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二O二一年八月第四节加研社会主义政治建设86第十,1.jx保规纲要到88第一节深入开展比学社K1.活动88第二节加好配套政策方案制定实施88第三节野化人才与项目支撑89第四节强化规划管理90附件I:大亚湾开发区"十四五”垂点专项规划一览表91附件2:大亚湾开发区十四五”规划更大建设项目汇总表92附件3:大亚湾开发区十四五”规划主大建设项目(工程包)汇总表93能化升级,重点培育智能交通产业.5 .推进制造业和仓储物流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普及运用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的技术与装备,引导企业开发智能化新产品,提升传统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含量。6 .扩大电子商务、视频直播应用范围.发展壮大电子商务产业和网红经济,支持发展社区电商、无人零售、在线办公、共享用工等新业态新模式。扶持发展和加强管理互联网平台经济。7 .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钻等新一代通用信息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8 .打造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新一代汽车产业生态。9 .培育发展数字创意产业。10 .培育发展智.喳金融,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11 .促进与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数字政府相关的技术开发与应用。12 .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智就农(渔)业、智禁旅游,拓展乡村数字产业。13 .推进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支持发展智熬医疗产业。14 .加强数字经济创新体系建设,搭建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发平台。15 .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力度”第七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在全区传统工业行业中深入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应用。深入实施“机器换人”计划,支持用工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加快列装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物流装备,支持石化企业打造中国石化工业“智能工厂”样板,引导企业推广使用低碳节能、清洁安全、循环利用的成套工艺技术和设备。鼓励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全力培育服第七章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培育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全面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促进消费的政策设计,打通消费堵点,壮大消费主体,提高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升级。推进中高端商圈和商业中心建设,完善商业服务网点布局,推动发展夜间经济。丰富商业服务品种,狠抓商业服务品质提升,促进实体商业创新发展。更好发挥传统消费主体作用,推动汽乍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有序发展,引导区外购物、娱乐、旅游、医疗等高端消费回流。顺应消费需求新变化,加强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新型消费带动力,鼓励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动线上线卜消费有机融合,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紧扣当前教育、育幼、养老、家政、医疗、文旅等消费增长点,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遇,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吸引跨国公司在大亚湾设立区域性总部机构,吸引更多高精尖企业、产业链关联企业向大亚湾聚集。认真落实国家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抢抓加入区域全而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签订中欧投资协定带来的“窗口期”,积极研究对接利用措施。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促进石化产业技术合作,支持惠州港加快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航线。更加有效利用欧美、日韩、东盟等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发展一般贸易支柱产业,培育外贸自主品牌。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鼓励发展数字数贸易、离岸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大进口支持力度,扩大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鼓励区内企业制定实施中长期国际化发展战略,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积极拓展境外市场,参与境外并购投资,在境外开展研发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创建商品交易市场、境外园区,鼓励企业创新境外发展模式。第四节全面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认真贯彻国家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决策,紧密结合大亚湾实际,加紧制定全面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策体系。大力发展内源性、根植性实体经济,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内大循环,提升供给“粤贸全国”大亚湾先进典型和品牌活动。3 .高度重视开拓利用广东省内市场,充分利用广东具有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全国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和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等突出优势.加强省内经济联系.优先面向省内市场开发、优化产品(服务)品种,提高省内市场占有率。4 .高度重视市内、区内资源整合利用,引导区内企业充分挖掘市内、区内资源,鼓励市内、区内企业互通信息、互利合作、抱团发展,积极为市内、区内企业就近开展业务合作搭建平台、发布信息、创造机会。鼓励市内、区内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共同拓展新空间、新业务、新产业,着重引导石化、电子、汽车等行业开展跨界合作,发展新技术新产品,鼓励区内企业优先使用惠州或大亚湾生产的新装备、新材料、新部件。5 .充分发挥政府(管委会)在融入国内大循环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政府与高校、政府与行业组织之间多层次多类型的区域合作.提高利用国内资源、国内市场的效率。着更在科技、商务、经贸、会展、投资促进等领域打造一批重大合作平台。若重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带动作用强的商务服务类管干企业。6 .加强商业信息支撑和统计信息服务.强化开发区商业信息服务职能,加强商业信息收集和分析.及时精准了解区内企业利用区内、市内、省内、国内资源,拓展区内、市内、省内、国内市场的情况。鼓励市内区内企业和行业组织向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反映重要商情。