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肥胖症消化内镜治疗专家共识要点(全文).docx
2024中国肥胖症消化内镜治疗专家共识要点(全文)摘要消化内镜减重手术是近年来在减重领域逐渐兴起的一项新兴学科,以其创伤小、恢豆快、可逆性好、并发症少、性价比高的诸多优势为肥胖患者的治疗提供r一项新的解决方案,有望成为外科减重代谢手术的并行和补充疗法。基于现有的临床循证医学依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微创减重治疗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减重专业委员会和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组织相关专家,对其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规范和围手术期处理策略等方面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旨在为消化内镜减重技术的规范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中国减重学科的健康发展。正文:肥胖是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薪、肿附和心理疾病等多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索,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深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饮食习惯和日常活动等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超重和肥胖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全球范国内人类身心健康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Ho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持久有效地减重,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异常和身体机能衰退等,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多脏器系统受益2。H前业内公认的减重治疗方案为多学科参与的肥胖治疗,包括长期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的调帙,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对于大部分中重度肥胖患者,由于长期依从性有限,仅通过饮食、运动调整和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足够有效的体重控制,旦往往在回归“日常生活”后出现体重反弹。现阶段,外科减重手术以其出色且持久的减重效果,成为中重度肥胖患者实现持久有效减重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外科手术存在创伤较大、手术不可逆、术后相关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费用较高等因素,最终选择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的患者不足其适应人群的2%3,40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微创、恢复快、可逆性好、并发症少、性价比高、效果近似外科手术的内镜下减重手术成为一项新兴学科,有望成为外科减重手术的并行和补充疗法4,5。为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微创减重治疗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减重专业委员会、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制定了中国肥胖症消化内镜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参考最新的国内外临床研究结论、指南、立场声明更新及专家意见,结合我国实际,对内镜卜.减重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推荐(表1),旨在进一步规整肥胖症患者内镜减重治疗的流程,推动内镜减重学科发展。本共识基于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ingof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1.opmentandeva1.uation,GRADE)方法,将证据质成分为高质成(八)、中等质俄(B)、低质成(C)、极低质版(D)4个等级,将推荐意见分为强(1)、弱(2)2个级别。投票意见按对共识同意程度分5级:(】)完全同意;(2)基本同意;(3)视情况而定;(4)部分反对;(5)完全反对。