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教学设计2: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docx

    • 资源ID:168549       资源大小:18.5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学设计2: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docx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辨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秦兵马俑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注意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重点、难点:重点:佛教道教在我国传播的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设问: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引出佛教,师生一起走进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新课学习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1、投影:丝绸之路,设问:佛教是怎么传入的教者归纳: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2、佛教的传入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有关佛教的历史。我们先来完成下面这张表格。佛教的传入佛教起源传入时间传入路径主要观点完成表格后提出问题佛教为什么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师生归纳交流:忍受今生,不再反抗,便于统治者进行统治,更好地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在统治者的扶植下,许多地方兴建佛寺,越来越多的人信奉佛教,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2)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佛教的影子?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回答。(通过展示图片来提示学生,进行归纳。从哲学文学艺术语言文物和胜迹等方面与生活取得联系,学生在这里可以从身边的许多东西联系课堂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设问:中国有没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引出道教二、道教的兴起复习道教产生的思想来源。师生归纳:A、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B、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I)O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下面大家看课本关于道教的内容,根据佛教的问题来提出道教的问题,班级同学分成两个大组,互相PK一下,互相提问。教师归纳:刚才我们同学都提了许多道教的问题,可以说我们对道教和佛教现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再交流一下道教的教义。(投影展示交流)(2)合作交流:说一说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广泛影响(3)教师总结: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而且对我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宗教是有益的呢?总结: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无法作出解释,幻想能借助一种神秘的力量来拯救自己。于是便产生了宗教。在封建社会,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总是利用宗教来麻痹劳动人民,妄图使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来世,从而放弃为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有人信仰宗教,当然就有人反对信仰宗教,当时最著名的无神论者就是东汉的王充,他的代表作是论衡,(4)思考王充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者提示利用教材小字部分交流(5)动脑筋王充在论衡中说:“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你是否同意王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归纳明确:无神论,没有鬼神。三、司马迁和史记出示材料:“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向)异也。仆窃不逊(不谦逊)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思考:这是谁说的呢?你知道他的生平吗?引出司马迁学生利用教材小字部分进行交流完成下面这张表格作者作者生活年代作品体例作品起止年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史记是中国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人为本位,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社会各阶层的人民,这种以人物为中心撰写史书的方法,成为后代许多史家的典范。而同时史记又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有着很高的文学优势。正是因为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在中国史书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拓展延伸: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归纳:国家统一,文化丰富,能到很多地方去游历等。出身史官家庭,从小有较好的学习环境,统一国家需要一部记录从远古到汉代的史书。投影展示对司马迁的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部史学著作,而这一时期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导入第三部分内容)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在学习秦兵马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前不久发生在我国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件有趣的事。一个德国游客因为太喜欢兵马俑了,以至于把自己打份成兵马俑,希望成为其中的一份子,那为什么一个外国人会对中国秦代的东西如此痴迷呢?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秦兵马俑的有关图片。大家可以看到秦始皇兵马俑造型精美,神态副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都不尽相同,正是如此高超的技艺才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驻足参观,而这也是中外文明交流的又一次体现。它充分体现了两千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引起为豪得。板书设计: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一、佛教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二、王充和论衡三、司马迁和史记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

    注意事项

    本文(教学设计2: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