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光通信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docx

    • 资源ID:1694899       资源大小:179.2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光通信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docx

    试验一:试验5&试验92试验二:试验711试验三:试验8&试验1113试验四:试验2519注:按住Ctr1.并单击试脍序号可快捷访问试验一:试验5半导体光源P-I特性曲线测试一、试验目的,1. 了解光源和光发送机的电光转换原理:2. 了解半导体光源的发光特性;3. 比较1.D和1.ED的P-I特性的区分。二、试验原理:1 .激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半导体激光器重要形成激光,须要具备以卜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源区里产生足够的粒子数反转分布,二是存在光学谐振腔机制,并在有源区里建立起稳定的震荡。图5.1示出的是双异质结(DH)激光器的条形结构,这种结构由三层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组成,不同材料放射不同的光波长。结构中间有一层厚0.10.3,”窄带隙P型半导体,称为有源层:两侧分布为宽带隙的P型和N型半导体,称为限制层。三层半导体置于基片(衬底)上,前后两个晶体解理面作为反射镜构成法布里-珀罗(F-P)谐振腔。图5.1长波长双异质结(DH)平面条形激光器的拓本结构图5.2所示为DH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由于限制层的带隙比有源层宽,施加正向偏压后,P层的空穴和N层的电子注入有源层。P层带隙宽,导带的能态比有源层高,对注入的电子形成了势垒,注入到有源层的电子不行能扩散到P层。同理,注入到有源层的空穴也不行能扩散到N层。这样,注入到有源层的电子和空穴被限制在厚0.1。如的有源层内形成粒子束反转分布,这时只要很小的外加电流,就可以使电子和空穴浓度增加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有源层的折射率比限制层高,产生的激光被限制在有源区内,因而光电转换效率很高,输出激光的阀值电流很低,很小的散热体就可以在室温连续工作。川复介图5.2DH激光器工作原理S)t-aob>inx,-af50IIM100ISO图5.3激光器输出特性曲线2 .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光纤通信中运用的光源,除了半导体激光器(1.D)以外,还有半导体发光二级管(1.ED)。1.ED与1.D的工作原理不同,1.D放射的是受激辐射光,1.ED放射的是自发辐射光。1.ED的结构和1.D相像,大多是采纳双异质结(DH)芯片,把有源层夹在P型和N型限制层中间,不同的是1.ED不须要光学谐振腔,没有阀值。1.ED是由GaASA1.类的P型材料和N型材料制成,在两种材料的交界处形成了P'结。若在其两端加上正偏置电压,则N区中的电子与P区中的空穴会流向PN结区域并复合。复合时电f从高能级范围的导带跃迁到低能级范围的价带,井释放出能量约等于禁带宽变纥(导带与价带只差)的光子,即发出荧光。发光电:极管有两种类型,如图5.4所示:一类是正面发光型1.ED,另一类是侧面发光型1.ED。两者相比较而言,侧面发光型1.ED驱动电流较大,输出光功率较小,但由于光束辐射角较小,与光纤的耦合效率较高,因而入纤光功率比正面发光型1.ED大。图5.4两类发光电二极管1.ED的P-I特性曲线如图5.5所示,在低注入电流范围内其线性程度比1.D好,且不存在,所以1.ED适合用在光纤模拟通信系统中。1.ED光功率的温度稳定性也比1.D好,其功率温度系数约为-1%/C(称为负温度系数),即1.ED光功率随温度上升而缓慢减小。