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幼儿园科学儿童观与教育PPT课件科学儿童观与教育.ppt

    • 资源ID:1624185       资源大小:5.21M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幼儿园科学儿童观与教育PPT课件科学儿童观与教育.ppt

    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拟解决以下问题:,何谓儿童?何谓教育?我们有着怎样的儿童观与教育观?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应该是怎样的?,一、儿童观,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的演变现代儿童观,(一)什么是儿童观,1.儿童观的概念,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到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2.儿童观的形态,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它是指一定社会中居统治和支配地位的人们所认定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往往以法律、政令、规章等形式加以正式确认。它往往是一元的。,它是指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所持有的儿童观,它往往是多元的。,它是指广大国民对于儿童的根本认识和态度。这是一种最具实际意义的儿童观。可以分为两种:(1)形式儿童观或理念儿童观:即能从理论上,观念上把握儿童观,并用儿童观分析和指导一些儿童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2)实质儿童观或功效儿童观:即不仅能从观念和理念上掌握一定的儿童观并能加以坚决地贯彻。,3.儿童观的结构,自然构面儿童是自然的存在社会构面儿童是社会的存在精神构面儿童是精神的存在,(二)儿童观的演变,古典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时期,现当代,20世纪70年代,古典时期儿童是“小大人”,小大人说把儿童看作是“缩小”的成人,是成人的预备,其逻辑出发点是儿童和成人是不同的,且是相对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小大人,儿童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有的话,那也只是身高和体重的不同而已。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儿童被期待象成人一样去行动,充当童工,充当童农,充当童商等,使之过快地生长发育。儿童的特点、儿童期的意义则被完全忽视。,中世纪儿童是“有罪的”,原罪说把人看成是生而有罪的,故儿童自然是有罪的,是需要加以鞭笞和惩戒的,这种儿童观中暗含的逻辑是把“儿童”和“上帝”相对,只有上帝是善的,除此之外皆是恶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充满罪恶,是有罪的“羔羊”,卑贱无知,成人应该对他们严加管束、约制,使儿童能不断地进行赎罪。儿童体内的各种毒素,是儿童犯罪的根源,容易导致儿童的错误行为,而严酷的纪律则会减轻、甚至消除儿童的这种行为,可以责骂、鞭打儿童,对儿童施行体罚是应该的。儿童承受了各种肉体的、精神的折磨,遭受成人的轻视,任何带有创新乃至尝试意识的行为都会受到指责,人格被严重摧残。,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是“花草树木”,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权的倡导,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儿童,由新人类观推导出的新儿童观。开始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有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想、情感、需要。提出不应用成人的标准去儿童,儿童应该象个“儿童”,要倍加珍惜童年的生活。尊重儿童具有的纯洁美好、独立平等的自然本性。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和生长发展是按自然法则运行的,教育者的作用就象是“园丁”,活动室就象是儿童逐步成熟的“花园”,每个儿童的成熟都有内部的时间表,在恰当的时间学习特别的任务,而不能强迫是儿去学习。儿童的成熟过程至少和儿童的经验一样重要。,启蒙时期儿童的发现,在西方卢梭最早“发现”了儿童,他认为儿童是独立意义上的人,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在中国周作人最早发现了“儿童”。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儿童文学,提出儿童文学的“三种作用”: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培养并指导那些趣味、唤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兴趣与趣味。,蒙台梭利的儿童观,(1)心灵的胚胎: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或“内在潜力”。(无限可能性)(2)吸收性心智:儿童通过潜意识来吸收环境知识的;儿童具有一种特殊的学习周围知识的敏感性;儿童能根据周围环境塑造自己的性格。(自主选择性)(3)敏感期:诸如语言、动作、数概念、秩序、同伴交往等重要能力发展,且敏感期大多数在6岁之前。(4)工作:指那些身心协调、手脑结合的活动,是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是儿童自我成长、自我建构的过程。(主动建构性),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在大学,而是06岁这一阶段,因为人类智慧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不仅是智慧,人的心理定型也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杜威的儿童观,杜威倡导的建立在科学的心理学发展基础上的“儿童中心论”的儿童观,是对“教师中心论”的一次反动,把儿童从教育的“后台”边缘位置推至“前台”表演中心,让儿童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角,这无疑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儿童是有能力的儿童是有潜力的儿童是不断发展的儿童是社会的正式成员,儿童的首要任务是自我保存。这不是说只保存自己的生命,而是作为一个生长中和发展中的人的自我保存,现代儿童是“人”、“儿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认为儿童首先是“人”,其次儿童就是“儿童”。持有这种观点的认为,儿童首先就是一个“人”,其次它才是一个“儿童”。我们不可以过多地夸大“儿童”的作用,把儿童放到一个之高的高度,也不可忽视儿童的一些根本特性。,其他典型的儿童观,儿童是“白板”儿童是“私有财产”儿童是“未来的资源”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儿童是“成人的导师”,儿童是“白板”,“白板”是空白的板或擦过的黑板。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刚生下来的时候,其心灵就象一块白板,成人可以任意塑造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就象是一张白纸,洁白无瑕,成人可以在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就象是一个空容器,成人可以任意填塞,把各种知识经验灌输进去,而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儿童的发展仅仅是周围环境的产生,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结果,完全忽视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是“私有财产”,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父母婚姻的结晶,产生于母体,归父母所有,是父母的隶属品。父母可以左右儿童的命运,控制儿童的生活,决定儿童的一切事情,要求儿童学习许多并不感兴趣的课程,把儿童培养成为他们认为是最理想的人,压服儿童,让儿童唯命是从。儿童特别是男童被认为是家庭的希望、传宗接代的工具,开始重视儿童、关心儿童,但儿童仍然被视为家庭和家族的附属品,父母的私有财产,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地位,与其抚养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依附关系。例如,“老子打儿子”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家庭的私事,别人无权干涉。