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 八上】第八单元 解放战争 学案(知识笔记+解题笔记+错题笔记).docx
-
资源ID:1704466
资源大小:87.74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霸笔记 八上】第八单元 解放战争 学案(知识笔记+解题笔记+错题笔记).docx
第八单元解放战争学霸知识笔记知识点1内战爆发知识要点:(1) 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2)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3)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知识解读,(1)进行重庆谈判,国共两党各有不同的目的。国民党方面,是为内战争取时间,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共产党方面,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2)粉碎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H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3)粉碎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阂消灭掉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学籍笔记:(1)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给我们的启示演变:(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合作一(十年内战时期)对抗一(全民族抗战时期)再次合作一(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再次对抗。主要原因: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际环境和国际势力的影响等。启示:和则两利,分则两伤。和,则中华民族兴旺和崛起;分,对中华民族是战争和灾难。知识点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知识要点:(1)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2)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3)从1948年9月开始,中共中央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4)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927-1949)。知识解读:(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3)三大战役的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作战地区及其意义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时间1948年9一U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1948年I1.月一】949年1月指挥林彪、羽荣也刘侑承、陈毅、邓小平、栗裕、课徭林林彪、罗荣桓、到荣臻部队东北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地点锦州、长春、沈阳以徐州为中心北平、天津、张家门意义解放东北全境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1949年,傅作义,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斛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4)渡江战役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介湾,造成了国家的分裂。学籍笔记I(1)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2)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启示。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立足中国革命实际,领导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组织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启示:毛泽东把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革命后,经济建设应根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学籍解题笔记一考点1重庆谈判【经典例题】1945年8月29口重庆大公报社评:“昨口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市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的原因是()A.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带来和平曙光B.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C.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成为可能D.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答案】C解析: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折射出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成为当时国人的共识,C项正确:与题干宜接相关的是重庆谈判而非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排除A项;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是重庆谈判的结果,排除B项: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排除D项。故选C项。解题关键:了解重庆谈判的背兔、过程、结果和影响。【中考对应训练】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为了().国共合作与北伐B.国共停战与抗口C.商谈民主建国D.共同反帝与独立【答案】C解析:重庆谈判的结果是双方签署了双十办定,强调和平、民主建国,C项正确:国共合作与北伐发生在1924T927年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国共停故与抗日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不是国共共同反帝与独立,而是强调国共围绕和平建国的问题进行重庆谈判,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2国民党发动内战【经典例题】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多次合作,诠释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历史结论。下列体现“分则两伤”这一结论的是().建立黄埔军校B.北伐胜利进军C.抗战胜利D.内战爆发【答案】D解析: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调集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造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所以D项符合题意;AB项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解题关键:理解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原因、过程和危害。【中考对应训练】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对前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B.我们争取的是光明前途C.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有人民的大力支持【答案】B解析:必须打败蒋介石是为了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当家做主。故B符合题意;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有人民的大力支持,这三项均为“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可能性。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及考点3转战陕北【经典例题】在电视剧潜伏中的主人公余则成有句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这一观点的处()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转战陕北C.西北野战军青化硬、沙家店战役D.华北野战军的孟良周战役【答案】B解析: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保存实力,故B项正确: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不符合题干所说,排除A项;西北野战军青化硬、沙家店战役,是运动战,不是撤退,排除C项:华北野战军的孟良国战役,解放军的胜利没有采取撤退的策略,排除D项。故选B项。解题关键:【中考对应训练】毛泽东在1946年U月18日和1947年4月9日起草了两份应对国民党进攻的文件,在他看来,蒋介石对延安的进攻无损于战争大局,中共可以撤出延安,但不会放弃陕甘宁边区。毛泽东的这两个指示是为了应对().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B,国民党军队发起的全面进攻C.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D.国民党军队发起的重点进攻【答案】D解析:根据“1946年11月18口和1947年4月9口”等信息可知,蒋介石对延安的进攻是在国民党军队发起的重点进攻时期,D符合题意;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进攻中原解放区,A排除;国民党军队发起的全面进攻是在进攻延安之前,B排除;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是在题干反映内容之后发生,C排除。故选择D。考点4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经典例题】(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如图是王刚同学绘制的人民解放战争年代尺,其中“战略进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争取和平故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追歼残敌、1945年1946年1947年1948年1949年.转战陕北B.发动三大战役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干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C项正确:ABD项都不是反攻的标志,排除ABD项。故选C项。解题关键:准确记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作战部队、领导人和意义。【中考时应训练】(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A.解放战争的打响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C.战略决战的开始D.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答案】B解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敌人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标志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B项正确:解放战争打响从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开始,排除A项;战略决战是三大战役的开始,排除C项;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不是彻底,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经典例题】(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从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一直到渡江战役,山东农民有153.3万人参与支前,为前线战士送去了7.12亿斤粮食。这反映了()A.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B.革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C.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失败D.土改提高了群众积极性【答案】D解析:为了保住土地改革的果实,解放区农民积极支援前线作战,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大生产运动,巨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B项属于大革命时期,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民党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解题关键:理解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影响。