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docx
论共产党宣言中缢含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摘要共产党宣言中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无产阶级意识的觉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立、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吸收以及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前提性条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使用文化概念,但他们并没有忽略文化问题,”意识形态z两个彻底决裂”“世界历史”等思想中体现了文化的阶级性、发展性以及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的丰富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为理解和把握文化问题确立了基本的理论原则和逻辑框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领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核心要义,发挥其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抵御文化霸权、增进文化交流的现实指导意义。经济社会越往后发展,文化问题越重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窗不开文化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掾的,中华民族伟大更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1)从现实逻辑看,文化问题成为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重要问题.“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文化支掾。从理论逻辑看,文化是马克刷主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绕不开的课题。”要闻消和重视精神的优势,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现代化事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与精神辩证统关系原理的遵循和运用。”研究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很少使用“文化”概念,但是他们并未忽视或轻视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蕴含关于文化问题的丰富论述。在21世纪挖掘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能从基本原理的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因此,本文结合历史和理论背足探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构建的前提性条件,并以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3)作为主要文本依据凝练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发掘£宣言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贡献以及现实指导意义,进而加深对当代文化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一、宣言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立论基础19世纪4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同时也激发了阶级矛盾。从经济状况看,资本主义牛产方式带来社会财常的充分涌流,但也使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从阶级关系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严峻,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从思想状况看,各种社会思潮涌现,不同意识形态相互激荡.马克思主义科学精准把握时代脉动,为广大无产阶级利益发声,逐渐成为工人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作为开创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关切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共振,主张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并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构建得以可能。1 .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为弓克思主义文化观奠定现实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催生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然而,“他们并不是随著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3)为维护无产阶级自身利益,法国、英国以及第国爆发了具有代表意义的工人运动,彰显J'工人阶级的伟大觉醒和现实力量.然而,“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M的斗子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4)这表明,无产阶级组成政党“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5)宜言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思想武器,面对封建的保守的力狂的贡难和污蔑,£宣言旨在扫清无产者的疑虑,指明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途径、一般结果和意义,破除对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污蔑和谣言,增强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思想觉悟,培育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进而为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而斗争.统一的阶级意识推动阶级斗争从自发走向自觉.“在一定历史进程中的经济条件所形成的同等地位和共同利害关系,只是提供了阶级主体或自为阶级形成的客观基础。但仅仅有客观基础是不够的,自为阶级的形成还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即在斗争过程中的自觉联合,阶级成员在斗争中意识到他们作为同个阶级存在。“(6)换言之,阶级首先是经济范畴,但自在阶级能否提升为自觉阶级和臼为阶级,其中一个至要方面就在于能否形成统一的阶级意识和政治纲领。政党是有自己组织和纲领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以及£宣言的发表唤梆了无产阶级与共产党人的阶级意识,极大增强了他们斗争的自觉性。正是由于G宣言明确的无产阶级立场,宣言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明确的价值立场和目标导向,因而能够其正构建起来。一句话,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以及有组织的思想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构建的现实基础。2 .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提供方法指南哲学观的变革是文化观构建的思想前提“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构建的关键,它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其他文化观的区别所在。在6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把哲学立脚点和目的从“市民社会'解择世界”转向“人类社会”“改变世界”。在此基础上,6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地阐明了历史的前提,动力、主体、基本规律和过程等问题,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堪本形成。“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昭,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择各种观念形态。”(7)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痂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揭示历史发展釐含的根本矛盾运动,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主体,实现哲学观和历史观的革命变革。在工德意志意识形态3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现实的个人是有意识的个人,社会意识是伴随着物J贞交往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只是随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才产生/思想家,“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馈等等。“1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澄清,既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也有助于从历史观的高度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哲学阐明.句话,对文化(社会意识)问题的认识推动着唯物史观的形成,而唯物史观一旦形成,就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驿文化问题,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结,3 .三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吸收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提供理论土培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颠覆,实现了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变革,形成文化恩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然而,新的理论绝不是无源之水“巧克思并不是直接从现实出发去解答时代课题,而是通过对哲学的批判改造返归现实,从而解答时代课题的。