,儿童是“未来的资源”,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国家潜力最大的资源、未来的兵源和劳动力。对儿童的进行教育,就是对未来进行最有价值的投资,这种投资,利国利民。多投资,才能高产出。,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人类的童年期长于动物的童年期,这为儿童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儿童在体力、智力、情感、社会性、道德等许多方面,都不同于成人,他们是正在发展中的人。不能因为儿童弱小、需要保护,就轻视他们,使他们被动发展。儿童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应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成为自主的行动者,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三)现代儿童观,儿童是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不断发展的“完整”的人。,儿童是人。,儿童具有人的尊严,具有与成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每个儿童均有固有的生命权,儿童出生时其生命就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不为成人或家庭私有,更不能被其随意处置。儿童具有其父母或其他养护人照料的权利。儿童与成人同样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每个儿童具有满足发展的权利,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且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儿童的发展,而且还在于儿童的欢乐和幸福。儿童有权拥有欢乐自由的童年。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儿童的这些权益都要受到国家和政府的保护和尊重。,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发展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发展,而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成人及社会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发展的,而不是被动地发展。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整齐划一。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儿童是不断发展的“完整”的人。,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谓完整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其发展是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和人格的整合性的发展。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艾伦凯,儿童权利保障,195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汉姆伯格提出公约的基本原则:儿童优先考虑;尊重儿童人格;尊重儿童意见;一视同仁。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中国儿童权利保障,1990年,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1年,签署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文件。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7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了达喀尔行动纲领,确认了为每个公民和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六项目标:扫盲、发展幼儿教育、普及初等教育、促进男女教育机会平等、生活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框架中六个全民教育目标中最艰巨的是目标6,即“提高教育各个方面质量,确保优质教育,从而使所有人在学习中,特别是读写、算数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获得可度量的和可被承认的学习成果”。2010年,第一届儿童保育与教育大会,指出“孩子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开篇的“序言”写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第一条:“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一个7岁男孩这样画“我心目中的父母”,“你得听我的话,不然我就打死你!”,你的观点:“儿童是”。,二、教育观,什么是教育观教育观的发展现代教育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指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宏观的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发展观、教育历史观、教育社会观、教育结构观、教育功能观。微观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和目的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教育管理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等。,孔子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代作家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带来自信、快乐。”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二)教育观的发展,儿童观,教育观,儿童观是教育观的依据,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观。,教育就是帮助儿童尽快赎罪。学生被要求严格地按学校内刻板的作息方法进行学习,完全没有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们被迫重复着枯燥的读书、劳动、唱赞美诗等活动,若有违规行为,还要受到体罚。,儿童是“有罪的”,儿童是家庭和家族的隶属品,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洛阳幼儿园老师用绳拴孩子逛公园惹争议,(三)现代教育观,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幼儿园、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协同发展。,全人教育,适应性教育,以幼儿为本,三位一体教育,Water day,儿童图书创作,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儿 童,教 育,待填充的容器,填鸭式“灌”,待雕塑的材料,流水线式“刻”,人生赛道上的跑车,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超”,错误的儿童观、教育观,(二)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2011.12.28 教育部颁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2012.10.9 教育部颁发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教基二20124号),(二)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育目标后继学习、终身发展(入学准备,但不是提前学习和训练后继学习中的知识内容和技能技巧,严禁小学入学考试;具备形成积极社会态度的心理品质,自控、积极自信、友爱合作、独立自理等),(二)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育环境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爱、营养、学习节奏、兴趣与需要),警惕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成人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你的观点:“教育是”。,幼儿那儿满是“金子”和“珍珠”,让我们用心去寻找!,谢 谢!,

    注意事项

    本文(幼儿园科学儿童观与教育PPT课件科学儿童观与教育.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