1.ED的输出光功率最大可达几个mWO»5好谷火壬三图551.ED的输出光功率特性曲线三、试殴步骤:本试验项目为:半导体光源(1.D)的P-I特性曲线测试,其中P为平均发送光功率,I是注入电流,测试框图如图5.6所示,其中S、R为活动连接器,RP103为可变电阻,位于数字光发送电路的上方。数字万用表码取发生捐光功率计图5.6数字光发送机P-I曲线测试框图本试验详细的试验步骤为:1 .码型发生器自A点(试验箱TP102)给光发送机送方波信号作为测试信号。试验时,通过键盘选择方波信号(平台加电后,先按卜.“复位”键复位系统,待出现“请选择”提示后,选择“方波”并按下“确认”),此时,TP102处应当能够测到方波信号。为了把数字信号发往线路,除了要用开关KP1.O1.选择数字信号输入(开关推向“数字”),还须要通过KP102选择模拟光源和数字光源驱动电路,本试验中选择数字光源驱动电路(开关推向“数字”即可)。2 .用光纤跳线连接光发送模块的光输出与光功率计,此时从光功率计读出的功率就是光端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Po3 .此时,测1.D负载电阻(R=R105+RP103)电压的方法,将万用表电压量程拨至2.5V档,万用表黑表笔接测试点(A单元TPIO3、B单元TP203),红表笔接VeC电源正极或(A单元N1.O1.(D)8脚、B单元N201(D)8脚模/数检测切换可将(A单元KP1.02、B单元KP203)拨至对应位置,VR=I0R可用万用表RXI档干脆测得,测得的电压除以电阻值R=R105+RP103(注:测电阻值时应当将平台供电切断),其中R105是51C的固定电阻,RP103阻值为TP103与VCC之间的阻值,这样便可以得到注入电流I。变更RP1.03的阻值,得到一组数据,我们便可以绘制P-I特性曲线。说明:试验中为了防止烧坏光发送组件,电流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也许30mA左右),因此测得只是PT曲线的段,但并不阻碍整个P-I曲线的测量。四、试验报告要求,画出PT曲线图,并依据曲线特性分析光源是1.ED还是1.D。假如是1.D,其阈值电流是多少?五、思索题:.1 .为什么激光器的P-I曲线具有阈值特性?2 .激光器的P-I曲线与1.ED有什么不同?试验9光线路码试验一、试验目的,1.了解光纤传输系统为什么要进行码型变更:2 .驾驭CM1.编译码的原理:3 .比较CM1.码、PCM码和PN码的特点。二、试验原理:1.CMI编码原理:码型变换的含义广泛,本试验中介绍的码型变换是指线路码的编码和译码,我国规定了儿个在公用网上的码型:5B6B、CMI、扰码二进制、IB1.H等。试验中将详细介绍CM1.的编解码。CM1.(CodedMarkInversion)即编码传号反转,表9.1给出了其编码规则,传号1由11和00交替表示(若前一个1为11,则当前1采纳00表示,如此类推),而空号0则固定地用01表示。表9.1CMI编码规则输入二元码CMI码型001100和11交替出现图9.1给出CM1.编码的波形示例,由于一个码元变成了两个,因此它属于二电平的1B2B码。CMI具有双相码的特点,不怕信道相位的反转(信息码为“1”时两个线路码相同;信息码为“0”时,两个线路码相反,信道相位反转后,仍有此性质),并且具有肯定的纠借实力,易于实现,易于提取定时时钟,因此在低速系统中选为传输码型。在ITU-T的G.703建议中,规定CM1.为四次群(139.264Mbits)的接码型。I:I:00IQ.II-Fi一-一一rrtJIio_01.1.Q_IO11IIOI0_1.I图9.1CMI与二元码的转换关系图9.2给出CM1.的编码原理框图,编码电路接收来自信号源的单极性IE归零码(NRZ),并把这种码型变换成为CM1.码送至光发送机。输入若是传号,则翻转输出;若是空号,则打开门开关,使时钟反向输出,电路原理如图9.3所示。采样P-试验系统中采纳了可编程逻辑器件(P1.D)来实现CM1.的编译码。CV1.编码的VHD1.