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4310-2024海上固定平台总体设计规范.docx
ICS75.1X0.10CCSE94G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T443102024海上定平台总体设计规范Genera1.designspecificationsforoffshorefixedp1.atform2024-08-23发布2025-03-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V1葩困12规范性引用文件I3术语和定义24总体要求25总图25.1 通则25.2 平台方位35.3 竖向布置354井口区35.5 油气水处理区35.6 联油储存区35.7 火炬汨和冷放空打35.8 公用设备区45.9 房间区45.10 吊机和卸货区45.11 应急集合区和救生艇筏45.12 直升机甲板45.13 生活区46工艺56.1 通则56.2 工艺系统设置56.3 工艺参数选取56.4 备用原则87消防与救逃生系统87.1 消防系统87.2 救逃生系统97.3 脱险通道IO8配管108.1 布置IO8.2 材料I1.8.3 应力分析I1.8.4 隔热隔冷1285标识129机械129.1 通则1292燃料要求129.3 主要设位129.4 暖通1510电气1610.1 通则1610.2 电力负荷1710.3 电源系统1710.4 供配电系统1810.5 保护测控IS10.6 电力监控1910.7 主要电气装置1910.8 电缆1910.9 无人驻守平台补充要求19I1.仪表及控制系统2011.1 总体要求2011.2 控制系统2011.3 过程控制系统20H.4紧急关断系统2011.5 火气探测报警系统2111.6 现场仪表2111.7 控制盘2111.8 中控室2111.9 井口控制盘2111.10 电源2211.11 气源2211.12 仪表电缆和管道2211.13 接地2211.14 计砒方案2211.15 无人就守平台的要求2212通信2212.1 总体要求2212.2 通信设招配置23113安全技术要求24I1.12.4 无线电室布置2412.5 电源24125天线2413钻构2513.1 通则2513.2 结构总体布置2513.3 设计标高2513.4 构件选择2613.5 飞激区和冰磨蚀区2613.6 在位除力分析2713.7 地震分析3013.8 疲劳分析3113.9 波浪动力分析3113.10 桩基础3213.11 座底检定性分析3313.12 施工分析3313.13 浮耗分析3514脑袋3514.1 生活区3514.2 组块嗝装3615防腐3615.1 通则36!5.2阴极保护3615.3 防腐馀层3615.4 油气处理设备设施材料选择37附录A(资料性)消防员装备列表38附录B(资料性)暖通398.1 一般房间通风换气次数398.2 推荐风速408.3 库房温度伯40参考文献4!本文件按照GB,T1.1.-202()E标准化_E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3的规定起草.请注避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讹任。本文件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C3S5)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明位: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货仔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价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眼公司、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晓则、于春洁、更志、衣华祖、徐海波、孙伏、常住、孙友义、王丽勤、高越、巴现、李强、白琳、金丹、陈f睛、郭华、王艳萍、万光芬、刘飞、吴露、林守强、大此千林、吴达华.王朝阳、陈抖超I、勺撒福、美!