“(9)横德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和黑格尔的劳动思想等都对马克思文化观的形成产生影响。其中,黑格尔主张劳动是人的外化和自我确证,但黑格尔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三)马克思肯定J'黑格尔劳动思想的可取之处,”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II)但由于黑格尔把劳动当作绝对观念的运动,这也意味着文化在黑格尔那里也是绝对精神或自我意识。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的思想进一步推动马克思对文化的理解转向人本身,如“文化就是人化'”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也使得马克思得以超越黑格尔,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滞后的理论与现实发展的张力呼唤新的理论的创立。他国古典哲学虽然能够提供理论上的资源,但其思想具仃自在性、保守性、狭隘性,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用“词句打败词句”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作风,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分析使得马克思久正实现对旧哲学的清算,进而实现文化观的变革。正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研究视角转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找到了法、国家背后的市民社会基础,认识到资产阶级所谓的“共同利益"不过是''资产阶级利益”,他们的观念只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在思想和文化上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实质,指出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除私有观念,号召树立科学的、进步的共产主义思想观念:同时在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分析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识到全球范围内的物质交换和文化交流的大趋势。可见,政治经济学批判推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把握文化问题.这也使得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内核得到科学阐拜和I1.t构。二、£宣言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没有明确的文化概念,但是文中“观念精神的生产,概念,”意识,”意识形态,等词均体现文化的观念形态的内涵,作为规念形态的文化,在宣言中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的内涵:从阶级关系看,文化是立足于特定阶级经济利益主张的意识形态,阶级文化表现为文化的交流交锋:从传统和现代关系看,文化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状况在观念上的反映,现代文化表现为文化的守正创新:从民族和世界关系看,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活的灵魂,世界文化表现为文化的交融互鉴。当然,“文化的本质是多义的。马克思既从劳动实践的维度规定了文化的本质,也从,时代精神'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维度上定义了文化的内涵,这是马克思文化观的辩证特侦。“(12)1 .阶级性:意识形态的阶级实质和文化的变化发展在6宣言中,面对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责难,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这是资产阶级的意识,随着私有制的终结,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班难也会消失。实际上,“任何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13)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揭露f文化(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在关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反动的、保守的、空想的社会主义,指明这些所谓的社会主义背后的阶级实质。例如,反动的社会主义不过是想慎爱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他们责符资产阶级,不过是责备资产阶级产生了革命的无产阶级,保守的社会主义实质上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把资本主义社会当作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并没有其正地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只是佯装为无产阶级利益着想.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不能真正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超阶级地宣扬解放全人类,置现实于不顾.可见,对于意识形态的分析不能离开对社会不同阶级状况的分析,耍不同阶级利益的基础上来理解和把握.反观现实,当前国际上仍存在两种制度、两条道路和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西方所谓的'文明冲突论Z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都是“西方中心论''和西方优越论”的体现,其本质上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要加强和巩固社公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就要始终立足下自身国情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 .发展性:“传统观念”的,决裂”与文化的守正创新,宣言提出,两个彻底决裂”的思想,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两个彻底决裂''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慈:一方面晌应r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一切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另一方面表明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随着社会变革而实现的。共产党人不仅要消灭私有制,同时要消灭私有的观念,树立公有制的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要批判资产阶级的旧思想旧观念,与传统私有观念决裂,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论证r资本主义住在的合理性,麻痹被统治者思想意识,遮蔽社会更实的面貌。然而,决裂不是毁灭,决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意味着再造、创新和转化,使文化适应社会的发展。决裂的目的是发展,只有掘弃落后的因素,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这体现/文化的发展性.因此,对于“传统观念”,既要与旧的、不合时宜的思想文化决裂,同时又应当积极创新创造先进的、适合社会发展的新文化.历史发展是在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中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是与私有观念的彻底决裂,说明私有观念对于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并未否认一切传统观念。”创造文化的是人,而人总是从已有的思想资料中寻找构建与新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形态的元素。这就决定了任何社会的文化都不能摆脱传统,这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因为它减少了重更创造(14)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也汲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忻学等的合理内容,只是在宣言中,巧克思和恩格斯着眼于阶级斗争以及思想斗争,致力丁同私有观念划清界限,更加强调新的思想文化观念的形成,因此,没有明确提出对其中一些合理因素的继承和吸收,但是不能因此断定马克思和恩格斯否认文化的继承性。理解和把握宣言中具体的论断,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才能激活马克思文本中穿越时空的思想.3 .世界性: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文化的世界性资产阶级是大工业发展的产物,而大工业带来的普遍竞争和世界历史,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步发展了'世界历史''思想,揭示r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同时也表现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臼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5)这表明,各民族文化不仅是自身的文化,同时在世界交往中相互交潦和融合,共同形成r世界文化.随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道要途径。如果不融入世界历史进程,民族文化就会陷入封闭和孤立之中,而封闭和孤立必然导致落后。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世界历史的现实基岫就在了物质生产实践,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动因就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所谓世界历史并不是各个民族历史的简单相加,而是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系统值。世界历史形成后,其社会的深层结构即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变成r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文化就是人化.狭义的文化也不是只讲社会意识形式本身,而是指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被它所反映的人化过程、关系。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牛存方式。在世界历史的背景I'.我们要在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的实践格局中来研究文化问题。过去我们对民族文化的付论,主要是在“传统一现代'的框架中进行,现在必须理尸民族性一世界性''的框架中来考量。