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感染性疾病科流行性出血热诊疗常规.docx

    • 资源ID:162451       资源大小:18.3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感染性疾病科流行性出血热诊疗常规.docx

    感染性疾病科流行性出血热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全年均可发病,部分地区今年11月至次年1月、5-7月为流行高峰。注意流行地区、流行季节,病前2个月进入疫区或有疫区居住史,并与鼠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史。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2 .临床表现:潜伏期7T4天,一般为2周。典型临床表现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5期。(1)发热期急起畏寒、高热,可呈驰张高热或稽留高热。多持续3-7天。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颈部、上胸部充血潮红,重者呈醉酒貌。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类似于急腹症或急性菌痢。神经精神症状:重者可有嗜睡、兴奋、烦躁、瞻望。毛细血管损害: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皮肤黏膜淤点瘀斑、可有鼻出血、呕血、黑便等。肾损害:蛋白尿和管形等。(2)低血压休克期:一般见于病程第4-6天。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退热同时出现血压下降。低血压或休克持续时间,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6天以上。(3)少尿期:见于病程第5-7日。24小时尿量400m1.,重者24小时尿量50m1.(4)多尿期:见于病程第9T1病日,24小时尿量超过3000m1.。又可分为移行阶段:为尿量在400-200Om1.的一段时间,症状和体征同少尿期。多尿早期:为尿量增至200Om1.以上的最初几天,表现与少尿期相似甚至比少尿期重,危险性和并发症发生均较大或较多。多尿后期:中毒症状消退,但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可继发感染或休克。(5)恢复期:多尿期后,尿量逐步恢复为200On1.1.以下。3 .实验室检查(1)常规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有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数明显降低。尿常规:自发病第2日起出现中、重度蛋白尿、管型尿、血尿,重者尿中有膜状物。血液生化:发热后期即有血尿素氮、肌酊升高,低血压休克期有代谢性酸中毒。(2)血清学检查血清、血细胞和尿中检出EHFV病毒抗原和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具有确诊意义。特异性IgG抗体:双份血清效价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PCR检测EHFV的RNA,有助于早期和非典型患者的诊断。【治疗原则】以综合治疗为主。坚持“三早一就地”的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发热期: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治疗,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一般治疗:患者应及早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注意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及出血、外渗情况,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抗病毒治疗:发病4日内,可应用利巴韦林,Ig/日,静滴,疗程5天。减轻外渗:每日补液IOOOn1.1.左右,以平衡盐液为主。可用右旋糖酎或20%甘露醇。改善中毒症状: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发汗药。中毒症状重者可予地塞米松5-IOmg静滴。预防D1C: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酊500m1.或丹参注射液静滴,以降低血液粘滞性。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为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酸,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补充血容量:宜早期、快速和适量,输注平衡盐液。纠正酸中毒:首选5%碳酸氢钠。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一般可采用血管收缩药如间羟胺。配合内脏血管扩张药如多巴胺等。强心药物的应用:心功能不全时应及时应用强心药物如西地兰等。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重度休克。少尿期治疗: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即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稳定机体内环境: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减少蛋白分解,控制氮质血症,给予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维持酸碱平衡。补液原则为量出为入,宁少勿多。日补液量在(前一天尿量+吐泻量+500-7001.)°促进利尿:应用利尿剂如速尿和血管解痉剂如利尿合剂。导泻:对无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甘露醇、50%硫酸镁或大黄导泻。透析疗法: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多尿期治疗:治疗原则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防治多尿引起的水、电解质丢失。应鼓励患者多从口服补充。【预防】采用以灭鼠、防鼠为中心的综合性措施。特异性疫苗已在临床试用。

    注意事项

    本文(感染性疾病科流行性出血热诊疗常规.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