区诩营、口航、慈洪、李达、邯I冻、易丛、为徽1海上固定平台总体设计规范1m本文件规定了海上周定平仔的总体设计要求,包括总则、总图、工艺、消防与救逃生系统、配管、机械、电气、仪表及控制系统、通信、结构、笛装和防腐,本文件适用于钢制固定平台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各设计阶段,其他类型平台参照使用.2祝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时应的版本适用于冰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报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rr3836.5爆炸性环境第5部分:由正压外壳“p”保护的设备GBrr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rr12706(所有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j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wr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fr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rr15145输电线路保护袋式通用技术条件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IIi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8570.3涂覆涂料的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压敏粘带法)GBT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GB,T50062电力装置的维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116火灾白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泡沫灭火系统技术标准GB50350油田油气篥输设计规范GB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迫GB<52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揖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50823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尊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GB50频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JBrr1.1.1.67.1额定电压IOkV(Um=12kV)至IIOkV(Um=126kV)交联聚乙烯绝缘大长度交流海底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SY.T0033油气田变配电设计规范ISO8501-1涂装油漆与相关产品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表面清洁度目视检查第1部分:未涂奘钢材全面去除己有涂装刖材的锈蚀等级预处理等级(PrePara1.iOnofstee1.substratesbeforeapp1.icationofpaintsandre1.atedProCuC1.SVisua1.assessmentofsurfacec1.eaninessPart1.RusigradesandpieparaIihigradesofunu(>ateds1.uc1.substratesandofstee1.SUbSIn1.tCSafterovera1.1.remova1.ofpreviouscoa1.ings)ISO56(所有部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油、气生产中含硫化氮(HzS)环境下使用的材料(Pe-tro1.eumandnatura1.gasindustriesMateria1.sforuseinH2Scomainingenvironmentsinoi1.andgasProdUC-1.ion)3*ffDX卜列术语和定义适用干本文件.3.1海上固定平台OfTShorefixedp1.atform主要针对钢质桩基导管架平台,上陆甲板模块由导管架及桩作为支承结构的平台.3.2平台方位p1.atformorientation垂直于平台长边的方向为平台北,平台北与真JtZ间不大于9T的夹角,3.3主导风向prevai1.ingwinddir<x,tk>在给定的时间段,出现频率批多的风向。