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幼儿园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第十二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

    • 资源ID:1629032       资源大小:4.20M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幼儿园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第十二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心理,行为,心理状态,社会心理,情感过程:,个体心理,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认知过程:,意志过程:,心理过程,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兴趣、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第二节 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 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分化第四节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五节 学前儿童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第六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一、定义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幼儿见到妈妈高兴,见到医生恐惧。,二、构成要素 主观体验: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生理反应:情绪情感伴随着生理变化,如心跳、血压、瞳孔等,这些变化主要由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所决定,较少受当事人主观控制。行为表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言语表情,测谎仪及其记录,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姿态表情,身体表情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手势表情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通常和语言一起使用。,语调表情,三、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一)联系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并通过情绪来表达的。2.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二)区别1、情绪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而情感是人特有的。2、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外显性和不稳定性;而情感则比较稳定、深刻和内隐。3、从发展的角度讲,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在后。,动物也有情绪,思考,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这属于什么?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又属于什么?情感,内隐的、稳定的,四、情绪与情感的分类,1.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2.情绪的维度两维:愉快度和强度三维: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四维: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3、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短暂而强烈的情绪状态应激:危险情况下的高度紧张状态,情感的分类,道德感: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理智感:认知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美感:审美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五、情绪与情感的作用,适应功能:个体早期主要依靠情绪与外界联系以维持生存。动机功能:情绪的生理唤醒成分是驱使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组织功能:情绪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对个体的其他心理活动尤其认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信号功能: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第二节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二)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推动幼儿的认知活动。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所以幼儿喜欢观察猴子。,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观察研究猴子,【研究成果分享】,1、张述祖,研究词的情绪色彩对识记和保持的影响,发现: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 有恶感的词在识记效果上更为明显,保持效果更显著。,2、朱曼殊,研究情绪态度对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 发现:一是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是表示情感和愿望的。二是用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三是儿童为了强调某事物,甚至改变语序。,第一、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第二、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第三、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第四、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第五、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3、孟昭兰 研究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三)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是儿童交往的重要手段。如:用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与人交往。,用表情交往,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婴幼儿掌握语言之后,表情仍然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着儿童的人际交往。,(四)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的作用-影响个性的形成1、在生命的头几年中,在与不同人、不同事物的较长期的接触中,由于成人对其的不同态度、方式,儿童逐渐形成了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2、儿童由于经常、反复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反复体验同一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便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为稳定的情绪特征,而情绪特征正是个体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得到父母关心、爱抚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反之则孤僻胆怯。,第三节 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分化,一、情绪的发生(一)原始的情绪反应观察和研究普遍表明,儿童出生后就有情绪。初生的婴儿即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舞动等,可以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二)原始情绪的种类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观察指出,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有三种:(1)怕新生婴儿的怕是由于大声和失持引起的。