道理很简单,文化是存在于现代世界格局中人的存在的机理和图式。三、£宣言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21世纪理解和把握宣言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如果说g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那么同样也标志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纲领性文件*另一方面,宜宫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中国文化强国建设具仃现实指导意义。在我国强国建设和民族史兴进程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结合现实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要加强文化交流互鉴,合理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推动外来文化的本土化。1 .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纲领性文件”通常意义上我们把宣言称作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的文献,同样可以把直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纲领性文件”,宣言“既以经典的形式深刻地阐明了文化发展的一般原理,又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世界历史'境遇H的文化问题作了深刻地阐发,因而在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发展的历程上,宣言无疑是界碑式的纲领性文件(16)具体来看,其一,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分析文化问题,批判资本主义文化,揭露文化的阶级性、发展性以及文化的世界性。同时,他们已经形成无产阶级立场和共产主义理想,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所具有的阶级立场和价值目标。这些构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支柱和灵魂.其二,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基丁经济、政治和文化辩证统一的社会结构把握文化,同时从文化的“决裂”和“世界性”,即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说明文化的发展,对文化问题已经有了多维的思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血肉。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发展来看,G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殖含丰富的关于文化问题的内容,但是这个时期马克思仍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他虽然能够从劳动中探索人的本质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以异化理论来谈人的本质的宏归、共产主义的实现,仍不能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相互作用中闲明文化问题。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则告别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而能锅基于唯物史观来解释文化问物.6宣言则以更加凝练和明晰的表述形式展现了文化观的一般内容,相较于g镌遨志意识形态的表述更加成熟,内容更加清楚明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宣言共同体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2 .宣言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贡献文化观是对文化问题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宣言B中,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指出文化问题,但是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驳斥资产阶级的责难以及各种错误思潮的过程中体现了对文化问题的不同必面的思.考和认识,形成r内涵E富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对于文化问题的关注,始终是同资本批判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通过各种社会问题的剖析和解答予以阐发的。”(17)总结归纳直言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从文化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挖掘,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宣言中缄含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我们把握文化问题确立了基本的理论原则和分析框架,具有突出的理论贡献。其一,宣言从社会存在出发阐明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揭示文化的决定因素.确立了把握文化问题的唯物主义原则.研究文化向题,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这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睇则。其二,文化,尤其是超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这表明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文化问题在阶级社会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在21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和两种意识形态对立还将长期存在,因而不能忽视意识形态问题,要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其三,文化的发展,既体现在历时态上文化的“决裂”和发展创新,又体现在共时态上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为深入探索文化发展规律提供了两个不同的维度,尤其是宣言明确指明了世界历史背景下文化的世界性发展的问题,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不同民族、国家文化的交往日益深入,充分证明rr克思和恩格斯的远见。3 .宣言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帮要强大的文化支掾。”共产党宣言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人所忠实传承和实践,陈续成为中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本价值选择和实践遵循。”(18)宣言是历史文件,但能在时代变化中不断彰显新的价值。第,提高文化自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前提。“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19)文化自觉表现为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把握和主动推进。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文化问题的自觉探索集中反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东西文化观论梭以及1935年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讨论,当时我国知识分子在长期争论中逐渐采取一种理性分析文化的态度,但始终难以跳出“文化决定论“,正如罗荣渠在对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运动的反思中所指出的:“五四以来关于中国出路之论争长期都是围绕东西文化之争这个题目兜圈子,而很少涉及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弱点(20)马克思主义解决了这“根本性的弱点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辩证把握经济和文化关系,带领中国人民自觉走上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中国式现代化相较于西方现代化具有“时空压缩',的效应,这决定了“与西方不同,中国在短时内集聚大量矛盾和问题,呈现问题和矛盾叠加的态匆,因此更比杂”。(21)这在文化上表现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古今中西的复杂关系。因此,作为后发追赶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第二,抵御文化霸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文化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鹿,同时也是世界的问题。“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是由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建立的,资本主义向世界的扩张,使得“东方从属西方“,“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个世界”。(22)世界历史的形成为不同文化的交潦互鉴提供可能,但世界历史一开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下形成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尤其是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后,西方的资本输出和对外扩张在文化上表现为文化输出和文化箱权。美国通过影视产品、图书、各种媒体以及资助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嵌入配将”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打造出以美式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和舆论空间,推行文化霸权。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霸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把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或民族身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自觉同错误思潮作斗争,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同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凝聚作用,维护好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毕竟,坚持文化臼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第三,增进文化交流互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条件。