3.4主电站mainpowerstation海上固定平台的动力中心,为中心平台和周边平台的生产和生活等设施提供电力能源,3.5热站heatingstation为满足海上固定平台用热法要设置的供热系统及设备,为海洋平台上工艺系统、公用系统等各个用热设描提供热力来源。4总体要求4J海上固定平台设计直安全、经济、合理、易J布1&、安装、检验、操作运行利维护.4.2 海上固定平台宜采月成熟技术进行设计.4.3 海上固定平台设计宜乘用适合干海上油气田开发的、先进的标准或推荐做法.44海上固定平台可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设计,选择轻型、紧凑、高效设备,以减小设备尺寸,减少平台面枳和Jgfit15在满足生产、操作、维修前提下,设计阶段宜合理设计和布置平台.宜有效控制平台重量,减小平台重量偏心.46海上固定平台设计应明确基础数据包括环境水文条件、/期回页资料、平台寿命、自持天数等。4.7海上固定平台宜根据油气类型及设备布置对甲板区域进行危险等级划分.5JS&im总体布翼通过平台方位设计和设备设施布置.,在满足生产设旅操作运行安全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艺流程顺琼操作维修方便,设施建造安装便利,经济合理.5.2 平台方位51.21琮合考虑风、浪、流等环境条件确定平行方位,包括:a)溢出的可燃或有毒气体扩散至生活区或公用设备区的可能性最低:b)火灾或爆炸产生的烟气或生产排烟犷散至生活区或公用设缶区的可能性最低;O所在海域供应船驱船的要求;d)怙井船的求船和就位的要求:e)直升机起降的要求:0上部模块安装的要求:g)海管海统路由布置的要求;h)事故状态时水面救逃生设施的流远离平台。5.2.2新建平台临近已建设施时,符合5.2.1的同时,新老设施间的相互影响应作为平行方位选择的理要因素,5.3 竖向布置5.3.1 设备布置应满足系统排放要求,宜利用势能减少能耗.5.3.2 结合设备和房间高度确定甲板层高,同时满足通风、笆道及电仪托架布置、维修所需空间.5. 4.1井口区应设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乱我最小风频上风向,旦通风良好的区域,并远离生活区.1.1.2 井口直集中布置,井11区位置应满足牯完井及修井袋置的融溢需求.1.1.3 井口间距应能满足井口生产管线布置、采油树安装及操作安全空间的要求.采油(气)物和管线安装、连接后,井口区任意位置应至少有2个方向的通道.1.1.4 单筒双井采油(气)树般摆放在井口区的最外排,若单简双井采油(气)树过多,外排投放空间不足时,可考虑采用双层井口布置以战少井口面积。1.1.5 旋转机械设备不宜布置在井口区.5.5 油气水处理区1 .5.1油气水处理区设备布置满足工艺流程需求,同一系统设备宜靠近布置。5 .5.2油气水处理设施应布置在:通风良好的甲板上,宣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5.6 原油储存区5.6.1 宜根据原油储存的容量和形式遂行安全评估。5.6.2 大型原油储存罐应远离生活区,与井口区、海底管道的立管以及含有引火源的区域相隔离,5.7 火炬!却J冷放空H5.7.1 火炬臂或冷放空臂应布置在平台主S风向的下风向。5.7.2 火炬曾或冷放空臂布置应远离生活区和直升机甲板.573火炬钟布置立考虑钻井设施的干涉和辐射热的影响,5.7.4 火炬分液就在布区在火炬系统的最低位置I1.靠近火炬健,&8公用设备区5.8.1 公用设备区宜作为生活区与油气水处理区的隔离区5.&2内燃机、燃烧设翁等宜设在机房内或用光内,不构成引燃源的设备的本体部分可露天布置.5.9 房间区5.9.1 结合平台功能和实际生产作业需求,住平台设置合理面积的中控室、主开关间、主变压岩间、电潜泵控制间、段急发电乜何、应急开关间、心也间、气体火火系统储存河、储的.叽机修利、电仪工作间、实验室、油漆间等房间。5.9.2 电潜泵控制间和主开关间宜布置在同一层,主变压器间宜布置在主开关间的下方,电池间宜靠近中控室.5.9.3 应急发电机间与应急开关间宜安装在同处所,5.9.4 油漆间立布区在危险区侧,满足负压通风并配备独立的灭火系统。5.9.5 机修间布置宜考虑大型配件的搬运通道.5.10 吊机和卸货区5.10.1 吊机布置尺综合甲板R度、功能需求和供应船操作的便利性进行布置。