表决意见(I)+(2)超过80%即达成共识。一、内镜下减电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陈述U对于寻求减重的胡重和肥胖患者,如果传统减重策略如单纯饮食干预、生活方式询整或药物治疗失败,建议可选择内镜下减重治疗。(证据级别:A;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余同意93.62%,基本同意6.38%)【陈述2】内镜下减重治疗方案的指征可参考外科减重手术指征,并酌情放宽,同时结合亚洲人群的体质特点来制定。(证据级别:A;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72.34%,基本同意27.66%)【陈述3】对于拟行内镜下减重治疗的肥胖患者,需要在术前进行胃镜检查以排除相应的禁忌证。(证据级别:B;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95.74%,基本同意4.26%)(一)内镜下减重治疗的适应证关于内镜卜.减重治疗的适应证,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主要参考外科减重手术,作为外科减重手术的“双生子”及补救者,同时结合亚洲人群的体质特点,制定内镜卜.减重治疗的参考指征6,7,8,9,10,11,12,1.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27.5kgm2,无论是否合并肥胖相关疾病(肥胖相关疾病通常包括: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血腼异常、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雄激素低卜、压力性尿失禁、变形性关节炎、慢性肾脏疾病及具有心脑血管风险因素的慢性并发症等),推荐内镜下减重治疗;BMI25.027.5kg/m2,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体重,且腰围,90Cm(男性)或385cm(女性),推荐内镜下减重治疗;BMI25.0-27.5kgm2,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体重,合并至少一项肥胖相关疾病,且预测减重可使肥胖相关疾病获得缓解或显著改善,推荐内镜下减重治疗。2.建议内镜减重手术年龄为18周岁以上。对于年龄18周岁患者,须经含儿科、营养科等多学科讨论,综合评估可行性及风险,充分沟通后理慎开展。(二)内镜卜减重治疗的禁忌证1 .不能听从临床医师和营养医师随访建议者。2 .有以下情况之一,不宜行内镜下减重治疗: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食管或目底静脉曲张;伴随消化道或其他脏器进展期恶性肿痛;明确诊断为非肥胖型1型糖尿病或胰岛B细胞功能已基本丧失的2型糖尿痛;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暴食症;当前存在药物滥用或陋洒问题;全身状况差,难以耐受全身麻解或手术;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无法保证营养需求;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近1年内有妊娠计划的女性。此外,有上消化道手术史者,慎重行内镜下减重治疗。3 .其他经临床评估不适宜行内镜下减重治疗的情况。二、术前评估【陈述4】对于拟行内镜下减重治疗的肥胖患者,需进行充分的术前风险评估,包括医学评估、麻醉风险评估和心理评估等。(证据级别:B;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89.36%,基本同意】0.64%)和外科减重手术一样,内镜减重手术需要有全面的术前评估。一般包括术前心理评估、医学评估、麻醉风险评估3个方面7,130(一)心理评估1 .行为评估:应评估有无外来环境或社会行为剌激因素驱动患者进食的情况。2 .认知和情绪评估:拟行内镜减重手术的患者应该具备理解将要进行的手术方案、手术风险及生活方式改变(是有效诚轻体重的关键)的智力。部分认知的不足,可以通过对患者教育进行补充,如提高对于肥胖危害的认识,饮食运动调收方案的咨泡与应对技巧等C3 .患者的生活现状和应激因素:因生活应激因素导致的生活方式紊乱与平衡膳食和规律锻炼多呈负相关。应激因素不是行减量手术的禁忌证,但这些状况若没有被发现或者未被正确处理,则可能导致复胖或引起术后心理疾病“4 .动机和期望:需评估患者的动机,如健康获益或者其他生活获益,有助于指导术后管理。需评估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生活方式的期望值,判断这些期望是否现实,以及患者能否枳极主动、持久地执行术后指导。许多肥胖患者可能对减重手术的获益有预期设想,但缺乏对生活方式改变的现实预期,而生活方式改变是实现减市目标所必需的,术前咨询时应该强化患者对减重I1.标和达到减重目标方法的认识。(二)医学评估需要完校地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来评估共存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营养不良和限制性肺病等),以及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内镜减重手术治疗。