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_T 2519—2024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ocx
ICS17.240CCSz05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25192024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1.specificationfore1.ectromagneticradiationenvironmenta1.monitoringof5Gmobi1.ecommunicationbasestations2024二JO6-07布2024807实线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方111范困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4通用要求45 Ut1.56 j67数据处理及报告编写88质量保证8附录A(资料性)5G终然各频段接收灵敝度要求9附录B(资料性)5G移助酒信基站电极辅射水平理论预测方法I!附录C(规范性)监测仪涔探头与5G终端设备、5G移动通信基站间位祝关系12附录D(资料性)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现场记录14附录E(资料性)电极管理监测平台内置监测报告模板16本文件按照GBJT1.1-2020标准化1: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城则3的现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货任.本文件由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叮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材中心、中国旭侑股份物限公司广东研究院、广东河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宁健、王故剪、李华与、罗杳文、李占优、汤泽平、王华刚、程晓波、泰文蟀、谢平展'陈少川.刘塞.II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9本文件规定了SG移动通信基站电减辐射环境监测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通用要求、监测系统、监测实施、数据处理及报告编n和质量保证。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工作频率小于6GHM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姐射环境监测,也适用于对同一站址存在5G及其他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本文件亦作为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质口监督检杳的技术参考文件。2翔e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H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170数位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HJ"10.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购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PUT10.3柏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减辅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11515G移动通信基站电祗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IEC62232聪站周边用于评估公众晚露的射频场强、功率密度和比吸收率的测口方法(DeterminationofRFfie1.dstrcngth,powcrdensityandSARinthevicinityofbasestationsforthePUrPOSCOfeva1.uatinghumanexposure)3GPPTS38.101-1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新空口:用户设备无线发射和接收:第1部分:范围1独立组网(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caTcchnicaI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NR;UserEquipment(UE)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k>n;Pan1:RangeIStanda1.one)3术管碇义、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ft½basestation在陆地移动业务中的陆地台,为一个小区或同站址的多个小M服务的无线收发信设备。