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红外成像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政策制度、行业特点、发展趋势、竞争格局.docx

    • 资源ID:1720487       资源大小:73.0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红外成像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政策制度、行业特点、发展趋势、竞争格局.docx

    红外成像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政策制度、行业特点、发展趋势、竞争格局)2024年8月一、行业主管部门与管理体制1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1三、行业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4(一)红外成像的基本知识41、红外线及红外成像的概念42、红外热像仪的概念53、红外热像仪的类别6(一)红外成像的应用领域61、军用领域62、民用领域7(三)红外成像的市场空间71、军用市场空间82、民用市场空间8(四)红外成像行业的发展趋势91、探测器分辨率不断增加,图像处理软件及算法重要性提升.92、国产化和自主化发展趋势103、产品下游应用与产品功能进一步丰富10四、行业发展态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0(一)行业发展的态势11(二)行业面临的机遇11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112、核心材料国产化替代加速113,下游市场需求潜力巨大12(三)行业面临的挑战121、交叉型专业人才缺乏122、中低端市场竞争加剧12五、行业竞争格局12(一)行业竞争格局12(二)行业内主要企业13一、行业主管部门与管理体制军用领域的主管部门为国防科工局,国防科工局根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同时按照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要求承担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试验和维修任务的单位要实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确保武器装备质量符合要求。民用领域的主管部门为工信部,工信部承担的管理职能包括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制定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等。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是行业内部F1.律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为开展本行业市场调查,向政府提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建议:进行市场预测,向政府和会员单位提供信息;举办国际、国内展览会、研讨会、学术讨论会,致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出版刊物报纸和行业名录;组织会员单位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组织国际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行业发展与进步。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在军用领域,中央军委、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规定r行业的规范,行业政策为行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将长期促进行业的发展。在民用领域,国务院、工信部、公安部、科技部、能源部和发改委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标准以及政策鼓励红外热成像产业的发展,对红外热成像等光电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给予高度重视。(一)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名称实施日期颂布机构主要内容g武器装备科研牛.产许可管理条例32008年4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范围内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需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申请许可的必要条件包括具备相适应的保密资格、经评定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具有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G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32()IO年5月工信部、解放军总装备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批准流程C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20K)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要求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实验和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其承担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实验和维修任务实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2021年6月国务院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动照后减证和荷化审批。其中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由三级调整为两级,取消.级资格,相应调整二级资格的许可条件军队装备条例2021年1月中央军委规范了新体制新编制下各级装备部门的职能定位、职货界面、工作关系,完善了装备领域需求、规划、预算、执行、评估的战略管理链路:着眼提高装备建设现代化管理能力,优化了装备全系统全寿命各环节各要素的管理流程。军队装备订购规定2021年11月中央军委规范了军队装备订购工作的管理机制:贯彻军队现代化管理理念,完善装备订购工作需求生成、规划计划、建设立项、合同订立、应行监督的管理流程:破解制约装备建设的矛盾问题,构建质量至上、竞争择优、集约高效、监督制衡的工作制度.(二)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名称实施日期颁布机构具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2019年9月工信部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迈向中高端。