常规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肺功能、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等心脏风险评估,行胃镜检行以排除上消化道活动性病变及恶性病变,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或CT)以评估是否存在肝硬化及食管目底静脉曲张等。(三)麻醉风险评估麻醉风险评估对于无痛内镜减重手术令.很重要的意义。肥胖会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全身麻醉和内镜手术过程中镇痛的实施。麻醉科需耍进行完善的术前麻醉风险评估以确定内镜手术能否正常进行。三、内镜下减电治疗的方案选择内镜下减重手术以数十年来发展迅速的减重代谢外科手术为基础,大多是目前较成熟的外科减重术式在超级微创分支的延伸,内镜下减重手术主要通过3种病理生理机制实现:(1)限制胃容量,延迟胃排空;(2)促进胃内容物的消除;(3)减少肠道吸收。(一)限制目容量,延迟目排空1 .胃内球囊置入术(intragastricba1.1.oonp1.acement,IGBp1.acement)【陈述5】目内球囊置入术安全性和可控性较好,可作为内镜产减重治疗的一线方案。(证据级别:A;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74.47%,基本同意23.40%)【陈述6】对于接受胃内球囊置入术等内镜减重技术治疗的患者,建议同时强化饮食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以保证长久有效的体重控制。(证据级别:A;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89.36%,基本同意8.51%)【陈述7】对于接受目内球囊置入术减重治疗的肥胖患者,推荐选择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的术中麻醉方案,并在胃内球囊置入后进行对症止吐治疗。(证据级别:C;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63.83%,基本同意27.66%)【陈述8】对于接受胃内球囊置入术减重治疗的肥胖患者,推荐术后常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证据级别:B;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65.96%,基本同意23.40%)【陈述9】在胃内球囊取出后,建议继续控制体重,措施包括饮食广预和生活方式调整,必要时选择药物治疗、再次内镜减重或外科手术减重等,具体的减重方案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来决定。(证据级别:C;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89.36%,基本同意8.51%)陈述10目前胃内减电球囊的种类较多,现有证据提示整体安全性较好,具体类型的选择,需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与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决定。(证据级别:B;推荐等级:2;共识水平:完全同意85.11%,基本同意12.77%)胃内球囊减重最早由NiCben和HarbOC14于1982年报道,是内镜减重治疗方案中历史最K,也是临床实践最多的内镜产减重方式。根据1987年制定并沿用至今的参考标准,目内球囊一般可填充容量400-700m1.的液体或气体,具有可被放射线监测和控制的标汜,外表光滑15o临床上可通过胃镜或直接吞服将球囊送入胃内,之后球森在目内可扩张成型,占据胃腔空间,提前诱发进食后的饱腹感,刺激胃的化学和运动感受器受体,调节进食激索箱放,改变胃排空节律以达到减少食物摄取的目的。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数卜种球囊的临床实践,大多数应用于西方欧美国家,我国的胃内球囊减重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际上有4种胃内球囊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和欧盟认证批准用于治疗肥胖,分别是Orbera球囊/Orbera365球囊(美国Apo1.1.oEndosurgery公司,2022年被美国BostonScience公司收购),Oba1.on可吞咽球囊(美国Oba1.onTherapeutics公司),ReShaPe球囊(美国ReShaPeMediCa1.公司,2018年被美国APO1.1.OEndOSUrgery公司收购后,RCShaPCDUO球舞退市)和SPatZ3可调节球囊(美国SpatzMedica1.公司)。Orbera球囊是胃内球囊类型中应用历史及久、范国最广泛的一类目内水囊。美国FDA批准其适用于BMI3040kgm2的肥胖人群,通常在人体内留置时间为6个月。Orbera球囊外壳为硅胶材质,球腔通过单向活府与导管相连,使用方案为通过胃镜将球囊送入胃腔,注入450700m1.