源程序如下:1ibraryieee:useieee.std_1.ogic_1164.a1.1.;entitydfisport(invert,e1.k:instd1.ogic;q:bufferstd_1.ogic):enddf;architecturedfofdfissigna1.d:std1.ogic;begind<=qxorinvert;processbeginwaitunti1.c1.k='q<=d;endprocess:enddf;1ibraryieee:useieee.std_1.ogic_1.164.a1.1.;entitycmi_codeisport(nrz,e1.k:instd1.ogic;cmi:outstd_1.ogic);endCmif)de;architecturecmicodeofcmicodeiscomponentdfport(invert,e1.k:instd_1.ogic;q:bufferstd1.ogic);endcomponent;signa1.a,b:std_1.ogic;begincmi<=awhennrz=>e1.seb;b<=note1.k;u:dfportmap(nrz,e1.k,a):endcmicode;2. CM1.译码原理:解码的思路很简洁,当时钟和信道码对齐时,假如输入的是“11”或“00”,则输出“1”:假如输入的是“01”,则愉出“0”。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将一系列的码元正确地2个2个分组。经过传输以后的CMI码首先要提取位同步时钟,接着抽样判决。此时CM1.码流和发送的码流在波形上没有区分(忽视误码状况),但是2个2个分组,却有两种不同的状况,一种是正确的,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而另一种则会导致译码的错误。结合CV1.码流的特点,有两种可以正确分组的方法:a.假如在码流中检测到了0101的,那么可以讲紧挨着的2个码元分为一组:b.假如在码元中检测到1到0的跳变后,则可以将下降沿后的2个码元分为一组。一般状况下,方法b更可以尽快地实现正确分组,接下来就是依据编码规则进行译码了,这里介绍三种详细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原理框图如图9.4所示:图9.4方案一原理框图从位同步时钟分别出两路时钟,他们和位同步时钟同频,但是占空比不同,两路时钟的占空比都是25乐但是两者之间相差半个周期,这样就可以将每组中两个码元分开,从而形成第一路和其次路信号,在两路时钟信号的正确作用卜.比较两路信号,便可以将CM1.编译出来。其次种方案:原理框图如图9.5所示:CM1.-44O1.OItdA上升沿读取第路侑号图9.5方案二原理框图可以看到,方案二本旗上与一是一样的,差别在于找到正确分组的方法,它利用二分领以后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来读取两路信号,即码流检测的方法b),笫三种方案:原理框图如图9.6所示:CM1.位IF步时神”彳.7W中井H换CM1.-TT降范馀图9.6方案三原理框图这里的译码思想稍有变更,CM1.码流经过串并转换后,在二分频的位同步时钟的作用下读出,进行比较译码。三、试验步骤;了解了CMI的编译码原理以后,卜面就可以起先动手验证了,在试脸平台CMI编译码的框图如图9.7所示:TP5OI数季逅,择开关数字!分领光发模块甲DP1.1.Wtt,CP1.光收楔块甲/信号放大TP60ICMI编码时钟源CPI.TP602PN序列图9.7CM【实验框图详细的试验步骤如下:1 .首先将键盘功能键选择为“CMI”并按确认键确认;2 .光发送单元的功能开关KP1.O1、KP1.02拨向数字端,光收单元A的KB103拨向数字端、KP1.O4拨向PNOUT端、TPIo7的直流电压应调整在1.5V左右(联合调整RP1.O7、RP1.O4、RP1.o8的阻值),XP105的两个短路帽分别插入rtCMIw和“PNOUTm功能脚位置;3 .此时将示波器mCHIm检测棒接地端接光发送单元A的接地端,检测端接TP102监测点,“CH2”检测棒接地端接“误码检测单元”的接地端,检测端接TP601时应用65kHz的同步时钟信号输出,接TP602时应用清楚的编码反转信号(CM1.码):4 .在光接收模块A测试点TP104和TP105可以测试到经光纤跳线传输以后的CMI码波形,同时在TP107可以测到放大以后的CMI波形:在TP602可以探测到译码以后的CMI码:在测试点TP601可以探测到用来译码的64kHz的同步时钟:测试点TP501输出的是CMI码,系统正是对输入信号进行CMI编码的,试验时可以比较TP602和TP501的波形,观测两个信号是否产生延迟。