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docx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与大气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静脉输液是临床的基础护理操作,通过静脉输液可迅速、有效地补充机体丧失的体液和电解质,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达到维持血压及治疗疾病的目的,是医院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临床输液操作过程中常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将药物稳、准、快、好地输注到患者体内,有效预防或尽早发现、处理相关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周围静脉输液法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经周围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血栓栓塞等。一发热反应【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1 .轻者体温38°C左右,伴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停止输液数小时后多可自行缓解。2 .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杳对制度液体使用前仔细检杳,查看瓶签是否清晰、液体是否过期、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检查药液有无变色、沉淀、杂质及透明度的改变。输液器使用前查看包装袋有无破损;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输液器具。2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安领锯痕后需用酒精棉签消毒一次方可折断,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瓶塞、皮肤穿刺部位规范彻底消毒;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药,严格执行一药一具,不得重复使用。4 .加药时斜角进针,以减少胶塞碎屑和其他杂质落人瓶中的机会;加药时避免使用大针头及多次刺穿瓶塞。5 .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后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混浊。配制粉剂药品时充分摇匀,药物完全溶解后方可使用;药液配制好后检查无可见微粒方可加入液体中。液体现用现配。6 .配液、输液时保持治疗室、病房的环境清洁,减少探陪人员,避免灰尘飞扬。【处理措施】1 .评估发热程度,给予心理安慰。2 .发热反应轻者,减慢输液速度,发冷、寒战者给予保暖。3 .高热者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并按医嘱绐予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4 .发热反应严重者即刻停止输液,遵医嘱予对症处理,并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查。如需继续输液,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针头并重新选择注射部位进行穿剌。二.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1 .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或咳粉红色泡沫样痰。2 .严重者稀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性啰音,心率变快伴心律不齐。【预防措施】1 .输液过程中,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尤其是老年人、小儿、心脏病患者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2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避免因体位或肢体改变而使输液速度加快。【处理措施】1 .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2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负荷。3 .高浓度给氧(681.min),湿化瓶中加入30%50%乙醉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4 .遵医嘱给予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药、镇静剂、平喘药。5 .必要时四肢轮流扎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三.静脉炎【临床表现】1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2 .发病后可因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管腔变窄而致静脉回流不畅,甚至阻塞【预防措施】1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严防输液微粒进入血管。穿刺部位严格消毒,保持针头无菌。2 .正确选择输液工具;对需长期静脉输液者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妥善固定防止针头摆动对静脉的损伤而诱发静脉炎。3 .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因其内有静脉窦可致血流缓慢而易产生血栓和炎症;如不可避免选择下肢静脉输液时,抬高下肢20°30°,以加快血液回流。