亚甲蓝和生理盐水混合液,使球囊膨胀充满呈球形,减少胃内的有效空间。若球囊发生泄漏或破裂,亚甲蓝可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使尿色变蓝便于及时发现。一项纳入了1683例Orbera球囊置入患者的苔萃分析发现,在球囊留置术后3个月和6个月总体重下降百分比(tota1.bodyweight1.oss,TBW1.)分别可达到12.30%和13.16%,并且在术后12个月仍然可保持在11.27%3。其术后较常见的不应反应分别是疼痛(33.7%)、恶心(29.0%)、反流(18.3%)、胃黏膜糜烂(12.0%),另约有2.0%的患者发生胃溃疡,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改善3,16oOba1.on球囊是一种吞入胃腔后充气式胶囊。该设备由胶囊和一根充气导管蛆成,置入过程不需要胃镜,可直接存服胶囊,当胶囊进入胃内后,通过充气导管充满空气,在胃部膨胀成球形,每个球囊充气后体积约250m1.o单次最多可以吞服3枚胶囊,留置时间为6个月。-般在首枚胶囊存入的6个月内需将全部胶囊通过内镜取出。美国FDA批准其适应证为BMI3040kgm2,且无法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重的成年肥胖症患者。与经典的Orbera液体球囊相比,填充气体的Oba1.on球囊具彳J相似的减重效果,旦有较低的刺激性和较好的耐受性,对于育少年肥胖患者更具优势。由于ObaIOn球囊需要吞入胃腔后再进行充气,存在一定程度的置入困难,此外,球囊气体泄漏后不易被发现也是该球囊的劣势之一口7,18,19。ReShape球囊是一种中间用硅胶棒连接的双水囊装置,其内填充亚甲蓝和生理盐水混合液。两个水囊相互独每个水囊可注入450m1.液体,这种双囊设计的初典在于不仅能够防止装置过早失效,而且能更好符合人体胃腔的弯曲度,提高患者耐受性。美国FDA获批的适应证为BMI30-40kgm2,伴有一种肥胖相关疾病的成年肥胖患者,留置时间建以为6个月。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纳入326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ReShaPe球囊联合饮食控制/锻炼组和饮食控制/锻炼组,6个月后,球囊组与对照组的TBW1.分别为7.6%和3.6%;与提高患者耐受性预期不同的是,球囊组患者胃溃疡发生率达35%,在进行装置改进后,胃溃疡的发生率有所卜降,但仍守约10%的发生率;球囊自发性泄漏发生率约6%,未观察到球囊移位、肠梗阻、胃穿孔和死亡等严重情况3,20o出于多种因素,目前ReShape球囊的生产厂家已暂停销售该球囊Spatz3球强附带了一个可调节球囊大小的装置,能在调整体积的同时提供锚定作用以减少球囊移位。该设计的目的在于保持球囊减重效果的同时,诚少患者不耐受的情况,预计该球囊在人体内留置时间可延长至8个月C美国FDA批准的适应证为BMI3040kgm2的成年肥胖患者。近期一项纳入了288例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联合中高强度饮食控制和运动的情况"患者在置入可调节球囊8个月后TBW1.能够达到约15%,同期单纯中高强度饮食运动调整组患者的TBW1.为3.3%;但仍然有17%的患者因无法耐受而提前移除了SPatZ3球囊21。目前还有多种目内球囊装置处于研发、实践和改进阶段,临床应用范圉相对较有1限。如TranSPyIoriCShUtt1.e球囊(美国BARC)nova公司),设计理念与ReShaPe球囊相近,包含目内展开的两个相互连接、大小不等的灯泡样球囊,小球囊可顺利通过幽门,大球囊不能通过幽门,从而形成间歇密封设计,达到延缓胃排空的作用。然而初步研究显示该球囊置入人体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可达50%22E1.ipse可吞咽可自溶球裳(美国AnUrionTeChn。IOgieS公司)可由患者自行存服,在消化道内大约4个月后自行降解和排出,全程无须内镜置入和取出,减少了内镜操作相关风险。由于独特的自我降解特性,在置入时间更短的情况3理论上E1.ipse球囊相较于其他球囊减轻的重量会更少,并且在常见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外,该球囊依然存在着胃和小肠流出道梗阻的风险23,24。相比于外科减重手术,胃内球囊减重风险小,不良事件少见。研究显示胃内球囊置入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围手术适应期自限性恶心、呕吐、腹痛和胃酸反流等,应用短期止吐药物及长期的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改善症状9,25,26o在围手术适应期度过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5%,其中最多见的是球囊过度膨胀(09%)和向发泄潮(0.8%);因不能耐受而需要早期移除球襄的患者比例约为2.2%270此外,胃内球囊置入术后也有较为罕见的严重并发症的报道,如球囊移位(1.4%)、肠梗阻(0.3%)、消化道穿孔(01.%)甚至死亡(0.08%)等,严重不应事件绝大部分发生于有胃部手术史或误吸的患者16。因此,对于拟施行内镜减重治疗的患者,需进行个体化、详尽的风险评估,严格把控适应证、禁忌证,并加强术后的随访工作。