五、试验报告要求:1 .记录试验中各测试点的波形。2 .比较分析观测波形与理论波形是否一样,分析不一样的缘由。六、思索题:.为什么要对传输的信息进行码型变换?光通信中一般采纳哪些码型变换?试验二:返回书目试验7平均发送光功率的测试一、试验目的I1 .了解数字光发送端机平均发送光功率的指标要求,平均发送光功率与注入电流的关系;2 .驾驭平均发送光功率的测试:3 .视察不同编码下的平均光功率值(结合线路码型试验)。二、试验原理:光端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指的是在正常工作条件卜光端机输出的平均光功率,即光源尾纤输出的平均光功率。平均发送光功率指标与实际的光纤线路有美,在长距离的数字通信系统中,要求有较大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在短距离的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要求较小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因此,设计须要依据实际状况确定合适的数字,而不是越大越好。测试时,应当留意以下几个问题:1 .测试信号的问题。依据ITU-T的建议,不同码速的光纤数字通信系统要求送入不同的PCM测试信号,例如2.048Mbit/s的数字系统要求送入的(231)伪随机码;139.264Vbi1./s的数字系统要求送入的(2"1)伪随机码;2 .连接器的问题。用光纤跳线分别插入光发送端连接器与光功率计连接器,此时从光功率计读出的就是光端机进入光纤线路的平均发送光功率,留意的是光端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应当考虑发端连接器的损耗,即测得的光功率P是考虑了发端连接器的损耗的:3 .光功率计的问题。有的光功率计可以干脆读dBm,若只能读mW或口W,应当换算成dBm,详细计算公式为:P=IO1.g-坦dBm)(公式7.1)同时须要说明的是,平均光功率与PCM信号的码型有关,RZ码比RZ码(占空比50%)要高3dB(想想为什么),此外,平均输出光功率与注入电流有关,测试应当在正常的注入电流条件下进行。三、试验步骤:平均光功率测试的框图如图5.6所示。+5V数字万用表码型发生器光功率计图5.6数字光发送机P-I曲线测试框图试验平台采纳2M的伪随机码来测试平均光功率(为了简化设备,系统中的PN序列长度只有15位),详细的试验步骤如下:1 .将设备复位,选择“PN”按F“确认”键确认,示波器频率档选在1用,电压量程档选在2V档:2 .将开关KP501拨向“PN2M输出”,选择系统内部产生的2M伪随机码序列,将光发送单元A的功能开关KP1.oI和KPIo2拨向“数字”;3 .示波器接地端接光发送单元A的GND,测试端接TP102此时可望见清楚的PK伪随机码波形;4 .用光纤跳线分别插入发送端连接器与光功率计的输入连接器插头,连接光发送端的光输出与光功率计;5 .从光功率计上显示平均光功率值。同样,也可以选择从键盘输入“方波”或mCMI码”,可以观测光功率的变更。四、试验报告要求:1 .分别用dBm和mW表示所测得的2MPN码发送机平均功率。2 .分别用dBm和mW表示所测得的2MCM1.码发送机平均功率。五、思索题:.为什么不同的线路码型具有不同的平均光功率?试验三:试验8消光比EXT测试一、试验目的,了解数字光发送端机的消光比的定义及其测试方法。二、试验原理:从志向状态讲,当数字电信号为“0”时,光发送机应当不发光,只有当数字电信号为“1”时间发送机才发出一个传号光脉冲。但事实上这是不行能的。以1.D为例,由于要对它进行予偏置,且使其偏置电流h略小于阀值电流因此即使在数字电信号为“0”的状况31.D也会发出极微弱的光(荧光)。当然这种发光越小越好,于是就引出了消光比的概念。消光比的定义是:“1”码光脉冲功率与“0”码光脉冲功率之比。在这里我们采纳一种简便的说法。事实上更严格的说法是:电信号“1”码输入时间发送机的发光功率与电信号“0”码输入时间发送机的发光功率之比。