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实录.docx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红楼梦(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占人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也是高中课程规定必读的文学巨著。读小说,首先要读顺人物之间的关系。现在如果让你用一个几何图形来表示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你会用一个什么样的几何图形?生:我会用三角形。师:为什么是三角形?生:是基于他们之间的三角关系,他们彼此之间都有一定的情感纠缠。师:看来,你对这样的三角关系很有心得。(生笑师:首先三个人之间都有联系,其次彼此之间都有纠缠,用文学里专业的表达,这叫矛盾。魏、蜀、吴三国大家都知道的,刘备、关羽、张飞是三角关系吗?生:不是。师:对,他们有高度的统一性。那么问题来了,三角形有很多种,等腰、面角、钝角、等边再想一想,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之间,他们的关系更像哪一种三角形呢?生:我认为是钝角,而且两边不一样。师:为什么?生:因为贾宝玉和林蕉玉之间的纠缠更多、更深一些。师:贾宝玉跟林黛玉的纠缠深于他跟薛宝钗,你从哪里读到的?生:书里说他跟林黛玉走“冤家”。师:这个发现不简单,“冤家”是一个典型的词,这是对传统爱情的特殊化表达。大家如果欣赏古代戏剧一定要注意,情节最高潮的时候,必然会有.一声告白,一般是女的对男的说:“冤家呀!”当两个人是“冤家”的时候,就表明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异性之间的最高层面了。还有没有其他想法?生:我觉得是等边,至少也走等腰。师: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纠缠,情感都差不多是吧?生:一边是薛宝钗的俗世生活,一边是林黛玉的诗和远方:一个是木石前盟,一个是金玉良缘。师:你认为宝玉对两者是都喜欢。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好,下面我们根据这两位同学的思路,确定他们是什么样的三角关系,主要看贾宝玉分别跟林黛玉、薛宝钗纠缠的深度。先看宝玉跟童玉之间的纠缠,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是小说的主线,我们今天主要从人物关系入手,希望同学们能学得一点怎么去读名著的方法。宝玉和焦玉之间的关系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你们觉得会是哪三个阶段?生:第一个阶段应该是初遇。第一次见面,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师:比较美好。生:第二个阶段应该是爱情到达了一个比较高的点,就是“黛玉葬花”那一块和读西厢记的那一块。师:这里是高潮了,两个人在精神上、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振到了最强的时候。生:下一阶段应该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心有灵犀的阶段,宝玉给黛玉送手帕。师:就是宝玉挨打之后,他给黛玉送了一个手帕。手帕很重要,旧手帕跟新手帕区别很大,度玉死的时候烧手帕,尽管是高鹑续写的,一样催人泪下。哪位同学能记得,林黛玉进贾府之前,他们两个见过吗?生:没见过。师:康玉进贾府,刚才说宝玉看到黛玉说的第一句话是-生:“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师:那黛玉见到宝玉的时候,有什么反应?书中是怎样写的?生:在书的第26页:“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到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师:第一阶段是前世的姻缘,没道理可讲,看到了心里一动,一惊。最通俗的说法叫气味相投。后来宝钗来了之后,蕉玉有了小情绪时,宝玉怎么说?生:“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师:同学们都记得吧?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宝黛之间非常纯洁的情谊,两小无猜。所以,第一阶段最美好。但是这种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被一个人的闯入打破了,这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宝钗来了之后,从此纠缠不断。哪位同学记得书中是怎样写的,给大家读一下。生:在书的第36页:“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熊玉孤高臼许,目无下尘,故比焦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Y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J师:这里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生:对比。师:宝钗的闯入注定了三个人彼此之间纠缠的开始。宝钗表面上表现出浑然不觉的样子,但她的心里比谁都清楚,藏得太深了,这就是她高明的地方,也很可怕,对吧?宝钗十三四岁的年龄,她就什么都明白,乂能装着什么都不明白。好,那么书中写宝玉和宝钗之间纠缠的是哪一回?在多少页?生:第二十回,159160页。