瘫痪肢体、手术肢体不宜行静脉输液。4 .输入对血管壁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尽量选用大血管;药物充分稀释并严格控制其输注的浓度和速度。5 .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时每瓶药液中不宜超过23种药物。6 .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期间,加强对穿刺部位的理疗和护理,如输液时持续热敷穿刺肢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在72小时以内。7 .建议使用一次性精密输液器;连续输液者,每24小时更换1次输液器。【处理措施】1 .停止患肢静脉输液并抬高患肢、制动。2 .根据情况进行局部处理:局部热敷;50%硫酸镁溶液行湿热敷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云南白药外敷;超短波理疗;如合并全身感染,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四.空气栓塞【临床表现】1 .患者突感异常胸闷不适,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吸困难,严重发给伴濒死感。2 .听诊心前区有持续、响亮的“水泡声”样杂音,重者因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预防措施】1 .输液前仔细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及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2 .穿刺前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3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并及时更换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成后及时拔针。4 .加压输液时,专人守护。【处理措施】1 .发生空气栓塞时,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以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人口;随着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以免发生阻塞。2 .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3 .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五.微粒感染【临床表现】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形状、化学性质,以及堵塞人体血管的部位、血运阻断的程度和人体对微粒的反应等不同,患者的表现不同。1 .大于毛细血管直径的微粒可直接阻塞毛细血管,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坏死。2 .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可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3 .微粒进入肺、脑、肾脏等部位的毛细血管内时,可引起巨噬细胞的增殖,形成肉芽肿,引起局部供血不足而影响其功能。4 .微粒本身是抗原,可引起过敏反应和血小板减少。【预防措施】1 .避免长期大量输液。2 .配药室采用净化工作台;安甑锯痕后以酒精擦拭颈段再折断,忌用击、敲的方式开安班。3 .抽吸药液时针头置于安甑中部,且安甑不宜倒置;注射器不可反复多次使用;针头不可反复穿刺橡胶瓶塞。4 .向输液瓶内加药时,将针管垂直静止片刻后注入;输液中尽量避免摆动液体瓶;以减少微粒进入体内。5 .选择有终端滤器的输液器输液可有效截留输液微粒。6 .为患者行静脉穿刺时,应用随车消毒液洗手。【处理措施】1 .发生血栓栓塞时,抬高并制动患肢,禁止在患肢输液。2 .局部热敷、超短波理疗;或采用热量设计功耗(therma1.designpower*,TDP)灯照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3 .严重者手术清除血栓。六.疼痛【临床表现】1 .药液输入后,患者感觉静脉穿刺部位及周围剧烈疼痛,有时甚至因疼痛难忍而停止输液。2 .若因药液外漏引起,穿刺部位皮肤可见明显肿胀。【预防措施】1 .注意药液配制的浓度,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液时,宜选用大血管进行穿刺,并减慢输液速度。2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若发现液体外漏,局部皮肤肿胀,拔针后选择其他部位重新穿刺。【处理措施】1 .局部热敷,以减轻疼痛2 .疼痛难忍时可遵医嘱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静脉注射。3 .因液体外渗引起的局部肿胀,予局部热敷或硫酸镁湿敷。如外渗药液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使用相应拮抗药物局部封闭治疗。七.败血症【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腰痛、发缗、呼吸及心率增快;部分患者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神志改变等,而全身各组织器官又未发现明确的感染源。【预防措施】1 .配制药液或营养液、维护输液导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 .采用密闭式一次性输液器具3 .认真检查输入液体质量;检查瓶身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瓶签是否清晰及是否过期等。4 .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观察患者情况及输液管道有无松脱等。