流、贸易、电商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大亚湾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争当粤港(惠港)、粤澳(惠澳)合作先行区,支持港澳企业参与大亚湾产业合作平台建设、服务业资源开发,支持港资企业在大亚湾设立总部中心;深化与港澳教育、医疗、文旅、环保、民生等方面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支持港澳青年在大亚湾创业;充分利用香港和澳门布全球商业领域的优势,鼓励港澳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大亚湾境外引资引智、国际市场开发、对外经济合作等工作。专栏7:“十四五”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任务1 .优化提升空间发展格局。IS屈忌丽市圈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塑造国内一流开发区风就和内涵。2 .加快打造高效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体系加快融入世界级港口群建设,融入“丰,'字开放交通体系构建,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能源和水资源保障。3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4 .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大亚湾新兴产业园,携手港深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加强贸易、金融、专业服务及行业组织等方面的务实合作。5 .建设绿色生态湾区。筑牢生态安全屏隙,全面加强环境治理.推动实施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共治.建设大湾区旅游目的地和健康休闲养生基地,配合全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高地。6 .积极对接参与深圳都市圈建设。加强与深圳港,广州港、联动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园与深圳坪山、高新园区等区域创新平台联动发展.争取深圳都市圈内企业到大亚湾投资创业。7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促进人员往来与货物跨境流动便捷化,拓展港澳居民来大亚湾就业创业空间。第二节全力支持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学习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对标深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深莞惠大都市区和深圳都市圈建设,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主动对接深圳交通规划,科学规划建设同城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持深圳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鼓励深圳骨干企业、行业组织、投资机构等参与大亚湾有关产业平台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管理服务。充分发挥驻大亚湾的深圳企业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深圳经济社会各界的联系,扩大区域合作范围,提升区域合作效率。鼓励区内企业与深圳企业加强业务合作,主动融入深圳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提升产业合作、区域分工水平。充分整合两地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支持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充分发挥大亚湾海洋资源优势,与深圳共同发展海洋经济,支持深圳建设国家海洋经济科技发展示范市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紧密对接深圳东进战略,提高大亚湾临深片区规划建设水平,深化与深圳东部片区一体化开发、同城化管理。专栏8:“十四五,'参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抓手1 .与深圳的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主动对接深大城际、深圳地铁16号线的落地建设.支持深汕第二高速公路坪山至大茯湾段建设,提升改造龙山一路、石化大道连接深圳道路,打通跨界地区断头路。2 .率先复制运用深圳先行示范区的经脸做法,与深圳的规则机制实现软对接.3 .探索与深圳在跨界地区开展产业合作.高水平规划建设大亚湾临深片区,支持深圳的投资机构、龙头企业、行业组织参与经济技术合作平台建设。4 .主动承接深圳现代产业、创新资源、高就人才等辐射外溢,重点利用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显著优势.谋划在新兴产业园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基地。5 .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参与以深圳为主阵地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承接深圳科技创新辐射的桥头堡,更点打造一批充分对接深圳的专业园区“6 .协同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参与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借助深圳海洋经济招商平台与网络,加快引进一批海洋经济示范项目,7 .支持惠州港与深圳蓝田港深化合作,推动形成“惠钻组合港”发展格局。8 .对接深圳公共服务体系,鼓励深圳社会资本参与大亚湾公共服务建设。9 .推动与深圳和周边地区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跨界水体污染治理、海漂垃圾治理、土膜污染防治、余泥渣土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等方面建立联防共治机制。第三节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主动融入“一核充分发挥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五大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之一泛大亚湾区石化产业集群核心区域的作用,整合资源,加快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强化大亚湾开发区作为珠三角地区能源和基础化工原料产供销主基地作用。主动对接“一带”。枳极参与广东省沿海经济带建设,争取省级以上重大临海产业项目优先落户于大亚湾,努力把惠州港打造成为广东沿海经济带重要节点港口。全力参与“惠州湾”和惠州沿海经济带建设,加快与周边县区联动发展,助推惠州市区扩容提质,支持惠第九章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一批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第一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创业促进机制改革,扩大市场主体规模。放宽企业开办条件,探索重点人群在大亚湾开发区创办企业促进机制,鼓励技术创新、知识服务、企业管理、产业投资团队在大亚湾开发区注册企业。深入推进多证合一改革事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激发和保护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挥好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核心领域的重要作用,鼓励国有企业主动参与国内大循环。推进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发展,增强国有经济实力、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完善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投资决策制度和重大投资责任追究制度。