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寻找成长活动中的“英雄”.docx
-
资源ID:1709124
资源大小:14.2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上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寻找成长活动中的“英雄”.docx
六上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寻找成长活动中的“英雄”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狼牙山五壮士讲述r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开国大典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灯光回忆了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衣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献号的一段往事。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发生在朝鲜战场上,邱少云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而在烈火中牺牲的过程。整个单元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丰富而又不单调,虽然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统一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如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也有对每个人的细致刻画,课后练习让学生关注这样的写法,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开国大典引导学生聚焦阅兵式,体会整个场面的恢宏气势和每个方阵的不同特点,感受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点面结合的写法,具体说明了其作用,并建议学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尝试运用点而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这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一脉相承。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练习过写活动,掌握了把活动过程写清楚的方法,本单元又有所发展,强调要写出印象深刻的布点部分,并且在关注整个场景的同时,也要描写个体的表现。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的编排为本次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课文的场面描写既写出了恢弘的场面,也写出了群体和个人的表现,对学生的习作起到了导引的作用。由此可见,木单元的语文训练要点是“点面结合”,这走一个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单元。点面结合是文章写作中一种常见的方法,一般用于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中。“点”指的是聚焦最能显示人事毋物形象状态特征的细致描写,“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整体性的叙述或概括性描述。“点”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既有整体乂有局部,就能表现出人事景物真切的形象状态,将思想情感准确地表现出来。二、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字词句1.会写"律、崖"等33个字和“日寇、奋战”等39个词语。2.欣赏书写作品,能做到规范美观,养成H我检视的好习惯。阅读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七律长征。2 .能说出七律长征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3 .能根据相关语句体会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的熏陶。4 .了解课文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口语表达1 .演讲时能做到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2 .演讲时能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书面表达1 .尝试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2 .写出活动中的体会,能根据同学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3 .能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一定的要求写好演讲稿。4 .学会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综合考虑单元人文主题和读写训练意图,单元学习目标梳理如下:学生将知道I1 .革命英雄的伟大在于他们的英勇斗争、舍己为国、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2 .什么是“点面结合”的写法?3 .“点面结合”的写法一般用于场面描写。4 .什么是演讲,演讲的基本要求。学生将理解:1.革命精神值得继承和发扬。5 .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来描写场面,可以既突出个性特征,乂烘托整体氛围。学生将能够I1 .从革命英雄事迹中理解英雄形象,进而发现成长活动中的“英雄”。2 .发现并体会课文中关于“点面结合”写法的表达效果。3 .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成长中的活动。4 .撰写“领悟革命精神”演讲稿,做一次演讲。三、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基于单元目标的确立,本单元学生需要理解的大概念为:重温革命岁月,走近革命英雄,可以培养爱国情怀。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可以更好地表现场面的特点和人物的精神面貌.结合学生即将毕业的年级特点,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革命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和不怕牺牲。和平年代里的少年儿或应该怎样向革命英雄们学习呢?那就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成长中的“英雄”回顾过去五年的小学共同的成长经历,还记得我们一起开展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动吗?在这些活动中都有哪些“英雄”的感人画面或瞬间留在了你的脑海里?让我们一起到这些活动中去寻找英雄的身影吧!基于这样的学习情境,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设计为:寻找成长活动中的“英雄”.围绕这一核心任务,结合单元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将核心任务分解为以下几个子任务:任务一:重温革命岁月,走近革命英雄任务说明:重温革命岁月,补全革命时间线一一红军长征、抗口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通过时间线索的梳理,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了解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英雄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所展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对人民群众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学生要寻找成长活动中的“英雄”,就要先了解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英雄”。活动设计思路:1 .以七律长征的学习导入,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联系学生阅读过的长征故事,初识革命英雄的壮举。2 .通读整个单元,分享交流课文中的英雄人物,体会文中英雄人物的顽强拼搏、英勇奋斗、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讨论什么样的人物才能被称为“英雄”。3 .结合口语交际,以“革命英雄”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4 .发布核心任务,明确评价标准,讨论完成核心任务的路径。任务二:探究如何点面结合写场面任务说明:这个子任务要有层次的引导学生聚焦“点面结合”这一概念,结合文本体现其表达作用和效果。活动设计思路:1.走进作家笔下的战斗场面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梳理总结如何点面结合写场面,以及这样写的好处。5 .走进隆重的典礼场而在开国大典中,对比大典前三个场面和阅兵式中的“点”“面”描写,发现点面结合可以是“一点一面”,也可以是“多点罗列”的形式。6 .结合文中的场面描写讨论:记一场对你成长很有意义的活动,哪些部分让你记忆深刻?如果采用拍摄的方式,你会拍哪些特写镜头?这些镜头里的“英雄”(主人公)会是谁?(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面”。特写镜头就是“点”,既要关注到整个活动的场面,也要关注“主要人物”的表现。)任务三:寻找成长活动中的“英雄”任务说明:迁移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成长活动活动设计思路:1 .回顾自己印象最深刻,且对自己成长有较大影响的活动,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把这次活动记录下来,要注意突出“英雄人物”的“英雄品质”。2 .结合大家习作中的活动,以及活动中的“英雄”,制作“班级英雄榜”,并张贴在班内,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的美好品质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