临床实践经验表明,目内球囊置入术的安全性好,减重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肥胖相关合并症,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微创减重方案9o作为被美国代谢与减重外科学会认定的医疗器械减重的“金标准”,目内球囊减重手术和外科减重手术一样为患者提供门降低减重难度的机会,有助于患者成功、有效地控制体重。但需要关注的是,长期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依然是长久有效减重和避免复胖的基础28,29,30。2 .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endoscopics1.eevegastrop1.asty,ESG)【陈述】现有证据提示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可作为内镜下减重治疗的一线方案。(证据级别:B;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55.32%,基本同意38.30%)陈述12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对设备和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建议在有丰富内镜下治疗经验的内镜中心进行开展C(证据级别:B;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91.49%,基本同意8.51%)【陈述13】对于拟行内镜N袖状目成形术的肥胖患者,推荐选择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的术中麻醉方案,并可在围手术期使用止吐药物治疗。(证据级别:C;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72.34%,基本同意23.40%)【陈述14】对于行内镜卜袖状目成形术的肥胖患者,推荐术后常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1-3个月。(证据级别:B;推荐等级:1;共识水平:完全同意68.09%,基本同意27.66%)【陈述15】在内镜卜一袖状目成形术的国手术期,褥根据肥胖患者的个体情况动态评估,制定术后深峥脉血栓预防方案“(证据级别:C;推荐等级:2;共识水平:完全同意74.47%,基本同意21.28%)ESG是以OverStitCh或OverstitchSX内镜产全层缝合系统(美国Apo1.1.oEndOSUrgery公司)为基础研发的内镜下限制胃容显的手术方式。美国FDA批准的适应证为BMI30-50kgm2的成年肥胖患者。该术式为从胃腔内部对胃壁进行一系列间断或连续的全层胃组织缝合,在目前壁、胃大弯、胃后壁沿着胃大弯形成多处折桎以减少胃容量,并在胃底和贲门处形成缩窄的出口,因其领笆造影形状类似于外科胃袖状切除术后的形状而得名oESG减重的病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考虑对胃容量的有效限制是减重的核心:通过限制胃容量,诱导早期饱腹感,调整了胃排空、目动力节律和进食相关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体It的目的31o该术式从2008年开始研发,到2012年进入临床,现已完成了一、二阶段安全性及疗效的评估,目前在第三阶段K期疗效评估及临床推广阶段,是现阶段诸多胃成形术中最成熟、最疗效的内镜下减重术式32。在体重控制方面,ESG在不同程度肥胖的人群中均具有出色、持久、有效的减重效果33o一项纳入了216例肥胖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ESG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TBW1.分别为14.5%和15.6%,在术后5年TBW1.依然能保持在15.9%,并且有90%的患者TBW1.大于5%34。与内镜下减重的“金标准”一胃内球囊置入术相比,ESG显示出了更强、更持久的减电效果和相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项纳入了28项研究的芸萃分析显示,分别接受ESG与胃内球囊减顶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12个月、1824个月时的TBW1.分别为15.34%和12.16%、17.51%和10.35%、17.85%和6.89%;而不良反应方面,两种诚重方式的发生率均较低35c与经典的外科减重手术相比,ESG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其诚重效果稍逊于胃袖状切除术,而优于腹腔镜下可调节胃绑带术36,370在联合了利拉鲁肽治疗后,ESG展示出与胃袖状切除术相媲美的减重效果3811ESG的应用场景广泛,除作为肥胖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外,还可以作为其他减垂治疗方案的补救方案和桥接方案,当多种减重治疗策略(含ESG)术后患者发生复胖时,ESG依然可以为患者提供持久有效的减重效果39,40。