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修订版).docx
-
资源ID:1696626
资源大小:26.9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修订版).docx
长江师范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专业代码:020401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修业年限:基本学制2.5年,修业年限2.54.5年办学层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升本学习形式:函授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二、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针对外向型公司、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的国际经贸业务与管理工作岗位,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业务的具体操作及相关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能够无障碍地进行英语交流,具有从事国际经贸业务及相关活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涉外经贸人才。(二)培养规格1 .知识要求(1)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本专业必备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必备的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及其应用等基础知识。(2)核心知识:具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具体操作及相关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环境及发展现状,跟踪学习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获取国际贸易最新发展资讯等。(3)相关知识:英语语言交流与沟通,国际商务谈判与国际商务礼仪等相关知识。2 .能力要求(1)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2)核心能力:熟练掌握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实务操作技能,具备从事进出口交易磋商、合同签订、货源组织、单证制作及审单、跟单、报关、报检、报运、核销、退税等外贸业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专业核心能力;熟悉国际商务、国际物流或国际金融活动中的操作技巧。(3)相关能力:具备从事经济贸易理论研究,在国际经贸活动中能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英语口语和英语函电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具备国际商务谈判与国际交际能力等。3 .素质要求(1)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在从事涉外性经济活动中坚守诚信、互利互惠的基本准则,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2)核心素质:具有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素养,能敏锐的洞察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与国际贸易动态的素质,具有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交际的技术技能。(3)相关素质: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在人际沟通与交流中表现活跃,能不断吸收新知识以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专业相关素质。三、修业年限最低修业年限2.5年,最高修业年限不超过4.5年四、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职业能力拓展课、专业实践课。其中公共基础课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商务公文写作、公共关系学;专业课主要有:商务公文写作、公共关系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职业能力拓展课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零售与连锁、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服务贸易、外贸单证、会展概论;实践环节课程主要有: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五、教学形式办学形式为函授,以函授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六、学分学时总学分95,总学时1684。其中线上学时1040,线下理论360,线下实践学时284。七、考核、毕业与学位(一)考核:学生修完专业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符合长江师范学院课程考核规定要求,课程考核合格,考核课程合格及其以上,考试课程60分及其以上。1 .理论课程考核说明在加强考核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鼓励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可采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课程论文(设计),实际操作等方式,也可几种方式结合进行,考核内容注重考核学生能力,必修课一般应为考试课,选修课可以考试也可以考查,必修课程考核不及格必须重考;选修课考核不及格可以重修也可以另选其他课程。每期学期课程考核成绩应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成绩组成。2 .专业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训练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一次综合考查。本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课程实训,包括毕业论文,纳入学时学分计划;一类是在岗实践,主要是在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实践。3 .毕业论文要求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一次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也是一次综合素质及学习水平的测量过程。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选题一一拟提纲写初稿一一修订稿等环节的工作,最后完成一篇不低于6000字的学术论文。每个学生论文均需通过查重和论文答辩。论文撰写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项综合为毕业论文成绩。本专业各方向均作为选题范围。(二)毕业:学生修完专业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符合长江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的毕业条件,学校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三)学位:本专业学生学习成绩达到规定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长江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相应要求,参加成人学士学位外语考试并合格,学校授予学士学位。八、各学期课程教学进度安排专业培养方案按2.5学年安排,共计5学期,具体情况见课程设置与学期课时分配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专业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别序号代码课程名需学分总学时各学期学时分配考核方式k1.二三四五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闭卷开卷公共基础课1021H017思把道法治3-1848482021110169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484848J302111018毛洋东思想和中W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论3IN321648402n1027中国近代史组空348IS4850211103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怨概论23224832602111002形势与政策34848161616718111001大学英语496801696S01111019大学士.