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视野看中国农业经济研究.docx
引言被困与饥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大的发展问题。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绿色革命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也带来了对环境损宙、高产作物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国际农业经济学界把营养问题纳入农业政策分析框架,农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粮食向食物、从粮食产量向食物营养与健康延伸,为解决全球的饥饿与贫困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全球农业与食物系统正面临气候变化、营养不良及技术快速变革的多重挑战,展里未来的40年,中国农业经济界做什么研究、怎么做研究才能为中国高水平开放背景下的食物安全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掾,同时也能把中国的经验为解决全球饥饿、营养不良、资源退化、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和全球食物治理所借鉴?针对这些议题,根据作苕多年在国际机构工作的经验,分享一些想法、些思路,借此希望与学界同行共同讨论、达成共识,推动中国农业经济学研究迈向国际化。过去四十年来世界农业经济研究回顾未来40年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应该怎么做?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简要回顿过去40年世界农业的发展历史,从发展历史中寻找答案.4()年前的20世纪70年代是绿色革命时代。绿色革命时代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提裔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以实现自给自足。这是因为,贫困与饥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主要的发展问题。国际农业科研机构、组织,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产S1.在整个七八十年代,以技术为主导的绿色革命帮助全世界许多国家,比如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也包括后来的中国与越南,解决了成千上亿人的饥饿问题。当然,中国和越南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农业的制度革新给农业生产力带来前所未有的匕跃。绿色革命以后有两个挑战,第一个是对自然的挑枝,绿色革命技术如矮杆小麦、高产水稻需要大量肥料和灌溉用水,这造成地下水的超量使用、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等等,对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的伤乱这种生产方式无法可持续。第二个问题就是营养不均衡,因为高产量作物的种类主要是少数儿个品种,即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这:大主粮产量比较高,在以追求农作物产量为目标的导向下,它们替代了很多具有营养的作物如豆类和粗粮,比如,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大面枳种植小麦和水稻,导致人们的饮食变得较堆一,营养不够全面。研究营养的学者开始注意到人们食物中的锌、铁和维生素A等微量元索缺乏的现象,大米、水稻、玉米、十.豆,它们的微垃元素都不全面,这也称隐形饥饿问题,它与显性饥饿对人体的健康有同样的破坏。在此背景卜.,全世界的科研机构,包括国际农业研尢磋商组织(CG1.AR),研究方向开始转到资源保护与生物多样性方而,并做了大盘的工作,比如两个国际森林研究所、国际生物多样性和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窕所的成立.在营养方面,CGIAR没有专门做食物营养的研究机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成立于第一次粮食危机后的1975年,主要从事食物贸易、价格'市场、消费方面的研究。IFPR1.从2()世纪W)年代就开始把营养纳入到政策研窕的范畴。营养学家的优势是临床营养实验,而IFPR1.的优势是政策,不仅包括粮食政策、食物政策、营养政策,还有公共卫生政策,而且这些政策互相关联。过去10年IFPR1.在营养政策上的研究达到顶峰,经费占全所1/3。与此同时,过去5年全球各个国家的农业与食物营养政策的制定都发生了翻天圈地的变化。营养已成为许多国家农业发展的目标之一.作者五年以前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做的一个报告中提到,全世界作物学会、作物学将来的目标什么?作者认为,除了可持续发展、海产以外,就是营养。营养已经成为全世界农业科研机构一个很主要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向。全球农业与食物系统面临的问题(一)绿色发展全球范围内,过去主要是关注农民的收入、粮食自给自足问题,这些问题当然还很重要,但是有几个新的议题,尤其是绿色发展,必须把它纳入到目前的研究范围内。绿色发展又称作第二次绿色革命,是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培育营养健康的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的发屣,同时确保环境可持续.绿色发展是经济学、农业政策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应该进入到农业经济研究的框架中。(二)气候变化最近几年发展方面讨论比较多的话题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可能是未来Wq十年影响人类发展的一个最巨大的挑战,国内一些学者也许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它的危杏性与危杏程度。