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建设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政策制度、主要壁垒、发展态势、竞争格局.docx
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建设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政策制度、主要壁垒、发展态势、竞争格局)2024年9月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1(一)行业主管部门1(一)行业监管体制21、工程设计资质管理22、工程施工资质管理3(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4二、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6(一)生态修复领域6(二)园林景观营造领域7三、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8(一)资金壁垒8(二)人才和技术壁垒8(三)业绩和品牌壁垒8四、行业发展态势及面临的市场机遇9(一)国家政策和绿色金融体系双支撑,鼓励生态修复和园林里观建设9(一)CCER重启在即,生态修复和园林行业盈利模式迎来空前变革13(三)生态基本面仍有待改善,生态修复领域投资增幅明显14(四)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镇园林景观建设16五、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17(一)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领域的快速发展面临较大的专业人才缺口.17(二)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领域标准体系不完善17(三)资金瓶颈制约公司发展18(四)极端气候等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风险18六、行业特征18(一)非标准化特征18(二)综合化特征19(三)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20(四)周期性特征20(五)资金密集性特征21七、行业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21(一)行业内企业向综合型、一体化方向发展21(一)行业向细分领域拓展22(三)行业向养护增量市场拓展22(四)智意化趋势加速22八、行业所处地位及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23九、业务竞争状况24(一)行业竞争格局241、生态修复领域竞争格局242、园林景观领域竞争格局24(二)行业内主要企业25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一)行业主管部门本行业的主要协会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以及实际承担了全国生态园林协会主要职能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建设领域涉及的各相关主管部门和自律组织的主要职能如下:主管部门/自律坦依主要职能住建部城市建设司拟订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改革措施、规堂:指导城市供水,节水、燃气、热力、市政设施、园林、市容环境治理、城建监察等工作:指导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配套建设:指导城市规划区的绿化工作;承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和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项目的有关工作。村镇建设司拟订村庄和小城饺建设政策并指导实施:指导镇、乡、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农村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提出进城定居农民的住房政策建议:指导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组织村镇建设优点工作,指导全国重点镇的建设。牛.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组织起草生态保护规划,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评估,指导生态示范创建。承担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监管工作。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承担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和国家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水生态环境司负揖全国地表水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拟订和监督实施国家重点流域生态环境规划,建立和组织实施跨省(国界水体断面水质考核制度,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入河排污口设置.土壤生态环境司负近全国十壤、地下水等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监督管理,组织指导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承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政策研究工作,拟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承担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昆、矿山地质环境恢豆治理、海洋生态、海域海岸带和海岛修更等工作。承担生态保护补偿相关工作。指导地方国土空间生态修旦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史司承担森林、草原、湿地、荒漠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工作。起草国土绿化重大方针政策,综合管理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导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以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工作。指导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和预测预报。承担古树名木保护、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承担全国绿化委员会日常工作。湿地管理司指导湿地保护工作,组织实施湿地生态修豆、生态补偿工作,管理国家重要湿地,监督管理湿地的开发利用,承担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工作。自然保护地管理司监督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提出新建、调整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审核建议。组织实施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修熨工作。承担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和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项目相关工作。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由从事生态环境相关的生产、服务、研发、管理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协会主要活动包括开展全国环保产业调查,环保技术评价与验证,参与制订国家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行业技术标准等:为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市场信息:组织实施环境保护产业领域的产品认证、工程示范、技术评估与推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工作者自愿组成.经国家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的学术性、科普性、非盈利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1.A)成分。协会发挥联系政府与企业的优势,主要活动包括推进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绿化工程质量。