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稻壳阅读器(107).docx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财政与金融【学分】3【实验、实践学时】0【课程编码】JGZBo100【英文名称】Fisca1.andFinance【总学时】50【理论学时】5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会计学【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M财政与金融至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大类的专业大类基础平台课,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经济管理工作所必脩的财政金Itt基础知识和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运用能力,为后续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职业技能及综合素侦打下基础,教学目标:通过财政与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应的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跨专业思维能力训练;问时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财政金融知识基础,教学要求:为r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求罪现代财政与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见,井旎利用所学的理论进行联系实际的绘合分析,提高学生的绘合分析能力,本课程内容从货币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问题研究出发,提出财政与金融是国家资金分配的两条染道,从而引申出财政与金融的具体内容,最后再分析财政金融政策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以便让学生能峪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旌财政金融的基本埋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对理论性和政策时效性较强内容,大多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学生提问、热点新闻点评以及课外参考资料阅读相结合的办法。皴励学生多看参考书,多了解经济信息,尤其是一当入门性的普及性读物.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出疑问,教师则更多的使用通俗身懂的讲解.帝领学生从枯埃的书本中走向充满趣味的现实.同时通过鼓励学生进行仿真实训和金融服务实验公司实AS实训的形式提湍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刻金Itt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财政导论一、学习目的要求1 .掌握财政的含义和特征2 .能利用财政埋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3 .了解财政的来历、财政所典范畴及其发展的过程4,能对各种社会形态下的财政收支情况有所比较5 .掌握财政的基本职能6 .结合实际综合分析财政的资源配商职能、收入分充职能以及羟济稳定职能二、主要教学内容1 .财政概述2 .财政的职能和作用第二章财政收入一、学习日要求1 .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形式2 .埋解财政收入的不同分类3 .了解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4 .他好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分析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变动问虺二、主要教学内容1,财政收入的概念和分类2,财政收入规模第三章税收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税收的概念与特征2 .了解税收的分类方法3 .理解税收的作用4,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要泰5 .掌握我国几个主要税种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以及基本计算6 .能膨进行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营业税的计算.能够时我国税收改版的现状进行调查二、主要教学内容1 .税收概述2 .税收制度3 .中国现行主要税种第四章国债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国债的含义和特征2 .掌握国债产生的条件以及国做的基本功能3 .能邂对国债的功能进行分析4 .了解我国国Wi的发行和偿还的形式5 .了解目前我国因债的种类6 .能师说出我国现行的国债发行和借还形式7,能朋说出我国现行国债的类别8 ,了解国债的发行和偿还方式9 .掌握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二、主要教学内容1 .国愦概述2 .国愦巾场3 .国愦管理第五章财政支出一、学习目的要求1 .了解财政支出分类及意义2 .熟悉政府购买性支出对羟济的影响3 .掌握财Ii支出的原则,了解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以及适用范困4 .能好分析政府增加购买支出或转移支出对一国经济的影响5 .能坡对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主要教学内容1 .财政支出概述2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3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第六章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一、学习目的要求1 .掌握财政支出的原则,了解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以及适用范围2 .能够分析政府增加购买支出或利格支出对一国经济的影响3 .能好对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4 .了好我国公共消费支出的性质和范围5 .掌握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性J贞、意义以及政府投资的范IH6 .通过对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现状的调查,提由提高财政行政管理费支出效益的途径.7 .通过对教丙产业化问区的讨论.了裤目前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以及解决途径8 .能够利用财政政府投资性支出相关理论分析政府投资在相关领域的地位和意义,从而对政府的政策意图有较为清楚的认识9 .了好我国转移性支出的性质和范围10 .能修对我国社会保隙制度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井能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对国政府的道义二、主要教学内容1 .购买性支出2 .转移性支出第七章国家91算一、学习目的要求1.了解政府预算的概念和祖成3 .理解政府i算的褊制原则、程序4 .了解政府决口的基本内容4,了解预蚱外资金的特点以及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5 .掌握预尊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6 .了解我国政府预算体制的类型7 .