如果不针对气候变化开展研究,无论全球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未来的生活水准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现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从农业和食物系统里排放的温室气体约有5万亿吨,也就是说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23%.,目前其他产业,比如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都在枳极采取政策、采取技术,以实现减排,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辨论上提到:,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是,如果农业部门不采取政策与技术措施减少排放,仅仅是农业的5万亿吨碳排放量,已经可以让地球的温度上升2摄氏度,所以这对于目前是一个挑战。可以喳不陶晦地说,中国农业食物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农业食物系统-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比重是所有国家中占比最大的国家之一.除中国之外,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的农业食物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很大,当然发达国家(地区)的美国与欧睨也是排放大国。(三)营养、饥饿与健康不可否认,隐形饥饿是存在的.缺铁、缺锌、缺维生素的情况在中国还是大量存在,尤其是在西部地区。中国科学院张林秀研究员曾做过样本量很大的调有,在西部地区,儿童营养调查及女性营养调查显示,防血、缺锌,缺各种营养元素的人口比重约还有30%。其实营养也是人力资本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本不只是教育,也包括营养与健康,营养好,智商才能得到保附“大量研究表明,5岁以前如果营养得到充分保障,孩子的智商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会得到保障,如果5岁以前营养不良,终生的智商都会受到膨响。营养不良的第三个表现就是肥胖与超重。全世界有20亿人超重或肥胖,相当于在街上行走的人中,每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是肥胖或超重,在美国,这一数据可能更高一些。中国的肥胖与超JR也在飞速上升。肥胖与超JR对人们的健康,对社会经济发展都会产生影响,每年都造成上万亿元的损失。而且现在流行的几大慢性疾病,比如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都跟饮食有关系。解决肥胖与超重问选,不只能靠锻炼,锻炼只占20%到30%,食物占70%.中国农业经济研究国际化的路径中国农业经济研究方向的转型是一个系统问题,应该怎么做?考虑从以卜.几个方面着手。(一)构建包括营养健康的多目标函数,整合成综合性大模型经济学或微观经济学概念中,收入或效用/大化是目标,作者认为,应该把营养健康也放到目标函数中去,构建多目标函数。做优化的时候,多目标函数很琲处理,5个目标的函数,甚至可持续发展有17个目标,怎么解这类方程,以前也尝试过,17个目标函数的优化求解问题很困难,常见的方法就是做模拟,模拟需要模型,模型就需要数据,还需要参数,所以将来从目标上就要建立一个多目标函数的模型。模拟所需要的模型不是个模型、两个模型,而是要把很多模型整合在块,目前国际上有几个大的模型,现在就是把气候变化、能食、农业、更生健康整合在一块,构造成了一个跨国、跨学科的综合性大模型。(二)收集大规模数据,开展跨学科研究将来农业经济研究要求较大规模的数据。为获取数据,调查的内容不仅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应包括健康、环境等方面,这反过来对数据质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经济研究是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研究系统,不仅仅是经济学,还要与研究农业、气候变化、资源环境的学者共同合作,避免单打独斗,关上门只收集类数据,做一个方程的时代已经是过去时了。(三)形成有冲击力的成果,在更大的学术平台上传播在全球能圉之内,国际农业经济学会规模大,研究领域多,问题也比较广,学者的研究成果应该在国际农业经济学会的大平台上展示。将来的成果发表,不能只局限于农业经济类的期刊,也应该在自然柳叶刀上发表,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而,读者范围广,政策决策者也都关注。必须要不同领域的学者一起来做,才能形成有冲击力的成果。2019年作者曾参与£柳叶刀一篇文章的写作,那篇文章的作者有二三十人。这些期刊评价的不是一两个学者的能力,期刊看重的是几十个学者的协调能力,评判的是这些学者能不能把知识、研究综合在一块,班正为社会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现在学者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四)培养前雌性的视野,研究全球问题上文付论的那些全球性的挑故对中国也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全球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过去几年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等等,是暂时性的“技术封锁,关闭贸易,人员交流的停止,也都是暂时的。全人类的发展是呈波浪式前进的,有上有F.全球化的路径也还会继续。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因为人类就是个命运共同体,紧密地连在块。未来五年反全球化浪潮还会继续,但是再过五年十年全球真的就是命运共同体,国界可能变得淡化或模糊*五年以前有人说地球是平的,只不过这几年地球又变1511了,但是招来地球还会变平。这些变化对做农业政策研究的人,做贸易研究的人有什么影响?我认为不能仅停留住现有问题的讨论上,超前的研究很有必要。国内学者研究世界问题刻不容缓.当前是中国学者时国际上作贡献的时候,非洲的发展、南亚的发展、拉美的发展、全球食物系统的治理等等,中国必须参与、发声,而且中国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意愿去合作。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全球粮食安全出问题,价格剧烈波动,灾难灾害频发,粮食短缺,反过来也会影响中国.所以耍带若全球化的眼光审视中国,把中国的案例、中国的经验带也到全球治理当中。农业经济研究热点全球检视与中国展望“三农”问题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者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产品供给逐渐充盈,农民收入和农业效益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改革的内生动能转换迫在眉睡。