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形势与政策讲稿第四讲:下好区域协调发展这盘棋.docx
第四讲下好区域协调发展这盘棋0教学目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方式,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教学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区域协调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在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空间治理及生态保护等视角上,具有相同的内涵要义:认识到我国各地区基础条件差别之大世界少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必须顺应区域发展在时序上有先有后、程度上有高有低、速度上有快有慢的规律,实现区域发展的“相对平衡”:认识到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就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玳要支撑、构建良好局面。B重点内容1.讲清楚区域协调发展故略的内涵要义和鲜明特点。在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不断延伸,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位界定更加精细,内容特点更加鲜明,政策举措更加有效,整体性、丰富性、时代性进一步增强.2 .讲清楚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成就与挑战并存。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遏制孤立发展、片面发展、畸形发展、隐患发展仍需攻坚克难,追求发展布局、发展关系、发展要素、发展进程的协调性仍任成道远。3 .讲清楚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遵循的发展理念。立足局部和当前,着眼全局和长远,导垂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保障民生底线,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fe教学难点1,准确阐释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故略的突出特点4 .全面把握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国情5 .深刻理解推动区域协谢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实现路径fe教学导入“唱和如一,宫商协调。”这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的一句名言。讲的是,唱声与和声必须统,宫音和商音相互协调,才能演奏出美妙和谐的音乐。一个国家的发屣也是如此,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持续健康、行稳致远。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中国奇迹”,也出现了“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In1.显。东部沿海率先发展与西部一些地区相对落后并存,流光溢彩的都布与相对萧条的乡村同在。中国式现代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确保欠发达地区能筋在共同金裕的道路上不抻队、赶上来。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8场座谈会,着眼全国盘棋,久久为功、步步深入,国绕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落实作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到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从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到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国区域发展整体性不断增强。”要把准各地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环境容量、开放开发潜力,加强统筹规划和产业合作,推动形成山川共济、城乡融合、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明/新征程上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广袤大地上,个个增长极、动力源、发展带正加速崛起.要素流动更加活跃,为经济发展增添无穷动力。立足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实施了哪些战略?我们的家乡因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生了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区域的自然京赋、经济基础、社会风俗有很大差异,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隔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关乎统筹域和全局、前沿和后方、发展和安全,是一就联动东西南北、统筹国内国外的发展大棋局。近年来,随着项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在我国扎根发芽,从臼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东部沿海,我国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持续增强,不断延展着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时空布局。上一、全国一盘棋协调商全局j区域协调发展,是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使各个区域之间相比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朝着理想状态演进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地理学家胡焕博绘制了一条连接我国云南腾冲与黑龙江理库(今黑河市)的地理分界线,根据当时的计算,这条线的东侧,面枳仅占国土面积的36%,却聚集着全国96%的人口和95%以上的经济:这条线的西侧,占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全国4%的人口和不到5%的经济。“胡焕断线”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使得跨越“胡焕庸线”的相关议题长期受到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统筹区域发展进行了艰辛探索。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强调沿海地区要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出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要完整准确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不断延伸,由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拓展为缩小区域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新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现突出特点。1 .精准化的区域协调发展落子有定,步步为营。新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了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类型、功能定位等因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政策制定更加注揖精准性、有效性、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体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故略,在狭义上,是指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嵋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以及实施好陆海统筹的战略安排等,它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体系中起着核心和基础作用。区域重大战略,指针对对全国发展大局有重大影响的地区进行先行性和示范性布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引擎和发动机,仃利于辐射带动更多地区触入全国协调发展的大局。目前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现港澳大湾区发展、长三角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若干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我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入口分布、经济布局、国上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确定其主体功能,据此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城乡融合和协调发展的两个轮子,二拧同样具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功能。比如,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城镇化规模格局和空间格局的优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应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故略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加大对脱贫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支持力度,也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2 .