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态旅游创新这篇大文章.docx
做好生态旅游创新这篇大文章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使命的达成,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已蔚然成势,回归自然、享受自然,开展绿色生活、进行绿色生产日益成为一种行为自觉。在此背景下,生态旅游概念进入我国30多年以来,无论是理论内涵的挖掘还是实践路径的拓展,都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生产方式的关键载体。当前,到大自然中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进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地方,体验山地、森林、草原、湿地、海洋、荒漠等生态教育,探索自然奥秘,感受地球家园的律动,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美好追求。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为前提,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将生态环境这一“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所蕴含的绿色财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正反馈循环。生态旅游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探索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将对自然的关切与对人的关怀相统一,有效串联构建起生态旅游目的地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一生产一生活系统,贯通了自然保护、社会组织和生计保障,是发展绿色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节点。因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推进“两山”有效转化,实现资源利用方式和价值实现方式的生态化蝶变,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生态环境高品质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作为新兴旅游形态,生态旅游尽管发展快速,但因认识局限、谋划不全等原因,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不够生态”的问题。如一些地区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到位、概念泛化,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保护与利用缺乏科学性,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不重视资源保护和规划设计,搞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有的地方则不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以商业化、低标准化的方式,搞“快餐式”旅游,既践踏生态保护的红线,又诞生众多“伪生态”旅游产品,消解了生态旅游的公信力。因此,推进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发展生态旅游,相对于传统旅游来讲,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具体地说,就是依据自然一社会系统的辩证运动而整体谋划,推进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生态旅游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难题。完善规制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监管要求、监管手段,将环境保护评价融入生态旅游项目的准入、建设、验收、运营等全过程,并尽快建立生态旅游产品的认证标准体系,以规范生态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广泛的参与机制,特别是提升生态涨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参与度,形成更为自信自立的生态旅游产品供给和生态保护的主体结构。通过科学宣传引导疏通,使游客在生态旅游过程当中获得生态教育、使城乡居民在提供生态旅游服务过程当中对区域生态保护有更多认识,以此带动形成更具生态性的生活方式。同时,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旅游消费需求,生态旅游应坚持系统观念,与时俱进推进开发、管理、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创新,探索严格保护基础上的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新模式,科学认识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一生命共同体的要素构成、资源属性及其旅游价值,在维护自然和人文资源原真性、完整性基础上,科学评估资源承载力,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审慎设计产品体系和发展时序,系统完善高品质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此外,还需要推进生态旅游产品绿色化、集约化、人文化,实现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和安全的有机统一。阎荣舟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