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进绩效四评制度 提升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docx
-
资源ID:1635985
资源大小:11.4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创新推进绩效四评制度 提升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docx
一直以来,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始终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很多时候都是财政部门唱“独角戏”,部门不重视、也不理解,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也面临重重阻力。按照中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省市在全国首创推进了预算绩效“四评”,即对财政专项资金实行部门自评价、财政再评价、审计评审和人大评议,有效打通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堵点,形成了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的良性互动。四个报告提升参与度年起,每年市人大联合财政、审计部门选择部分与民生、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项资金,开展“绩效四评”,并分别形成专项报告,切实增强资金主管部门或使用部门自评、财政评价、审计评审的主动性和联动性。一是自评报告突出目标。按照“对着预算看执行、对着目标看完成”的理念,对所有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开展部门F1.评,压实部门预算管理主体责任,建立起部门和单位资金需求自我约束机制,有效改变“保盘子、保基数、轻绩效”的局面。到年,市4本预算F1.评实现全覆盖。二是再评报告突出常态。财政部门每年选取50个左右的专项资金委托中介机构对立项、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全面开展再评价,并且开展专项资金3年整体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专项资金的存设及规模挂钩。近3年,市财政局共对125个项目(部门)进行了绩效再评价,涉及财政资金亿元,年财政再评价项目年初预算覆盖率58%。三是审计报告突出真实。审计部门探索实行“五统一”的模式,在关注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把绩效评审的关注重点拓展到专项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即绩效目标的实现与绩效评价互为补充,成果共用,联合整改,双向发力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四是评议通报突出效应。调整人大监督重心,从以前的主要关注财政收支预算监督向支出政策及效益拓展,“四评”项目的绩效情况在人大常委会上予以报告,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专项资金绩效情况的满意度测评。四个环节提升关注度在推进“绩效四评”的过程中,注重采取有效举措,努力培育“各级政府重视绩效、各个部门追求绩效、社会公众监督绩效”的绩效文化,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绩效。一是把绩效目标作为重要指标,对标看成效。市本级所有专项资金年初预算均要求编制绩效目标,并与预算草案“同申报、同审核、同批复”,切实提高预算绩效目标约束力;年终决算要求H我评价绩效完成情况,找差距、找问题、强管理。二是把满意度投票单独设置,让部门红红脸出出汗。在人大评议阶段,单独设置满意度测评环节,资金主管部门“一把手”上台接受投票,倒逼“关键少数”关注资金绩效,重视绩效评价,带动整个部门绩效意识的提升。三是把资金绩效置于阳光下,推动公平公正。依法公开财政资金的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充分调动财政政策受益人和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把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置于阳光下,营造全社会重视绩效、监督绩效的良好氛围°四是把全过程理念贯彻始终,提升管理能力。坚持以绩效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不仅监督财政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还把从财政支出立项的前期准备,到过程控制、到绩效表现的整个过程纳入绩效评价范困,将财政支出项目的设立者、使用者、管理者、受益者各方都作为评价的客体,有效推动从政府部门到基层单位和资金使用终端,各个层面绩效理念的提升。四个结果提升公信度实施“绩效四评”机制,推动形成四个评价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了各方对资金绩效结果的认同,财政再评价和绩效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意见建议,因为有人大参与监督评议,从而提升了公开、公平、公正性及法律地位,使评价结果、问题整改、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相挂钩,项目的整合、资金支持方向的优化在协同机制下顺利开展,进而提升了结果应用效力,优化了财政资源配置。例如,通过利用2018年“推进取消药品加成专项改革经费”“绩效四评”结果,调整了市级补助政策,2019年预算安排压减27%,并不再增长。四个举措提高使用度为切实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果,以“三抓三促”行动和“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贡任落实,多措并举抓实绩效评价,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强化制度建设,筑牢工作基础。围绕绩效目标管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建立配套制度,出台了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部门预算项目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项目支出绩效财政评价和部门评价工作规程等制度性文件,对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工作环节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的职责分工。公开招标选聘4家实力较强的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了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切实提高第三方评估的科学性、权威性、专业性。筛选10名专家建立了预免绩效管理(评价)专家库,涵盖会计审计、经济管理、教育、农业、金融等领域,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口常监督,提高评价质量。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贯穿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3.0系统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动态监控各项资金支出、项目运行和目标实现程度,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认真审核事前预算,从源头上严把第一关口,关注绩效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等,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及时有效进行持续性事中监控,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完善用款计划管理,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双监控”,切实提高绩效跟踪质量。落实事后评价,对资金拨付、执行、结转情况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进行分析评价,把握好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三是强化绩效管理,扩大评价范围。健全完善单位绩效FI评、部门绩效评价和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一填报三审核”机制,切实加强绩效F1.评结果复核,对绩效F1.评工作不认真、形式化的单位,要求重新开展评价,进一步压实贡任,提高绩效自评整体水平。目前,巴完成47个部门年度预算项目支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涉及项目个,金额亿元。在部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确定重点评价对象,对年全区财政资金进行梳理汇总,形成了绩效评价项目库,委托三方机构组织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拓展绩效评价的范围和层次,推进绩效评价“扩围、提质、增效”,推动预算与绩效管理融合。四是强化问题整改,提升结果应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部门评价结果作为本部门编报预算、完善政策、调整项目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财政评价结果作为安排政府预算、调整政策、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构建预算绩效管理闭环管理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评价部门,督促整改提高,将整改事项列入监督范围,对整改情况定期进行督杳,倒逼部门增强自我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以评促管”。及时做好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增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透明度。通过利用年“绩效四评”结果,年预算压减“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20%,“城区拆违经费”35%,并在预算紧平衡且大幅压减各专项资金规模的背景下,对四个评价结果均为“优”的“教育内涵发展经费”增加了2%的预算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