高质生的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因此,区域协调发屣,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实现更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蜘新发展理念,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区域经济发展引领,兼顾生态功能区和特殊类型区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京津英、长三角、噂港澳大湾区是支掾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其中,京津翼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谢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以北京首钢园巨大的冷却塔为背景,运动健儿们Y冲天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这里壮观的功勋高炉曾见证了钢花四溅、铁水奔流的火红年代。首钢撒迁河北西妃甸后加速技术创新,如今,首钢京唐汽车板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前三.国内每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采用首钢电工钢制造。而以冬奥会为契机,北京首钢因通过对工业遗存和风貌的保护再利用,实现了让世人惊叹的转型。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北京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天津以“引得来”巩固“发展好”,河北用“接得住”实现“升级跳”,京津典如同一朵花上的花麟,瓣福不同,却瓣般同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尚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必须以是否有利F促进共同富裕作为揖要标准,以各区域人民是否获得相对均衡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区域政策成效的评判标尺。改革开放初期,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为我国全面融入国际市场、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迅速提升、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成为制约人民幸福感提升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农村和城iB、东部与西部、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生态脆弱性地区与主体功能区等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力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比如,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这项制度从“给钱给物”“建厂盖楼”的“硬件”楮扶模式,到越来越多资源、技术、人才等更为关键的“软件”涌入西部,西部地区制度、观念甚至社会风尚发生巨大改变。近年来,国家还通过提¾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扩大农村危房改造服务对象等举措,推动缩小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3 .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促进地区自然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双碳”目标与经济增长的整体协同,最终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资源环境可承我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包含诸多生态理念,西部地区的大保护、大开发,东部地区重大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长江经济带、黄河经济带的生态保护都体现r协调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汀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江豚的生存状况,是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过去儿十年,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长江江豚的数量一度呈卜.降趋玲。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的全面启动与持续推进,长江鱼类资源开始恢豆,江豚的食物变多j"数量也开始增长。近年来,我国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对9000多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把最珍贵的自然资产、最美的国土严格保护起来。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纪旗舰项目”。完成历史遗帝矿山生态修史近435万奇,整治修爱海岸战2000公里,修复滨海湿地60万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带来经济财富、社会财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上二、洞悉大棋局把握新形势J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各国发展历程表明,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的发展阶段,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从扩大转向缩小的转折期。能否成功实现这一转折,事关现代化能否如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既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宙要途径:既取得r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面临不少必须正视的问题和挑战.1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及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各地区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发展均衡性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增强地区增长极引擎作用等方面成效显著。区域板块发展平衡性显著熠强。驶出过新中国第一批解放牌载盎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第一辆内燃机车的东北地区曾长期面临经济发展动能不足、市场化程度较低、营商环境较差等问网,经济发展曾有所抻队。近年来,东北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冰雪旅游火爆"HI圈”,“投资不过山海关”有了“山海关不住”的迹象,国家队、市场力量正在加码东北,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活力。另外,从近年来区域经济运行看,中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总体好于东部地区。2023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1.提高到21.4%、21.5%,动力源地区引擎带动作用得到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40%其中,黑港澳大湾区流的营商环境、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市场,吸引全球各地人才远赴“追梦”。2023年,香港初创企业数目超过4250家,创历史新惑,其中约20%的创办人来自英国、美国、怯国等海外国家或地区。三大动力源规模经济效益、创新要素集聚、人才高地建设、对外开放开发等走在前列,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全要功能区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长江经济带区域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班址发展规划纲要深入落实,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提升,2023年我国主要江河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1.7%长江干流、黄河干流全线达到H类水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生态功能区保护治理成效逐步显现。2023年,黑龙江、河南、山东等14个产粮大省(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提升至81%,有效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能源富集地区建成一批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能源开发运输格局进一步优化,国内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有效提高。区域开放水平跃上新台阶。在我国,西部地区与周边13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1.8万多公里,是我国与周边邻国边界最长的地区,也是我国边境口岸最多的地区。21世纪初,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的30与左右。如今,内陆腹地正由开放的边缘变为开放的前沿。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量增至9000多列。以前,泰国、老挝等国家的热带水果到达川渝需要20天,现今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很快仅需要4天。