3.1.25G终设备5(;userequipment承我5G移动通信业务的终端设备.3.13电境CCf1.K目标e1.ectromagneticradiationenvironment-sensitivetarget电磁射环境管理与监测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T等ff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机3.1.4天面(hep1.a(ormonIhCtoPofthebui1.dingS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架设的建筑物顶部的可立足面.3.1.5天OV公众活动区域pub1.icactivityareaofthePhItrormOnIhetoPofthebui1.ding5G移动通侑基站天跷架设的建筑物大面彳I"公众居留、办公、运动、饲养动物、种柚花卓、晾晒衣物等活动的区域.3.1.6关健点位monitoringkeypoint反映SG移动迪伯基站电联辐射水平的、有代表性的环境监测位置.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谱适用千本文件.5G:第五代(FifthGeneration)NR:新空口(NewRadio)cMBB: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MobiICBnNdhnnd)RBw:分辨率带宽(Reso1.utionBandwidth)PCI:基站初理地址识别(PhySiCaICe1.1.Identifier)mMIMO: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Mu1.tip1.eInputMu1.tip1.eOutput)FDD:领分Xi工(FrequencyDivisionDup1.ex)TDD:时分双工(TimCDivisionDup1.ex)4通用要求4.1 资科收集4.1.1 开展5G移动通信法站电毡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前,应收集被测般站的法本信息,包括:旗站名称、运营的位、建设地点、发射领率范相、天线支架类型、大战数埴、运行状态和天线离地高度等.4.1.2 根依监测性历和目的,还可以收集共他佶包括:羟纬度坐标、Pa伯息、发射机型号、标称功率、实际发射功率、平均负载、天线增益、天线下倾角(机械下做角电子下M1.角)、天线波用宽度(水平宽度、乖£1宽度)、和天线方向图等参数。4.1.3 对同一站址存在其他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基站可根据需要收集同样的信息.4.2 环境条件按照HJ1151的要求,监测时的环境条件应符合监测仪器的使用要求,<3监制因子和监律|Mk移动通信基站电横相射环境的监测因子为射频电磁场,监测参数为功率密度或电场强度.4监HI高度按照HJ1151的要求,监测仪器探头距地面(或立足点平面)1.7m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择赛刈高度,并在监测记录和监测报告中注明。4.5航要求在广东杳内开展自动通信基站电感辎射环境监测应上线广东省通信茎站电役环境管理与监测平台(以下简称电磁管理监测平台),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全过程应在电祕管理监测平台留痕.5OIXtt5.1 KttiajA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系统由选翔式电磁幅射监测仪、5G终沏设备.支槊等组成.5.2 M式电磁射IM1.仪5.2.1 MUX通频式电超辐则监测仪应满足1IJ/T10.2要求,井纪符各向同性探头,K工作性能应滴足恃测电超场费求,监测仪器的检波方式应具有方均根检波方式。5.2.2 电性能襄求选版式电融柏射监测仪的电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要求.«1批犬电”NIM1.仪电性能要求指标性於要求顿率响应900W1.1.z-3GHz,f1.5<IB<900MHzcR>3GHz,(3dB动态范困>60<1B测此范困上限225Wm2(100V11)下双£7X10Wm2(0.05Vn)物t度ftS1.5dB频率谈垄被测吸率的千分之一各向同性<900U1.z.(ftg<2dB900M1.k-3GHz,W«<3dB>3CHz.(ftg<5dB5.3SG5G终端设备应具备通信主管部门硕发的进网许可标识.性能应满足表2要求.«25(;图峰备性能要求指标性能察求划率范国W6G1.h发射功率26dBc接收灵政改符合3GPPTS38.IO1.T接收灵敏收的要求.见附录A运行内存,8GB表25G1?端设备性能要求(续)If1.标性僮要求接作系统支持SGia怡的操作系统网络利大支持与被测A站建立连接的5G(VR)通信制式54支架选顺式电融箱射监测仪和5G终然设得的架次支架应使用不易受潮的M导电材筋支架.6监测实施6.1 场景迭IK监测时,被监测的5G移动通信基站应为正常工作状态.确保5G终幅设得与被监测的5G移动通信基站建立连接,应使用CMBB应用场景下的“数抠传输(下蚊)”模式,每个监测点位下较总流员为3GB.6.2 监测关键点位监测关键点位包含以F三个点:口)天向公众活动区域被大值监测.