(2)怒新生婴儿的怒是由于限制儿童运动引起的。(3)爱新生婴儿的爱是由抚摸、轻拍或搂抱而产生。,情绪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儿童初生时有五种情绪反应:吃惊、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惊奇,悲伤,厌恶,兴趣,愉快,(三)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具有两个突出特点:1、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2、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二、情绪情感的初步发展,(一)布里奇斯的理论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认为: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的激动,表现为皱眉和哭的反应;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6个月时,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三种情绪;12个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1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24个月时,分化出比较稳定的欢乐。,(二)林传鼎的研究林传鼎的情绪发展理论认为:初生婴儿的情绪已经分化,已具有两种完全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一种是愉快情绪反应,一种是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第1个月的后半月-第3个月末,相继出现6种情绪:欲求、喜悦、厌恶、忿急、烦闷、惊骇。4-6个月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情感。3岁到入学前,陆续产生了20多种情感。,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儿童情绪分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泛化阶段(0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反应比较笼统,而且往往是生理需要引起的情绪占优势。0.53个月,出现了6种情绪:欲求、喜悦、厌恶、忿急、烦闷、惊骇。但这些情绪不是高度分化的,只是在愉快与不愉快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面部表情。46个月,开始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喜欢、忿急。,(2)分化阶段(15岁)这一阶段儿童情绪开始多样化,从3岁开始,陆续产生了同情、尊重、爱等20多种情感,同时一些高级情感开始萌芽,如道德感、美感。(3)系统化阶段(5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情绪生活的高度社会化。这个时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多种高级情绪达到一定的水平,有关世界观形成的情绪初步建立。,(三)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认为:婴儿出生时具有五大情绪: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57个月时,出现惧怕;68个月时,出现害羞;半岁1岁,出现依恋,产生分离伤心、陌生人恐惧;1.5岁左右,出现羞愧、自豪、骄傲、操作焦虑、内疚和同情等。,第四节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分为三类:1、幼儿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2、幼儿对教师的微笑;3、幼儿对小朋友微笑。第二、三类就是社会性情感的表现。,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1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较,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学前儿童同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同小朋友的情感交往。,(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引起幼儿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情绪动因。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46儿童,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与成人的交往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思考:为什么幼儿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1)小班儿童喜欢身体接触,希望老师摸一摸、亲一亲、牵着手。(2)大中班的幼儿希望老师重视、注意、表扬。幼儿最高兴的:老师表扬、喜欢 幼儿最难过的:老师批评、不喜欢,儿童的情绪情感与社会性交往、社会性需要的满足有密切联系,而逐渐社会化,其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有密切联系,社会性交往、人际关系对幼儿的情绪影响重大,是左右其情绪情感产生的主要动因。,【案例】一名儿童,在家、在幼儿园,吃饱穿暖,玩具很多,父母、老师都挺爱他的,但他在幼儿园就是不高兴,也不愿意上幼儿园,通过谈话、观察发现,其他幼儿不理他,没有同伴一起玩,使其产生了痛苦的情绪。原因是什么?,(三)表情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0-2岁的儿童,毫不保留的表露表情。2岁开始,能够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种情感。4-8岁幼儿运用的各种情绪交往手段发生变化。4岁幼儿主要依靠眼色,而8岁儿童,则学习以语言为主要交往手段。,二、情绪情感的丰富与深刻化,(一)情绪情感的丰富化情感的丰富化,包括两种含义:(1)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相继出现许多高级社会性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尊敬、同情、羡慕等(2)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情感。,幼儿高级情感的发生和发展,幼儿道德感的形成过程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在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发展起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他们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产生了鲜明的道德情感.,幼儿的美感,幼儿初期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幼儿的理智感,5岁左右,理智感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2)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如:引起幼儿感到悲伤的原因 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批评和惩罚;老师或者家长不喜欢我了,或者自己惹老师或家长生气了;家长、老师不让我做喜欢的事情;父母吵架、关系不和;受到老师的误解,或者不公正的批评、对待;小朋友不喜欢我,不和我玩,或者和小朋友发生争吵,主要是与老师、家长及同伴的关系中的问题,(二)情绪情感的深刻化情绪情感的深刻化 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如:被成人抱起来,婴儿和较小的儿童感到亲切之情,较大的儿童则会感到不好意思;年幼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是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来源,年长儿童则已包括对父母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有的研究认为,是学前儿童产生愤怒的动因有三种:2岁以下的幼儿生理习惯的问题,如不愿上厕所、吃饭、洗脸和睡觉等;3-4岁幼儿与权威的矛盾问题,如被惩罚、不许参加活动等;4岁以上与人的关系问题,如不被注意、不被了解等。,学前儿童情感的深刻化,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可分为六个水平:1、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婴儿听到刺耳的声音或者身体突然失持,都会痛苦和恐惧。2、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没有烫伤过的孩子对火不会产生害怕情绪,而被火烧伤得儿童,则 会产生害怕情绪。