5.10.2 吊机的布置不应操作过程中与设备、钻机、修井机设施干涉.设备和近平台海底管道布理宜考虑吊机落物的影响,5.10.3 卸货区应根据吊机覆蔻能力和功能需求布防.,避免在吊机司机的百区.5.11 应急集合区和救生艇筏5.11.1 应急集合区应设置在易于到达的安全位置,并察近救生艇登乘区,5.11.2 应急集合区空间应能够容纳指定到达该区集合的人员,应急集合区的人均面积不应小于0.3511P.5.11.3 救生艇应设置在人员易于到达的安全6俎,能无障碍降落并择放到水面上.5.11.4 救生筏应能无障碍降落并解放到水面上,避免在风、浪、流作用下进入到导管架内。5.12 直升机卬板5.12.1 直升机甲板应布置在火炬或发电机等设备持出的高温烟气影响较小的位置.5.122 栈桥连接的平价应分析直升机起降的相互影响.5.123 3直升机甲板的无障碍物区水平方向保护范掴最小矩离应为I(XK加.5.13生活区5.13.1 生活区应处于平台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兼顾最小风频下风向因素。5.13.2 生活区应远离井口区、油气水处理区、燃油存储区以及火炬和冷放空设施且生活区正上、正卜.方不应布置油气水设施及油气立管.5.13.3 生活区布置宜避免设备烟气、振动及噪声的影响.6工艺&im6.1.1海上油气工艺设计应与相关专业设计紧密结合,综合优化海上油气田开发工艺方案。a1.2海上油气工艺设计宜未用成熟的新工艺与新技术,在满足安全、环保及节能要求、油气田产品指标等基础上,选择布置紧凑、运行高效、维修便利的设备。6.1.3工艺系统应根据油气出类型、注采方式、原油及天然气基础物性、物流走向、处理指标、环境排放6.2.1.1 工艺系统在满足油气水计地、海管流动安全保隙等功能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井口能fit,简化流程,整余公用系统的功能。6.2.1.2 主工艺系统包括井口计地和集输、注水等系统。a2.1.3公用系统包括冷放空、闭式排放、开式排放、化学药剂注入等系统.6.2.1.4主工艺系统宜全压设计。&2.2有口jMr6.22.1工艺系统在满足油气水计量、油气处理及外输、流动安全保障等功能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并旗1优选紧凑、高效的设备利用i程.6222主工艺系统包括井口计量和东输、油气水分肉、脂油/;疑析油处理、天然气/伴生气处理、生产水三U注水等系统.6.22.3公用系统包括火炬或冷放空、闭式排放或冷放空兼闭式排放、开式排放、化学药剂注入、柴油、公用风/仪表风、海水、淡水、生活污水冷敏.6.2.3ftfc三Y6.23.1 工艺系统在满足油气田设计规模、处理指标、油气合格产品储存及夕I桶的前提下,宜为周边平台提供必要的支持。6.23.2 3.2油田主工艺系统包括油气水接收/分肉、原油处理、原油税定、储存及外输、伴生气处理湃½蛤回收、生产水处理、注水、注气等系统:公用系统包括柩料气处理、燃料油处理、灿迎放空、闭式排放、开式排放、化学药剂注入、热介质、热采锅炉给水、柴油、公用风/仪表风、氮气、海水、淡水、生活污水等系统.6.23.3 气田主工艺系统包括油气水接收/分离、凝析油处理、天然气处理、天然气压缩、将回收、凝析油储存及外输、生产水处理等系统:公用系统包括燃料气处理、火炬(冷放空)、闭式排放、开式排放、化学药剂注入、三甘醇再生系统、乙二醉再生、柴油、公用风/仪表风氧气、海水、循M冷却水、淡水、生活污水等系统。6.3工艺套数选取&11三*a3.1.1工艺系统的设计能力应来Hj以下两者较大值:a)1.2倍的推荐配产最大值;b)潜力配产最大值.6. X1.-2工艺系统配置应满足油气田生产年限内的处理要求.&a2ttttU&3.2,1MHftttf1.ft设备设计温仪包括如下内容,a)愫作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设备,最大设计温度宜取域褥操作温度加30C。b)操作温度等于或低于环境温度的设在,最大设计部度直取50C。O设备最低设计温度,应取以下三者最小值:1)最低操作温度减5C;2)最低环境温度(历年月平均气温最低(ft):3)泄压工况最低温度减5C.&&22TZfftttHU工艺管道设计温度包括如下内容.a)工艺管道应和与之相连设符的设计温度保持一致,同时考虑系统/设备的启动与故障工况;b)出油管道及管汇宜比最高井门流动温度而3(TC,但不宜于地层油版的温度,井11有加热设施情况除外;C)压缩机进出口管遒进口端的设计温度宜与压缗机上游设符的设计温慢一致,a3.11E的压力容器设计压力包括如下内容。a)愫作压力小,或等于3500k1.