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控制演化谈我国企业财务控制的完善.docx
从财务限制演化谈我国企业财务限制的完善内容提要:加强企业财务限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财务限制演化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财务限制演化的特点,针对演化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财务限制的对策:加强财务战略限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建良好限制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利用财务网络进行全方位限制:完善会计规范。关键词:财务限制战略限制公司治理结构财务限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的财务限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当今企业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很多企业因为财务限制薄弱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本文将从财务限制演化的角度,对我国如何完善财务限制进行探讨。一、财务限制阶段的历史演化西方国家财务限制演化的历史,大体经验了以下三个阶段:(一)企业活动的财务限制阶段生产企业产生后的早期,其财务限制主要围绕增加产量的生产活动进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竞争日益激烈,经营者意识到企业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成本的凹凸,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限制成本成为财务限制的主题。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应运而生。泰罗通过科学试验进行时间探讨、动作探讨,舍弃生产过程中的无效时间和动作,制定出最有效率的标准操作方法,训练工人驾驭,此外还对工人运用的工具、机械、材料以及作业环境加以标准化。通过对工人生产过程中的活动加以限制实现了对成本的限制。1929年至1933年发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大量企业破产,使企业意识到负债并不是越多越好,须要限制负债,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使企业具有良好的偿债实力。这次危机还使企业意识到须要加强内部资金的限制,通过加强应收帐款、现金、存货等的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此外还使企业意识到基本消拢品的须要趋于饱和,应当以销定产,依据需求的改变、环境的改变来编制预算,规划将来发展。50年头后,西方社会进入所谓的后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快速进步推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革新,大大加剧了市场竞争;资源短缺(如石油危机等)问题时有发生:通货膨胀、垄断行为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峻地破坏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政府对经济生活和企业生活的干预不断增加。以上几个方面确定了企业发展受外部环境改变的影响日益加重,这要求加强企业内部限制的同时,重视企业与外部环境及其可能改变的相互关系的探讨,企业的财务限制从限制现在转向谋划将来战略限制。这一阶段的限制先是对生产活动的财务限制,进而发展到对经营活动的财务限制,后又加入对将来活动的财务限制。(二)以限制人为主的多层次、多方位财务限制阶段虽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份公司起先快速发展,经营权和全部权相分别,但股份分散,股东都想搭便车,谁也不愿关切公司的运作。公司董事的选择实际落到了经理手中,经理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董事,而不是董事选择经理,从而出现经理限制董事架空股东的状况。依据伯勒和米恩斯合著的现代公司和私有制一书的统计分析,由于公司的股权比较分散,股东未能对经理实施重要限制,占少数甚至不占股权的专职经理限制着公司。这种状况使得羟理趁机贪污、作弊等损害股东的利益。为了爱护股东的利益,20世纪70年头,威尔森、斯宾塞、泽克海森、科斯创立了托付代理理论。该理论针对托付者和代理者之间的信息分布不对称,提出一套理论和方法指导托付者设计培优机制,对代理人进行激励和约束,使代理人依据托付人的目标努力工作,从而使托付人的期望效用最大化。这样内部限制就分为两个层次,董事限制经理,经理限制企业经济活动,同时董事会可以委派财务总监约束经理的逆向选择行为。从外部限制看,经理市场对经理也起到了限制作用,经理对企业经营得不好会影响以后经理职位;注册会计师也从外部加强了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核,提高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从而对经理形成了肯定的约束。可见,20世纪70年头后财务限制分为两个层次,即托付者对代理人的限制和代理人对经营活动的限制。此外财务限制在原来内部限制的基础上加进了外部限制。财务限制出现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三)以内部综合限制等为重要内容的财务限制阶段外部限制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外部限制并不能取代内部限制,所以通过外部进行限制的同时,仍需加强内部限制。20世纪80年头提出了内部限制结构,内容为限制环境、会计制度和限制程序。1992年COSo委员会(Co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OfTheTreadwayCommission)提出报告内部限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增补。内部限制的详细内容包括:限制环境、风险评估、限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可见财务限制进入了内外结合、内部多角度进行限制的阶段。从我国看,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前,国家实行的是支配经济体制。企业须要的资金由国家统一划拨,生产所需的物资由国家统一调拨,生产的产品由国家统一销售。企业只是依据国家的支配进行生产的工厂,不具备“筹划事业”的职能,此时企业的财务限制表现为对依据国家支配进行生产的活动的限制,包括产量限制、成本限制、资金限制。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由于企业改革主要围绕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权力与利益安排作肯定的调整,而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国有企业的机制改造,企业并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此时国有企业尚处于初步成长阶段,对国有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显著。