14、15、16、17列按照附件4填表说明填写。XX省(区、市)采矿损毁士地状况调查汇总表一按成因类型匚总单位:公股(0.00)第页共页4JMKM农土能思IJ枳K«(oi>©占(。2>由钟化吗小o>俄天呆就(O1.M)取土场<0103)井口成f1.p(0104)小中柏华10201)庵石(上)*r).愎开石城(02031尾1.W<0204)腹界逸丁广(02051«r(02061fib(O2O7>rd/<020)小it於*塌<0001)ME(0302)MB>ff巾瞿巾柒表说:I.依据调查确定的采掘场(O1.O1).宛天泯坑(O1.O2)、型土场(O1.O3)、井口或用口(0104)、中转场(02On、废石(土)堆场(0202)、.黑阡石淮(0203)、尾厚(0204)、废弃选矿厂(Q2O5)、废弃洗煤厂(0206),矿山珑筑(0207)、寸山道珞(0208)、采矿塌陷炕(0301)、池裂绫号集区(0302)、塌陷枳水区(0303)等采¥损毁土地或因类型填写。2 .”采矿甄毁土地总面积”应等于本区垓调及后采矿损毁土地总面积.单位公喷。3 .死损(01>,压占(02)、崩陷(03)内各成因类型面积之相等于小计,各小计之和等于“采矿损毁土地总面积Z4 .市(地)税、省级汇总叁见“按权属性场汇总”填表说明。附表3XXai(区.市)柔旷揭毁土地状况闻&匚总衰按废弃情况汇总2采矿IS咬土地怎面啊.左导于水区域回充后未旷慢班土地怎有收.单公公里.息州正6运行使用或利用'青史&的吉文及WHiS索.&的W±N*"百&1萼于总计.&合计±f三*f4tt.畋美负内小计之f三导于8摄蚊类。营仅合甘.冬段胃柒灵营收小竹等于&*国养大甯&旨妮工将.*一畿更的-罡在年行使用或利用M帔之也等于息的“正在生"使用W利用”无蜕.一般灸的“S主废弃百泉之和等于C主&界K软.各一段矣附“无主或齐&收之和3,.主/弃“M陀.3二畿笑的壬在运。使用利用.营税之*等于息的Wd运"使用或利用/塞各二代矣帕“玄主奇。泉之和等于后帕,名主收鼻”ft.各二婕灸的-无主、再“&&之和等于息的“无主最齐面包.3,伸(枪)婕.方统汇£6«,“接生艮性'汇总”填表上用.,U试点成果提交清单一、数据库成果XX省(区、市)采矿损毁土地调查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报告(电子版)。数据库以县域为单元,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汇总后提交。二、文字成果XX省(区、市)采矿损毁土地调查试点实施方案(纸质和电子版);XX省(区、市)采矿损毁土地调查试点总结报告(纸质和电子版);XX省(区、市)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成果汇总表(纸质和电子版);XX省(区、市)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成果认定表(纸质和电子版)。三、证明材料数据以文件夹的形式组织,按数据类别分别存储到相应的文件夹下。数据组织的目录结构如下:I-XX图斑证明材料IXXJpg(图斑遥感影像图)IXXJpg(现场照片)XX.mp4(现场视频)说明:1.“卜表示文件夹;2.表示文件夹下的文件;3.命名按照图斑编号+序号。3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有关司局:开展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是科学实施矿山生态修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科学选择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措施,有效盘活采矿废弃土地、促进煤砰石和尾矿等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按照部党组关于试点引路、分步实施的要求,决定先行开展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试点工作,力争明年全面启动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任务各省(区、市)依据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试行),制定本省份试点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各项调查任务,全面摸清试点县(市、区)采矿损毁土地(含挖损、压占、塌陷)现状和底数,建立采矿损毁土地数据库并提交调查成果,为本省(区、市)调查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启动实施全国调查工作探索经验、锻炼队伍、打牢基础。二、试点范围和期限由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选取工作基础好、积极性高、条件保障有力的县(市、区)进行试点。每个省(区、市)原则上选择3-5个县(市、区),试点期限为2024年7月12月。三、工作安排(一)动员部署。2024年7月底前,部组织制定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试行),印发试点通知,开展试点工作动员部署和技术培训。2024年8月底前,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省级试点实施方案,部署试点调查任务,组织开展培训,将省级试点实施方案及试点县(市、区)名单等报部。(二)内外业调查。2024年10月底前,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部下发的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优于1米的遥感影像图件等为基础,结合部、省其他相关数据资料,以试点县(市、区)为单元统一制作调查工作底图和内业调杳图斑信息5匚总表,组织完成外业调查,形成初步成果。(三)数据库建设。2024年11月底前,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开展数据质量审核、成果认定等,完成省级试点数据库建设。部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强技术投入,根据各省(区、市)上报损毁土地调查数据成果,高标准建设全国数据库。(四)试点工作总结。2024年11月底前,各省(区、市)梳理汇总试点取得的成效,分析试点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和开展全面调查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形成试点总结报告,并与调查成果一并报部。2024年12月底前部组织开展全国试点经验总结,结合各省(区、市)意见和建议,吸收试点工作中的有效做法,进一步修改完善实施方案,为全面开展调查工作做好准备。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实施。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统筹协调试点县(市、区)调查工作。要运用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和已有成果等,厉行节约、提高效率。(二)保障质量进度。严格实施分级检查制度,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试点县(市、区)调查成果质量负总责,对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检杳,确保调有成果完整、规范、真实、准确。各省(区、市)要细化工作安排,把握工作节奏,合理组织技术力量,确保按时完成试点调直工作。(三)及时跟踪指导。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试点县(市、区)调查工作的全程跟踪指导,及时掌握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工作中遇有重大政策和技术等问题,请及时报部。(四)抓好安全生产。各地要把安全作为工作底线,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人身安全。要强化保密责任,加强保密教育,落实保密管理各项要求,确保涉密数据资料安全。部组织编制了全国采旷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试行),随通知一并印发执行。附件: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试行)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4年7月18日附件:.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试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