(二)行业监管体制1、工程设计资质管理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等规章的相关规定,从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的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勘察设计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因内从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侦的统一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贡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的统一监督管理。其中,工程设计资质分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和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甲级、乙级。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各行业、各等级的建设工程设计业务;取得工程设计行业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相应行业相应等级的工程设计业务及本行业范围内同级别的相应专业、专项(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除外)工程设计业务;取得工程设计专业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本专业相应等级的专业工程设计业务及同级别的相应专项工程设计业务(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除外):取得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本专项相应等级的专项工程设计业务。根据2022年2月23口住建部发布的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工程设评资质的分级管理规定如下表所示:资项等级经营急围综合资质涵盖所有行业、专业和事务所的工程设计资质0工程设计综合资质不分类别、等级。行业资质涵盖某个行业中的全部专业的工程设计资质.工程设计行业资质设有14个类别,设有甲级、乙级(部分资质只设甲级)。行业甲级资质业务规模不受限制,行业乙级资质可承担本行业中、小型规模项目。其中,风景园林工程包括“风景资源的评价、保护和风景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园林绿地、城市景观环境:园林植物、园林建筑、风景园林道路工程、园林种植:与上述风景园林工程配套的景观照明。”环境工程包括“工业废水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母箱污染上塘、矿山修复及其他生态修更”。专业资质某个行业资质标准中的某个专业的工程设计资质,其中包括可在各行业内通用,且可独立进行技术设计的通用专业工程设计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设有67个类别,设有甲级、乙级(部分资质只设甲级)。专业甲级资痂业务规模不受限制,专业乙级资质可承担本专业中、小型规模项目。2、工程施工资质管理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及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规章的相关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资产、主要人员、已完成的工程业绩和技术装备等条件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统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统一监督管理。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施工劳务资质三个序列。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分别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各资质类别按照规定的条件划分为若干资质等级。施工劳务资质不分类别与等级。根据2022年2月23口住建部发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部分工程施工资质的分级管理规定如卜.:资质名称资质等锻经营范围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甲级可承担各类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乙级可承担下列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1)各类城市道路:单跨45米以卜.的城市桥梁:(2)15万吨/日以下的供水工程:IO万吨/日以下的污水处理工程:25万吨/日以下的给水泵站、15万吨/日以下的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各类给排水及中水管道工程;(3)中压以卜燃气管道、调压站:供热面枳150万平方米以下热力工程和各类热力管道工程:(4)各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5)断面25平方米以下隧道工程和地下交通工程;(6)各类城市广场、地面停车场硬质铺装。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甲级可承担各类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以及与装修工程直接配套的其他工程的施工;各类型的建筑幕墙工程的施工。乙级可承担单项合同额3,000万元以下的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以及与装修工程直接配套的其他工程的施工:单体建筑工程幕墙面枳15,000平方米以卜一建筑幕墙工程的施工。(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目前,与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园林先观建设等领域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如卜;类别法律法规和政策发布单位iS布时间业务流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原建设部2007.09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2013.03£关于做好取消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行政许可事项相关工作的通知住建部2017.04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1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3国务院2019.03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建部2020.01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A住建部2022.02*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住建部2022.02业务内容C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住建部2010.05£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应:见住建部2012.11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04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国务院2016.12G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06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住建部2017.11生态环境损害嫡偿制度改革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12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林业局2017.126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3国务院2018.0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10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国务院2018.10园林绿化工程盐碱地改良技术标准3住建部2018.11&园林绿化养护标准住建部2018.116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住建部等9部门2