随着世界历史的不断发展,文化封闭和孤立早已失去r可能。在2i世纪,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势不可挡。从国际形势看,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领域斗争日益更杂。在这一背景3文化在全球范困呈现两种不同的走向。方面,西方些国家仍然固守“西方中心论”,固守冷战思维,推崇文化箱权主义:另一方面,文化的平等交潦和相互借鉴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随着世界主导力量的转移,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非西方文明逐渐走近世界舞台,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通过建构现代文明秩序,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历史首创精神,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使中华文明和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23)这意味着,“西方中心论'、"西方优越论“已不合时宜,打破旧的狭隘的思维是西方国家应该反思的,而建立人类文明新秩序更是我们要探索的。实际上,“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24)尊重文明和文化多样性是中国的基本主张,更是对文化多元共存的规律性把握,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文化发展的意愿和诉求。结语宣言中慈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分析文化问题提供了啡物主义原则、阶级分析方法以及思考文化问题的不同维度,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诚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也是不断丰富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化,马克思在G资本论©人类学笔记3以及恩格斯在晚年的“历史唯物主义通信”中进一步发展r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尤其是恩格斯在面对“经济决定论”的曲解时,对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澄清,强调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以及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可见,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发展和完善既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方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唯物辩证法,辩证地看待文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断丰宫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时代课时的不断提出,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当下“两个结合”命题的提出,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入探索文化发展规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耍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悻的文化软实力。总之,宣言是历史性文件,其中组含的思想观点不可避免带有历史特点,这要求我们结合时代发展变化继续总结文化发展规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附参考资料:基r£共产党宣言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分析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发表,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巨大革命。宜言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的同时.对传统思想、传统文化以及文化未来发展进路等进行了深刻地分析、揭示和预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我们必须启负的重要使命。重回思想宝库,重新阅读经典.而清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的本来面目,对于我们今天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去芜与存菁: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从最直接的写作目的和写作任务来看.d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太多地直接使用“文化”“传统文化”等概念,但在论述阶级、阶级斗争以及“两个必然”等客观规律时,马克思恩格斯清晰地阐择了其关于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思想。值得指出的是.18、19世纪的欧洲.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综合研究已经极为普遍,基于这样的文化背珏,可以确定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已将文化、传统文化等视为不证自明的概念,并将文化及相关问题置丁唯物史观的视角加以解读和运用。从写作背景来看,直言的产生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以及阶缎矛盾进行了深刻剖析的同时.辫证地评析和批判了资本主义文化,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对文艺笑兴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进行了辩证分析,他们一方面肯定了资本主义对世界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从根源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本质,抨击了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对物质财畲的掠夺式占有和对思想文化的垄断性控制。6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这种“革命的作用”一言以概之,”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J资产阶级作为一个从封建社会中脱离出来的、较之封建员族和地主阶级更为先进的阶级,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贞献在精神文化领域表现为:它一方面破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宗法制度,使人摆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另一方面打破了人们对上帝和天国的幻想.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科学、法治等现代观念.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在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历史贡献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宁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J出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资产阶级会不断扩大生产、开辟市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J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开辟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制性地推行和传播者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以期按照自己的面貌来为自C1.创造一个新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与新的生产方式相伴而生的资本主义文化则是切国家和民族需要共同遵循的精神准则。这种文化,简单而言,即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和维护自身统治的过程中提出的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文化体系。具体地看,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是同资本主义的发展相适应的。宣言发表之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资本主义正处于自由竞争发展阶段。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迎来J'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伴随而来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周期性经济危机开始出现。在世界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的同时,资本主义文化的弊端也暴露无遗。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弊端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他们指出:“它使人和人之间除r赤裸裸的厉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的社会活动都是为r追逐物质利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异化,变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物质交换关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脱节更导致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马克思恩格斯而资本主义文化展开了无情的批判.具体表现在如下四点.第一,无情地揭露r资本主义文化的实历,指出资本主义文化就是资本阶级的统治工具,是附加在无产阶级身上的精神枷锁,资产阶级为了强化这种精神的束缚,不惜“把人训练成机器”。同时.为了掩盖其“恶实质.