师:这里有很多细腻的描写,我们来看一下第159页:”且说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抬身就走J史大姑娘是谁?生:史湘云。师:这里的语言描写很经典,谁来读一下?生:“宝玉听了,抬身就走。宝钗笑道:”等着,叫们两个一齐儿走,瞧瞧他去。说着,下了炕,同宝玉一齐来至贾母这边。只见史湘云大笑大说的,见了他两个来,忙问好厮见。正值黛玉在旁,因问宝玉:“在那里的?”宝玉便说:在宝姐姐家的。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往,不然早就K了来了J”师:后而,没两盏茶的工夫,宝玉仍来了。我们看黛玉怎么说。你来读。生:“你又来做什么?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又会念,又会作,乂会写,乂会说笑,乂怕你生气拉了你去,你乂做什么来?死活凭我去罢了!”师:读这些语言可以读到林黛玉的内心,我们来揣摩一下,黛玉说这些“又”字时,有怎样的心理?生:有点吃醋。师:是有一点吗?生:非常吃醋!因为很爱!师:吃醋是爱的表达,也是一种高明智慧的表达。除了这句能看出她的吃醋,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闻到黛玉强烈的醋味?(生笑生:“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这里的“早就”“亏”“冷笑”,都可以让人感受到。师:女孩子冷笑是很可怕的,大家想一想,黛玉此时的皤意主要是针对谁的?生:薛宝钗。师:只有薛宝钗吗?还有谁?生:史湘云。师:黛玉不容易啊!后来在葬花吟中写到“风霜刀剑严相逼”,可见她在贾府是备受煎熬的。一方面是由于世态人情,一方面是因为爱情的激烈竞争,当然还因为她自己过于敏感。因为敏感,所以纠缠。接着再看,当黛玉说完这段话,“宝玉听了,忙上来悄悄的说道”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悄悄的”?生:是怕焦玉生气。师:我们要读懂宝玉这个人,他其实是不愿意伤害任何一个女孩子的,所以他只能悄悄告诉黛玉。如果湘云听见,怎么办呢?如果宝钗听见,怎么办呢?再往下看,就是体己的话了:“你这么个明臼人,难道连'亲不问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这句话大家懂吗?宝玉想让黛玉明白,谁亲?生:黛玉。师:谁疏?生:宝钗。师:谁先?生:焦玉。谁后?生:宝钗。师:宝玉乂说:“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依中国的传统文化,舅舅家的表亲最近,姨娘家的表亲要远。宝玉说:“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黛玉说:“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说:“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你看,两个人都是为了各自的心。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他们两个人的心都是什么样的心?两个人的心是不是一样的呢?生:宝玉是和所有姐妹都玩得好,对篇玉有一些偏爱。童玉则比较专一于宝玉,对其他人比较硫远。师:宝玉当着趣玉的而说“我也为的是我的心”,这是什么心?生:和黛玉好的心。师:同学们,我们读名著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代入进去。你觉得黛玉对宝玉怀有一颗怎样的心?生:林黛玉喜欢贾宝玉,她的心都给了贾宝玉,但贾宝玉没有全给林黛玉。生:宝玉对焦玉来说是全部,但黛玉不是宝玉的全部,宝玉只是偏爱黛玉多一些而已。师:两位同学的理解都非常好,但就这个现场情景,宝玉当若期玉表白,潜在意思是“我”这颗心是喜欢所有的姑娘的,但对你是最好的。在座的姑娘们,如果有男孩子对你这样说,你是什么感觉?(生笑。)师:从文中的现场表白看,两颗心似乎是对等的,但又不是对等的,这样矛盾冲突就来了。第三个阶段是在什么时候到来的呢?生:在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之后,林璇玉还总借“金玉”说话,让他无可辩驳。宝玉“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师: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表白,我们来看第三十二回,翻到269页。理解了这一段,就理解了为什么从此以后两个人再也没有纠缠,黛玉从此也不吃醋了。这里有他们表白爱情最经典的一句话,我们先看一个很重要的故事背景,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去看他,说了一句话非常重要,哪句话?生:“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师:对。“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小说中关于宝玉这句“你放心”的表达,有多处,有没有同学留意过?生:在第258页和第259页:“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璇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儿步,说道:'你乂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得死活。林惫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乂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师:“你放心。”