019.02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0.03d全国更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2020.0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务院2021.05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22.1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分包的情形,与分包资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相关规定6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2号,2015年3月I日实施,于2020年I月进行了修订)第五条施工劳务资侦不分类别与等级第六条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和取得相应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担工程的具体范圉,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3(建机2014159号,2015年1月I日施行,于2022年2月发布/征求意见稿)第一部分总则取得施工综合资质和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将专业作业分包时,应分包给具有专业作业资质的企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大于做好取消城南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行政许可事项相关工作的通知(建办城201727号)一、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不再受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的相关申请。二、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要求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或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等资质作为承包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业务的条件。二、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一)生态修现领域生态修复主要体现在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等专项领域,通过构建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生态修复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掌握新兴环境治理技术,为全方位改善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制度和技术保障。生态修熨领域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如下:在水环境领域重点关注底泥疏浚治理和水生态修复重构。环保疏浚是近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将离心脱水疏浚技术、底泥后处理技术、疏浚工程与生态重建技术结合运用,在清除流域污染的同时,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疏浚技术,为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的协同治理奠定基础。水生态修复重构技术采用自然生态的方式,利用生态学原理,综合运用除藻技术、深水曝气技术、水生动植物修夏技术、生物膜技术、人工湿地修复技术等,建立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系统,根本上提高水生态系统自净能力,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水平,为创造兼具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的水生态景观提供技术支撑。在大气环境领域重点关注生物固碳技术的应用。生物固碳作为全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兴产业,通过微生物固碳技术、植物固碳技术等,将不同微生物、植物进行组合配置,实现对.氧化碳的吸收与转化。生物固碳技术具有经济性高、污染性为零的特点,能够有效控制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为尽早实现碳达峰迈向近零碳排放提供了可行且高效的途径。在土壤环境领域重点关注植物修复技术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植物修复技术针对土壤中的有机或者无机污染物,通过植物萃取技术、根际过滤技术、植物固定技术、植物降解技术、植物挥发技术等,利用自然条件卜的植物生长来修熨污染土壤,具有成本低、修熨污染物种类多的优势,有利于对周围水质、大气、环境绿化的改善,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通过焚烧与热解技术、堆肥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粉碎和分选技术等的选配与综合应用,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消毒、分解、再利用,既能解决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又能避免产生新的污染,为城市卫生环境提升和美丽景观营造提供可持续发展基础。(二)园林景观营造领域随着生态环境与康养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园林绿地功能的认识已经由单一的绿化美化'休息娱乐作用深化为多功能应用,期望园林营造在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作用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服务,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参与、体验和保养生命的需求。因此,探究和创新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场景体验技术和园林植物康养技术,将其运用到景观营造建设中,是当前国内外生态园林行业的前沿科技和热门话题。生态园林景观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如下:(1)基于沉浸式体验的园林景观营造技术。运用AR、VR技术和装备,重塑生态园林场景设计的发展形态,实现该领域跃迁式发展。让游客在场景中获得全新体验,营造一个更具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的生态园林境域。同时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具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交互式场景。(2)基于康复疗养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技术。重点选用本土化、生态化的药用植物,按照药效、形态、颜色、观赏期等进行设计。同时,基于园艺疗法中的五感刺激理论,通过对人的五感(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的刺激能使人感知事物的特征或性质,进而利用园林植物景观促进号心健康。因此可将植物的药用价值、观赏特性(例如植物的不同药效、植物形态、观赏部位与颜色等)与五感理论结合进行植物选用。三、缺本行业的主(一)资金壁垒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领域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行业内企业在项目承接、项目实施等各个业务环节上都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对企业资金实力要求较高;因此,资金实力是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之-O(二)人才和技术壁垒一方面,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熨杂,国家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行业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对环境的生态系统性需求亦越来越高,因此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从业者需要整合环境学、生态学、生物学、水文水利学、植物学、园林学、农学、岩体工程力学、建筑工程学等多个专业,技术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项目从发起到落地,需要具备从顶层理念设计、策划、规划、专业设计、落地实施到管理运维等多环节一体化实施能力,确保项目的完整性与持续性,因此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设计能力以及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故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对新企业的进入构成壁垒。