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支持本土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吸引外地优质民营企业扎根大亚湾,营造公平经营环境,充分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支持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和品牌化经营,引导“个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完善政商交往行为规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压缩审批事项,完善一家牵头、一窗受理、容缺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推动更多民生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推动更多涉企服务事项“一站式”“不到场''“不见面”办理。深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市场监管方式改革和创新,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创新、落实降低制造业企'也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丰富和完善扶持科技类企业政策,打造高效服务企业平台。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提高促进国际化发展的能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机关信用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诚信行政水平和管委会公信度。第四节建设“数字政府实施新一轮“数字政府''建设计划,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改进政务服务模式,拓展政务服务内容,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高标准推进大亚湾办公系统数字化服务平台整合升级,推进“网络问政”“网络直播”政务模式应用,加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应用。推进政务信息系统集约建设,打破行政部门数据“信息孤岛”,推进数据共享,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数字政府”,重点推进营商环境、市场监管、社第十章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品质湾区树立一流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全力提升外在美感和内在品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各板块主体功能,培育发展区域高端功能,增强区域软实力,强化安全保障,促进区域形态从传统工业区向高品质综合功能区转型。第一节制定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以惠州市域划分为生态功能区、城市发展区、海洋发展区、构建“1+1+1”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三区”(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三线”(生态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规划布局为指引,推进全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塘横小桂片区、荃湾格木洞片区、霞涌片区等城市新增长极。对标一流城市做精做细城市微观规划设计,整合市域城市空间,推动城市资源要素、人文环境、综合交通、基础配套有机融合,促进产城、港城、城乡融合发展。深化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规划建设批高端平台、高端商圈、特色街区、品牌景区、地标建筑,打造城市新亮点。聚焦文产、会展、科创、金融、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航运、总部经济等大亚湾开发区“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投资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类别总投资到202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合计28071029103217923073125一科技创新发展领域4145377I4(XX)4131377(一)科技基础设施195377H(XX)181377(二)现代产业园395000003950000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领域16954955908773I29598S2(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905000190500(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22625004060591856441(=)生物产业工程687002520043500惠跳装备制造工程60940073820529580新材料产业工程49(M02115830349572(六)重化工业工程118122972703648533133(-t)现代服务业工程1402500175001338500(八)传统产业升级工程1186560118656=综合交通运蜡体系建设领域2787928122451905683(一)轨道交通工程167(X)00078000()港航工程1117928122451125683四生态环境建设领域1371896619041312992(一)能源转型升级工程46910015600454500水利工程669492IIO(X)660492环保工程23330435304I9KOOO五公共服务领域2810873352572763191(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2474263192412455022农业农村基理设施52958052958(=)教育项目149900100OO139900医疗卫生建设项目1153276016I1531I应急保障建设项目18425018425大亚湾开发区“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工程包)汇总表投资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起止年限总投资到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十四五”期间投资合计28071029103217923073125科技创新发展领域41453771404131377(一)科技基砂设施1953771400()181377(I)省实验室建立广东省轻控综合利用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建设国内高水平精准医疗应用平台-精准医疗联合实验室“/123370I100O112370研究中心建设一批绿色能源与新材料、催化剂、石化尾气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中心./72007300069007(二)现代产业园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园区.形成新兴产业优势集群.2021-20233950000O3950000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俵域2019-20251695495590877312959882(一)新型基硅设施建设工程隹设新一代信息技术5G局域网和物联网平台项目;京东智能电商运管结算中心项目.2021-2023190500OI9O5OO(1)物联网项目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5G/局域网和物联网平台项目“2021-202370500O70500新消费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京东智能电商运营结算中心项目。