3、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2-3岁以后的儿童,常常由于被告知蛇会咬人,黑夜有“鬼”等4、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5-6岁的儿童理解到病菌能使人生病,从而害怕病菌。5、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受到嘲笑时感到不高兴,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或惭愧6、与复合的主观认知因素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情感的产生决定于综合的主观认知因素。,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随着幼儿脑的发育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即在成人要求下,由于服从成人的指示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到幼儿晚期,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案例1】幼儿看到故事中“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案例2】当有外国友人来参观时,有的大班儿童能自觉要求自己不能疯、闹,应该认真听讲。,(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婴幼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短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但是,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仍然是不稳定、易变化的。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与其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有关。婴幼儿情绪的不稳定还与情绪的受感染性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案例】新入园的幼儿,看着妈妈离去,会伤心地哭,但妈妈身影消失后,经老师引导,很快就能愉快地玩起来。如果妈妈再次出现,又会引起幼儿的不愉快。,(三)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随着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儿童调节情绪的外部表现的能力的发展比调节情绪本身的能力发展得早。【案例1】幼儿园里打预防针,小班幼儿打针时哇哇大哭。而大班幼儿虽然也很疼,却忍住不哭,并且打完针后还在小弟弟、小妹妹面前表现出“不疼”“不怕”的勇敢样子。【案例2】幼儿在幼儿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努力控制不哭,但家长接出幼儿园立即大哭。,第五节 学前儿童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一、哭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啼哭会减少。饥饿的啼哭、发怒的啼哭、疼痛的啼哭、恐惧和惊吓的啼哭、不称心的啼哭、招引别人的啼哭,二、笑(一)自发性的笑 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称内源性的笑,这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3个月后逐渐减少。(二)诱发性的笑 诱发性的笑由外界刺激引起。分为反射性的诱发笑和社会性的诱发笑。,1、反射性的诱发笑 最初的诱发笑产生于睡眠时间。新生儿在第3周时,开始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2、社会性的诱发笑 婴儿第5周开始,开始对社会性物体,如人脸和人声音的出现,引起微笑。3个月之前,无差别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的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三、恐惧恐惧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出生时本能的恐惧4个月与知觉或经验相联系的恐惧6个月怕生 怕生与依恋同时产生,伴随着依恋的形成,怕生情绪逐渐强烈、明显。2岁左右预测性恐惧 与想象相关,如怕黑、怕狼、怕坏人等。,怕生,四、依 恋(一)定义 依恋是儿童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儿童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二)婴幼儿依恋的特点1、婴幼儿最愿意同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儿童能得到最大的舒适、安慰和满足;2、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他人都更能抚慰孩子;3、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当在依恋对象身边时,孩子较少害怕;当其害怕时,最容易出现依恋行为,寻找依恋对象。,(三)婴幼儿依恋的发展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喜欢看所有人的脸,喜欢听所有人的声音,不加区分。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3-6个月:偏爱母亲,不反感他人。,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6个月:依恋母亲,别人一抱就哭,害怕陌生人。7-8个月,形成对父亲的依恋。而后,依恋的范围逐渐扩大。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依恋的实证研究(Mary D.Ainsworth)方法:陌生情境法,参与者:母亲和婴儿。实验地点: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母亲和婴儿都不熟悉,布置得类似游戏室,有供成人使用的椅子和杂志,墙上有欢快的图画,有充足的玩具供婴儿玩耍。实验目的:研究者主要了解婴儿与母亲分离、重聚后的反应。,(四)依恋类型,陌生情境 1母亲和婴儿被带入陌生房间,在母亲在场的情况下,婴儿被鼓励去探索和使用玩具,陌生情境 2母亲离开房间,陌生情境 3短暂离开后,母亲返回,与婴儿重新在一起,1 安全性依恋 母亲离开时苦恼,回来后平静,占70%。2 回避性依恋 母亲在不在无所谓。“无依恋”,占20%3 反抗性依恋 母亲离开大哭大闹,回来后又拒绝亲近。“矛盾型依恋”,占10%,(五)依恋的影响因素,1 婴儿依恋的性质最根本取决于母亲的行为(1)对于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地及时做出反应,即所谓的敏感性和同步性;(2)与婴儿相互作用时,尤其在指导婴儿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2父子关系对婴儿形成依恋也很重要 父亲不仅和母亲一样对孩子敏感和慈爱,还具有母亲没有的亲子关系特质。父亲的风格更剧烈,更富游戏性,而且父亲更多通过身体运动与婴儿进行互动。3.婴儿的依恋类型与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 婴儿的气质特点很可能影响了母亲对他们的态度,进而影响到依恋的性质,(六)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在认知发展中,依恋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儿童探索行为和问题解决的风格上。早期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2岁时产生更多复杂的探索行为。2在同伴关系上,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关系到儿童的同伴关系。早期具有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具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技能,他们的朋友人数更多,且更容易接触。3在儿童的行为上,1岁时的不安全依恋与6岁时的适应不良和行为问题相联系。,第六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一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保持和谐的气氛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二 成人的情绪自控三 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四 帮助孩子控制情绪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五 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反思法自我说服法想象法,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本文(幼儿园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第十二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