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学概论教学大纲.docx
老年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老年学概论【课程类别】专业课【教学学时】32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开课专业】老年股务与管理专业【选用教材】老年学概论(201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哪沧簿、姜向群主编【弁考教材】1 .老年社会工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刘睁林主编(2009.8)2 .£老年权益保障教程长沙民政学院自编教材江浪、陈卓颐主编3 .民政与社会工作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曾岗、刘志红主编【课程性质、目的】一、课程性质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传统的养老方式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的老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且我国老年学专业人才奇缺,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对老龄工作的组织、制度和社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老年学概论的编写和出版适应了高校老年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概括性地介绍和阐述了老年学的基本内容,对老年学专业的内容起到引导的作用,为专业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对老年学的深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二、课程目的:I、学生能说明人口老龄化的产生、经过、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等基本知识。2、学生能说明衰老生物学、老年人口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经济学在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必要性和重耍性.3、学生能说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各领域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如经济、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政治、家庭等),以及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对策。【课程基本要求】方法能力:通过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牛.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社会能力: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及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职业道德与职业意根I在日常教学与实践活动中,逐步使学生树立服务意识、贡任意识、管理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恋,【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备注(教学方法如: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实际悚作等)第一章人类个体和群体老龄化2一般讲授第二章老年学的学科性质2一般讲授第三章国外老龄问题和老年学2课堂讨论、作业第四章衰老生物学2一股讲授第五章老年人口学2一般讲授第六章老年心理学2一般讲授第七章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2课堂讨论、作业第八章老年社会保障2一般讲授第九章老年人与法律2课堂讨论第十章老年人与社会政治2一股讲授第十一章老年价值观与代际关系问题2作业第十二章老龄政策2课堂讨论第十三章老年社会工作与实务2一般讲授第十四章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对策2课常讨论、作业合计28【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人类个体和群体老龄化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类个体和群体老龄化的概念及入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二、教学点和难点重点:1、京握个体寿命和群体寿命的概念2、掌握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3、华握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难点:理解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三、教学内容要点I第一节人类个体的衰老和寿命一、个体寿命的定义二、群体寿命的定义三、目前比较广泛采用的三种预测寿命的方法1、根据性成熟理论预测2、根据生长发育期预测3,按细胞分裂的次数来预测四、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I、种族、国家、社会因素2、环境因素3、遗传因素4、饮食、营养因素5、心理(或精神)因素6、生活方式因素7、疾病因素8、家庭因素9、性别因素10、职业因素第二节人口老龄化一、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二、生产力发展导致死亡率卜降一一人口老龄化的基础1、物质生产的产量增加2、工业革命强大地推动了加工业的发展3、生产力的提高加强了水利建设、防治水土流失4、生产力提高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发达三、生产力发展加速出生率下降一一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1、生产方式的改变2、经济结构的改变3、养老观念的改变4、少生孩了的愿望变成现实四、21世纪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世纪1,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网,而且是全球性的问烟。2、中国21世纪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三节老龄工作第二章老年学的学科性质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老年学的学科性质和老年学作为门科学的研究对象,以及老年学在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基本功能“二、教学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老年学的学科性质2、r解老年学的发展概况3、掌握老年学是一门科学的主要依据雄点:理解老年学对我国的现实意义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老年学是一门科学I、具有正式的学名并有研究对象2、有这门科学的发展史3、有实践的需要4、有研究队伍和专业化的学术组织第二节老年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老年学研究对象的几种误解1、老年学是门研究衰老的科学2、老年学是一门研究老年人或说是研究老年人问题的科学3、老年学是一门研究老年工作或老年事业单位或老年产业管理的科学4、老年学是各门社会科学研究老年人口问题的总和二、老年学的研究对象和定义第三节老年学的社会功能一、老年学的基本功能1、认识世界、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2、改造世界,指导社会实践3、普及科学知识二、老年学在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I、向全名宣传和普及老年学知识2、老年学研究在制定老龄问题对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3、老年学研究为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提供理论指导4、老年学研究室实现健康老龄化和枳极老龄化的理论基础第四节老年学的多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老年学是门多个学科共同研究同问题的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包括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衰老学、老年人口学、老年经济学、老年心理学等!