优物借此跨越山海,用服务联通世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共商共建共享”在西部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我国各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脸区等发展能级持续提升,开放红利延展为发展红利。2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问题和挑战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成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区域协调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故,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关系问巡上。东西部地区发展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东部与西部区域经济差距,也可以视为沿海与内陆地区区域经济差异,是我国经济区域差异的基本格局。目前,东部地区结构调整步伐快于西部,发展侦星和效益优于西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东部的优势在弱化,经济总量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据测算,21世纪以来,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在20年内扩大了4倍。西部地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社会公共服务“软件”差距较为明显。北方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经济带没有将其强力的政策优势和人口要素充分发挥。加上近些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下降和人口大量流出,东北老工业区城市经济带发展动能严重不足,在绿色低碳发展背兔下,北方地区先发于传统工业行业的区域普遍处于新旧产业交替期。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突出,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经济转型升级相对滞后。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仍有困难。欠发达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较低,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边境地区人口流失、边境村空心化等问题突出,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发展面临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制约。比如,大兴安岭有786公里边境线,是祖国的“北大门”。当前,边民人口结构失衡,年轻人口流失严重,给稳边固边守边戍边带来较大险.患,产业发展活力不足,部分抵边村屯交通、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白、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难以满足边民需求,又与当地人口流失问题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任务艰巨。部分关键产业、产业涟关键环节分布过于集中,一些地区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的匹配性不足,差别化的区域产业政策亟待完善。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地区间产业同痂化发展、低水平重匆建设等问题仍然突出。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从客观因素看,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累赋、经济基础、历史文化等存在巨大差异,这有利于形成广泛分工、强大市场和广阔回旋余地,同时也会带来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经济发展不可能整齐划一“齐步走”。从主观因素若,一些省份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制约/经济发展潜力的充分发挥.同时,市场化多元化的利益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生态保护地和受益地之间补偿机制不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缺乏有效途径,产业转移、园区共建等跨区域合作缺乏利益分享机制。二三、落子循章法瞄准高质量J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两条母亲河、三大城市群、四大经济区在全国盘棋中遥相呼应、连接成势,必要协同发展、势能强劲。新征程上,根据各地区条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出发,进一步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保障民生底线,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1 .因地制宜,尊重客观规律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阶段看,我国正处在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常裕的过渡期,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从“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转向“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始终是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遵循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经济规律,应充分发挥强劲和活跃的增长极在推动发展中的引擎作用,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一架C919国产大飞机,是观察长三角乘势而强的最佳案例。总装在上海,约10%的零部件、50$的铝材、50、的安合材料结构件来自江展,舱门、发动机隔热材料来自浙江。在上海的喈动下,合肥、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城市携手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共圆中国人的“大飞机梦”。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3/5、1/3和1/3,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2/5。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171分增长到2023年的262分,整个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远高于单个城市的GDP和经济增长能力。就这样,区域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带动量的合理增长,发展新优势得到全面整造。2 .各场所长,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找准自身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发展方向,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才能不断增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在国内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更好地将自身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就是各扬所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使区域发展与自身主体功能定位相匹配,与支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相适应。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承我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成为制度创新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全国裔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区域,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研究的比较优势,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解决“卡脖子问题,努力成为全国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高地。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多测重于优化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以及提高财外开放水平。各地区依据绿色发展的要求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更多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产品需求。以西南地区为例,长期以来,四川省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任,加快建设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故略基地,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2023年粮食产量创26年来新高。作为全国水电第一大省,全国每100千瓦时水电有30千瓦时产自四川;天然气(页岩气)资源量、年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全国每100立方米天然气有24立方米产自四川。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更加坚实,有效降低了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区域发展潜力和后劲持续增强。