80年头中后期,尤其是90年头后,国有企业基本上做到“政企分开,两权分别”,基本成为市场主体,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壮大使竞争激烈。再加上80年头抢购风后产品的滞销,使企业意识到必需考虑产品的销路,必需依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并考虑将来环境的改变。企业的财务限制犷展到对经营活动的限制。另一方面企业的全部权和经营权逐步分别,使企业内部限制层次增加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经营活动。外部限制主要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会计法律法规等。我国尚没有形成经理市场,缺乏经理市场对经理的约束。二、财务限制演化的特点通过以上财务限制的演化过程,可以发觉财务限制的演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依环境改变而改变,财务限制的内容日益困难,并由限制现在转变为限制现在与限制将来相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下,外在的压力传递给企业,使企业通过标准成本限制成本数额,增加竞争实力。1929年至1933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企业起先限制负债,限制内部资金的运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并依据将来外部市场需求编制预算。20世纪50年头,技术革新加速、资源惊慌、国家调整经济的政策变动较大的外部环境,要求企业依据将来环境考虑财务战略,限制将来的财务活动。可见财务限制的内容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内容日靛困难,并由限制现在转向限制现在与限制将来相结合。(二)对企业活动由干脆眼制转变为间接限制,由单一限制转变为多层次、多方位限制系统在经营权和全部权合一时,全部者干脆限制企业的财务活动,即全部者企业活动。经营权与全部权分别时,对企业活动的内部限制变为间接,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企业活动;外部对经理的限制财务总监为:经理市场注册会计师经理企业活动。此外会计法律法规等会计规范也对企业的经理、企业的活动起到了限制作用。可见,财务限制由原来对活动的干脆限制转变为通过人进行间接限制,限制由单一变为多层次、多方位限制系统。(三)由内部限制转变为内外结合限制,且内部限制的内容更加全面全部权与经营权合一时,全部者对企业活动的限制只局限于企业内部。全部权与经营权分别时,全部者处于企业之外,一方面通过财务总监限制企业经理,另一方而通过企业外部的经理市场、注册会计师对经理进行限制,从而达到间接限制企业活动的目的。限制由内部转变为内外结合。内部限制的内容口益丰富、全面,由原来单纯的限制活动发展到限制人,进而发展到限制活动、限制环境、限制程序、风险评估、会计制度的综合限制。(四)由动态财务限制转变为动态与静态财务限制的结合,且动态限制更完善动态财务限制是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财务限制。预第管理和财务总监委派制均属于动态财务限制。预算管理通过预算使企业的目标得以细化,将预算的执行状况与细化的目标进行对比,检查支配的执行状况,总结超额完成支配的阅历和未完成支配的教训,指导以后更好地完成预算。但对于两权分别的企业来说,没有全部者人的限制,只有预算限制是不健全的。而财务总监是以出资者的身份来监督、限制经营者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全部财务收支,弥补了单纯预算管理的不足。静态限制是通过对经营成果的分析进行的财务限制,即年终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注册会冲师的审计便属于静态的财务限制。经营者与全部者合一时,对企业的限制只是预算管理的动态限制;当经营者与全部者分别时,对企业的过程限制除了预停管理外,增加了财务总监的委派,而且还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静态限制。可见随着财务限制的发展,丰富了动态限制的内容,而且将动态限制与静态限制结合起来。三、完善财务限制的对策财务限制的演化趋势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财务限制供应了很多的启示。1、加强财务战略限制依据以上财务限制演化的特点可以看出,财务限制内容是随着环境的变动而发生改变的。当今学问经济初现端倪,技术更新速度更快,产品更新日益频繁,环境变动加速,进行财务限制必需分析目前的环境及将来环境的改变,分析企业在寿命周期所处的不同阶段及将来的改变,实行不同的财务战略加以限制。如,处于发展期的企业,应当留意营销、快速占据市场,表现在财务上应当实行快速犷张的财务战略;而处于衰落期的企业,应当逐步退出衰落产品的生产,所实行的相应财务战略是防卫收缩型财务战略。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与以往不同,科技水平口益提高,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80%以上)确定于产品的探讨与开发和设计阶段,所以成本限制应突破只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限制,应当从战略的角度进行成本限制,对产前成本限制纳入成本限制的内容中。在产前设计阶段可采纳价值工程的方法降低成本。留意提高产品质量削减产品在客户运用期间企业付出的修理成本等,使得单位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能供应较大的功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进行成本战略限制,须要从形成顾客价值的作业角度进行限制。新的企业观把企业看成是最终满意顾客须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是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须要耗费肯定的资源,形成肯定的价值,然后将该作业的产品转移到下一项作业,又耗费肯定资源,形成肯定价值,依此类推,直到最终产品供应应企业外部的顾客。在作业链中,可能存在不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但价值链中每一项作业均是有成本的。通过分析将不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剔除,将削减供应应顾客的产品的成本。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建良好限制环境从财务限制的演化可以看出,由于经营权和全部权的分别,财务限制已演化为多层,由此带来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的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的全部者和经营者权贡利的一种制度支配。