支持集成电路、信息光电子、智能传感2K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加磔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积极推进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符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2015年I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急需,发挥军工技术优势,通过成果交易和面向社会发布军工技术转民用项目指南等形式,引导与军工技术同源或工艺相近的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安防产品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民用工业机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20I5年5月国务院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家创新聊幼发展揽略纲要2016年5月国务院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加强类人智能、自然交互与虚拟现实、微电了与光电子等技术研究.信息产业发展指南2017年2月工信部基础电子产业将优先发展基于重要整机需求和夯实自身根基等目标的相关领域,包括新型传感器及技术,关键电子元器件特别是光电子器件及技术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政策引导、制度创新,健全完兽政策,打破行业壁垒,推动军民资源互通共享。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三)新制定或修订、预期近期出台的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对行业经营发展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及国防军工行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以促进行业发展。2021年3月,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颁布,要求“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并强调''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2021年6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提出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由三级调整为两级,取消三级资格,相应调整二级资格的许可条件,这将有利于军品订单进一步向民营企业释放,军民协同不断迭代加速,促进市场活力显著提升。上述产业政策和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对促进行业的创新及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三、行业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一)红外成像的基本知识1、红外线及红外成像的概念光在本质上属于电磁波,根据波长不同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类型。受人眼自然构造形成的视觉性能限制,人类只能对波长在0.76-0.38微米波谱段的辐射进行感知,无法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获取红外线成像信息。太阳光总辄射光电成像技术是通过光学系统和光电图像传感器,将F1.然界的模拟图像信息转化为可进行机器处理的数字图像信息,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以光电转换技术、光电子理论和半导体物理等为基础,采用光电成像器件完成成像过程的改善人类视见能力的技术统称为光电成像技术。红外成像是光电成像的重要子类,红外线是指波长0.76微米至1宅米范围的电磁波,是F1.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C)的物质都不断地辐射红外线,因此红外成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2、红外热像仪的概念红外热像仪是一种通过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然后经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及数字图像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光电成像系统。红外热像仪主要由镜头、红外探测器、硬件电路及其内置的图像处理软件及算法构成,其中探测器、硬件电路和图像处理软件结合即为机芯。红外热像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首先,红外镜头过滤可见光并允许通过红外线,将工作波段内的辐射收集起来并聚焦到探测器上,完成光信号的收集:然后,探测器将镜头组件采集的红外辐射转变为微弱电信号,该信号的大小可以反映出红外辐射的强弱,机芯中搭载的硬件电路会将探测器转化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降噪,从而清晰地采集到目标物体温度分布情况;最后,由软件对上述放大和降噪后的电信号进行处理、优化、增强,并得到电子视频信号,输出至显示器中即可得到人眼可见图像。3、红外热像仪的类别从不同角度出发,红外热像仪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红外热像仪所用探测器工作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制冷型和小制冷型两类,具体对比情况如下:项目制冷型缸外热像仪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类别制冷型探测器非制冷型探测器镜头类别制冷型镜头非制冷型镜头探测原理利用红外辐射与探测器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光电效应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利用目标红外辐射与探测器材料产生的热效应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工作温度由光电效应需要半导体冷却到较低温度才能够观测,制冷型探测器的工作温度为170C至200"C左.右,需要为探测器提供制冷装置可在常温下使用,无需提供制冷装置体积和功耗需要制冷机协同工作,因此制冷型热像仪的体积和功耗相对较大无需制冷机协同工作,因此非制冷型热像仪的体枳和功耗相对较小性能制冷型热像仪的灵敏度、响应速度、探测距离、成像效果均优于非制冷型(二)红外成像的应用领域1、军用领域红外热像仪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探测到物体,且不受烟雾、粉尘等因素影响,可以全天候使用。同时,红外热像仪是通过被动的方式探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相较于其他带光源的主动成像系统更具有隐蔽性,因此红外成像技术在军事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侦查、监视、制导等军用领域进行广泛应用,代表性应用场景如下:ISft*I夜视观察机我前视红外吊舱、夜间驾驶仪、单兵夜视眼镜、夜视望远镜等精确制导各类精确制导导弹导引头等武器瞄具枪械红外瞄准镜、轻型近程反坦克导弹的便携式热瞄具、肩射地空导弗的热瞄具等搜索及跟踪装备舰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火控系统等制冷型红外产品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探测距离远等优势,但由于价格相对昂贵,主要被用于周界安全、海岸监视、机载、舰载、弹载、星载应用等对性能要求较高的高端军用领域。非制冷型红外产品的性能相对弱于制冷型红外产品,但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且价格较低的特点,因此主要用于轻武器瞄具、单兵装备等对性价比和便携性要求较高的领域。