白:5G移动诩信基站天线架设天间有公众活动区域内的电横幅射水平最大位点位:b)主竭方向最大值监测点:5G移动通信基站各天线主钳方向公众活动区域内(不包括天线架设天面)的电横粗射水平Jti大值点位Ic)公众活动区G大值监测点:5G移动通信基站周用(不包括天淡架设天面和主JW方向公众活动【又域内的电磁物射水平最大值点位,6.3 点位布设6.3.1布点区域6.3.1.1监测点位应布设在5G移动通信越站天线精液苞国内的电磁帮5M环境敢照H标处,Ifi点布设在以5G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地面投影点为留心,半径80H为底面的IW柱体空间内的公众活动区域:优先布设在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距阳天线最近处,但不宜布设在需倡助工具(如梯子)或采取特殊方式到达的位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架设天面属于公众活动区域的,应在该天面公众活动区域布设监测点,根据监测君要,可在菸站周围扩大1近测范围或增加监测布点.6.3.1.2 可根据5G移动岫信基站相关参数,通过理论预测(按照IEC62232中IMMO技术的5G移动通信荔站远场轴向功率密度预测模式,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理论预测方法见附录B)和现场巡测确定监测关键点位.6.3.1.3 监测时,监测仪器探头时于支架上,探头尖端与操作人员躯干之间不少于0.5m;避免或尽批戒少周边偶发的其他电横辐射设施的干扰.6.3.1.4 1.1曲:测仪器探头与5G线常设符、5G移动通信携站同位觥关系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6.3.2建筑物外6.3.2.I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在可视施HI内,监利仪88探头与5G终端设备、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应保挣在同一条直线匕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间水平即离1n,监测仪器探头。5G终幅设备.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间位葭关系应符合图C的规定.6.3. 2.2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在“祝范用外.监测仪器探头,5G终端设备高度保持一致'水平距离1以监测仪湍探头与5G终端设;间位置关系应符合图C.2的规定,6.3.3«修内6.33.1 监测仪8»探头与建筑物内带电设备之间距离不少于1.m.5G移动通信总贴大线可视范围内,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法、5G移动通信基站大战应保持在同一条在战上,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珀设的间水平用围1m,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绻端设备.5G移动通信基站天城间位置关系应符合图C1.的规定.6.3325G移动岫信基站天线在可视他同外,5G终端设各与监测仪潺探头高度保外致、水平距离1m.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存间位巴关系应符合图C2的煨定,监测点位应布设在朝向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位置.监测仪器探头应在窗柢(即台)界面以内:也可根据监测褥5J在室内其他位置布点.6.4仪6.4.1 监测频率应设置为检测5G移动通信期站发见大戕工作状态时的下行地段,根据实际需求可同时包含其他电½S射设施的版段.6.4.2 仪器RBW应设置为500kHz.6.4.3 若监测仪器只备自动调节量程功能.应优先采用自动调节功能;若监测仪器不具备自动调节量程功能,应将监测仪器收程设置为梢人于实际场强加,不能小于实际场强依,也不应过火.&5*«««读取任意连续6min内方均根值的平均值。6.6H记录6.6.1 SMM记录4.1中收集的相关侑息.6.6.2 19*条件6.6.2.1 汕次讣境温度、相对JS度和天气状况。6.6.2.2 记录监测H期、监测起止时间、监测人员、监测频率范困、监测仪器(含探头)长弓和编号、RBW,5GW/设瞽型号和数贵,监制仪器(含探头)量值溯源信息.6.6.2.3 记录监测时数据下敦总流用、MBB同用场提下的最高下我速度等.6.6.3 m息及龄果6.6.3.1 绘制现场监测点位示意图.杯,.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及火主检方向、IS测点位和共他可视范阳内的电屈翻射设施位置.1.1.1.1 记水监测点位的名称、经纬度、电磁翻射环境陂监目标与5G移动通住基咕天我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垂直距肉、水平矩离等),记录监测数据并符注繇测关键点位.6.6.3.3 监测时保留频谐图和列表图,顿诺图中应包含监测时间、费!率和监测数卜'".U.