在的手术期及术后长期随访中,ESG术后患者在肥胖相关合并症方面,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和胃食管反流病等方者持久且显著的改善,并且未出现微®或宏成的营养索缺乏40,41,42o与胃内球囊减重相似,ESG术后严重不R事件的发生率也较为罕见,部分患者出现轻到中度的腹痛(50.65%)和恶心(32.31%),经过药物治疗可得到改善,但也花2.2%的患者出现较严重的腹痛。严重不应事件发生率约为1.52%,包括目肠道出血(0.61%)、目周积液(0.45%).穿孔(0.10%)、术后发热(0.25%)、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0.10%)10,35。3 .其他内镜下胃成形术【陈述16】腔内减重手术、经口目成形术、经口限制型系统置入术、饺链环型吻合术等其他内镜下胃成形术目前不作为我国内镜减重技术的一线方案。(证据级别:C;推荐等级:2;共识水平:完全同意65.96%,基本同意25.53%)文献报道中还有其他内镜下胃成形术方案,如腔内减重手术(primaryobesitysurgeryendo1.umina1.,POSE)%经口胃成形术(transora1.gastrop1.asty,ToGA)、经口限制型系统置入术(transora1.endoscopicrestrictiveimp1.antsystem,TERIS)%佼链环型吻合术(ACEstap1.er)等,但是经初步临床研究发现以上方法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操作可行性困难和临床有效性不理想,临床应用有限,目前相关研究基本均处于重新改进或停滞状态43,44,45,46,47o(二)促进胃内容物的消除:吸引疗法(aspirationtherapy)【陈述17】考虑到对生活质依的影响和氏期维护的成本负担,吸引疗法目前不作为我国内镜减重技术的一线方案。(证据级别:C;推荐等级:2;共识水平:完全同意70.21%,基本同意21.28%)陈述18对于无法进行其他内外科减重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可考虑吸引疗法作为减重治疗方案,但需要加强术前评估与沟通。(证据级别:C;推荐等级:2;共识水平:完全同意48.94%,基本同意31.91%)2013年,Su1.1.ivan等48提出可以在餐后通过内镜卜.抽吸辅助设备ASPireASSiSt(美国ASPireBariatriCS公司)进行胃引流术来帮助肥胖患者降低体重。这种设备主要由根管子组成,从胃内部连接到腹部皮肤的出口,其构造和经皮胃造整管相似;在进食后20-30min,患者将外部的组件和管道相连,使食物在被完全分解和吸收前通过管道排出体外,之后可通过附带的贮水容器冲洗胃部并充分引流。通过这种形式,可在不限制饮食的情况下,减少进入小肠的食物量,降低了总能处的摄入。美国FD2016年批准该设备应用于BMI3555kgm2的成年肥胖患者,但可能是由于公司财务等原因,该设备于2022年正式退市。一项多中心的临床观察性研究纳入了201例BMI为35-70kgm2且保守减重失败的肥胖患者接受吸引疗法,并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术后1年、2年、3年和4年的TBW1.分别为18.2%、19.8%、21.3%和19.2%,血压、血糖等肥胖症相关代谢指标也力所改善49。但是吸引疗法需要患者长期戴管和手动引流,影响生活质盘,长期维护的成本较高,同时也存在着搂口感染、疼痛、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开展得较少。对于无法进行其他内外科强重手术治疗的肥胖症患者,也可考虑作为一个相对安全有效的减重治疗方案50,51o(三)减少肠道吸收减少肠道吸收的手术减重原理主要是通过影响食物在胃肠道内的正常吸收,调节相关激索信号,减少能量摄入,以控制体重C1 .内镜下十二指肠-空肠旁路套管置入术(endoscopicduodena1.-jejuna1.bypass1.iner,EDJB1.)【陈述19内镜下十二指肠-空肠旁路套管置入术目前应用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初步评估其对减重及相关代谢合并症有效,但需要进一步优化装置以减少不R反应及获得更好的改善代谢效果,同时应重点关注其不良事件的发生。(证据级别:C;推荐等级:2;共识水平:完全同意65.96%,基本同意29.79%)EDJB1.是借鉴胃转流手术原理,通过胃镜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置入一个60Cm的生物管状套膜隔离食糜和卜二指肠/近段小肠黏膜,加快食物通过近段小肠的速度,干扰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激素信号,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治疗肥胖及肥胖相关合并症的目的,EDJB1.一般在人体内留置时间672个月,此后需要通过胃镜经口取出装置。一项纳入了170例肥胖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提示,在联合饮食运动下顼的基础上,12个月移除装置时,试脸组与对照的肥胖患者TBW1.