消光比的测试原理是:首先将光端机的输入信号断掉,测出的光功率即为Ps,即对应输入数字信号全部为0的时候的光功率:然后选择信号源输入PN序列,与测试平均发送光功率时相同,由于伪随机码的“0”码和“1”码概率相等,因此全“1”码的光功率应当是伪随机码时平均光功率的2倍,即Pu=2P,消光比计算公式为:EXT=及(公式8.1)4此外,消光比还有以下的表达式:EXT=IO1.g(Jf1.)(公式&2)41三、试验步骤I消光比的测试框图如图5.6所示图5.6数字光发送机P-I曲线测试框图详细的测试步骤如下:1 .将开关KP501拨向“PN2M输出美选择系统内部产生的2M伪随机码序列:2 .选择光发送模块A,开关KP102选择传输模拟信号,不输入信号,此时将光功率计和光发送模块之间通过光纤跳线连接起来,测得的光功率即为Pg;3 .选择光发送模块A,KP1.OI选择“数字”,KP1.O2选择“数字”,平台加电后,熨位系统,通过键盘选择产生2M的PN数字序列,并将光功率计和光发送模块之间用光纤跳线连接起来,测得的光功率即为PU的一半:4 .依据计算公式8.1计算消光比EXTo四、试验报告要求:记录试验过程,计算光发送机甲的消光比,并赐予评价。五、思索题:.为什么全零码时,光发送机的平均光功率不等于零?这对系统性能有什么影响?试验11光接收机智敏度测试一、试验目的,1 .熟识光接收机智敏度的概念;2 .驾驭光接收机智敏度的测试方法。二、试验原理:灵敏度是光接收机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实力,是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光灵敏度的定义是:在给定误码率或信噪比的条件下,光接收机所能接收的最小平均光功率。在测量接收机智敏度时,首先要确定系统所要求的误码率指标,对于不同的光纤数字通信系统,其误码率指标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接收机要求的误码率越小,则灵敏度越低,即要求接收的光功率越大,因此灵敏度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它与误码率的要求有关,测量时先确定系统的要求的误码率,再测在该误码率条件卜的灵敏度的数值。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定义为最小平均光功率,而不是指达到系统所要求的误码率所对应的光功率。对某一接收机来讲,光功率只要在它的动态范围内变更,都能确保系统要求的误码率,但灵敏度只有一个,即接收机所能接收的最小光功率。灵敏度指的是平均光功率,而非峰值功率,因此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就与传输信号的码型有关。码型不同,占空比不同,平均光功率也就不同,灵敏度也就不同。刻于NRZ和RZ两种码型来讲,对比可以发觉,当“1”码和“0”码概率相等时,NRZ的平均光功率要比RZ大3dB,因此测试灵敏度须要选择合适的码型。灵敏度的单位一般用dBm来表示,它表示已ImW功率为基础的肯定功率电平,设测得的最小平均光功率为Qmin,则灵敏度可以表示为:P=IO1.g型,加)(公式11.1)IznVV例如,当心=-60<m,n时,其最小平均光功率就是IOW,Pmin越小,接收机的灵敏度就越高。一试料分析仪W11.1数一光收接门指标测试一光接收机智敏度测试框图如图I1.I所示,将误码测试仪和光可变衰减器与光线数字通信系统相连接。误码分析仪向光端机送入测试信号,PCM测试信号为伪随机码,长度为调整衰减器,逐步增加光衰减,使输入光接收机的光功率逐步削减,使系统处于误码状态。然后,逐步削减光衰减器的衰减,渐渐增加光接收机的输入光功率,使误码渐渐削减,当在肯定的视察时间内,使误码的个数少于某一要求时,即达到系统所要求的误码率。在稳定工作一段时间后,从R点断开光端机的连接器,用光纤测试仪连接R点与光功率计,测试测得的光功率为Pmin,即为光接收机的最小可接收功率。在灵敏度测试时,肯定要留意测试时间的长短,误码率是一个统计平均的参数,为了确定时间,运用以下的公式:”方(公式11.2)公式(11.2)中m是误码个数,是系统码速,t是测试时间。