所以,新时代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中国学者加强理论研究。而农业经济文献的分析,能引象理论研究方向和聚焦工作重点,是基础性和前沿性兼备的重耍研究工作.农业经济一直是全球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2008年以来全球农业经济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研究发现农业经济研究一直是全球经济热点,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特征。(一)全球农业经济研究时序演进农业经济自1968年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研究者的关注方向,至2007年全球活跃学者约有1万人,可见早期农业经济研究队伍并不庞大。而2008年以后农业经济研究者数量型现喷发式增长,至2020年全球共有约4()万位活跃学者。相应地,20082020年核心合集文献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文献年均数量呈现波动式上升趋扔,总引用文献约为27.475万篇。本文筛选所得6014篇国际文献样本,共涉及18079位学者.(二)全球农业经济研究空间分布就2008-2020年各区域农业经济研究成果的总产量而言,主要集中于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镌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法国等地区。北美、东亚和欧洲已经成为全球农业重要研究成果的亩产地区。文献数址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体现各国对农业经济的戊视程度,也代表了各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农业经济研究成果以及对全球农业经济研究的影响程度和借鉴价值。如北美大规模农场全面专业化、技术化生产是当前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欧洲实行农牧结合、农业多功能发展,成为自然农业的培育基地;东亚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具有商品率低、种类齐全、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是研究小农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全球农业经济研究热点检视农业经济研究热点分析般济要检索分析文献的关键词汇,再结合重要文献具体内容,总结归纳热点问题.(一)全球农业经济研究关键词汇农业经济相关文献中,关键词汇使用的频次变化是反映学科进展的重要来源,样本共涉及关键词8924个,得到关键词汇引证分数排名,可以看出土地、粮食,中国、政治、生产率等方面的词汇引证分数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早年研究的贸易、农场经营、规模等引证分数排名靠后,表明研究热度在逐渐降低。早期的风险、全球化、效率等关键性词汇逐渐被牛.物燃料、移民、粮食、食品安全、土地等关键词汇替代,可见绿色革命、农业生产率、土地资源利用已经是新的研究热点,而农业生态化、绿色化将持续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研究方向。依据上述关庭词出现年代,可以看出全球农业经济研究大致分为三个历史阶段:I.早期阶段(200820IO年)以AndCr5°n(2009)的研究为起点,选点研究发展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并形成主流方向;以Ga1.orCta1.(2009)的研究为代表,研究探讨农业生产率差异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形成相对明确的方向:以WigginSetaI.(2010)的研究为基础,进行了农业绿色革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尝试,然而总体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较为集中的方向。2.发展阶段(20102014年)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农业生产率的研究文献引证关系明显加强,研究角度大幅度聚集,逐渐形成金网化与农产品市场、土地资源利用、农业绿色革命等新兴理论方向,3.多元化阶段(2014-2020年)农业支持政策、农业生产率等研究方向逐渐扩散,农产品市场金融化、土地问题、绿色革命等研究方向得以加强,同时孤立研究热点增加,形成更多新的热点趋势。(二)全球农业热点问题分析结合相关重要文献具体内容,将全球农业经济的研究热点问题具体到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农业生产率差异化、金酸化与农产品市场、土地资源利用以及绿色革命等五个主要方向。1 .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Andersoneta1.(2008)的早期研究就已经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包括进出口关税、农业投入及主检的消班补贴和数砧限制等在内的农业和非农业政策措施,对农业和粮食市场产生了扭曲作用。其他国家和组织采取不同的农业政治改革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差异,如近一百年来欧洲农业经济由自由贸易转向政府大量干预,农业保护大大增强(SWinnen.2009):世界贸易组织的,t农业协议并没有导致农业支持总量的显著减少,但促进f农业政策中工具选择的重大转变,从而减缓了市场扭曲程度(QVUn1.oSCta1.,2012),政治体制的转型对公共政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民主化会导致农业税减少或农业补贴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O1.PCreta1.,2014)。因此,国家和组织应当针对农业和食品部门不同的市场扭曲程度,选择不同的可行改革政策(AnderSOneta1.,2013)»2 .农业生产要素与效率差异化土地所有权不平等分配影响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速率与性质,从而导致了各国人均收入的差异(Gak)reta1.,2009),二元经济中人力资本和物侦资源过多地分配给低生产率部门,将抑制全耍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影响聆国收入水平(VoikUh,2009).,其中,工人的不同劳动技能决定了农业部门生产力的差异,导致农业跨国劳动生产率差异大约是非农业的2倍(1.agakoSCtai.,2013),发展中国家非农劳动齐人均收入远高于农业劳动者,表明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存在很大的错误分配(GOHine1.aI.,2014),资本、土地、整个经济生产率等因素会对各国农场规模以及农业生产率的跨国差异产生影响(AdamOPOuk)SC1.a1.,2014),3 .