(表压)时,设计压力不应小于操作压力加350kPa;b)操作压力大于350OkPa(表压)且小于等于7000k1.¾(去压)时,设计压力不应小于操作压力的1.1倍:C)操作压力大于7000kPa(表Hd时.设计压力不应小于操作收力的1.085倍.常压容器设计压力包括如下内容。a)带有大气放空管的常压容器,其设计压力宜按T).5kPa(表HU2.7kPa(哀乐)设计.b)有1燃料气或恰气作为密封气凝靛的常压容器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设计压力宜取-2kPa(表HO-35kPa(表压),应谀真空呼吸阀(PVSV)保护。密封气的出力设定范围可以1kJ¾(表H06kPa(表长屋&&3.3负压询的压力负压容器设计压力包括如下内容.a)容涔内部操作压力大于等于35kPa(绝Ho且小于100kPa(绝乐)时,容静内部的设计压力应取以下两者的较小值:城小操作压力减Iokpa或设计压力取50kPa(绝压)。b)容涔内部操作压力小于35kPa(绝压)时,容器内部的设计压力取0kPa(绝压),即按真空容器设计.6.3.3.4工艺管道设计压力工艺管道设计压力包括如卜内容:a)工艺管道设计压力不宜低于上游相连设各的设计压力:b)井口出油管道和管汇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以大关井用力.设置JK力保护设他的除外:C)禺心泵出I管道设计压力应取以下两着较大值I正常的泵吸入”操作压力加1.25倍泵在设计流量下的扬程.或泵吸入口压力容涔的设计压力加设计流量下泉的扬理;d)容枳泵出口管道不应小干泵腔的设计压力,在没有明确泵腔的设计压力时,宜取1.1倍泵的额定排出压力:O缶缅机进I管道设计压力应取压缩机系统关断后进出1.J平衡压力的1.05倍,平衡压力由压缩机厂家提供;f)压缩机出U管道设计压力选取同压力容器设计压力.63.4流速6.3.4.1气体单相管道参照我I选取.表1泵进出口管道流速取值公称管径m最大流通m/s泵进口泉出口<1001.01.811.42.51501.53.02001.84.3>2001.84.6634,3水管道生产水管道流速宜选取1.ms3.5ms.6.3.4.4气/液两相管道气/液两相笆道流速不应超过冲蚀速度,冲蚀速度按照公式(】)计算:,二-式中:v.流体的冲蚀速度,单位为米每杪(mW;c一经验常数对于连续流,取值为122,对于无腐蚀或采取防腐措施的可提高到180245;对于间断流,取值为152,对于无腐蚀或采取防腐措施的可提高到300;如果预期生产流体中含有固体,流速应降低:Pm一花操作压力和阻度条件卜的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j),G4备用原则6.4.1热交换器不设黄备用,但对于高整易堵原油、含聚原油以及乙二醇再生回收装置(MRU)的加热器和换热器宜设置一台备用,燃料气过热加热器应设置一台番用6.1.2连续作业的泵应设置备用,间旗作业的泉宜根据间歇周期及使用频率确定其是否备用及具体备用率.6.4.3压缩机Jfi直设,套备用。7消防与W曲生球7.1 消防系统7.1.1 通则平台上应根据消防防护处所的火灾类型和危峻程度,设置水消防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固定式系统,以及移动式和便携式灭火设符,并配置消防员装得(见附录A)。7.1.2 消防系统设置7.1.2.1 平台上油气处理设省区域应设置水喷淋系统和泡沫软管站,其他区域应设置软管站或消防栓。7.1.2.2 平台上电气房间应设置全淹没式气体灭火系统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7.1.2.3平台上封闭机械处所应设置全淹没式气体灭火系统、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或尚倍泡沫灭火系统。7.12.4直升机甲板的消防设施应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7.1.2.5的房灶台和烟道应设置固定式灭火系统。7.1.26油漆间直设翼固定式灭火系统。7.1.2.7平台各区域应根据火灾类型及设备布置等情况配汉移动式和便携式灭火设备,7.1.2.8有人共守的平台应至少配备1於装有消防员装笛的消防笛品柜,其设置他因应易丁到达并宣尽量远离其中一个柜应设置于靠近直升机甲板的地方,7.1.3水消防系统1.1.1.1 1.3.1平台上应配备两阻独立动力海胆动的消防泵,每组柒的排量应能满足任何一个防护区一次火灾所需的100%的水域。