第四章国外老龄问题和老年学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维尔纳老年问题世界大会的和马第里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作用和后续活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I、了解1982年之前国际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2、了解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行动计划的重要作用3、了解行动计划的后续活动4、了解*2002年丐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5、掌握健康老龄化和枳极老龄化的定义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1982年之前国际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I、人类预期寿命不高2、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不高3、福利政策的推行没有出现过阻碍第二节1982年第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行动计划3的几个重要的作用I、第一次明确把人口老龄化看成世界性的问题2、明确认为老年人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有联系也有区别3、第次明确老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人道主义和发展4、会议重申£世界人权宣言3的基本权利应充分地、不折不扣地适用于老年人5、研究老年人的发展问题,以便老年人的潜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6、认为生活侦量不亚于长寿第三节门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行动计划3后续活动第四节2002年马德里老龄问邀世界大会第五节从健康老龄化到枳极老龄化、国际上用过的几个老龄化的理念二、目前最广为普及接受的是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第六节国际老年学学术活动一、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二、学术活动:个体研究到群体研究三、探索的方向:纯科学的探索到应用研究和政策研究第四章衰老生物学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r解生理性衰老的特征和主要表现和衰老的标志和研究生物学衰老的意义,以及人体各系统的衰老和常见病。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衰老的科学含义2、掌握衰老的特征3、了解牛.理性衰老的含义4、了解病理性衰老的含义5,了解衰老的生物学标准及其意义6、了解哀老引发的常见病三、主要教学内容第节人的生理衰老一、衰老的科学含义二、衰老的特征1、普遍性2、内因性3、进行性4、有害性5、单向性三、衰老的标志及研究衰老的生物学标志的意义第二节衰老的理论和假设一、遗传程序说二、随机性损伤说三、细胞与分子水平的衰老四、组织器官与整体水平的衰老第三节人体各个系统的衰老与常见病一、皮肤及其附属物二、肌肉与骨骼系统三、心血管系统四、消化系统五、呼吸系统六、泌尿系统七、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八、免疫系统九、神经系统十、感觉罂官第五章老年人口学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老年人口学的产生与发展和老年人口学在中国的研窕发展,以及我国老年人口学的研究重点,并理解我国目前在研窕老年人口学方面面临的优势和困难。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老年人口学的概念2、了解人口学对老龄问题研究的基本问题3、了解老年人口学的产生与初期的发展4、了解老年人口学在中国的产生难点:1、掌握中国老年人口学研究的i1.1.点有哪些2、了解中国老年人口学的前景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老年人口学的形成一、人口学的概念二、人口学对老龄问题研究的基本问题1、了解老年人口的构成与变化2、r解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动趋势3、了解老年人口的现状4、了解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过程5、了解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和各个方面的影响三、老年人口学的概念四、老年人口学的产生与初期发展五、老年人口学在中国的产生1、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人口情况2、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认、人口情况3、20世纪70年代初,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4、国内外对人口老龄化认识的不断深入5、1986年成立老年人口学第二节老年人口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发展一、人口老龄化现缭是前所未有的情况二、人口老龄化是普遍现象第三节中国老年人口学研究的发展一、中国老年人口学研究的重点二、中国老年人1.学的主要论著三、中国老年人口调查的进展第四节老年人口学的前景一、中国老年人口学研究的优势与面临的困难I、优势2、困难二、老年人口学的发展前景1、主要表现在学科的发展上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学将会迅速发展第六章老年心理学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掌握对老年人心里疏导并做好老年人心理咨询工作。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全点,1、'举提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难点:掌握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三、主要教学内容第节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特点及研究方法一、老年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老年心理学的科学特点三、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老年心理学的基本范昭、理论一、老年心理学的常用概念(感觉、知觉、记忆、智力、情绪、动机、人格)二、老年心理学的理论第三节老年人的般心理特征一、老年人的心理特征I、老年人记忆力的变化2、老年热智力的变化3、老年人情绪的变化4、老年人性格的变化二、老年人的心理测量指标第四节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其疏导第七章老年和老龄髭济学研究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华樨老年和老龄学的研究对彖和老年人的经济特征。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k了解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2、了解老年人的经济特点3、了解老年人经济状况及其贫困化问题难点:1、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中中国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2、老年人经济问题的解决途径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对以及方法一、法国人口学家皮撒£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后果二、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老年人经济行为和经济状况研究的方法论中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2、老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中应该关注的问网3、老年和老龄经济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第二节老年人的经济特征一、老年人的经济参与二、老年人经济状况及其贫困化问题1、收入来源2、收入水平3、贫困三、社会经济转型期中中国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1、转型期中国的经济特征2、转型期中国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四、老年人经济问题的解决途径第三节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1、对消费的影响2、对公共消费支出的影响3、对个人储蓄的影响4、对投资需求的影响5、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6、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二、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八章老年社会保障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目前的老年社会保障政策和作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老年社会保障的概念2、了解我国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难点:了解发展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第一节老年社会保障的概念及特点一、老年社会保障的概念二、老年社会保障的特点第二节现代养老金制度