金融化与农产品市场为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从而提高粮食供给,粮食系统中大型跨国农业企业广泛地参与金融市场,农产品系统金融化在全球粮食系统内部形成新的分化,即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参与者数量和类型以及农产品衍生品的复杂程度,弱化了金触参与者与粮食供给之间的联系,加剧了反金融化的政治挑战性(QaPp,2014)»对于食品供应中的金融研窕,侧重于探讨金融化对当代粮食危机的作用以及对广义农产品供应链内外部权力与财富分配的影响,研窕结果表明金融化加强/食品零售商在农业食品体系中的主导者地位,降低了粮食工人的实际工资,使小农户在农产品供应徒中变得更加脆弱(ISakSOn,2014)。4 .土地资源利用与购并近年来,私营部门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以及政府机构对长期粮食和能源安全的担忧,引发了农业投资土地收购的浪潮。预计土地收购将会持久而深远地影响世界农业以及受援国的粮食安全,并且全球土地冲突中广泛存在总体规模、地理条件和趋势等因素之争(CotU1.a,2012).也仃学苕将些欠发达地区,如埃塞俄比亚增加的外汇收入作为国外投资的主要贡献,分析国内外投资在埃塞俄比亚经济和投资H标领域可能发挥的作用,认为对外农业投资带有明显的“掠夺土地”的政治动机(1.aVers,201.2)o为应对大规模土地收购战,应当充分了解主权国家、全球金融、农业综合企业和当地集团之间经济、地缘政治关系的根本转变等更为曳杂的因素,合理地确定政策响应的杠杆和压力点。5 .绿色革命和农业高质量“绿色革命”最初是发达国家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并进行质量推广的一场农业技术改革。亚洲与非洲国家在推广以小农为基础的绿色革命过程中,积累了提高小农农业生产率和实现扶茯增长的历史经险(BirnereIa1.,2010).绿色革命的倡导者和研究者发现小农场的未来可能不在于农业,但可以采取发展农业措施来刺激农村非农经济、推动有利的农村投资环境、提供公共产品与就业机会(WigginSeta1.,2010),绿色革命可以通过发展小农场推动农业增长。原始绿色革命与二十一世纪农业变革特征之间存在连续性过程,伴随着绿色革命也出现/如土地争夺、生命专利和营养主义等新的变化和新理念,促进了国际金融资本的结构变化(Pate1.,2O13)(,中国农业经济研究展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业发展不充分(韩长赋,2018)»农业经济热点已逐渐从早期的农业支持政策、农业生产率等方面转向贸易全球化下农产晶市场波动、农业绿色革命、土地资源利用等新兴方向,形成多元化趋势中国学者应立足全球化视野,学习和借鉴国际学者的研究,结合中国农业经济实际,探索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问题。()粮食安全和优侦农产品供给扛牢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和保障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是现代农业重大的政治责任,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突出开展的求点工作和系列关键理论问题(芦千文,2020)。1 .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供给重点工作高标准农田是根食和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是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供给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包括高标准农UI规划、建设资金筹集和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等,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二防止重狂建设和低水平建设,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和资金利用效率,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种子安全是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供给的核心,耍研究解决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种子庵建设,探索进一步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路径,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和优质良种育繁推。种植结构优化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推的重要方面,要研究如何实现由原粮向种粮、品牌粮食转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病虫害防治是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供给的重耍手段,随着气候变化、耕作栽培方式改变和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频发态势,道大农作物病虫害时有发生,要研究制定规范防治规程和防治方式,以及专业化、绿色防控方法。2 .服食安全和优版农产品供给关键理论粮食安全涉及多方利益,在围绕粮食增产丰收的目标前提下,耍解决能食供应链体系建设、农业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种粮大户利益联结机制等理论难题。粮食供应链体系建设应认真贯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构建根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增强粮食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扩大粮食国际交流合作,构建粮食贸易良性格局,积极维护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等。