超过15%的分别为24%和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及肝功能等指标比对照蛆患者有明显改善,但是在移除装置后12个月,两组患者TBW1.超过15%的比例分别为3%和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两蛆患者在同步进行饮食运动干预的情况3血糖均有所改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这一发现与EDJB1.相关的第一篇英革分析相似,但是与近期的普萃分析结果相矛盾53。近期一项纳入了10项随机对照研究共681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DJB1.治疗组的血糖改善情况更具优势;减少体重方面,H管EDJB1.组对体重的控制优于对照组,但并未达到美国胃肠内镜学会与美国代谢和肥胖外科学会建议采用内镜减重治疗的阈值(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225%)16o此外,也布T匕消化道出血、肝脓肿、胆管炎、胰腺炎、设备移位和梗阻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54.自2007年第1例EDJB1.报道后,迄今为止已有超过3000例相关临床研究的实践,但是受限于对体重、血糖代谢相关指标控制远期效果的不确定性和相关不良反应,目前该设备尚未通过美国FDA批准上市,有待进一步进行装置的优化和改造55,56,57,58»近日,一项来自国内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使用改进的设备对减重和血糖等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进行了探索,其中分中心短期研究结果显示EDJB1.术后3个月可有效减轻肥胖伴非酒精件.脂肪肝患者的体重,同时肝功能、胰岛素抵抗和相关代谢参数也得到明显改善;且设备改进后,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其间仅有1例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为上消化道出血59o短期的分中心临床研究显示安全性尚可,多中心的研究数据暂未披露,还有待进一步大样本、中长期的临床研究和随访明确,2 .十二.指肠黏膜重建术(duodena1.mucosa1.resurfacing,DMR)陈述20十二指肠黏膜重建术目前的研究显示安全性尚可,但是对于血犍及体重作用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有待进一步明确.(证据级别:C;推荐等级:2;共识水平:完全同意61.70%,基本同意27.66%)DMR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内镜卜.治疗2型糖尿病的技术.该术式是仿照EDJB1.的创新研究,其原理是在内镜下将一微型球囊置入十二指肠降段,向球囊内注入热水以消融卜二指肠表面黏膜,从而达到限制吸收和彩响胃肠激素分泌的H的。2016年该技术首次被报道用于治疗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初步研究显示该术式的患者耐受性良好,对血糖改善明显,但降低体重的效果不显著,大多数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恢复到基线体重60。DMR控制血糖及体重的原理和EDJB1.相似,都是在干预卜二指肠吸收的同时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初步研究提示DMR的安全性尚可,但是其对血犍及体重有益作用的持续效果还有待更长期的临床研究明确61。四、总结多年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持久有效减重的基础,对于难以单纯籍饮食、运动或药物达到持久方效诚重目标的患者,消化内镜和(或)外科手术方案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减重治疗的难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较为强大持久的助力,以提高持久有效减重的成功率。但需要关注的是,患者短期的体重F降,并不意味着持久有效的体重控制,存在着复胖风险。肥胖症的减重治疗是需要长期的多学科深度参与的综合性治疗方案,需要营养科、运动及康复医学科、减重代谢外科、消化内科、护理部门、精神心理学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指导并帮助患者从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上做根本性的调整。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消化内镜减重技术发展迅速,国内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也初步展示出其成效,消化内镜减重技术在国内实践和推广的呼声也口花强烈。本次专家共识的制定,也有望对我国消化内镜微创减重技术的发展和减重综合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