从全国来看,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各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国家的整体竞争优势才能真正构建起来。3 .精准施策,完善空间治理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基石自然资源累赋、经济发展基础等存在的较大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国土空间都适宜搞城市建设、发展现代工商业。定尺度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必有种功能居于主要地位。发挥好主要功能,实施主体功能战略,是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国土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打开中国地图,有一条与北纬30度线大致重合的318国道,从黄浦江畔到雪域高原,从温婉水乡到壮美三峡,从徽派村落到藏式明房,从良渚古城到三星堆遗址这条许多人眼中的“中国最美景观大道”,近年来之所以蜚声海内外,原因就在于它串联起丰富多彩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记录卜.城市化地区的流光溢彩、农产品主产区的繁华宓庶、生态功能区的瑰丽惊悒。我国适宜人类发展的区域相对有限,且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于“胡嫔!痛线”东南健,适宜工业化、城镇化的区域同适宜发展农业生产、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区域高度重登,易产生功能冲突。在这种形势卜.,必须根据我国特定的地理空间条件,遵循自然规律、经济社会规律,更加注重统筹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有效发挥政府规制和调节作用,处理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以相对有限的国土空间资源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通过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合理分工和空间集约使用,使城市化地区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产出,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发展,支持边强地区人口和经济稳定,达到整体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的均衡和最优化。4 .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底线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以人为本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瞄准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股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堪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H标,完善土地、户籍、社保等配套政策,扎实推进共同宓裕,才能夯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根基。推动城乡互促联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城乡协调发展仍然是全力补短板、固底板的重点所在,乡村振兴战略仍然长期而繁至。同时,也必须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对农村及周边产生良性格射作用。只有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以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提升县城对中心镇的集聚效应,才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整体良性发展,为整个国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卜.坚实基础。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患及全体人民。具体看,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堀起“四大板块”内部,存在区域内部的差异,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生态脆期地区仍属于发展“洼地”。这些特殊类型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蕴含巨大经济增长潜力,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的同时,进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和薄弱环节,加强普惠性、笔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根据不同区域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大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等方面支持力度,才能使当地百姓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不落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延伸阅读篇目推荐:;统筹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协圜发展,魏后凯,羟济日报3:2024年4月30日.;,:发挥比较优势缩小区域差能,肖金成,经济H报32024年7月911.、O链接一:权威声音习近平谈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嗨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2022年IOfJ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要把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加强关健核,献椀><',百中支创新解引擎能力。河发挥环京津的地缘优势,从不同方向打造联通京津隹羟济廊道,北京、天津要持续深化帮扶,带就可北有条件e州区更好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三r业转移.2023年5月12日,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雌国加强乐1匕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力曜与东部沿海和京津英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2023年9月7日,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翊S。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j由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蛔通互联性、I统Ti、现U卜致性、执句幅胜.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23年IO月12日,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大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献成和协同配合,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啕5展.一2023年I1.月30日,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加强与京津蕤、长三角、客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齐带发展、意可流域生态保护1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有序承接产业悌度转移,优俨业布局。2024年3月20日,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堀起座谈会上的讲话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修豆取得重大成效,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开放型经济格局加快构建,基础设施条件为改观,人民生活ZK平稳步提高,如期打赢陶雌战,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4年4月23日,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淡会上的讲话CS链接二:政策措施1 .组建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比如京泽装协同发展、长三角f化、长江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重大鞠.党的二十大之后,党中央决定把这些重大领导/J圉合并为"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跑"来统管.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研的有关重大部署、重械划、重要政策、重点项目以及年度工作安,办调解决重要问题,督俯t事项.(摘自2024年7月16日国际砥)2 .高水平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跨区域税务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经过7年多努力f西部陆海新通道建劭崛伸,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500个港口,国内侧18馆区?三71个蜥。2024年4月26日,重庆、广西等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税务部门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跨区域税务合作机制,助力西部陆海新通窗口快成为内畅外联的开放通道、发丸行协同方面,聚焦交通基建国际运输、仓储物流出口退(免)税等重点领域,探碎般区域税费1执行差异协调研讨机制;共同研究优蟋费优惠政策落药替施,制定编发期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税费优惠i清单及相沟汇编,确保I红利直达快享、充分释放,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回应通道建设经营主体诉求,整合税务辍内峥专家区域内娉资源,联合培养"外语+税务"豆合型人才.