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PPT课件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ppt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概述第二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第三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案例及评析,内容提要,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概述,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意义,幼儿园社会教育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1、幼儿园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能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逐渐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认识、情感态度、行为习惯。2、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特点,实践性: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完全依赖于对社会知识的认知,社会知识和社会规则转化为实际行动也必须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因此幼儿的自主观察、体验、感受或实践才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互动性:社会教育活动中要特别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引导幼儿在与他人的接触和沟通中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态度,掌握交往技能。,示范性:幼儿社会教育主要是教会儿童如何建立于世界的良好关系,核心是“如何做人”。幼儿正确社会行为的获得往往通过观察与模仿大人来学习,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展示的行为习惯和品格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渗透性:幼儿社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儿童良好的品格、处事态度和行为,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显然不能完全实现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目的,可以更多的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进行。,三、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依据,(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0-1物我两分,自我认识,1-2自我命名:我,2-3基本特征、角色意识,5岁稳定的角色意识,0-3重复成人评价,4-5外部行为评价,3岁短时间内服从,4岁语言调整,5-6岁开始独立、客观,5岁有意识地控制,1.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2.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情感的识别能力逐步增强易变情绪情感的表达能力逐步增强易受暗示情绪情感的调控能力逐步增强易冲动,(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3.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发展特点:他律性:幼儿的道德判断标准来自于成人,不能不服从。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内在动机。幼儿晚期的道德开始向自律性转化。情境性: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表面性,并易受情境暗示。幼儿的道德行为缺乏独立性、自觉性和稳定性。,(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发展趋势:34岁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45岁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常常出现“告状”行为。56岁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对好人和坏人,表现出爱与憎的情感,爱小朋友、爱集体、爱祖国等情感,萌发着自豪感、友谊感和集体荣誉感。,4.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与成人交往(家长、老师)依赖性、模仿性与同伴交往(游戏、日常生活)平等、协商、合作、分享、逐渐去自我中心,(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二)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1.随机性和无意性 幼儿的社会学习蕴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幼儿学习掌握必要的行为规范,进行人际交往活动,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等,是在生活、游戏中无意识地随时随地进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为幼儿的社会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1、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2、为幼儿提供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3、教师创设适合幼儿的班级规则。*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社会学习的影响1、教师应该具有积极的情绪情感;2、教师应该具有尊重、关心他人的品质;3、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言行示范;,(二)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2.长期性和反复性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社会知识、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养成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幼儿期,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还不尽完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他们的社会学习经常出现反复的现象。,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注意:1、幼儿的社会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在社会学习中表现出反复无常的行为属于正常现象。因此,在社会学习过程中,成人应该允许幼儿出错,不可操之过急,对幼儿失掉信心。2、教师在设计、安排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到适当的重复,如:在日常工作中,要随时注意幼儿的行为表现,反复提醒、督促幼儿。,(二)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3.实践性和互动性生活实践是幼儿社会学习的源泉,幼儿的社会学习离不开他们在生活中的实践参与。幼儿的社会学习是在与成人、同伴之间的交往、探索、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掌握人际交往技能,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的过程中,幼儿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观念,然后在实践中自己体验,最终将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规范。,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注意:1、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时要及时捕捉教育时机,避免口头说教;2、教师要给幼儿发现、感受、练习、巩固的机会;3、教师要有意为幼儿的同伴交往创造机会,鼓励幼儿自行商量、解决。