列图中应包含监测起止时间、监测对望的频段和该频段脏泅数据以及其他频段监测数据等信息.6.6.3.4 对同一站址存在5G移动通信基站及其他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旗站开展电俄辐射环境监浏,必要时使用选频式电磁输射监测仪的丹衣模式,取得5Gf多动通信基站及其他网络制式移动通信葩站的电£招射监测数据.6.6.3.5 魁测时应拍摄监测关键点位处测眼照片,照片中宜包含5G移动通信基站(灭线可视范困外的可不包含、监测人员、监测仪网、5G终端设备和时间等信息.6.6.3.6 现场监测记录内容与格式见附录D.6.6.4必要时,记录被测5G移动通信基咕的Pa信息.7It处及振传耳7.1 MM7.1.1 监测仪器采用枝正方式进行量值溯源的,应根据最接近率和场强的校准结果对监测数据进行修正.7.1.2 监测数据修正后,应按照GB,,T8I70的要求迸行修约,监测结果宜保留2位有效数字,标准偏差宜保留1位有效数字。7.2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应按照GB87O21IJT10.3M1.关整求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7.37.3.1 本央求监测机构应通过电擀管理监测平台自动生成监测报告.监费机构的监测报告可利用平台内置模板.电感管理监泅平台内置监测报告模板见酊录E,也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定例,均应纳入监测机构筋鬓管理体系的报告模板.7.3.2 告生成7.3.2.1线上获取监测环境条件'监测数据及现场监测布点示意图等,电磁管理监测平台匹配监测人彷、监测仪器等信底,按照流程自动生成监测报告.7.3.2.2线下记录的监测环境条件、监测人员、监测仪器、监测数据及现场监测布点示意图等信息录入电磁管理监测平台后,按照流程自动生成监测报告,并应对监测全过程留痕甘理.8HMS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监测质fit保证应包括:a)监测机构应具备与所从M的电段塔射环境监测业务相适应的能力和条件;b)览洌点位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应符合6.2的要求:O监测仪涔(含探头)应定期开展量值溯源,并在其证书有效期内使用:d)每天监测前后均应检件仪器状态,宜采用标准的检验网进行检脸求附认监测仪器及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C)监测人员应经过业务培训I.现场监测I:作应不少于2名监测人员才能进行:f)监测时应持除干扰因素,包括人为干扰因索和环境干扰因素IS)监测中异常数楙的取舍以及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按照统计学保则处理:h)任何存档或上报的监测结果陶经过更审:i)应建立完将的监测文件档案。1.)IM411rHI-U24(MHDst.MMHUMtMttawMiPPI、Pj(Hi"SG终期分发处依依山世收无比AJ.*.5G"MMMUmIftM1.rtrHfwHh»u么B>IOWt(15420WUOfW25WtIiBd笫UhIifWWMIU>>fte1.504Iift1.1.COUkg70WiUftdWWU1.<B90M1.t-I1.fh1.IWWcIH)AK115-oo-«.R-16.0加R*7-,-4XiA-fr>.Hmi咨I-«.0以7诩.?-97.5“<祀2-OiO-02.1以9-».7315WOKIKWo83W.7W.MSX3I-<)»M.1.#191。W.HW.0FZHmM.5钝41.2W.I修。aS15".0-ft1.R的。mk卜一(,»W.I8.1典6m8isSQM.8倒小aWO»m.I91.TBT.2m315好.s358R-73.SI.<匍-ft>.h41.0-M.6H)(M14Wi,w-OXK-MW-6田6WWJr谦6XWX由£汨OC9W-HW-S1.m£节利34iTO-此。底SW-6CT-IW-注»!«-3%8犯”*wI城»STft-6XfcX号X战16-H,(6626(MI,OC9W-Q钟U5-i1613016MW-SI(M1IS9-9,三-3M-6W-ICO-ITAr»W-9SG-09II"【字-9W-。炎-I1.S-IW-0传0ZCW-IHG-OT9M-9W-6<«-F16-OW-8IG-51ywfrMFM1.81,mwWIrm弼WIO比W)xW09(Wnwos;而mWJxm<«WiMFq<E<MP>RRS1.W1.r*O1.MRXiMWMWJVhU1.1.M*HmgnnHHHIwKZf1.fZr>MMIW»B(XWtt)电1M平台内M1.k报告根电凝管理监测平台内置监测报告模板见图E.17图E.7,XX监测机构测报告顶目名称:监测类理:委拗I1.构:签发H期;ff1.E.1歌黑机构说明我00E.2报告编号XX监测机构监测报告1.S*I*S2n,方法3fiMft仪名称仪SS型号仪器4号性健指标校值值息第1页共5页ff1.3nu',垄号4AMM-3KMMM*¥mMMw三MM胃%sSSSM«电子笠名监涌入0制»名电子程名核人B朗Sg电子卷名签发入HM£名与2页共5贡IQ20第4负共5贝SE.6现场瓶片2片天Er公众标娅照片片公众活动区城笫5页J报触号及演谱图MtE点IMH区编袱值IM点ffH,点快5页ff1.E.710Z6IgZjJEgO广东省地方标准5G移动通信基站电梯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瓶DBW.25192024*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印刷广州市海珠区南田路563号1304室IiC政编码:510220电话:020-8425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