2、民用领域近年来,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产品的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价格相对较低的非制冷型红外成像产品在众多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已成为自动控制、在线监测、非接触测量、设备故障诊断、资源勘查、遥感测量、环境污染监测分析、人体医学影像检查等重要方法,主要民用领域如下:分类应用场景安防监控商场、社区、银行、仓摩等安全敏感区域的夜间视频安全监控个人消协户外探险、野外科考等活动辅助驾驶通过显示红外热像,为驾驶员提供前方路况的辅助观测信息,进而规避雾强、烟尘、暴雨等道路交通安全防患消防警用在地段、火灾、交通事故、K机事故、海难等各种事故中用于搜索救援,警务人员可在夜间或隐蔽的条件下实施搜索、观察或追踪等工业监测几乎可用于所有工业制造过程控制,尤其是烟雾环节卜.生产过程的监控、温控,有效保证产品质屋和生产流程电力监测用于观测机械及电气设备的运作状态,将设备故障以温度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在设备高温损毁前找到危险源,提前进行检修,从而提高设备生产能力、降低维修成本、缩短停工检修时间医疗检技协助诊断早期癌症、皮肤、骨骼、血管等病变:红外体温检测设备(三)红外成像的市场空间1、军用市场空间在军用领域,因各国保持高度的军事敏感性,限制或禁止向国外出口军用级产品,所以率先发展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达国家军队普及率较高。目前,国际军用红外产品市场主要被以美国、法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企业主导。根据MaXteehInIematiOna1.预测,2023年全球军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将达到107.95亿美元:2020年-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4%。2O142O23年全球军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及长泅(亿天兀)数据来源:MaxtechInternationa1.Wind资讯.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军队中红外热像仪的应用比例相对较少,但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红外热像仪在我国军事领域的应用处于快速提升阶段,包括单兵、坦克装甲车辆、舰船、军机和红外制导武器在内的红外装备市场均快速发展,市场需求量巨大,但是受军工行业信息安全和保密措施限制,公开渠道无法获取我国军用红外市场数据。2、民用市场空间随着红外热像技术的发展,民用红外热像仪成本呈下降趋势,在工业测温、教育科研、消防与安防监控、石油化工、医疗检测、辅助驾驶以及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全球民用红外热像行业将迎来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期。根据MaX1.eChIn1.erna1.iOnaI预测,2023年全球民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将达到74.65亿荚元,2020年-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05%。2OI42O23年全球民阳红外热成像巾场规模及值Ie(匕美元)数据来源:MaxtechInternationa1.Wind资讯,目前我国的红外热像仪市场还处于发展期,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内市场对于红外热像仪的需求也日趋旺盛。由于红外热像仪产品应用领域广泛,能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未来市场对红外热像仪的需求预计将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四)红外成像行业的发展趋势1探测器分辨率不断增加,图像处理软件及算法重要性提升近年来,随着红外探测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主流红外图像分辨率已经从384x288升级到64()x512,1280x1024高分辨率探测器的应用场景也不断增加。图像分辨率的提高直接导致单幅图像数据量的剧增,需要机芯从设计上显著提升数据带宽和存储器容量,提高图像处理算法的运行效率,才能实现对高分辨率红外图像的实时数据处理。同时,探测器输出的原始信号必须经过一系列图像处理算法后才能得到可用的红外图像,随着卜.游用户对红外产品的成像效果和目标探测、识别自动化程度要求的提高,不同成像目标与背景、不同的环境条件都对成像算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而优秀的算法可以在相同探测器基础上提升红外图像的清晰度,从而获得更优的性能指标。综上所述,随着探测器技术进步和下游应用要求的提升,红外热成像处理软件及算法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已成为影响红外热像仪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2、国产化和自主化发展趋势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始于西方国家并长期运用在军事领域,长期以来掌握先进红外热像技术的美国、以色列、法国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严格的出口审批制度甚至禁运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红外热像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光学系统、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方面已有长足进步,有望在未来实现自主发展,并实现探测器、镜头等核心器件的全面国产化替代。3、产品下游应用与产品功能进一步丰富近年来,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下降,红外热成像技术工业检测、生产制造管理、电气自动化、城市监控、检验检疫、消防安保等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随着红外热成像产品性价比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及消费水平提高,红外产品有望在汽车辅助驾驶、户外探险等居民消费级市场进一步普及,市场规模预计将不断扩大。四、行业发展态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行业发展的态势在军用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支持,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国家国防现代化行业政策鼓励具备技术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红外热成像领域,加速国产化进程。在民用领域,红外热成像产品成为民用领域重要消班市场,在工业检测、生产制造管理、电气F1.动化、城市监控、检验检疫、消防安保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市场规模预计将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目前国内红外热成像行业已经初步掌握了从探测器、成像机芯到光电系统等产品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成功实现光电成像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突破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及产品禁运。