能简单阐述我国每年一度的政府预竟编制的基本流程8 .能师携本了斛我国预W外资金管理的现状9 .能够利用分税制的基本理论对政府转格支付制度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10 .能够解读我国当年或上一年度的政府预算并写出读书报告11 .掌握财政赤字的类型及计算方法二、主要教学内容1 .国家预算概述2 .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国家决算3 .财政赤字第八章金Ik论1.掌握佥融和金融学的含义和特征2,能介绍金融和金融学的概念3.能简述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二、主要教学内容1 .金融的概念及其发展2 .金融的功能和定位第九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学习目的要求1 .理解货币的概念和本质2 .掌握黄币的职能和货币层次划分3 .理解优币制度4 .能解择货币在经济中执行的职能二、主要教学内容1 .货币的概述2 .货币制度第十章信用与利息一、学习目的要求1 .理解信用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信用的形式3 .了解利息的概念4 .掌握利率以及利率的作用5 .能此分析我国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二、主要教学内容1.信用6 .利息与利息率第十一章金融巾场一、学习目的要求1 .理解金融市场的含义2 .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和构成要素3 .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4 .理解货币市场的内容5 .理解资本市场的内容二、主要教学内容1 .佥融市场概述2 .货币市场3 .资本市场第十二章金融机构体系一、学习目的要求1 .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组成2 .了解中央限行的产生、性质、职能以及我国中央眼行业务3,了解我国三大政策性极行以及主要业务4 .掌握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的区别5 .能膨说出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6 .能盛对我国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进行正确的比较分析7 .了解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8 .会使刖网上银行9 .能分析网上银行的发展状况二、主要教学内容1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2 .商业银行3 .中央银行4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第十三章货币供求与通货,窿一、学习目的要求1 .了解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和联系2 .了解产生货币鑫求的原因,掌握货币流通规律的范本内容3 .了解我国货币供应机构的货币供应机制,能对货币供求平衡理论进行简单的分析4 .能够简要分析纸币发行总fit过大或过小可能产生的经济现象5 .能婚计算理论上的唯位泯币价值显6 .能够讲出商业银行流生存款的基本原理(货币创造),以及时市场货币供应地的影响7 .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端现象.并能对以后的生活起一定的指导意义二'主要教学内容1 .货币需求2 .优币供给3 .货而供求均衡4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十四章国际金融一'学习目的要求I.理解外汇、汇率2.掌握汇率的标价方法3,了解人民币的汇率制度4 .了解国际收支5 .掌握国际收支平衡去6,了解H际金融市场7 .了解国际金融机构二、主要教学内容1,外汇与汇率8 .国际收支9 .国际金融市场10 国际佥融机构第十五章财政金Ift的宏观调控一、学习目的要求1 .了解宏观调控的概念、内容、必要性2 .掌握宏观调控的手段3 .掌握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A.掌握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二、主要教学内容1.宏观网控概述4 .财政政策5 .货币政策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教学时间安排】序号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第一欧财政导论22第二章财政收入43第三型税收64第四章BWi45第五章财政支出46第六章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27第七章国家预算28笫八章金融概论29第九章货币与货币制度2IO第十章信用与利息4I1.第十一章金融市场412第十二章金融机构体系413第十三章货币供求与通货膨帐414第卜四章国际金融215第十五章财政佥融的宏观调控4理论学时合计50【成绩评定办法】本课程总学时为50学时,3学分,课程总评成缄=课堂考勤成缄*10%+平时学习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一、课堂考勤成绩评定内容及方式学生课堂考勤成绩的法础分为100分,果用累计扣分办法评定,扣分期考标准如下;1 .缺课1学时扣5分;2 .迟到或退I次拉3分(以上课后或下课的5分钟为限):3-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或扰乱考勤秩序或大声喧哗或做与上课无关的其他小情等1次扣5分。缺课达总课时1/3及以上者,或课堂考勤得分为0分者,不得参加本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课程总评成绩记。分,参加该课程下一学期补考.二、平时学习成绩评定内容及方式平时学习成绩的荔础分为100分,主要包括平时阶段性测脸、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表现、课堂笔记检查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制定考核评定标准和实施办法如下:1 .学生课堂表现成绩占60%,具体包括(课堂回答何SS、课堂*记、课堂讨出、案例分析等等);2 .作业共4次,共占40%,每次作业满分10分,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相应得分.4次作业总得分即为该学生作业成绩得分.(作业主要以名词解择.简答遨及分析超为主)整学期执交作业、实验报告等达IG及以上者或平时学习成绩如分为0分并,不得参加本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课程成绩记。分,参加1该课程下一学期补考.三、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基本要求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评定,考试范困置之教学大纲中的所有教学内容,考试遨型与题显如下:单项选择题IO道,多项选择题5道,判断SS1.O道,名词解择题或疥析题4道,简述题4道i1.算遨I2道,案例分析题】2道.卷面成绩满分为I(X)分.原则上期末考试卷向成绩低I50分的.该课程总评成绩直接评定为不及格.【推荐教材】周海燕.财政与金融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参考书目】1陈共.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七版2(关)哈维罗森.财政美M中国财政羟济出版社.2012年3月第六版3新浪网、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中国财经报等网站相关资料【有关说明(教学建议)】1 .要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当前案例分析、小祖讨论、互联网系统、仿真实调、网研等教学资源和手段,理论岷系实际.2 .