【中考对应训练】(2022山西晋中中考真题)翻身一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背景B.目的C.结果D.性质【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结果,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土地改革的背景或目的,排除AB项;土地改革具有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性质,但在题干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6渡江战役【经典例题】(2022贵州毕节中考真题)1949年4月23口,“京电号”轮船(如图),冒着密集炮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的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解放南京第一船”。“京电号”轮船见证了()A.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B.晋冀钟像解放军挺进中原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答案】D解析: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的结束,D项正确;A、R、C项不符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解题关键:准确理解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中考对应训练】(2022海南中考真题)如果给下图配诗词,最恰当的选项是()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第一声暴动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一桥飞架南北,天望变通途【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渡江战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毛泽东为纪念南京解放而写的诗篇,C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秋收起义,排除A项;B项反映的是长征,排除B项;D项反映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排除D项:故选C项。学霸错题笔记易错点1:毛泽东著名论断的出处混淆【易错题】(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1946年8月,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沦断。与此相关的背景是()A.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B.西北野战军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易错解答】D【正确解答】A【错因分析】对毛泽东的著名论断的出处记忆不准确。【解题总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说过不同著名论断,这些论断是基于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而做出的科学论断,要把论断和时代背里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和记忆。【强化训练】“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毛泽东在这次发言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C.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八七会议,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A项正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是占田会议中提出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B项:八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不是此次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排除C项;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著名论断提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易错点2:对粉碎国民党的两个重点进攻混淆【易错题】彭德怀率领解放军先后取得青化硬、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地区是().中原解放区B.晋冀鲁豫解放区C.山东解放区D.陕北解放区【易错解答】C【正确解答】D【错因分析】对粉碎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两次战役混淆。【解题总结】可结合历史地图加以区分记忆。【强化训练】华东解放军在孟良岗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七十四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哪次重点进攻()A.第五次“围剿”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C.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D.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答案】C解析:孟良岗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阴谋,C项正确;第五次“围剿”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A项;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解放战争开始,排除B项: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与孟良国战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易错点3:三大战役的相关知识混淆【易错题】(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小小的西柏坡,毛泽东在此指挥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大决战。其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哪一次战役()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易错解答】B或C【正确解答】A【错因分析】没有正确区分三大战役的相关知识。【解题总结】结合历史地图,区分记忆三大战役的时间、参战部队、作战地区、意义等知识。【强化训练】(2022山东荷泽中考真题)这次战役”大约有55万国民党军队被消灭。国民党的失败意味着共产党打开了通往南方的道路,也意味着国共双方和谈的条件将由共产党说了算。”该战役是()A.孟良国战役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答案】C解析:淮海战役歼敌55万,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意味着共产党打开了通往南方的道路,C项正确:孟良囿战役全歼美械装备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三万余人,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辽沈战役歼敌47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平津战役歼敌52万多人,解放了华北全境,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第九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学霸知识笔记知识点1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知识要点I(1)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阶段。(2)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发展不平衡。(3)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知识解读:(1)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萌芽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代表:状元实业家张客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短哲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再度受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期间出现的著名企业家: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2)交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后,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3)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剪辫子,禁缠足;变礼仪:改称呼:易服饰(旗袍、中山装等)。崇洋逐新。学霸笔记,(1)张骞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近代工业是在甲午中口战争之后,不是在洋务运动时期。(2)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开始于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客观上带动了民间资本开设工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由此产生。(3)近代民族工业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给我们的启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是造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根源。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工业衰退和破产的主要原因。只有取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民族经济才能获得W速发展。知识点2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识要点:(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2)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3)上海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4)上海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5)20世纪初以后,文学艺术的创作空前繁荣。知识解读:(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2)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服,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3)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4)20世纪初以后,主要的文学艺术成就文学鲁迅白话小说4狂人日记3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微文:WQ正传是批判国民性何遨的经典之作.20世纪初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3,棺阳的雷雨,巴金的M家k.老舍的骆驼样子解放区赵树理小二黑结婚B李有才板话3,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M暴城骤雨3N齐白石搐绘花鸟点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颇深徐悲鸿£出横五百士?£愚公移山3等鸿篇巨作,在中国Sj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音乐聂耳W义协军进行曲毕业歌3等名曲田汉作词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冼星海作曲f黄河大合唱为电影定军山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手玳女红牡丹1931年拓扭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学籍笔记I(1)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1)近代文艺作品反映的主题批判封建愚昧的作品:鲁迅的狂人口记孔乙己。反映抗日战争的作品: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郭沫若的屈原。