的特征和基本内容一、现代养老金制度的特征二、国外养老金制度的内容三、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内容第三节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一、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内容二、养老金资金来源不足是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节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老年医疗保障一、发展老年医疗社会保障的必要性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其面临的问题第九章老年人与法律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目前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情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难点:I、华提老年人权益的概念2、掌握老年人法律的概念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内容一、传统社会中老年人的政治地位二、现代社会中老年人的政治作用第二节国外老年人权益立法保障的内容第三节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的内容及其完善一、古代敬老养老的思想文化二、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法律保障体系J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隙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四、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第十章老年人与社会政治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目前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i/r解老年人的政治地位及其作用2、了解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老年人的政治地位及其作用一、传统社会中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二、现代社会中老年人的政治作用第二节老年人的政治参与、老年人政治参与的途径二、老年人的政治思想特点及政治态度三、加强老龄工作,实现“老有所教”第十一章老年价值观与代际关系问题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老年热的价值观和代际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老年人社会价值的含义及其特殊性2、为什么说老年人歧视是错误的3、掌握现代社会关系中代际关系的变化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一、老年人价值的特殊性【、老年社会价值的内容2、老年社会价值的特殊性二、老年人价值的社会评价1、老有所为2、老龄歧视三、老年人价值的自我评价四、正确评价老年人价值的原则五、老年人生价值的实现I、关于老年人价值实现的老年学理论2、老年人实现价值的途径第二节现代化中的代际关系问题一、现代社会中代际关系的变化I、代际经济关系的变化2、代际政治关系的变化3、代际价值观的变化“代沟”问题二、现代社会中代际关系的调适1、按照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原则处理代际关系2、实现代际成果共享,和谐发展3、实现政治上的“老中青:结合”第三节弘扬传统孝文化的合理成分一、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容二、弘扬传统孝文化合理成分的现实意义三、在新形势下弘扬传统尊老文化的时策思考第十二章老龄政策一、教育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r解我国老龄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二、教学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老龄政策的定义2、常握老龄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难点:了解老龄社会政策存在的问题三、主要教学内容第节老龄政策的定义、性质和特征一、老龄政策的定义二、老龄政策的性质三、老龄政策的特征第二节老龄政策的历史发展一、古代社会的老龄政策二、近代社会的老龄政策三、当代中国的老龄政策第三节老龄社会政策的目标和内容一、老龄社会政策的目标二、老龄社会政策的内容第四节我国老龄社会政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我国老龄社会政策的现状二、我国老龄社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政策评估2、缺乏社会性别视角3、缺乏老年人的广泛参与三、我国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I、科学化2、一体化3、体系化第十三章老年社会工作和服务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途径和具体方法,以及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耍内容。二、教学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2、常握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3、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途径和具体方法4、了解我国老年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和基本概念一、老年社会工作学的研究领域二、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意义和目标一、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二、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三、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步骤和方法一、老年社会工作的步骤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第四节老年社区服务、老年社区服务的内容1、老年人保护服务2,社区养老3、老年人互助服务4、老年人文化生活服务5、老年人教育服务6、老年人权益保护服务7、老年人生活综合性服务二、老年社区服务的特点:福利性、互助性、专业性、综合性、地域性。三、发展老年社区服务的途径四、老年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系统第十四章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成略对策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我国目前对应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对策。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I、掌握老龄战略对策的概念2、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难点:1、屣握中国特色老龄战略时策的重点2、硕防老年人贫困的对策三、主要教学内容、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指导思想二、我国老龄对策的战略目标三、抓住机遇,促进发屣,应对挑战四、和谐社会与老龄战略对策五、预防老年人贫困的对策思考六、城乡老年人的健康保障故略时策思考七、社区和谐发展【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式、案例分析式、经验分享式、提问式、自学式等.【学生学习要求】通过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及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日常教学与实践活动中,逐步使学牛.树立服务意识、货任意识、管理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考核方式】闭卷。【成绩计算】1、成绩评定总则:以百分制计算总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1(戊,期末考试成绩占70¾-6(K,总成绩满分100分,60分即获得该课程学分。2成绩记毂:课程总评成绩组成:期末考杳成绩(60笳+平时考评成绩(40¾包含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执第人】李汉鑫【教研室】老年服务与管理教研室系主任审核筌名】课程教学大纲审核表谟程名称课程编码总学时所占学分it适用专业开课学期误片类别考核形式校研室撰写时间授写人学历职称携目人自评敕研室中核迅见教班室主任苏名,年月E1.系.部审核意见«<P)主任签名,年月H校分处审核.意见鞍务处处长提名:印HH救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意见收学工作委G会负责人笠8;陆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