农业资源的保护利用,应围绕“水一土一种一肥一药”等农业资源要素,点研究土壤改良、作物增产技术、装备研发集成、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应从中国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与粮食价格制度的关系着手,构建包括粮食价格支持体系在内的种检大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产业支撵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产业兴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前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地.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同背景下,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乡村产业转型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涂圣伟,2020)。1 .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相互衔接,决定了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交叉和耦合,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产业扶贫通过发展产业,提而贫困家庭和初困人口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实现脱贫目标,为产业振兴奠定产业基础。产业振兴通过发展产业,可以在有效防止脱茹人口返黄和边缘户致贫的同时优化提升产业扶贫,从而巩固和提升产业扶贫质金。但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在目标、路径和支持政策上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产业扶贫的产业特色化、群体特患性和目标特定性,产业振兴旨在构建普适性产业体系、普惠性受益群体和具有长期性竞争力的乡村产业远景。研究过程中,应分类(区域、产业)整理产业扶贫政策措施,揭示产业扶贫的成效与不足,对照产业振兴的要求,分析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特征和机制,揭示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目标、任务和路径。2 .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解决产业扶贫的产业粗放、分散经营、同质化和经营风险大、价值链低端等问题,推进扶贫产业集聚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大“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进优质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升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价值,提高新型经营主体整体竞争力.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广泛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紧密型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增收。(三)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必须坚持以农业供给制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信发展的转变(任保平,2020),1 .关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现行的农业难题主要集中于供求失衡,应推动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化解农业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农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农业的生产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依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以“三园三区一体”为工作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科学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满足现有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以供给促进潜在需求。二是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三次产业基础匕推进第一产业的接二连三、第二产业的接一连一和第三产业的一二承接,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把农业产业链条拉长,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形成完整的产业链。2 .突出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研究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一批特色电商镇、电商村,推动数字赋能现代农业。分析现代农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探究“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构和演化过程.(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研究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4:.态文明思想以及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实践,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根本要求的农业现代化道路。1 .绿色农业模式研究中国当前农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李玲等.2018).其中技术研究与大型农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可忽视.