由上式可知,在码速确定的状况下,只要在某肯定的时间内所记录的误码个数少于某数值,就可以表示出要求的误码率,其最小测试时间是应能检测到误码个数为1的时间,即式中设m=1.时所须要的测试时间,它可以表示为:;=(公式11.3)C由公式(11.3)可见,最小测试时间与码速和误码率均有关,各类系统误码率不同时,光接收机的灵敏度测试时间t如下我所示:11.1灵敏度测试的最小时间码速2M8M34MI1.OMo98min2min29.Isec7.Msec101.°5min1.2min10"50minImin应当指出,t是要求某一误码率是,光接收机智敏度测试的最小间,事实上测试时间应大于此时间,才能使测试结果更为精确。三、试验步骤(依据系统调试基础将A通道调试好):光接收机A灵敏度测试步喔如下:1.首先按设备的复位键复位,选择PN,按下确认键确认,示波蕾检测频率档选在1s,电压量程档选在2V档;2 .将光发送单元A的功能开关KP1.(H和KP102拨向数字端,将光接收单元A的功能开关KP103置数字端、KP1.(M置PNAGC端,功能选择插座XP105上的两个短路帽分别插入BNOUT和PNAGC的功能脚位内使之连接选通,将数字信号产生电路中的开关KP501选择PN2M输出端,选择传输的是系统内部产生的2V伪随机序列,N的取值为4:3 .示波器CH1.检测棒接地端接光发送单元A的接地端GND,测试端接TP102,此时可望见清楚的PN序列信号波形,示波器CH2测试棒接地端接光接收单元A的接地端GND,测试端接TP107,重点调整RP1.O7和RP108将不失真信号调至最大,同时调整RP1.O8将测试端TP108上的直流电位调至1.5V±0.5V左右;4 .当电路工作于“PN伪随机”状态时,首先调可调电容C713,重点调整C721,同时协助调整可调电阻RP整司使PN信号逐步同步,同步锁定指示灯1.ED601逐步熄灭,1.CD显示的误码数逐步减小,反复调整光接收单元A和锁相环电路的相关调整点使PN信号最终走向同步锁定:5 .按图11.1将光衰减器接入光发送模块A和光接收模块A间,调整可变光衰减器增大衰减使液晶屏误码显示跳动,记录此时的光功率Pr;6 .假如试验室没有配备光衰减器,可以通过试验平台中的电路衰减器来模拟光路衰减。调整光接收模块A的可调电阻RP107,降低MAX435的放大倍数来模拟线路上的衰减。当衰版足够大时,将超出D603的I动增益限制范围,致使其输出信号幅度锐减,误码计数渐增。试验平台的误码测试功能虽然不像误码分析仪那样齐全,但可以通过液晶屏幕显示的误码个数来自定义误码率,比如说1分钟出现了10个误码,调整上述可变电阻,减小电路中衰减,宜到误码符合刚闩定义过得要求,可以测试MAX435的输出波动很小,模拟了输入光功率也很小。四、试验报告要求:依据试验状况,自定义个合适的误码标准,并记录试验过程,分析系统灵敏度。五、思索题:.接收到的光功率增大时.,误码率会减小吗?假如接收到的光功率始终增加下去,会有什么现象?试验四:试验25模拟话音光传输试验一、试验目的:1 .熟识光纤通信模拟电话原理;2 .了解系统的性能与测试:3 .熟识每一测试点的波形。二、试验原理:话音电话光纤传输试验系统框图如图25.1所示:图24.1模拟电话光纤传输示意图我们的模拟通信采纳的是光强调制系统。这是一种最简洁的调制方式。模拟信号是一种基带信号,它没有经过任何调制而去干脆调制光源。模拟基带干脆强度调制光通信系统是全部光通信系统中设备最简洁和成本最低的一种光纤通信系统。适用于小容量短距离光纤通信,特殊适用于频带较宽的电视信号传输。由于干脆强度调制方式光功率的时间响应干脆与电信号功率的时间响应成正比,为此,要使信号进行不失真的传输,就要求干脆光强调制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电和电/光转换具有良好的线性。一般来说,作为电/光转换的光源,由于处在大信号下工作,它的线性较差。而作为光/电变换器的光检测器,由于在小信号条件下工作,它的线性好,因而它对非线性失真影响较小。但是由于光检测器的输入信号功率为全系统中最低,因而对全系统的信噪比的影响较大。模拟基带干脆强度调制的光纤传输系统对光发端机的要求是:1.输出功率要大,这样,在接收灵敏度肯定时,发送光功率越大,允许系统传输损耗越大,系统的传输距离越长。光纤通信中光源常用半导体1.ED和1.D两种。