,四、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总目标:(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怎样才能实现社会教育总目标?,正确分解目标!总目标-年龄目标-学期目标-月周目标-具体活动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熟悉幼儿园环境,能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总目标,小班上学期目标,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我的幼儿园老师我爱你谁的队伍最整齐,月目标周目标,1、熟悉班上的老师和小朋友2、学习礼貌用语:您好、再见3、激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愿望,具体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和功能,知道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初步萌发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幼儿认识幼儿园中的同伴和教师,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们的关系,逐步适应集体生活;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与人交往,初步掌握日常礼貌用语,有礼貌地与他人交往;能与同伴一起友好的参与游戏和活动,不争夺或抢占同伴玩具;初步了解和掌握卫生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爱惜玩具、珍惜物品的习惯;知道基本的集体生活和学习规则,培养幼儿初步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习遵守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规范,养成公共卫生习惯;逐步熟悉幼儿园环境和家庭环境,了解自己的周围生活;知道我国主要民间传统节日,愿意参加节日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社会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小班3-4岁,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优点、兴趣、爱好,学习简单的评价自己和同伴;学习理解、判断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保持愉快的情绪,学习独立完成任务,增强自信心和独立能力;有初步的集体意识,学习尊重、同情、关心他人;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能主动运用谦让、合作、分享、互助等技能与同伴交往;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父母和老师的劳动,知道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初步养成诚实、守纪律等良好的品的行为;能遵守集体生活与学习规则,并初步学习维护规则;初步学习基本的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爱惜公物;了解周围的主要社会机构,初步知道他们与自己生活的关系,萌发最初的爱家乡的情感;在成人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节日庆祝,初步感受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班4-5岁,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能较为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伴;能合理的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积极克服困难、做事认真、持之以恒;喜欢自己所在的集体,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快乐,形成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能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基本能独立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初步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激发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的情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初步学会分辨是非,懂得向好的榜样学习,有初步的爱憎感;能自觉遵守各项行为规则,在此基础上能制定简单的游戏与活动规则,并能按照规则要求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主要物产和人文风格,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初步感知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精华,萌发爱祖国的情感;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萌发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大班5-6岁,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和功能,知道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初步萌发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优点、兴趣、爱好,学习简单的评价自己和同伴;学习理解、判断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保持愉快的情绪,学习独立完成任务,增强自信心和独立能力;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能较为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伴;能合理的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积极克服困难、做事认真、持之以恒;,五、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自我意识幼儿与自身,人际交往幼儿与他人,社会规则幼儿与群体,社会环境幼儿与社会,(一)自我意识幼儿与自身一是对自己面貌、身体、性别、爱好的认识。二是对自己优缺点的认识,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三是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初步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四是大胆表达自己的意志、想法和态度,了解并敢于表达自己感受、想法;五是逐步学会比较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六是学会独立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形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二)人际交往幼儿与他人一是了解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懂得的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二是愿意与同伴共同友好地进行各种活动,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三是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兴趣和想法。,(三)社会规则幼儿与群体生活习惯:主要是要求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讲究文明礼貌,注意安全等。学习规则:主要是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活动,按时完成任务,自己整理学习用具等。游戏规则:主要是要求幼儿按游戏规则玩游戏,学会轮流、谦让,合作、协商解决问题,注意安全等。社会公共规则:主要是要求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安全乘坐交通工具、遵守公共场所的文明规则、爱惜公物、保护环境等。,(四)社会环境幼儿与社会物质环境方面:要求幼儿了解家庭、幼儿园、社区及公共场所中的特定设施。