国内技术研究组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代表,主要进行种植和养殖农产品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集成推广提升至新的高度,有效实现了农业污染物排放的诚少、农产品的高侦量增长(苗水清等.2017)。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进行有机衔接,有益r绿色农产品开发和组织生态文化建设,开启了中国农业绿色革命新的篇章。研究加快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增强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样放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活力,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全面提高,以水土资源的生态保护作为保障农产品质用安全和推动农业绿色化的核心.2 州代人W"双碇”灯:顶牌行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关心的一个重大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2021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农业农村温室气体综合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增的15%。农业实现“双碳”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有效手段,减污降碳是基础,土填固碳是关键,能源结构渐整是支撑(刘彦随等,2020)。通过有机废弃物利用技术和组织模式创新,提高枯杆资源化利用和畜禽类污综合利用,提而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大大降低碳排放。按照“植物生产一动物转化一微生物还原”物质循环思路,积极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形成“农作物一桔秆一饲料(基料)一畜禽:养污一有机肥一农作物”闭合的循环产业链,助力士壤生态固碳。发展生物痂能,实现农业仃机废弃物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解决农业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问题,促进实现碳中和,并且通过BECCS(生物质加CCS碳捕集和封存)实现负碳排放。(五)现代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农业保护政策是世界各国为保障农民利益和促进农业生产而普遍采取的项制度。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农业的外部性、公共产品性、弱痂性和不稳定性特征。1,现代农业支持政策优化提升随着金淞体化、国际多边贸易协定的签订以及各国经济联盟等组织的形成,全球农产品供应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农为本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各国,对于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支持保护制度逐渐成为各国农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李雪等,2019)。中国政府增加农地资源整合、特色农业保险运行、农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投入,不直接干扰农产品价格(刘奇,2015),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给予更多的正向作用力,是可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持政策,也是中国适应农业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选择。3 .资源泛化下农业保护政策调整现有农业保护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几乎都是基于农业资源原产地而不包括泛化地,没有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泛化趋势和影响。具体而言,边境保护政策中的进口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原产地和泛化地农产品国际贸易应都能享受政策保护和优惠,而不是原产地农产品独享。“绿箱”政策中,地方政府参与制定实施者占多数,原产地和泛化地农产品生产经营也应与当地其他农产品一样都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黄箱”政策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细则,原产地和泛化地农产品生产贸易政策支持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保证价格(目标价格)、最低保护价格、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农严科营销贷款补贴等方面。所以,制定实施公平公正的原产地和泛化地农产品生产贸易支持政策存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迫切需要,探索的选点在于制定实施农产品生产品质标准而非产地标准的支持政策,兼顾原产地和原物种保护功能。结语本文首先问顾/过去四十年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研究问题的演变,其次分析了当前全球农业与食物系统面临的挑战,第三是展望了未来四十年中国农业经济研究国际化的方向。农业经济研究已经从维纯的研究粮食、农户的问题向农业价值链和食物系统研究延伸,从纯粹的讨论粮食或农产品的供给问题向食物的营养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拓展。农业经济研究必须要具有前弹性。学者必须要掌握未来三十年四卜年几个大的变数,一是气候变化,二是技术革新。这里说的技术革新不只是停留在讨论未来两三年的技术变化,而是要展望未来三十年四十年可能有什么技术。举个例子,微信免费通话在过去五年都不可想象,现在己经成了现实。还有,有些企业家认为根本不用土地,不用农民,完全可以在工厂里合成所需要的任何的食物,当然可以持怀联的态度,但是我们的视野必须要开放,企业家是不是能做到这一点?完全有可能。果真如此,将会对全球的食物系统带来巨大的影响.这都需要农业经济学家开展前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