理论教学:教师理论讲授,精选窠例分析,学生小处讨论,3 .实践教学: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当前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联网系统、仿此实训、调研等教学资源和手段,理论联系实际.< 1>对当前财政金融政策和新动向进行讨论'点评.本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每周财经新闻点评、链接资料分析、讨论、当前财经热门话即州论等形式.提学生的分析能力.< 2>结合课程内容选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撰写小论文。< 3>通过对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的实地调研和网站的连接.指导学生完成金触市场、银行业务等相关内容的仿真实训,通过实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财经热点问咫,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4>通过介绍相关金融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培养学生跨专业思维、瞪课程思雉的能力.(编制;哀哓悔/审核;赵娟)财政与金融*大学教案教案课程名称财政与金融总课时:一课程类别总学分: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叙使用时间基本教材及主参考资料基本教材:袁晓梅,陈宁.财政与金融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11月第一版考资料:I)陈共.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七版2)(美)哈维罗森.财政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3月第六版3新浪网、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中国财经报等网站相关资料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目的:£财政与金融(Finance)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大类的专业大类基础平台课,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基础知识和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运用能力,为后续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打卜.基础。为了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现代财政与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利用所学的理论进行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本课程内容从货币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问题研究出发,提出财政与金融是国家资金分配的两条渠道,从而引申出财政与金融的具体内容,最后再分析财政金融政策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以便让学生能嬷循序渐进地解和携握财政金融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提商学生的分析能力。对理论性和政策时效性较强内容,大多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学生提问、热点新闻点评以及课外参考资料阅读相结合的办法。鼓励学生多看参考书,多J'解经济信息,尤其是一些入门性的普及性读物。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出疑问,教师则更多的使用通俗易懂的讲解.带领学生从枯燥的书本中走向充满趣味的现实。同时通过鼓励学生进行仿真实训和金融服务实验公司实战实训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金酸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上述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得出财政与金融B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财政与金融的展础理论知识系统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跨专业思维能力训练:同时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财政金融知识基础.教学要求,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当前案例分析、小组讨论、U.联网系统、仿真实训、调研等教学资源和手段,理论联系实际。(1)对当前财政金融政策和新动向进行讨论、点评。本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每周财经新间点评、链接资料分析、讨论、当前财经热门话题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2)结合课程内容选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撰写小论文.(3)通过对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的实地调研和网站的连接,指导学生.完成金融市场、银行业务等相关内容的仿真实训,通过实训进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财经热点问题,提密综合分析能力。(4)通过介绍相关金融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培养学生跨专业思维、跨课程思维的能力。本学期教学趣点,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收入支出理论和实践、国家预算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金融的基本概念、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本学期教学源机构的基本内容窟点及难点本学期教学难点,对新形势下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货币供求财政贷币政策的理论以及在不同经济形势下的应用以及我国当前正进行的财政管理方面的改革的理解。*大学教案序号1知识点一财政基础知识授课时依,。井生秋第章财政导论“诬称第一节财政概述教学目的掌握财政的含义和特征能利用财政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了解财政的来历、财政所属范畴及其发展的过程能对各种社会形态卜的财政收支情况有所比较财政现象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财政的含义财政的职能和作用教学点与难点财政的职能和作用教学方法及条件讲授,教材P1.-P4教学过程设计内容时间(阴)爆程导入通过让学生自己列举财政现象,分析所列举财政现象是否正确,分析为什么有的是财政现象有的不是,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财政现象和财政热点问题,加深学生对财政现象的理解认识,引出本次授课内容。10一、财政的产生15二、财政概念的演变20三、财政的含义1 .财政分配的主体2 .财政分配的客体3 .财政分配的目的4 .财政的分配形式45思考、作业及讨1 .列举10种以上的财政现象,分析财政的基本特征2 .选取财政热点问题,对其加以分析,为下次实训课做准备爆后小结学生对列举财政现象非常感兴趣,发言枳极踊跃。备注*大学教案序号2知识点一财政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