心戌牝鹏教6I1616169611104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72482472V业4105114060商务公文写作472482472I1.5112001公共关系学472482472125112060宏观经济学348242118135112068统计学原理3is242148145112082会计学472482472155112121金触学4;482172165112134国际经济学47248168721705122339国际商务谈判348242-1-18职业能力拓展课185112132国际贸易实务4.J4816872195112163国际结算472181687220国际零惇与连锁47248168722105122378国际货运与保险4.J488167222国际眼务贸易47218K16;.:2305114127外贸单证472481687224会展极论4.J-1816K72一实践教学一25入学教育0.588826毕业数月0.58882705H4002毕业实习6969696环IV2805II4103毕业论文(设计)7108108108合计951684992360284%9(,9696260百分比(%)61.721.316.S24.720.416.617.1.21.1.九、主要课程简介1 .课程代码:06111044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总学时:72学时(线下24,网上和自学48)课程介绍: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是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有: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数字特征及数理统计的有关内容。建议教材:盛骤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课程代码:05112060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总学时:72学时(线下24,网上和自学48)课程介绍:宏观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建议教材:石良平主编.宏观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课程代码:05112068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课程总学时:72学时(线下24,网上自学48)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社会对象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是一项认识社会的统计实践活动。它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社会总结,是认识宏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建议教材:栗方钟主编.统计学原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4 .课程代码:05112134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课程总学时:72学时(线下24,网上自学48)课程介绍:着重介绍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商品的交换、生产要素的流动)与政策,国际经济关系尤其是货币关系的机制作用,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协调及建立正确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建议教材:王志明、乔桂明等编著.国际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5 .课程代码:05112121课程名称:金融学课程总学时:72学时(线下24,网上自学48)课程介绍:本课书为经济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教材。该课程结合近年来金融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紧密联系我国当前金融领域实际等特点。具体内容包括:货币、信用、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运行规律。建议教材:王佩真主编.金融概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6 .课程代码:05112132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总学时:96学时(线下32,网上自学64)课程介绍: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具体操作技术的科学,也是一门具有涉外经济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不仅要懂得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正确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原则、方针和政策,而且需要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必要的国际法律知识,做好进出口业务。要求针对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教学,并进而通过业务流程的模拟实习和到实际工作部门调查实习,加强对基本业务技能的训练,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12人,占70.6%;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8人,占47%o同时,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业界领袖为讲座教授、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与学者为实践指导教师。此外,还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洛克分校、美国安德鲁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合作项目,定期开展师资与学术的国际交流,提高了现有师资的国际化水平。专业团队坚持“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近年来,团队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重庆市级教改科研项目20余项,校级教改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专业教材30余部,科研成果奖20余项;在SSCkCSSC1.等中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二)教材选用结合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经过院学术委员会审核,校级批准,一般选用“十二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国家级别规划教材。(三)实啦实训条件本专业积极推进实验实训教学建设,目前,已建设多个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实践教学规范化管理。1 .校内实训平台专业建有完善的综合实训平台,内含ERP实训、SPSS统计实训、经济学实验、国际贸易、报关、商务单证、外贸函电、国际结算、证券投资等实训软件;建有特色专业实训系统一跨境电商虚拟仿真系统。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本专业与重庆市涪陵区国家税务局、旅游局等政府部门和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攀华集团、金科地产等国内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构建“1+2+X”一“理论+实训+实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从事国际经贸业务及相关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涉外经贸人才。3 .突出的全球视野拓展平台本专业立足国际视野,坚持开放办学,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交换生项目达八十余人次,包括美国、加拿大、波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持续推进“121”中美合作实验班项目,多名学生赴美攻读双学位,已顺利毕业;与美国安德鲁大学联合培养MBA项目,为学生考取国外研究生提供了更大平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留学生项目,刚果、乌兹别克斯坦、津巴布韦、孟加拉国、加蓬等国家学生来学院深造,已培养近百名留学生。4 .专业的学生协会学院建有专业学生协会,分别是国际经贸协会和电子商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