5 .不可经输液导管取血化验。6 .输液器每24小时更换1次;经静脉留置针或PICC导管输液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维护。【处理措施】1 .发生败血症后,立即弃用原药液,重新建立静脉通道。2 .遵医嘱予以抗菌药物治疗。3 .合并休克者,另外建立一静脉通道绐予低分子右旋糖肝扩容,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4 .合并代谢酸中毒者,给予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A.神经损伤【临床表现】1 .穿刺时误剌神经、药液外漏损伤神经、夹板固定不当使神经受压等可使受损神经支配的相应肢体出现发冷、发麻、发热、无力、刺痛感等。2 .重者根据损伤神经的部位,还可出现相应肢体、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预防措施】1 .输入对血管、神经刺激性强的药液时,先用等渗盐水行静脉穿刺,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后再更换要输注的液体。2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药液有无外漏。3 .选择手背静脉输液时,应熟悉手部神经与血管的解剖结构与走向,进针深度应根据患者体型、胖瘦及血管显露情况而定,尽可能一次成功。长期输液患者应有计划地更换穿剌部位,保护好血管。4 .使用夹板时,应注意松紧适宜。【处理措施】1 .穿刺中出现剧痛或触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更换穿刺部位,并观察患者肢体有无麻木、疼痛、活动障碍等。2 .穿刺部位发生红肿、硬结后,严禁热敷,可用冷敷,每天2次。3 .神经损伤后,患肢不宜过多活动,可用理疗、红外线超短波照射,每天2次,也可遵医嘱予以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I2、维生素BI肌内注射。九.静脉穿剌失败【临床表现】1 .针头未剌入静脉,无回血,滴注药物有阻力;输液点滴不畅,甚至不滴。2 .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或一半在血管外,药液注入皮下,局部疼痛及肿胀。【预防措施】1 .同静脉注射静脉穿刺失败的预防及处理措施。2 .严格检查静脉留置针包装及质量,包装有破损或过期者不能使用。3 .穿刺时动作要稳,进针要快、准,避免反复穿刺,妥善固定,防止穿刺过程中脱出。4 .穿刺时观察有无回血,并体会针尖刺入血管时的“落空感”以判断是否进入血管;不要盲目进针或退针。5 .见回血后平行缓慢顺血管的方向进针约O.1.0.2cm,使外套管的尖端进入血管,再轻轻边退针芯边向血管内送入外套管,但不能将外套管全部送入;如遇阻力,不要强行向内推送,观察静脉走向及有无静脉瓣等,如确定外套管在血管内,即可固定。【处理措施】同静脉注射穿刺失败的处理措施十.药液外渗性损伤药液外渗性损伤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参考静脉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十一.导管阻塞【临床表现】静脉滴注不畅或不滴,有时可见导管内凝固的血块。【预防措施】1 .穿刺前连接好输液装置,避免导管折叠。2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因输液压力过小或输液管路弯曲、反折导管滴注不畅及血液回流时间过长而凝固在输液管内导致堵塞。3 .如遇局部肌肉痉挛的患者,避免在此部位输液;全身抽搐发作的患者静脉输液时应及时控制抽搐。【处理措施】导管或针头阻塞时,重新选择静脉进行穿刺。十二.注射部位皮肤损伤【临床表现】胶贴周围发红、小水疱;部分患者皮肤外观无异常改变,但在输液结束揭去胶带时可见表皮撕脱。【预防措施】1 .使用一次性输液胶贴。2 .水肿及皮肤敏感者,穿刺成功后,针尖处压一无菌棉球,再改用消毒后的弹力自粘性绷带固定,松紧以针头不左右移动为宜。3 .输液结束揭去胶贴时,动作缓慢、轻柔,一手揭胶贴,一手按住与胶贴粘贴的皮肤慢慢分离,防止表皮撕脱。如揭除困难,用生理盐水浸湿后再揭。【处理措施】1 .水疱小于5mm时,保留水疱,用生理盐水将皮肤清洗干净,无菌干纱节擦干后覆盖水胶体敷料,每34天更换敷料1次。2 .水疱大于5mm时,络合碘消毒皮肤后用无菌针头抽出水疱内液体,用无菌干纱布擦干后覆盖水胶体敷料,每34天更换敷料1次。3 .表皮撕脱时,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并以水胶体敷料覆盖并封闭创面,每34天更换敷料1次。4 .2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头皮静脉输液法常适应于小儿。小儿头皮静脉丰富且分支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状、表浅易见,穿刺后易于固定,且便于患儿的肢体活动。头皮静脉输液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误入动脉、发热反应、静脉穿刺失败等。一.误入动脉【临床表现】1 .穿刺时患儿尖叫,呈痛苦貌。2 .推药时阻力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3 .滴注时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甚至血液回流至输液管内造成堵塞。【预防措施】1 .加强基本知识学习,熟悉解剖位置,加强技术操练。2 .尽量在患儿安静或熟睡的情况下穿刺。3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处理措施】发现误入动脉,立即拔针另选血管重新穿刺。二.发热反应【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发冷、发热和寒战,体温可达4042cC,伴有呼吸加快、脉速、皮肤出现花纹。【预防措施】1 .严格掌握患儿输液指征。2 .注意患儿体质,早产儿、体弱儿、重度肺炎、痢疾等患儿,输液前应采取适当的保护、隔离措施。3 .其余预防措施参考发热反应的预防措施。【处理措施】参考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