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以百姓心为心的年轻干部&体制内“狗眼看人低”的那些事儿.docx
-
资源ID:1681303
资源大小:14.2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做以百姓心为心的年轻干部&体制内“狗眼看人低”的那些事儿.docx
做以百姓心为心的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我们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不忘自己的“百姓”身份,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把自己当成群众的小学生,在为群众服务的实践中用心体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不忘自己的“百姓”身份,真正做到“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英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我们年轻干部都是从群众中来的,是群众中的一员。当我们带着感情,俯下身子,将身影淹没在群众中,以“百姓”视角思考问题,我们就能够在心灵深处找寻到与群众的“同频共振”。被老百姓尊为“谷公”的谷文昌,在东山县担任县委书记期间,有一次到村中了解灾情,由于中午伙食只有番薯和几碗稀饭,村里的队长就偷偷蒸了碗米饭。谷文昌知晓后,谢绝道:“我是党的干部,就得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群众才会信任我们。”当我们把“百姓”这一身份意识融入血脉,把“到群众中去、为群众着想”当成一种自觉行动,我们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赢得群众认可。做青年工作,同样如此。“自己与青年的感情深吗?”“自己是否经常走到青年中间?”“自己是否清楚青年有哪些困惑与烦恼?”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干部“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的谆谆教导,放下架子,将自己“化”为青年中的普通一员,怀着对青年浓浓的爱,走进青年的生活空间,走进青年的内心世界,努力成为青年有困难时想得起、帮得上的真朋挚友,真正做到以心交心、以心换心。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让自己在群众心中有分量。“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我们年轻干部要始终做到“我心中,你最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在细微处见真章。在西藏工作期间,孔繁森下乡会随身携带一个医药箱,自己买上几百元的常用药,义务给农牧民看病。医药箱空了又满、满了又空,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呼孔繁森为“药箱书记”。要想赢得群众的认可,增加在群众心中的分量,需要我们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把为群众服务当成一种幸福,把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越当成一种快乐,尽心竭力当好群众的忠实勤务员。找准青年的期待和现实需要是什么,有哪些急难愁盼的事儿,将解决共性需求与解决个性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既做好面上的项目和活动设计,也做好点上的精准帮扶和指导。为参加中高考的学生开展心理解压辅导、助力圆梦,为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开展结对帮扶,为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给城市青年心灵充电、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而创办“青年夜校”等等,这些都是团干部能为的工作着力点。始终做到能为、善为,就能以有为的实际行动增加在青年心中的分量。把自己当成群众的小学生,从群众那里学到“真经”。群众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年轻干部要把当群众的小学生作为自己永远不变的角色定位,主动拜群众为师,主动到群众中去“补课”,学习群众身上的优秀品质,学习群众摸索出来的“土方法”“真把式”。1962年12月,刚到兰考工作的焦裕禄下乡调研,在老韩陵见到饲养员肖位芬大爷很有见地,就虚心向他请教治沙、挖穷根等改变兰考面貌的办法,晚上就和肖位芬大爷一起住在牲口屋里。要想从群众那里学到“真经”,就应像焦裕禄那样保持“空杯心态”,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群众才会说出真心话。