1.1.1.2 无人驻守平台可不设消防泵。对干不设消防泵的无人驻守平行,宜设置干式水消防系统,1.1.1.3 消防泉应布置在非危险区,具有两种独立:动力源的消防泵宜远离布置,且宜位于不同火区。1.1.1.1 1.3.1在寒冷地IX,经常充水的消防水管线或设瓶应来取防冻措施。7.1.3.5 平台上至少应配备一个国际通岸接头。7.1.3.6 喷淋强健在参照表2选取,对象喷淋强及1.(rf5)井门区20.4袖气泵/压机20.4油气容器10.27.1.4.I气体火火剂容器官存放于被保护处所之外7.M2灭火剂的选用宜考虑环境友好,对人体伤害较小等因素.7.1.4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宜栗用组合分业系统.,7.1.4.4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干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3种启动方式,对于经常有人工作的防护区,应选择手动控制。7.1.4.5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370的要求。7.1.57.1.&1泡沫灭火系统应选择适用于海水的泡沫液.7.I.5.2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151的要求.7.1.6AKBMtM7.1.d1.高压细水嘉系统水源宜选淡水,海水可作为备用水源,7.1.6.2系统设计应符合GB59898的要求:7.1.7其他灭火系统可根据被保护区域火灾类型选用其他灭火系统.7.2救逃生系统7.21幽J1.1.1.1 应配备救逃生彩,由救生艇、.救助艇、救生筏、个人救生设备、遇险信号、逃四具等救逃生设缶和装置处成。1.1.1.2 救逃生设备和装置应能在该海域的水温范用内正常使用.1.1.1.3 救逃生设备和装置应满足平台总人数要求,平台总人数宜考虑生活区人数的1.5倍。7.22救生艇7.2.2.1有人驻守的平台应配备刚性全封闭机动耐火救生艇,应设置在非危险区内,7.2.2.2平台配备的救生艇应能容纳其总人数,若平台总人数超过30人,所配备的救生艇不应少于2套.7.23救助艇7.2.3.1有人驻守的平台应配笛1艘救助艇。7.2.32若刚性全封闭机动耐火救生艇能满足对救助艇的要求,可代替救助1.7.2.4Bc救生筏7.2.11平台所配符的气胀式救生筏应能容纳其总人数。7.2.4.2无人驻守平台可按12人配备7.2.5救生圈7.2.5.1应配备救生圈,其中至少有2个应带自亮浮灯,4个应带自亮浮灯和自发烟雾信号.7.25.2救生圈应存放在人员易于到达区域,不应永久固定,应能随时取用。7.26救生衣7.26.1应配备救生衣,数量应满足平台总人数、甲板工作区和吊机区的人员需求。无人驻守平台可按12As7.2.6.2时于水温小于IoC的区域,平台上应每人限备1套保温救生服.7.2.7其他用具7.2.7.1平台应配备1套抛绳设备,至少12个红光降落伞信号和2支橙色烟雾信号.7.2.7.2有医务室的平台应配备急救设施,无医务室的平台和无人平台应配备急救物品.7.2.73对于含有H?S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平台,应配笛相应的人员防护设笛。7.3脱险通道7.3.1 鹤层甲板至少应设更2条远寓的.便于到达应急集合区的脱险通道:对于狭小的局部甲板脱险通道可仅设黄】条.7.3.2 3.2主脱险梯道应从顶层甲板依次延伸向下至底层甲板,并与导管架上的脱险梯道相连通.7.3.3 每条脱险通道应便于通过并旦没有障碍,沿通道所有出口的门应朝脱险方向开启,7.3.4 脱险梯道应为钢质固定型,宽便应与脱除通道的宽度致,斜度不大于45°,两恻设有扶手栏杆,梯步板应为防滑型。7.3.5 主脱险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m,净空高段不应小于2.3nu7.3.6 任何封闭区域内不应设置氏度超过7m而端不通的通道。73.7生活楼内部的脱险通道至少应设置两个不同方向的安全出口.7.3.8封闭机械处所应设置两宸向外开的门经第三方认证允许后,可免除其中的一个门。7.3.9脱险通道应有明显的区别丁其他通道的标记。沿脱险通道应设有显示出口和逃离方向的警求牌.7.3.10升降机不应作为脱险措施.8配&1粳8.1.1 管道布置的俄要求如卜二)a)满足安全需求,不影响人员逃生及通行。b)满足工艺流程需求,宜减少高点集气和低点集液.c)使旗工、操作和维修,有利,仪表元件的检测、安装、维修。