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创建良好的限制环境,有利于进行财务限制。就我国状况而言,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虽然在形式上建立董事会,但是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兼职,荒事虚位,董事不“懂事”,难以发挥真正的董事作用;(2)通过竞争市场对经营者实施的间接限制,即外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经理市场尚未形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结合的制度。内部董事是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是股东的代表。外部董事是由聘任的具有特别经验、背景以及专业技能的专家型人员组成,可以弥补内部董事不“董事”的缺陷。在加强内部董事建设的基础上,将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结合起来,但要留意保持合理的比例,外部董事的人数不能太多,否则会出现外部董事限制内部董事的局面。另外真正赐予外部董事参加董事工作的权限,创建没有经理班子和内部董事干扰的工作环境,使外部董事能行使其职权。(2)主动培育经理市场。在市?【梅4.铜奈鞅焦遥旧闲纬杀冉铳墙斓木硼谐。环矫娓腺帮J幕幔破环矫嬉泊戳吮蝗级锄JH绻笠稻H缓茫涂略H晌患姓5.哪勘昶笠担佣陀嗽北唤庵埃液苣言诰碉谐名业胶鲜实闹拔弧8莘辕'ama,1980年)提出的“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即使没有激励合同,由于经理主动工作可以改进其在经理市场上的声誉,这种声誉效应会提高将来的收入。经理市场对经理人员形成肯定的约束、监督与激励。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高层次的经理逐步涌现,我国应借鉴国外阅历,实行措施促进经理市场的发展。(3)实施经营者持股肯定比例的制度。经营权与全部权的分别使得全部者为了限制经营者必需支付成本,包括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的支出、进行监督的支出、经营者偏离全部者目标给全部者造成的损失。假如该成本超过蜴予经营者肯定的股权而付出的成本,则可选择赐予经营者肯定的股票期权,使经营者的目标与全部者目标趋同。从1999年4月30口以前披露1998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中选取799家,对其的经理持股进行探讨的结果说明,较低的持股比例不会对经理人员产生激励作用,但当经理人员得名持股达到肯定比例后,股票激励的影响显著。所以要想产生激励作用,经营者持股必需达到肯定比?/P>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财务限制的演化可以发觉,财务限制演化成了通过对人的限制实现对活动的限制,财务限制最终是由经营者、财务经理等管理者、员工完成的,最终由人完成,所以人在财务限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人本管理理论,财务限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对企业管理者、员工诸多影响因素中,企业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是影响财务限制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在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原有企业文化因不适应企业面对的新环境阻碍了企业发展,所以企业必需面对新环境培育新的企业文化,将适应时代特色的新管理理念、管理风格灌输给企业的各管理阶层和一般员工,以顺当实现限制目标。4、利用财务网络进行全方位限制从财务限制的演化可以看出,财务限制的活动日益困难,须要加强动态的财务限制,且由于内部限制人的行为,须要加强股东对企业的限制。当今出现的网络财务有助于对困难活动的限制,也有助于股东对企业的限制。网络财务随着网络企业和电子商务的产生而发展起来。通过网络可以把各职能部门经济活动的物流和信息流统一起来,使管理当局随时驾驭客观信息,从而可将财务限制科学地渗透到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生产业务的全过程、各个经营环节,并将各层次、各过程、各环节的财务限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果。通过网络可以使企业的股东刚好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便利于股东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从而可以在肯定程度上避开经营者违反股东利益的行为。网络财务的这种作用的发挥,建立在网络向外供应数据的真实性的基础上,所以须要实行措施保证网络供应的数据的真实性。5、完善会计规范从财务限制的演化可以看出,会计规范在财务限制中发挥了肯定作用。然而我国的会计规范尚有很多待完善之处。1999年10月31口,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讥新修订的会计法明确了内部限制、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完整的会计监督体系。会计法对于违法行为规定了进行相应的行政惩罚、刑事惩罚。但对于监督部门如何利用已审核过的会计信息,其相互责任如何认定,须要在新会计法配套法制定过程中进一步深思。2001年2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组织征求内部会计限制基本规范(征求看法稿),该规范主要对企业的有关活动进行限制,没有强调以人为本的限制原则,也没有对环境进行限制的内容,限制的结构是不全面的。对于内部限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1)确立董事会在内部限制中的核心地位。从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董事会、股东大会、总经理之间的权责划分看,董事会在公司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财务限制是公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应体现董事会的核心地位。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不丢失限制的授权”保证公司有效运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才能董事会的决议得以彻底贯彻执行,抑制经营者在获得短期盈利中的机会主义。(2)重视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与约束,体现人本管理原则,将对企业活动的限制与对人的限制结合起来,并逐步向后者有所侧重。内部限制制度的执行者是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所以必需通过全体员工实现对企业活动的限制,这须要从人性角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