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作品: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学箱解题笔记一考点1状元实业家张善【经典例题】(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时代,张睿却弃官从商,践行“实业救国”的理想,创办了()A.安庆内军械所B.开平煤矿C.湖北织布局D.大生纱厂【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状元实业家张褰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D项正确:安庆内军械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都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企业,排除ABC项。故选D项。解题关键:了解张骞创办民族企业的事迹及意义。【中考对应训练】(2022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毛泽东说过,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喜。轻工业方面是因为状元实业家张罂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创办了许多实业,其中最著名的是().湖北枪炮厂B.汉阳铁厂C.大生纱厂D.福新面粉公司【答案】C解析:清末状元张客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C项正确;湖北枪炮厂是张之洞创办的,排除A项: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创办的,排除B项:福新面粉公司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2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经典例题】(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下图是1912-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国内因素是()601%171S.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幼B.官督商办企业得到发展C.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答案】解析: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项正确;官督商办企业发展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排除B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是外部原因,排除C项;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解题关键: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国内国际原因。【中考对应训练】(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下表是1916T919年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纺纱厂盈利变化情况。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提供良机的是()年份1916191719181919利润(万元)21222101A.洋务运动的开展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D.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答案】C解析: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C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展是19世纪60-90年代,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是19世纪末,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3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经典例题】一些学者形象地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比作为“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对中国近代工业的特征表述准确的是()A.主要是集中在重工业部门B.在三座大山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C.二战期间进入“黄金时代”D.沿海沿江地区发展整体上较落后【答案】B解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是因为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夹缝中寻求生存,B正确;中国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A错误:我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错误:近代民族工业分布不合理,沿海沿江地区相对发达,内陆相对落后,D错误。综上故选B。解题关键:知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理解其原因。【中考对应训练】造成下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曲折艰辛的主要原因是()A.受到国际形势的严重影响B.国内政治环境不稳定C.我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答案】C解析:近代民族工业的总特征是比较落后的、发展短暂而曲折、发展不平衡,这是由我国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是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考点4近代社会的变化【经典例题】(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题)20世纪初,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以下情景可能出现在1906年上海的有()男子纷纷剪去辫子学生在新式学堂学习外语申报刊登狂人日记市民在电话公司拨打电话.(§)B.(§)C.D.【答案】C解析:1905年科举考试被废除,清政府开始开办新式学堂,学生在新式学堂学习外语可能出现在1906年的上海;市民在电话公司拨打电话可能出现在1906年的上海。符合题意,C项正确;男子纷纷翦去辫子是辛亥革命时期,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解题关键: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内容及特点。【中考对应训练】(2022安徽中考真题)“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阳阴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幅对联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是()A.男尊女卑B.新旧并呈C.封闭保守D.自由博爱【答案】B解析:中国封建社会,只有男尊女卑、阴历,不讲女权、公历,而现在,开始提倡男女平等,采用公历,体现了新旧并呈,B项正确:男尊女卑、封闭保守是旧的一面,排除AC二项;材料体现的是提倡女权、实行公历,不此说F1.由博爱,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5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典例题】(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图是一位初中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搜集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判断出该探究学习的主题是()中共1.央也各前»麋ft解放城Ib-肠利-Ss*1.4(a1.i*yA.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B.近代中国新式报纸的发展C.中国近代文化事业的发展D.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解题关键:了解近代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中考时应训练】下表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对表中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合理的解释是()时间(年)新式学堂总数(所)学生总数(人)1902357871006740190659117逾160万1912822722933870A.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民众觉醒B.戊戌变法成功实现了近代教育转型C.民主和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D.废除科举制有利于近代教育发展【答案】D解析: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才出现新式学堂和学生在1906年以后都迅速增加,D正确;鸦片战争在1842年失败,排除A;戊戌变法是以失败为结局,其中的教育措施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但并没有实现近代教育转型,排除B;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开始的,排除C。故选D。学箱错题笔记易错点1:不能正确根据表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易错题】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这反映了近代中国()份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5.6I81.82.619109.841.418.819200.1439.420.5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完全沦为西方原料产地C.外贸处于出超地位D.工业化取得一定的成效【易错解答】A或B【正确解答】D【错因分析】对有效的历史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较差。【解题总结】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强化训练】晚清政府征税时将刚刚出现的近代工业税收纳入工商杂税中统计。下表信息能够反映()晚清税收统计表(单位:两)年份农业税工商杂税项目收入收入18493281969188530713923A.外国侵略使我国农业遭受严重摧残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D.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了晚清收入【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清政府税收增加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从表格可以看出农业税略有下降,不是遭受严重摧残,排除A项;1895年公车上书,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排除B项: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且工商杂税收入里还有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易错点2:近代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混淆【易错题】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酒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A.茅盾一一子夜B.郭沫若一-家C.曹禺一一雷雨D.徐悲鸿愚公移山【答案】B解析:家是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B项符合题意;子夜是茅盾创作长篇小说,排除A项;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排除C项: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绘画作品,排除D项。故选B项。【易错解答】A或C或D【正确解答】B【错因分析】没能准确记忆近代文学艺术家各自的成就。【解题总结】对此种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比较记忆。【强化训练】文化具有构建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正确的是()A.老舍一骆驼样子B.聂耳一黄河大合唱C.茅盾一愚公移山D.徐悲鸿一义勇军进行曲【答案】A解析:老舍的代表作是骆驼样子,A项正确;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排除B项;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作品,排除C项;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的作品,排除D项。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