(=)业绩和品牌壁垒企业运营管理能力、施工技术和质量保障是企业打造优质项目并形成业绩积累的基石,而品牌信誉和知名度则是企业过往业绩、运营管理、技术和质量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对于行业内企业争取客户或项目至关重要。首先,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项目施工具有工期紧张、质量和效果要求严格的特点,因此短时间内能否高效地组织和管理项目团队、按期保质的完成项目施工任务是行业企业运营管理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然而项目运营尤其是大中型异地项目的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较长时间的枳累,也是过往项目经验教训不断总结完善提高的过程,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具备较强的大中型项目运营管理能力,尤其是多项目、跨区域的组织调配人力、物力资源且能够有序开展项目的综合团队管理能力是新企业较为欠缺的,对新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形成一定制约。其次,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均比较注重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更易于与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企业合作。市场新进入者因缺乏品牌知名度以及E富的精品案例,使其在招投标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四、行业发展态势及面临的市场机遇(一)国家政策和绿色金融体系双支撑,鼓励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建设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建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行业发展予以指导和支持。政策涵盖产业引导、资金引导、企业培养等诸多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产业引导方面发布时间及单位相关政策和业务发展相关的重点内容2021.02中共中央国务院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上堰污染防治、IR点区域地下水保护与超采治理。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强化河湖长制。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完善政策、有序推进。实行林长制,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长江经济带覆盖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沿江11省市范围内,以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全点湖库为全点开展保护修第行动。2019.O1.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长江保护修豆攻坚战行动计划2022.0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E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推进2022年全国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促进解决群众身边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认识“口袋公2021.06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6国务院办公厅关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之政策解读园”建设对于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方便群众就近游园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持续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组织本地区各城市建设批群众满意的“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可达、管理规范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对城市受损山体、水体和废弃地等进行科学目绿。结合城市更新,推进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加强立体绿化,做到应绿尽绿,不断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绿道网络建设,实现城乡绿地连接贯通,推进中心城区、老I1.1.城区绿道建设,为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建设分布均衡的公园体系,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推广生态绿化方式,提高乡土及本地适生植物的应用比例,坚决反对大树进城,避免片面追求珏观化,节约务实推进城市绿化工作。2021.12生态环境部“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更加成熟定型,高助量监测网络更加完善,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监测评价制度不断健全,监测数据也实、准确、全面得到有效保证,新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要全面深化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环境质员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生态状况监测,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2020.06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32、资金引导方面发布时间及单位相关政策和业务发展相关的重点内容及意义2021.I1.国务院办公厅G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政策内容: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豆、管护等全过程,困绕生态保护修药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重点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以政府支出责任为主(包括责任人灭失、自然灾需造成等)的生态保护修狂。此外,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发达到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生态保护修究生体,允许依法依规取得定份额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其中以林草地修熨为主的项目,可利用不超过3%的修复面积,从事生态产业开发。社会资本可通过以F方式在生态保护修复中获得收益:采取“生态保护修发+产业导入”方式,利用获得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或特许经营权发展适宜产业:对投资形成的具有碳汇能力且符合相关要求的生态系统,申请核证碳汇增址并进行交易:通过经政府批准的资源综合利用获得收益等。政策意义:生态保护修更资金投入庞大、参与主体众多、涉及领域较广,是项全同性、系统性工程。本项政策的出台,构建了生态保护修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及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激发社会资本和公益项目对生态修爱领域的投入。