文化环境方面:要求幼儿了解社会成员的角色、关系及行为,了解国家的传统节日、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等,同时引发幼儿对周围发生事件的关心和兴趣,培养他们参与、关注社会生活的公民意识。,六、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专门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中的社会教育:生活活动中随机进行的行为习惯教育:其他领域中随机渗透的社会教育:,第二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基本原则,目标性原则教师要首先做到“心中有目标”教师对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要“处处体现目标”发展性原则活动设计与指导要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活动设计与指导要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落脚点整合性原则将不同领域的内容、不同的学习形式和方法有机地整合不同类型的活动加以整合,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活动名称的设计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准备的设计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延伸的设计,活动名称:比较概括地反映出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目标。活动名称的设计没有特殊的要求,确定活动名称时尽量符合儿童化的特点即可。如“小鬼当家”、“哥哥姐姐真能干”、“会说话的标记朋友”、“学做小客人”等。,(一)活动名称的设计,(二)活动目标的设计,1、活动目标的三个维度社会认知维度,即儿童最需要理解掌握的社会性知识,主要包括有关人物、事物的名称、现象、符号、规则等信息。如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地址等信息,知道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懂得基本的交通规则、与人交往的规则,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等。社会技能维度,也叫能力目标,是幼儿运用所掌握的社会性知识进行社会实践,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如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学会自我管理,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帮助、分享与谦让,遵守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规范等。社会情感维度,是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自我感受、内心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个性和人格的发展。如幼儿在活动中保持积极地情绪状态,关心、热爱父母、老师、同伴,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力、同情心、自豪感等。,目标的内容应该包括社会情感、社会技能、社会认知三方面,目标完整、便于落实。但活动目标不一定都包含三个方面;每一个目标也未必只含一个纬度的内容。,中班身边的规则1.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2.了解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中应该遵循的规则。3.培养幼儿具有遵守规则的意识。,2.活动目标的表述幼儿园社会活动的目标表述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具有可操作性,使教师和他人明确幼儿在完成活动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对这种变化进行观察和评价。,活动目标陈述主体要一致教师教的角度:常用“鼓励、引导、帮助、使”等词来表述。幼儿学习的角度:“感受、喜欢、理解、能”等词来表述。需要注意的是,表述活动目标时应注意表述的角度要一致。,大班社会活动“小学生的早晨”1.通过记录,讨论早晨时间的安排,知道早上起床要抓紧时间2.使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萌发成为小学生的愿望。,目标要求难度适中。,大班活动目标:学习准确使用“谢谢”、“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小班活动目标:了解有关台湾的基本知识,了解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标表述明确,重点突出,具有可操作性。,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三)活动准备的设计,1、教师的准备物质的准备(各种教具、玩具等)环境创设的准备(坐位的摆放、环境布置、情境表演、角色的扮演等)2、幼儿的准备知识的准备(事先参观、事先学习等)物质准备(要求幼儿从家中带的一些材料、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的材料等)心理准备(教师需要事先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四)活动过程的设计,1、导入部分:故事导入:所选的故事和儿歌应与活动内容紧密联系,所选的故事、儿歌要有教育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谁对谁不对谈话导入:在运用谈话时要注意谈话的内容要从幼儿现有的经验、水平出发,问题的提出要具体、生动,紧扣活动内容,并注意把握导入的时机。我的标记朋友材料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与活动相关的准备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我帮玩具找到家,2、展开部分:创设情境,感知理解交流讨论,寻求答案行为实践,获得体验,(四)活动过程的设计,3、结束部分:总结归纳 由教师简明扼要复述要点;启发幼儿回忆复述要点;引导幼儿创编(或使用现成的)儿歌、游戏形象化地总结。游戏表演 社会角色和社会规则的学习可以通过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实现。通过幼儿扮演相关的社会角色,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社会行为意识,体会角色的社会职责,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四)活动过程的设计,在教育活动后,教师继续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辅助活动,使教育内容渗透到一日生活中,使学前儿童受教育的时间能够持续,使教育的目的能够更好地实现。活动延伸的形式可以是家园共育、领域渗透、环境创设、区角活动、游戏等。,(五)活动延伸的设计,第三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案例及评析,案例:我上幼儿园(小班),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上幼儿园。2、通过幼儿园的共同活动,体会幼儿园的生活是快乐的。3、愿意开开心心上幼儿园。活动准备1、各种插塑、小积木及插塑插出的小车、花朵等。2、在下午的组织活动中已学会歌曲我上幼儿园。,活动过程1、导入:创设好玩的环境,引导幼儿快乐活动。每组桌上放置一篮玩具,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玩具的名称。2、展开:(1)幼儿自选玩具,教师与幼儿一起玩。协助幼儿插搭一些小玩具,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并询问幼儿:“你高兴吗?你喜欢在幼儿园玩吗?玩得开心吗?”(2)谈谈说说,感受幼儿园的生活是快乐的。教师:你们刚才玩什么了?好玩吗?开心吗?教师小结:刚才你们玩得都很开心。小玩具说想天天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愿意天天到幼儿园来和它们玩吗?(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园还有什么好玩的?你愿意天天来幼儿园吗?3、结束:教师和幼儿共同演唱歌曲我上幼儿园。,活动延伸1、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一天都做了哪些事,最高兴的是什么,感受幼儿园生活的美好。2、区角活动 布置“心情角”,放置玩具电话和脸谱面具,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心情。3、家园共育:家长每天接幼儿回家,应多询问幼儿在园生活,并鼓励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作业:自由选择设计一个小班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