1.D输出光功率大于1.ED输出光功率,因此,从输出光功率这点来说,光源采纳1.D比1.ED要好:2.输出光功率温度稳定性要好,这样才能保证各种温度时的传输距离。1.D是一种有阀值的发光器件,阀值随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因而在相同的驱动电流下,输出光功率随环境温度变更较大。为使1.D能在各种环境温度时保持恒定的光功率输出,光发送机须要采纳自动温控限制(ATC)和自动光功率限制(APC)电路,从而大大增加了电子线路困难性和增加成本.1.ED输出光功率随环境的变更较迟钝,一般都不须要加RTC和APC电路来恒定光功率,电路简洁,成本低。因此,从电子线路的困难性来说采纳1.ED比1.D好:3.调制度In要大。m大接收机的信噪比就高。也就是说接收机的灵敏度就高。但m不能太高,它要受到光源的P-I特性曲线两端弯曲部分非线性制约;4.非线性失真要小。系统的非线性主要取决于光源。因系统中电子线路的非线性,一般都远小于光源的非线性,可以略去不计。所以,要求系统非线性小,就是要求光源非线性要小。光源非线性小,就可使m大和DG、DP小。1.ED光源的线性要比1.D光源的线性好得多。因此,从这一点来说,1.ED比1.D好。从以上对模拟光发端机的要求看,模拟基带干脆强度调制选用1.ED光源比1.D光源要好。模拟光接收机的要求:1.信噪比要高;2.频带要宽:3.幅度特性要好。光通信中常用的检测器件有PIN管和APD两种。PIN管需较低的偏压(10-20V)就可正常工作,因而不须要困难的偏压限制电路,电路简洁。缺点是P1.N管没有内增益。APD须要较高的偏压(几十伏到200V)才能正常工作,它的增益特性随环境变更较严峻,一般都要采纳偏压限制电路以维持增益不变。但APD具有10-200的等崩增益,可使信噪比得到改善。在模拟基带干脆强度调制光纤传输系统中,为使电路简洁,检测器一般采纳PIN管。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把来自检测器的微弱信号放大,前置输入的信号是全系统中最低的,所以前放确定全系统的信噪比,同时前放也确定系统的灵敏度。主放的功能是把前放输出的信号进行高倍的放大,放大到系统须要的适合电平。由于主放是一个宽频放大器,很简洁产生F1.激,必需设计良好的电源去耦合电路以防主放自激。模拟系统要求信号的信噪比高,信号非线性失真小,这可以在输入测试点TP1.O1.和输出测试点TP106做测试,将TP404和输出测试点TP705送入双踪示波器的两个通道(CHI,CH2),可以先测方波信号,然后送入三角波,再送入正弦波信号,最终送入模拟话音信号,并通过双方的通话来推断模拟系统的性能,若要精确测试,可以用话路特性测试仪进行测试。三、试验仪:光纤通信试验箱、双踪示波器、光功率计、万用表四、试段步骤(依据“系统调试基础”将通道调好):1.将键盘功能键选择为“模拟电话”并确定;2 .光发送单元A的功能开关KP102拨向模拟端,光发送单元B的功能开关KP201、KP203拨向模拟端,XP202的短路帽插入“模拟电话”功能位,光接收单元A的KP1.o3拨向模拟电话端,XP105的短路帽插入模拟电话功能位,光接收单元B的KP204拨向“模/数”端,KP204拨向模拟端,XP206的短路帽插入模拟电话功能:3 .电话接口电路单元A、B的功能开关KP90kKP902均拨向“模拟”端,电话插口XS901、XS902分别插入话机,提起话筒,按拨号键,双方都应听见清楚的拨号音和通话声(前提是在发送接收的两通道都调试一样):4 .用示波器在线路中TB1.O1.处视察模拟语音的波形变更,比较讲话声音大或小时所测得的波形的变更;5 .假如是正弦波或三角波或锯齿波等模拟波形,视察模拟信号经过传输后的波形变更,测量TPI01。五、试验报告要求:1.记录试验中各测试点的波形。6 .评估模拟电话的通话质量。六、思索题:.1 .假如是正弦波或三角波或锯齿波等模拟波形,模拟信号经过传输后,波形会有什么变更?2 .假如要将模拟信号数字化,你将实行什么样的方案?采纳数字传输后,话音质量会比模拟的好吗?3 .选用不同的光源,光源的调制度、线性又有何特点?4 .设计2台多媒体之间的光纤通信试验系统。

    注意事项

    本文(光通信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