这三个字可以读得深入骨髓。同学们,黛玉说:“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请问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呢?生:黛玉说“金”和“麒麟”,其实是暗指薛宝钗和史湘云。生: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是前世的姻缘,宝玉和宝钗之间的姻缘叫金玉良缘。所以宝钗的妈妈一有机会就要讲“金”的故事,这给箧玉造成了非常大的精神压迫感。师:其实,这部小说的故事可以说是前世“木石前盟”和当下“金玉良缘”的矛盾冲突。麒麟是史湘云跟宝玉之间的纠葛,湘云有一个麒麟,丫餐在讨论麒麟的公和母,有个张道士也给了宝玉一个麒麟,他们也曾青梅竹马一起玩耍,这也给熊玉的精神世界造成新的冲击。所以,回到宝玉说的“你放心”,这是一个非常严肃、非常认真的爱情表白。大家想一想,“你放心”三个字,其实暗含的是怎样的爱情宣言呢?生:林妹妹放心,“我”的心是属于你的。师:嗯,你放心,“我”是你的:或者说,“我”唯一属于你。你不要看“我”成天疯疯嫌微的,跟这个姑娘亲近,跟那个姑娘亲近,但是“你放心”,“我”的心属于你。这句话就抓住了林黛玉一直纠缠的痛苦。其实,她对宝玉放心吗?生:不放心。师:所有痛苦都是不放心,爱情的纠葛就来自这三个字“不放心”。放心了,黛玉从此以后就不再纠缠了。那么我们来看,这两条线是不是对等呢?认为对等的同学,请举手。(少数学生举手。)师:认为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纠缠不等于宝钗的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师:那么问题来了,宝玉到底爱不爱宝钗呢?认为爱的请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师:这么多同学认为爱。好,请大家翻到第231页,我们来读一段文字。生(读):“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J”师:这里的“他”是谁?生:宝钗。师:根据这个细节,这个心理描写,你说宝玉爱不爱宝钗?生:我认为不爱,他只是动了身体上的心思。师:身体上的,这只是人的本能。我们还可以说得品位高一点,这是对美的一种欣赏,对不对?这里不过是她的形态之美、体态之美。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一点都不爱吗?生:有,但这不是精神上的爱。师:精神上的爱和不是精神上的爱,怎么区分?如果精神上的我们可以称为爱,不是精神上的可以称为什么呢?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生:欲。师:“欲”也不错,但这里我觉得“喜欢”会更好一点。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常常会把“喜欢”误当作“爱”,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对不对?很显然,宝玉对宝钗是喜欢的,用同学们的话说,这不是精神层面的爱。为什么到不了精神层面上的爱呢?宝玉和宝钗之间的矛盾还表现在哪里呢?生:宝玉不喜欢当官,但宝钗一宜劝他读书,他们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不一样。师:这位同学抓住了最关键的地方。他们的矛盾点主要此三观不同。一个热衷于世俗的功名利禄,一个不愿受封建道镌的约束。打一个比方,如果要评三好学生的话,薛宝钗肯定可以评上,德行考核,她一分都不会扣,她是闺阁典范。如果要评不规范的学生,肯定是贾宝玉,他行为乖张,经常违反纪律,不听长辈的话。但他们的确也互相吸引,根据你的思考,你觉得宝钗爱不爱宝玉呢?生:不爱。宝钗是一个遵守封建妇道的人,她对宝玉的好感,想结成姻缘,只不过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父母告诉她的:你们有金玉良缘,就应该要在一起。加:宝钗对宝玉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爱,她只是从婚姻对象的角色上,觉得宝玉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丈夫。这样黛玉和宝钗之间就出现了矛盾,出现了对立关系,大家说说是什么关系?生:是情敌关系。师:共同争夺一个人,确实是天然的敌手。但仅仅看到这重矛盾还不够,这个理解还是属于第一层面的:一个男孩子,两个女孩子都喜欢,一个要他做丈夫,一个要他做精神上的陪伴者。这也不错,但宝钗和黛玉之间的深层矛盾是什么呢?生:她们观念不同。在一次行酒令时,黛玉无意说出了牡丹亭中的句子,宝钗却笑着让蕉玉跪下,要审她。黛玉就说:“我再不说了。”从这里可以感受到,黛玉是比较自由的,而宝钗比较守规矩。师:你举了一个例子,解读的空间很大。她们之间的冲突,深层来讲,黛玉是诗,是人间诗意的一种象征:而宝钗是俗世的典型产物。现在我们大致梳理一下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宝玉和黛玉的纠缠更丰富、更饱满,给宝玉带来的痛苦更大;而黛玉和宝钗之间呢,纠缠也比较深刻,所以说“等边”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我们可以模糊地认为三个人的三角关系近乎于一个等边三角形。好,刚刚我们是从三组关系来看,现在我们从性格特点来看,如果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三个人的性格,怎么概括呢?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表达。生:我认为贾宝玉性格乖张,林黛玉敏感,薛宝钗端庄。师:非常好,说明你读懂红楼梦了,人物都记在自己心中了。