受益于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加速以及国产替代的需求,我国的军用、民用红外热成像市场均有望实现持续快速的增长。(二)行业面临的机遇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中央军委、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陆续出台r一系列政策鼓励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而国家国防现代化行业支持政策为光电行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将长期促进行业的发展。同时,国务院、工信部、公安部、科技部、能源部和发改委等部委亦出台r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卜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一系列政策鼓励产业发展。2、核心材料国产化替代加速受技术发展阶段所限,我国红外热成像行业的相关企业主要依赖进口探测器或机芯,特别是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长期以来受境外禁运或限制政策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探测器、镜头等红外热像仪核心原材料国产化进程的加速,为产业中游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对我国技术和材料封锁的局面。3、下游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功能强化,未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将在医疗、安防、工业、自动驾驶、工业检测等民用领域广泛使用。在军事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长期在夜间作战、侦查预警、跟踪制导、电磁对抗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在国防上的持续投入,产品的持续进步,红外热成像在军用领域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三)行业面临的挑战1、交叉型专业人才缺乏红外产品是集材料学、半导体技术、精密仪器、机械工程、光学系统、软件设计等尖端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设计、研发高端的红外热成像产品,除了各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外,还需要交叉型的科技人才,由于我国红外热成像行业起步较晚,人才队伍积累相对较少,无法满足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2、中低端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内非制冷探测器自主研发及量产能力的实现,非制冷型探测器成本和价格整体呈卜降趋势,从事中低端红外热成像产品的企业数量逐步增加。虽然中低端军用及民用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但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会对行业的盈利水平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五、行业竞争格局(一)行业竞争格局在军用红外领域,我国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及其产业化公司占据了国内军用红外市场的主要份额,该等单位的业务历史悠久,在直接面向军方的整机和系统产品方面具有较为完整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经验。在民用红外领域,我国从事民用红外产品业务的企业数量较多,此外F1.IR、Testo,HGH、F1.UKE、1.ynred等国外红外厂家在我国有民品销售。(二)行业内主要企业目前国内实力较强的民营红外企业主要包括高德红外、大立科技、容创微纳、久之洋、富吉瑞等上市公司。公司名称同类业务具体说明主要产品制冷型和非制冷型红外产品均有。非制冷红外产品包括非制冷型探测器、机芯及模组、人体测温热像仪、手持测温热像仪、手持观测热像仪、热像瞄具等类型的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等:制冷型红外产品主要包括制冷型探测淞、机芯及模组等。高谯红外主要用途非制冷型产品主要用于人体测温、电力监测、公共安全、工业监测、安全监控、运动生活、医疗健康、科学研究等场景:制冷型产品主要用于远矩探监控系统、综合光电载荷、搜索跟踪系统、机载视觉增弼系统、空间探测与遥感、气象预报与环境监测、手持侦查等场景。主要客户主要客户包括政府、军队、电力、检疫、消防、科研院所、边防海防等部门等。探测器来源臼产的制冷型探测器和自产的非制冷型探测器。大立科技主要产品以非制冷红外产品为主。非制冷红外产品包括探测器、机芯模组:人体测温热像仪、红外望远镜、测温系列热像仪、红外监控单机/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等类型的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等:官网仅披露一款制冷型气体检漏仪.生要用途人体测温、智慈电网、凯道交通、石油石化、海洋海事、森林防火、辅助村.装等民用领域,军用领域未披露具体用途。主要客户主要客户包括军队、电力、消防、科研院所、边防海防等探测器来源自产的非制冷探测器,尚不具备制冷型探测器自产能力容创微纳主要产品以非制冷红外产品为主。非制冷探测器、机芯模组、人体测温热像仪、户外手持系列热像仪、智能手机热像仪、车载系列热像仪、双光望远镜、手持望远镜等非制冷热像仪:睿创微纳在2019年上市前只从事非制冷红外业务,根据其2021年年度报告,其制冷型机芯项目进展顺利并具备了产品化能力。主要用途人体测温、夜视观察、人工智能、机胧视觉、自动驾驶,无人机载荷、智就工业、安消防、物联网等民用领域,军用领域未披露具体用途.主要客户军工集团下属企业或科研院所、整机厂商、民用安防监控设备企业等.探测活来源自产非制冷探测器久之洋主要产品制冷型和非制冷型红外产品均有。非制冷红外产品主要包括机芯模组、红外测温热像仪、手持式红外热像仪、红外监控仪、车载热像仪等非制冷热像仪;制冷型红外产品包括机芯、整机等.主要用途根据久之洋2021年年度报告,其产品以军用为主:民用领域主要包括人体测R、海洋监察、维权执法、安防监控、森林防火监控、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搜索救援、工业检测、检验检疫以及辅助驾驶等场景。主要客户政府、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安防系统集成公司、林业、电力、边防海防等。探测器来源外购取得,不具备探测器自产能力。主要产品制冷型和非制冷型红外产品均有。非制冷红外产品包括非制冷机芯模组、单/双目热像仅、红外望远镜、热成像瞄准镜、车教观察系统、人体测温仪、工业监测热像仪等;制冷型红外产品包括机芯、整机、光电系统等。富吉瑞主要用途民用领域包括人体测温、工业测泄、气体检测、石油化工、电力检测、安防监控、医疗检疫和消防应急等,军用领域未披露具体用途。主要客户军工集团、总体单位、系统集成商等。探测耦来源外购取得,不具备探测器自产能力。主要产品以制冷型为主,非制冷产品种类和收入较少制冷型红外产品主要包括机芯、整机产品和探测器、镜头等零部件,非制冷皇红外产品为红外瞄具机芯及整机国科天成主要用途制冷型红外产品主要用于军用领域,非制冷型红外舱具相关产品主要用于海外市场的户外狩猎场景主要客户军工配套企业、民用红外整机及系统集成商等探测器来源主要通过外购取得2023年已研制出T2S1.制冷型探测器和非制冷型探测器

    注意事项

    本文(红外成像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政策制度、行业特点、发展趋势、竞争格局.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