d)管道及附件应合理支撑,不会由于温度变化、振动、位移等因索而发生损坏,O管道应布置在不易受碰损的处所,布置位置受限时应具有U1靠的、便于拆装的防护罩.D管道穿过有防火分隔的墙鸵或甲板处,其布汉不应破坏防火分隔的完整性.g)输送原油与天然气的管道和内部可镇存在可燃流体的管道(如1燃油整的透气管和溢流管)不宜通过生活区及其他固蔽、半围蔽处所:若不可避免,通过上述区域的管段上不应有可拆连接.h)管道不宜安装于电气设名附近,若不可避免,管道中的接头或阀门应保持和上述设备适当的和肉或加以其他的防护措施。i)可燃油气管道不宜设在热源的上方或附近;若不可谓免,应采取措施,防止介质喷射或滴落在热源表面上.j)开式排放系统管道宜减少旁管的数1ft,排放管道应沿流动方向向下倾斜1%的坡度.8.1.2 阀门布置的一般要求如下.a)手轮和阀杆、扳手、润滑油注入点或其他需要手动操作的设数应布设在易于人员安全到达且d)阀门和其执行机构周用应留有使用工具和拆卸零部件的空间.需要拆卸法兰螺栓的阀门应布置在较低且距甲板有足纺操作空间的位置.O当操作面过高或过低时,应设置伸长杆或将蚓杆水平安袋,同时再芸一个带有传动奘置的手轮或远距窗操作装置.传动杆与阀杆轴线的夹角不应大于30:&2材料材料的一般要求如下:a)管道的材料应与其内部输送介成和管道的用途相适应:mod)c>D如选用合金钢和不锈钢时,立考虑慰化物对应力的影响:油气管道中所用的密封垫片应由不燃材料制成,并且不应含石棉:热介质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制造;海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材料或敷设内涂层:不同材料的管道应采用法兰连接,不应焊接,并使用绝缘法,之或绝缘垫片。&3应力分析立对以下管道开展应力分析:Gb)c)e)连接到旋转和往身式设备较大口心工艺管道:高温和低温的较大口径工艺管道:栈桥、火炬沿线的较大口径管道:连接至井口采油树的较大口径管道;较大口径的玻璃钢管道,不包括雨淋阀下游的管道.64 RMMDf隔热隔冷的一般要求如F:a)对于工艺要求战少散热损失或有保温要求的管道,应设保温;b)对于工艺要求减少冷量损失或有保温要求的管遒以及为防止常温道外壁凝海的管道,应设保冷;C)表面温度超过60C或低于-5C的管道,应设隔热或隔冷保护:山保温与伴热所用的绝缘材料应使用的腐蚀的防水层包浸:O奥氏体不锈钢绝缘材料中氯化物和娅化物的总含量不应超过600X10kg1.65 iR8.5.1由要的手动阀应设标明其功能及开、关状态的标志牌.&52管道应按输送介质的不同,涂以不同颜色的面漆或色环,并标明流向.8.5.3管道标识的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Gb)c)d)45.&在管道或其保温层上:靠近阀门或法兰,靠近设备的明显位置:在工艺单元内部直管段至少fiJ7m、外部直管段至少每45m设置标识.当管道安装高于或低于正常视现高度时,管线标识中的文字应低于或高于管税的中心线。9.1.1 机械设备应两足固定平台所仕区域环境余件的要水.9.1.2 机械设应根据环境条件和内部介质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材料,并采用防腐措施。9.1.3 机械设备应采用减振、避振措值和防噪、降咪措碓,9.1.4 机械设备宜采用成橇供应,成情时宜充分考虑设备的吊装、转运、.女装、布置、操作维护等需求.9.1.5 孔械设备宜优先选用高可靠性、使F操作维护的设备,9.1.6 机械设备应满足在掇作和维护时对空间和吊装的裕求.9.1.7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宜优先选择顺G小'占地空间小、效率高的机械设备,9.2燃料要求92.1固定平台宜使的燃料有柒油、原油和天然气,在允许祸况K.宜优先使用天然气做为主燃料,9.2.2 柴油燃料和原油燃料其闪点(闭杯试验)应不低于6QC,9.2.3 柴油燃料宜配置油水分熟装置.9.2.4 原油燃.料宜限设合格燃料处理装置。9.2 .5柴油惚料和原油燃料储存破应根据平台自持周期和设备消耗燃料的总后确定。9.2.6天然气燃料宜配双增压设备、I嘴设备,同时根据天然气组分可配置脱碳或脱硫设备。9.3 主装设各an主电站ai1.!主t山站的燃料宜优先使用天然气燃料,其次选用原油作为燃料,9.3.1.2固定平台主电站类里有:燃气透平发电机组、往复式原油发电机组、往受式天然气发电H网、往亚式柴油发电机组等.9.3.1.3多个平台在一个区域,主电站宜集中配置:同一区域的电站规格宜保持一致:同一区域多个平台设有主电站,可组网供电9.31.1主电站配置类型(燃气透平发电机组、往发式原油发电机组、往发式天然气发电机组等)、规格、数量应根据固定平行燃料供给情况、逐年电负荷及典型用户特点数据确定,并配置相应的备用H囱1.