资产阶级又附之以具有浓厚资本主义色彩的宗教、道德、法律等价值观念,企图把这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代表特定阶级利益的、暂时的和历史性的观念变成全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价值追求.第二,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一一“金钱拜物教”的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抹去了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都变成f他的雇佣劳动者J''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J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在£宣言中直接提出“金钱拜物教”的概念.但尖锐地指出,在资本主义文化统治之下,人类的精神世界会被金钱拜物主义思想简约化,一切诗情画意、神圣观念和家庭温情都会在资本主义文化的这一理念冲击下归于消解。第三,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野蛮木性和虚伪面目。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迫使彻民族一一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一一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为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J其为自己创造出这个世界的过程.也是通过“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等野蛮手段实现的。资本主义文化是种极具侵略性的文化,在资本主义文化统治之下,没有求同存异,只有舍我其谁.第四,通过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而提出阶级革命和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文化中所宣扬的个人解放,是基于劳动所创造的资本和劳动的分离与对立的,这种个人解放实班上是使个人受资本支配.使人的个性成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意味着只有“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换而言之,就是人成为资本的附属品,且只要资本与劳动的分离和对立状态不改变,个人对资本的依赖程度就只会加重,这种以依赖于物J贞的个性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文化也只会最终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资本主义文化并不能真正实现个人解放,而只能是为个人解放创造条件。从宣言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中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文化是内含精华与糟粕的统一体,因而在对待以资本主义文化为代表的私有制文化和思想观念上,绝不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应区分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既要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的精华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敢于揭露文化楮相的实质,并加以批判和据弃。二、批判与变革:“两个彻底决裂”在充分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是消除资本主义文化弊端的最有效途径,“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亮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J(简称“两个彻底决裂"思想)”两个彻底决裂”思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甚至遭受到种种货难与误解。重读文本,深入历史.抛开迷雾,我们发现其蕴含r丰需理论内涵和深意.具体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所谓的“传统的所有制”,是指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所有制形式,即私有制生产关系。而“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是指同以往的切私有制生产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的,也是最完备的私有制形式,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要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正如宣言中所阐择的“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要消灭“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现代资产阶级私有制”。从这个点:义上来说,消灭私有制的前提就是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但是.“消灭的私有制不是要消灭个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也不是要消灭构成个人的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要将带有剥削性质的私有财产和劳动所得的合法财产严格区分开来.所谓“传统的观念”,是指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并为之服务的社会意识,包括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遨识.而不仅仅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意识。“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并不意味着要根本否定所有的传统观念,而是指要扬弃传统私有制社会的社会意识。一般而言,传统观念涵盖的能围要比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相适应的传统观念大得多,因为传统观念并不都是直接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中产生的.且传统观念亦有优劣之分。实行共产主义革命.必须维承和发展有益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传统观念(即优秀传统文化),而不能把“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歪曲为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马克思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从不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而是始终坚持辩证的否定、扬弃的对待和批判的维承。共产主义革命,应当既包括对资产阶级的社会物质基础的彻底改造,乂包括对资产阶级的社会精神状况的彻底改造。在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反抗资产阶级文化霸权的文化战线上,直接的任务就是进行文化的革命。文化的革命就是文化批判的实践形态,文化的革命及其首要任务就是要用实践的方式来反抗资产阶级的文化秩序,并且用实践的方式来争夺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即以革命性的批判行动把资产阶级的文化筠权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文化精神来取代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秩序。由此,完成文化的革命,一方.面要求无产阶级夺取现实世界的政权.另一方面要求其建立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换而言之,即是实现“两个彻底决裂工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指出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要推翻一个阶级的统治,不仅仅要将其从肉体上消灭.更要从精神上将其颠覆.否则倒行逆施之举会层出不穷。例如,近代中国革命发展历程之所以如此艰辛,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文化的革命及其重要性,无产阶级革命不仅要从肉体上消灭一切旧的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更耍从精神上推翻一切旧的思想观念,并且建立起新的文化秩序。建立这个新的文化秩序,不可避免的要同一切IH势力和旧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也同样不可避免的要与切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切传统的观念实行彻底地决裂。但是,关T“两个彻底决裂”思想,我们绝不能对其进行绝对化或片面化的理解。宜言在批判传统所有制的基础上,提出与传统所有制及与之相联系的传统观念决裂,是在一定条件卜实现的。尽管直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实现“两个彻底决裂”,完成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正如叫克思和恩格斯后来所补充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因此,“两个彻底决裂”的实现是在“两个必然”的基础上,以“两个绝不会”为条件的.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新的更而的生产关系出现之时,旧的社会形态和旧的生产关系,传统的所有制和传统的观念才会逐渐消亡。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彻底决裂”思想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种总体性态度,我们不能把其单独抽出,移作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的态度和方法.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强调,任何思想、观念、文化都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例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3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因此在各方面.在经济、道第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隔断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J既然“I口社会的痕迹”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就必须批判和变革,正如恩格斯指出,任何思想意识形态,“一经发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