2021-2022120000O120000(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2019-202522625004060591856441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起止年限总投资到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十四五”期间投资(I)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建设慧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港光弘三期扩建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2019-20251K625OO3060001556500(2新型显示面板项目建设一批新型显示面板产业项目。2019-20214(MX)100()59299941(三)生物产业工程2019-2021687002520043500(I)生物医药项目建设广东莱佛士制药项目,信立泰药业高端药物产业化项目。2019.2021687002520043500(四)高端装备制造工程2019-202260940073820529580(1智能制造项目建设豪恩智能科技产业'易路达高端电声设备、恒达高端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惠州美好创亿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关钺设备及呼吸健康大数据云平台研发.敏华智能家具驱动系统生产、泰饿激光智能强备等项目。2019-202250550069320436180(2能源袋备项目运设科达利智能汽车智耗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结构件产业化升级、明懿达新能源汽车线束及电力配电终端.尼索科新能源汽车连接件关键部件项目项目。2019-20223300050026500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建设汽车电子配件等新兴产业集群区,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配件相关产品。2020-2022709U0400066900(五)新材料产业工程建设宇新年产10万吨丁酮和10万吨溶剂油、宇新年产15万吨顺而项目、仁信新年产18万吨聚苯乙然项目、忠信笨酚丙胴项目等新材料产业、红塔环氧乙烷衍生物和减水剂项目,2019-2023490402115830349572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起止年限总投资到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十四五”期间投资(六)重化工业工程2018-2026118122972703648533133(1)绿色石化项目建成惠州石化产品结构优化及质量升级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中海壳牌DPGPC项目、恒力PTA项目:动工建设埃克森美孚息州乙烯项目(二期)、中海赤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基本建成世界级球色石化基地,2018-2026118122972703648533133(七)现代眼务业工程2021-202414025001751338500(I)总部经济项目建设敏华控股总部及否港工商总会大湾区创新产业基地项目。2021-20245000000500000(2商务服务项目建设大中华喜来登酒店.中润达大厦等项目.2020-20221665009000II100O商贸物流项目建设中燃物流项目和海产品交易中心总部经济项目。2021-20247608500727500(八)传统产业项目升级2021-20221186560118656(I)轻工业提升项目建设科达利智能汽车智能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结构件产业化升级项目。2021-20221186560118656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领域2020.20302787928122451905683(一)轨道交通工程2023-2030)67000007H00(1)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深大城际大亚湾段.2023-20301670(X)007K00(二)港航工程2020-20241117928122451125683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起止年限总投资到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十四五”期间投资(1)港口肩头项目推进惠州港专业化吗头建设,建设惠州港苓湾港区IO万吨级多用途码头项目、息州港荃湾港区5万吨圾石化码头项目、恒力石化(惠州)有限公司通用码头等。2020-202481792812000825%8(2)航道整治项目建设忠州港茶湾港区主航道扩建工程。2021-2024300000245299755四生态环境建设领域2019.20251371896619041312992(一)能源转型升级工程2020-202546910015600454500(1)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设大亚湾石化区西部能源站项目一期、二期。2020-2025420000I(XX)4200()0(2)石油天然气项目建设欧镌油储(大亚湾)13培块石化仓馅项目,惠州石化航媒战区扩容项目2020-2022491001460()34500(二)水利工程2020-2025669492I100O660492(I)水利防灾减灾项目建设大亚湾石化区J1.地级闱堤工程、海堤达标加固工程等。2020-20256694921100()66(M92(三)环保工程2019-202123330435304198000(I)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大亚湾第一水质净化厂三期、第二水质净化厂三期工程、响水河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小径湾水质净化厂、荃湾港区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设施。2019-20252333043530419H000五公共服务领域2019-20252810873352572763191(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2019.20252474263192412455022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起止年限总投资到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十四五”期间投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建设龙山一路南段(与深圳连接段)、大亚湾惠澳大道连接惠州南站道路快速化提升改造工程、中兴二路(大亚湾大道至洗马湖段)市政工程、龙海一路中段(西区货盘至龙山十路)等项目.2019.20251942263192411923022(2城市供水项目建设大亚湾第二条引水工程,就奂湾水库至石化区原水供水工程,8涌自来水厂一期工程,农村饮用水安全整体提升工程等项目。2021-20254840000484000综合管掘项目建设大亚湾鸥海公用管廊顼目,2021-202348000048000(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2021-202552958052958(1)农村供水建设项目2021-202217800017800(2)渔港建设项目建设大亚湾区澳头渔港、震涌渔港项目.2021-202535158035158(三)教育项目2020-20251499100OO”9900(1)普及高水平公共教育建设项目迂设一批中小学.夯实优质基础教育.普及高水平公共教育。2020-2023149900100OO139900(四)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宏成惠或医院二期.区疾控中心和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2020-20231153276016115311(五)应急保障工程项目建设一个消防船码头,两个城市消防站和一个公共应急池.2021-202318425018425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2021年8月19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