米用岸电供电的平台除外.9.3.1.9主电站的烟气排放立参考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必要时宜配设尾气净化处理装黄.9.3.1.1.O主电站的布晒分析主发1.组、其他辅助设法等的操作维护要求。9.3.2应急发电机组9.3.2.1 固定平台应急发电H期宜采用往复式柴油发电机组.9.3.2.2 固定平台应配置应急发电UH1,无人驻守平台可不配就应急发电机组,栈桥相连的固定平台可集中配置1台应急发电机组,9.3.2.3 应急发电U囱!的规格、布置方式应根据应急负荷需求和固定平台的特点确定。932.4当主电源失效时,应急发电机组应在45s内自动启动并满足供电能力.93.2.5应急发电机应配备至少能供6次连续启动的动力源,还应配备在30min内能启动3次的第二百。9.3.2.6应急发电机组的原动机所用柒油的闪点应不低于4339.3.27应急发电机组的柴油日用罐应满足应急发电机组连续运行18h,9.3.2.8应急发电机组宜尽弛设置在非危险区内,助熟空气入口和排气口应位于非危险区,排气口应能防止排出的烟气进入助燃空气入口、通风系统进风口。9.13热站9.3.3.1固定平台热站类型有百燃式锅炉和余热回收装置,9.3.3.2热站配置的规格应根据固定平台生产工艺情况和逐年热负荷福求确定。1.1.1.1 3.3.3固定平台热站宜优先果用余热网收装置,无主电站配置或主电站助气余热量不满足平台热负荷需求时,可配置宜燃式锅炉。9.3.3.4 固定平台主电站配置余热回收装置时,宜考虑主电站规格与余热IH收装置规格相匹配.9.3.3.5 固定干台热站采用直燃式锅炉时,应利用平台自产燃料,如天然气和原油.直燃式锅炉燃烧解应满足妥燃料使用要求。9.3.3.6 热站的热介质可果用热油和水蒸气。9. 3,3.7热站的烟气排放宜参考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必要时可配置烟气净化处理装置。ai49.1.1.1 固定平台空气压缩机直选用擦杆式压缩机,并设有吸口空气泄器和油水分离装置,直设置备用机组.9.1.1.2 空气压缩机应涧足固定平台公用/仪表空气系统的要求。9.3.13空气压缩机应满足自动启停的功能,自动维持公用/仪表空气系统的压力,9.3,5K三三9.X5.1固定平台天然气压缩机类型有往坦式压缩机、窗心式压缩机和探杆式!战机.9.3.5.2 天然气机的类型、规格、材料选择、流量调节方式和数量应根据天然气逐年运行参数(流量、压力、组分等)确定,宜配应相应的备用划国1.9.3.5.3 大功率天然气压缩机的驱动方式宜与主电站配置方案统筹考虑,采用电和国4动时电气设备应满足布置区域防爆、防护等级要求。9.3.5.4 初9. 3.6.1固定平台吊机应根据平台需求确定动态和静态作业他力,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吊机的哒动类量,可选用电机驱动或柴油动,9.36.2月机可乘用桁架式或箱式吊臂、目蜓绳变幅或液压缸蝴、全回转型式,43.63吊机设计应采用环境温湖T明冰区覆微安奘区域划分、作业海i5诔件(风浪流)等环境参数,井满足吊机各工况下基因£应力、疲劳的要求.9.3.64吊机应按照作业情况,明确整机及主要机构(主起升机构、副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工作级别,9.3,6.5周定平台吊机应满足变幅与回转、起升与回转、变幅与起升等双联动操作,也可满足起升、变幅、IU1.转的三联动操作.9.36.6吊机安装位置应能满足吊装泡盍;范用的要求,并避免死角。9.3,7注水泵9.3.7.1固定平台注水泵的类型有多级离心泉和往复式柱塞泉.a7.2注水泵的类型、规格、流1.it调吊i方式和数量应根据逐年注水参数(流加、压力、温度等)确定,宜配置相应的备用机组.9.37.3注水泵应根据注入水崩情况选择材料和防腐措蠢9.37.4大功率注水泵的收动方式宜与固定平台主电站方案统筹考虑。9.3.8外输泵9.3.R1固定平台外输泵的类型有禽心泵和摞杆泵,9.18.2外输泵的类型、配置规格、流地调节方式和数量应根据原油遂输送参数(油品物性、流域、压力、温度等)确定,Sf1.dSI施的备用泵.9.3.8.3外输泵应根据输送介质物性特点选择材料和防腐措施。9.&8.I外输泵采用电动时,电气设得应满足所在区域防爆、防护等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