雨)畅通沟通机制,为企嵯供全方位服务.(摘自2024年4月26日中3 .京津翼新增超百项"区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近年来,北京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一怒喊效。2024年5月6日,d晾市政府ED发2024年4晾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并提出,聚焦嬲咫网产业树乍,三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别瞄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进京津其营商环境优磁升,i½新增100项以上“区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将进/巩固和深化"一业TiE"、"T棒"、社会投资项目综合审批等改革,推出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信用修复等集成办事场景,不断优化办事体验,让企业和群众真正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摘自2024年5月6日中国政府网)4 .推动成渝区域交通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标准,对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作用.要更好服务区域重大Iy褥,必须坚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协调互补,构建协调统一的标准体系.2024年是成渝地区双蹴济圈建设步入第五个年头,区域合作进入了聚力推进、深度融合的新阶段。2024年5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高质贵发展标准体系发布。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突出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衔接、运行管理协同联动三方面需求,加快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标准制定,完善山区水上旅游航道建设标准,完善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设计标准,推动研究高速公路智能化、内河码头自动化等标准,统一汽车充换电设施和加氢设施运营服务标准,服务智慧公路、智慧港口建设,推动交i合,鼓励发展无人驾驶和(般经济.成渝两地以标准为引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落地实施了一系列智修、绿色重大项目,在运行管理协同联动方面开展了重点工作试点示范,积极助力成守网)渝交通一体化走深走实,(摘自2024年5月17日中5 .关于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施行2024年7月1日,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首部协同立法项目关于促进的匕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三i1.u行,为东北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对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互未决享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三省一区自然景观优美,生态姬多样,冰雪、森林、山川、湿i也草原、沙漠、湖泊、江河、海洋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气息浓郁,多元文游资$色鲜明.化交织,民族风情、乡土风韵、开放风娘振兴风采等人:决定梳理了朱1.t三省一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明确协同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路径;注重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跨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协同发展合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共性问题,推动相关法律;撒衔接,促进旅游资源互未决享和高质量发展。决定强调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整合文旅资源,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力曜信用和安全保障,优化公共服务;整合优质资源,联合开发环长白山旅游产品,中蒙、中俄、中朝自驾游产品,环日本海由磨仑旅捺产品等区域线路,建立宣传一体化机制,通过市场共塑、资源整合、品牌优化、同步宣传,提升乐1.t三省T三g拈牌影响力.(摘自2024年7月1日中I牺)/链接三:观点i.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樊杰:提升东部发达地区增长能级和培育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动能并重面向"十五五"时期,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要适应全球化新趋期口把握我国双向对外开放格局的新优势,将提升东部发达地区增长能级和培育欠发达地区新动能并重起来.既要在东部发达地区若力以增量实现新质生产力的集聚发展,也要在i欠发达地区基于喇匕较优势特色产业链走新型理化道路.要适应人民哙肖费升级和实现为碳绿色发展目标的要求,重新审视各地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价值、文化资源优妍区位条件,把重构地方产业蛔在全球产业链由S开地睡关联.(摘自2024年6月19日人民政协网)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畅通空间对流机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谱写协调发展新篇章,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任何个人都不可能脱璃社会而生存,任何社会的经济空间也不可肯娜立存在和发展。不同空间之间总要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人员、货币、信息的流动,这便形成了空间对流.畅通空间对流机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摘自2024年8月9日盼即月曰报)3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开发室主任黄征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新发展阶段,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钿ti½区肩负着维护国家国防安全、泡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任,西部地区是维护生态安全、边安全、能源安全的重要区域,东部地区雌护产业安全、金融安全的主战场,在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中纳入差异化的安全目标和现代化的目标,便于各地更好地哪优势,拗赋候设中的定位(摘自2024年3月15日中三S三三)4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新时期,西部地区要抓重点、中海板、强弱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端准性,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缄路子,形成大像户、大开放、高质量发感潮格局.羽麻兴是全方位触,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更大突破,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部地区要加大对勺出放力度,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创新要素聚集、现代制造业领先的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在全国率先建立全方位开放磐粉体系,姗雌肿吮化.(摘自2024年7月9日经全、可持续和平目标,强喊划布局引导.价国家层面,要把转济日酸)5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魏后凯:区域协调发展要考虑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问题从更大的空间范围看,实现全域共富,需要考虑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问题,推动形成国珏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为,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砒i性机制,空间效率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应该发挥市场:将更多考虑国家安在空间资潮已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政府出台相关区域口与转移人口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促进产业分布、就业岗位与人口分布相酶,实蝙济发展与人口、资廊竞相协调.侬体区三g三,要遵簸乡发展规律,以中心城市、都市篇¾三1.以W重要载体,三E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4城市和/J峨镇协调发展,脸更高质Ja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摘自2024年4月30日保济日报)6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叶振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应因地制宜强化比较优势人口大省可抓住人口资源优势,以场景创新为突破口,大力开发基于不同需求的新场景,吸引头部企业布局,带动主题场景相关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