大家都赞同吧?还有没有不同的说法?生:其他两位赞同,但林黛玉除了敏感,她还有个人的魅力和色彩。她是一个满腹诗书的人,是可以当别人老师的人。师:嗯,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三个人物都是非常丰富、复杂的,他们的性格都有多个侧面,这不需要怀疑。我们现在聚焦一下,如果把它当成一个三角关系的爱情故事来读的时候,脂砚斋的评点备受认同:宝玉的特征是“情不情”,黛玉的特征是“情情”,宝钗的特征是“无情”。小说中写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我们都知道宝钗有个特点就是“冷、那什么是“情不情”?前面的“情”是动词,后面的是名词,简单说就是爱所有他喜欢的人。黛玉是“情情”,唯一的爱献给唯一的你。这样一来,可以说他们三人的关系就是一个充满张力的等边或等腰的三角形。同学们,根据你的阅读感悟,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哪些人物之间是利用三角关系来制造矛盾冲突的?生:我觉得宝玉、袭人和王夫人有三角关系。师:袭人和王夫人满足三角关系条件吗?我觉得他们俩同一性更多,你觉得呢?但是你的思路可以给大家一个启发,大家想一想,如果宝玉和袭人,还和另一个人有三角关系,这个人是谁?生:晴雯。师:对,晴雯。其他呢?宝玉和焦玉除了与宝钗有三角关系,还和谁有三角关系?生:史湘云。师:宝玉、宝钗和史湘云是不是三角关系呢?生:是的。师:是,但这个三角关系张力不大。张力不大的原因有同学知道吗?生:因为宝钗为了壮大自己与黛玉竞争的力量,自己掏钱请客,让史潮云始终站在自己的一边,所以史湘云和宝钗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师:说得好。还有没有?生:宝玉、袭人和贾政之间有三角关系。师:贾政和袭人有什么关系?我们刚刚归纳了三角关系要有联系和纠缠,贾政和袭人有纠彼?没有。那谁和宝玉、袭人行.三角关系?生:蒋玉茜。师:对,蒋玉菌和宝玉、袭人有三角关系,非常有意思。蒋玉苗是什么人啊?生:戏子。师: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生:琪官。师:你们觉得,和宝玉、期玉、宝钗比较相似的三角关系是哪一组?生:是宝玉、袭人和晴雯。师:对。宝玉和袭人的关系,宝玉和晴雯的关系,袭人和晴雯的关系,也是相对复杂的三角关系,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探讨。现在我们一起归纳一下,人物之间的三角关系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生:让彼此之间产生纠缠,让人物发生冲突。师:可以展现人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生:三角关系可以更好地使人物产生相互制约的力量。师:和刚才同学的观点差不多,三角关系可以使人物关系更夏杂、矛盾更尖锐。还有谁可以补充?生:从三角关系可以更好地看出不同人物的行为,可以更加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加: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比如说,贾宝玉的“情不情”,不和璜玉有纠葛我们看不出来。宝钗那种世俗的“无情”,不和黛玉布.关系,也表现不出来。生:人物之间的三角关系能宜接推动情节的发展。师:对,假如宝钗始终不出场,故事就很难写下去了。所以,写小说时根据主题想办法加个人物构成关系,让情节发展了,所谓的主题就显露了,情感也就更丰富了。既然小说中的三角关系这么丰富,我们就可跳出以宝玉为中心,看看红楼梦中还有哪些三角关系。生:贾琏、平儿和王熙凤。师:找得非常好。但是这个矛盾张力也不大,原因是什么?生:平儿退出了竞争。生:王夫人、贾政、赵姨娘。师:对。那贾母和谁有三角关系?贾母的大儿子叫什么?生:贾赦。师:贾母和两个儿子也是三角关系。有一个情节,中秋讲故事,贾赦讲了母亲偏爱儿子的故事。认真读红楼梦的同学会发现,看上去是贾赦住在东面,其实整个贾府的政治中心和地位重心是谁?生:贾政。师:再看,贾母、王夫人和谁也构成三角关系?生:邢夫人。师:这是典型的婆婆和两个儿媳妇之间的矛盾关系。生:贾琏、王熙凤和尤二姐也是三角关系,且这个三角关系更加纠缠,充满张力。师:对,那是生死之争啊!是血淋淋的刀子。好,同学们,你看红楼梦中处处都是三角关系,处处都是矛盾。所以黛玉生活在中间,才会时时在意、处处小心。既然红楼梦处处都是三角关系,那么现在让你评选,你认为最重要的三角关系是哪组?什么是“最重要”?就是冲突最激烈,人物个性之间你我不容,最有表现力。生:宝玉、黛玉、宝钗。生:贾琏、王熙凤、尤二姐。生:尤二姐在王熙凤面前没有竞争力。师:对,几乎没有竞争力。最有表现力、最有张力、三个人个性最鲜明、矛盾冲突最红杂的三角关系是什么?当然,答案并不唯一,这是我们自己读书心得的一个分享。生:就是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个人的关系。生:我认为宝玉、袭人和晴雯的三角关系也很鲜明复杂。师:宝玉、黛玉和宝钗当然是书中的主要关系,但宝玉、袭人和晴雯,矛盾都很激烈,我觉得他们是典型的正三角关系。晴雯和宝玉之间的爱,我读得更震撼人心。晴雯把自己的指甲剪下来,把最贴身的衣服脱下来,跟宝玉交换,真正在精神上相同的是晴雯和宝玉,而袭人只是在肉体上跟宝玉有交集的人,袭人和晴雯之间的矛盾冲突明显更激烈。这就是对比,非常有表现力。好,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探讨人物之间的三角关系来研读了红楼梦,相信大家课后一定会有更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师:同学们辛苦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