3、企业培养方面发布时间及单位相关政策和业务发展相关的点内容及意义2022.06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侦员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动纲要(202I-2030年)政策内容:计划到2025年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更合增长率不低于10%:培育“十百千”企业,形成50家系统解决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型企业集团、百家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专业化骨干企业、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30年,适应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破达峰、促进经济社会发屣全面绿色转型需求的现代生态环保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同时,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工业互联网、5G等数字技术在生态环保产业生产和管理、产品和服务领域中的融合创新,支持生态环保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联合攻关.政策怠义:受益于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的逐步深化,相关产业体系的建设指标被逐步明确,行业内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迈入了新阶段。It匕外,国家也在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生态系统保护。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最重要的两项标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都已经将生态系统修复、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海绵城市、生态产品供给等纳入其支持范畴.绿色债券支持的相关目录如卜涉及领域项目名称节能环保产业水污染治理良好水体保护及地下水环境防治重点流域海域水环境治理城市黑见水体整治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产业农业资源保护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蜕生态功能区建设维护和运营河湖与湿地保护恢发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产品供给碳汇林、植树种草及林木种苗花卉森林游憩和康养产业国家公园、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保护性运营基咄设施绿色升级海绵城市.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和运营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和运营海绵型公向和绿地建设和运营城市水体自然生态修复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公园绿地建设、养护和运营绿道系统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附属绿地建设、养护和运营道路绿化建设、养护管理区域绿地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立体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公布的2022年中国绿色债券年报,2022年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创新品种不断丰富,发行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8:746.58亿元,同比增长44.04%。发行数量为521只,较上年上涨746%。2022年我国普通绿色债券募集资金重点用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和绿色服务产业的规模为1.280.76亿元,整体占比约19.39%。绿色金融作为天然具备逆周期调节属性的金融工具,在经济不景气时的供给仍较为稳定,这将有力地支持生态保护修复和园林景观产业的持续发展。此外,我国在绿色债券的品种创新上取得了诸多进展,募集资金投向着盖广泛,可以直接支持绿色领域的具体公司;而且绿债评级较高,其中长期限债券可以满足绿色项目长周期建设的需求,更加利好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建设企业的发展。(二)CCER重启在即,生态修复和园林行业盈利模式迎来空前变革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的重启将刺激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发展(包括林业碳汇、草原碳汇、湿地碳汇、耕地碳汇等),而林业碳汇和草原碳汇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对生态修复和园林行业的盈利模式产生深刻影响。首先,双碳背景下CCER市场前景广阔,刺激林草碳汇的发展。目前市场上交易的CCER项目基本为存量项目,但随着双碳目标的落实和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CCER项目审批程序有望在短期内重启,而林草碳汇项目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林草局配合生态环境部,结合我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对碳汇情况进行了系统测算。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92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的森林碳储量都在2亿吨以上,折合碳汇7亿吨到8亿吨。在我国新的气候行动目标中,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量从45亿立方米左右提高到60亿立方米。而森林蓄积量每增加1亿立方米,相应地可以多固定1.6亿吨二氧化碳。未来我国CCER林业碳汇市场前景广阔。2004.2030年我国森林蓄枳量(亿立方米)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其次,CCER碳汇项目开发的额外成本较小,相当于原始工程的附加收益,并且会潜在增加企业的工程规模。具体来说,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生态保护修复主体,允许依法依规取得一定份额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在此后的生态修复工程公开竞争中享有优先权。由此促进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修复领域,带动行业内企业的潜在业务规模。最后,CCER重启有望改善行业内企业财务结构。第一,地方政府作为碳排放权配额出让方将督促生态修复主体加快建设以便尽快促成碳交易结算,这会间接促进工程进程,企业的回款速度也将加快:第二,CCER将会为行业内参与企业每年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其驱动因素为工业企业的减排需求,需求方稳定性较强:第三,CCER项目本身就可以作为资产抵押进行融资,这将优化公司的融资结构。(三)生态基本面仍有待改善,生态修复领域投资增幅明显根据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2)的数据,2022年,我国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6,生态质量为二类,与2021年相比无明显变化。生态质量为类的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8%,.类的县域面积占31.5%,三类及以卜的县域面积占40.7%,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从土壤环境来看,2022年我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遇制,但整体形势仍旧严峻。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67.42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蚀面积为110.58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面积为156.84万平方千米。按侵蚀强度分,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分别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4.4%、16.6%、7.4%.5.5%和6.1%。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7.37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面积为168.78万平方千米,岩溶地区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为722.3万公顷。