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就应当到群众中去找寻目标、汲取力量;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就应当到群众中去找破题之策;当我们要决策的时候,就应当到群众中去了解掌握真实情况。面对当代青年思想多元、生活方式网络化、需求个性化的现实,如何提升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引导青年争当新时代好网民、共筑清朗网络空间?如何找准青年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并有效服务?如何进一步激发青年的奋斗精神和“自找苦吃”的意识?等等。要答好这些时代课题,就需要主动到青年当中去寻找答案,多问青年一些“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做到问需于青年、问计于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年轻干部要始终把群众当成自己最亲的人,始终从群众中汲取茁壮成长的营养,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融入为群众服务的点滴行动中,用拼搏与奋斗扛起群众的信任和期待,努力创造出更多让群众认可的业绩。(作者系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徐本禹来源:学习时报体制内“狗眼看人低”的那些事儿人都是势利的,特别是,当你失势、处于弱势地位时,难免会遭人唾弃、被人给脸色看。如果,你遇到的是那些极其势利的人,这种现象就更明显,会出现“狗眼看人低”的情况。比如以下这些事情,你是否经历过?1 .被编外人员怒慰那是发生在朋友A君身上的一件事,据他描述,那是他步入职场以来最黑暗的时刻。当时,科室分办公室,由于自己从事的岗位最忙最累、办公室距离领导最近。因此,大家都不愿意跟A君一起办公。最后没办法,科长将一名编外人员安排至A君办公室,才避免出现“一人一个办公室”“办公面积超标”等问题。可是,编外人员被安排过去后,没多久,因为工作上的一件小事跟A君起了点小冲突。A君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并没有想着跟这名同志计较,可是,人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硬要冲A君嚷嚷,直接用言语慰他:要不是我,都没人愿意跟你一个办公室,你看你混成啥样了?这一短,让A君直接体脸到了什么叫做人情冷暖、人心复杂,没人愿意过来,不是因为工作岗位太累、距离领导太近?怎么成为了自己原因了?办公室分配上的不如意,没想到竟然会让人看不起。当时,A君是有苦说不出啊,感叹的同时,也只能默默忍受了。2 .食堂阿姨区别对待一次早上,大家在食堂排队吃早餐。由于很多人都喜欢吃面条,因此,食堂阿姨会提前打几碗面条备着,谁想吃,就可以直接将面条端走。当时,B君也排在队伍里,在他前面的是几位科长。很巧的是,这几位科长都喜欢吃米粉,为此,食堂阿姨得重新绐他们打粉。虽然是麻烦了一些,但由于面对的是科长,食堂阿姨脸上始终洋溢着开心、甚至近乎讨好似的笑容,还不忘叮嘱“不够再来加”“小心烫”等。可是,等到B君说“来碗米粉”时,食堂阿姨脸刷的一变,大声说道:这里有这么多面条,先把面条吃了吧,不然都凉了。乍一听,有道理啊,面条再不吃就凉了。可是,这双标,有点让人反应不过来啊。只能说,有那么点“狗眼看人低”的感觉了。3 .被同事嘲讽记得有一年,朋友C君因笔杆子过硬,被上级机关借调开展某个专项行动。临借调前,听说C君他们科室还专门为他举行了欢送仪式、开展了聚餐活动。在活动中,酒过三巡,大家都纷纷表达了对C君的不舍之情,并表示一定会去省城看他。C君借调期间,我也找他打听过事情、一起交流过借调心得,言谈中,我明显感觉得到C君借调生活的不易,了解到他想找个时间回原单位,过熟悉的生活。不久后,C君果然申请回到了原单位。可是,他跟我说,自己回原单位后并没有任何回到“家”的感觉,甚至,他感觉到大家都在排斥他,认为他这是在省城混不下去了、被赶回来的。C君说,借调前、后,科室人员对自己的态度,让他觉得很心寒。关于“屁股决定脑袋”和“职场的本质是利益交换”这两点道理,他也在这一刻全然明白了。4 .交往看背景老刘跟我说过一件新奇事:说他在原单位工作时,有个领导特别势力,面对不同背景、不同出身的下属,他会区别对待。他说,这个领导会将所有人的背景都了解清楚,知道谁是官二代、富二代,谁是普通老百姓。在了解这些后,日常工作交往中,面对不同人,他会换不同的面罩跟他们交往。比如,看到平时老实巴交、“三无”人员,这个领导会摆着一副公事公办、高高在上的姿态。看到某某上级领导的亲威、家里有矿的“二代”,这个领导会态度极其温和、并且几乎是有求必应。知道这些后,单位人都在背后讨论:这个领导真是太势利了。总之,体制内单位,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都会遇到,他们之所以这样,跟其成长环境、理念观念、性格特点等有关。更主要的,是因为人的趋利避害这一特质。要想不成为被“看低”的那个人,我们还是要苦练内功、多提升自己,只有当自己能力、资源、人脉、地位等都有所提升后,才能从根本上赢得别人的尊重,才不至于被人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