从水环境来看,2022年开展水质监测的210个重要湖泊(水库)中,I至IH类水质湖泊(水库)合计占比73.8%,比2021年上升0.9个百分点,劣V类占4.8%,比2021年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贫营养状态湖泊(水库)占9.8%,比2021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中营养状态占60.3%,比2021年下降1.9个百分点:轻度富营养状态占24.0%,比2021年上升1.O个百分点;中度富营养状态占5.9%,比2021年上升1.6个百分点。根据财政部数据,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一般公共支出中,水体污染防治和自然生态保护支出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132017年五年间水体污染防治年均支出为580.46亿元,2018-2022年五年间水体污染防治年均支出为1.181.16亿元,整体平均水平上涨103.49%。2013-2017年五年间自然生态保护年均支出为340.59亿元,其中生态保护年均支出为89.09亿元,农村环境保护年均支出为190.29亿元:2018-2022年五年间自然生态保护年均支出为675.10亿元,整体平均水平上涨98.21%,其中生态保护年均支出为203.62亿元,整体平均水平上涨128.56%,农村环境保护年均支出为343.64亿元,整体平均水平上涨80.59%。未来我国生态修复领域投资预计将持续维持较高水平。2013年至2022年国家一般公共支出平均水平(亿元)(四)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镇园林景观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上升,但相较世界其他国家仍有提升空间。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各国/各地区城镇化率数据,我国目前城镇化率已超60%,相当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相较之下,我国未来城镇化进程仍具备巨大提升空间。各国城镇化率趋势图()0Zr980Z寸980Zr980Zr98。Zr980C1.r980C*33333器器器器深333g3WWWW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ZZZZZZeJZZZZZ日本一英国美国IfcI5I-中国“I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至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在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下,未来城镇化水平仍将保持较快提升速度,城市园林建设仍有扩容空间。2002-2011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年均水平为675.29亿元;从2012年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虽然有减缓憎加的趋势,但是依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2012-2021年年均水平达到1,725.26亿元,两个阶段的年均水平增幅超155%。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园林绿化(亿元)2.0CbS祈'耕f疑.Cb种谷C八耕耕CSC日F®数据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Wind五、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一)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领域的快速发展面临较大的专业人才缺口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领域的建设项目分布于全国各地,其地理环境、生态物种习性、人文环境差异巨大,要求从业人员深入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植物、微生物习性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基本掌握涉及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生态湿地、土壤修复、设计美学、历史文化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术,从而能够实现定制化设计以及熟练掌握并应用施工技术,提高施工工艺。因此,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短缺将成为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细分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二)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领域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生态修复和园林兔观领域的法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起步较晚,目前的行业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标准化程度较低,存在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系统性不完善、总体发展不平衡、标龄过长、技术含量低等问题。目前已颁布的标准,未能很好地涵盖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涉及的主要专业领域,以及体现各专业领域的特点,例如在花卉苗木领域标准多而全面,而工程监理、安全、管护等方面的标准却较少。有些标准随着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已经难以适应实际操作管理需要,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资金瓶颈制约公司发展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领域具有资金密集型特点,项目的实施需要相当比例的保证金和流动资金为支掾,所承接项目的业务规模会受到公司资金实力的制约。目前,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内公司普遍规模较小且融资能力较弱,资金成为制约行业内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四)极端气候等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风险工程施工业务以劳动力密集、露天作业多、生产场所随施工项目坐落而转移等特点,因此受极端天气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较大。首先,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科学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影响了全球各个地区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未来每0.5C的增暖都会显著改变全球大部分地区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包括极端温度、极端降水、台风、干旱等。因此施工业务在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极端气候风险的挑战。其次,极端气候等突发公共事件通常会导致施工项目面临停工、延期、人员调度受限、苗木材料供应受限等问题,且会给各地政府财政带来较大压力,而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业务多具备公益属性,以政府单位为主要投资建设主体,财政压力或将制约行业内企业的业务拓展。六、行业特征(一)非标准化特征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建设工程是由生命元素和非生命元素构成的有机小型生态系统,具备复杂多变的生命属性,项目最终效果以“赏、闻、听、尝、触等感官体验”和“对环境治理改善的提升功效”而呈现出非标准化的特征。首先,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建设工程是具备生命属性的小型生态系统,其构造无法完全标准化复制。第一,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原生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导致方案设计所采取的生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