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纪念九一八国旗下讲话十二篇.docx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尊敬的辅导员老师、亲爱的队员们,大家好!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然而,这看似普通的幸福生活,却饱含一曲曲动人的颂歌,经历一段段悲壮的历史。让我们将历史的时针拨回到91年前的今天一一1931年9月18日。这个深刻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在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此后又陆续占领东北,在东北建立伪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历史深渊的底谷。一、勿忘国耻山河在呜咽,松涛在哀泣,乌云笼罩下的中国在艰难地行进。祖国的路在何方?民族的希望何在?在这生死存忘的危难关头,是这些革命先辈们用一股股豪情,一片片忠心,发出了一声声宸荡环宇的呐喊,抒写了一首首大海回波的壮歌。他们求索奋斗、折戟沉沙、浴血疆场、马革尸还.数十年的期待,数十年的煎熬,数万万同胞的奋斗,终于换来了天安门城楼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九一八”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抛头颅、洒热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九一八”、重温抗战历史,警示我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队员们,让我们高呼:“勿忘国耻!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二、牢记使命93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3500万军民伤亡,无数先烈血染山河91年,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伴随时光的流逝被抹去,中华民族经受的创伤永远不能被抚平!队员们,我们要永远记得:勿忘历史,勿忘屈辱。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痛彻心扉,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不断前行。那历史的警钟振聋发珊,鞭策着我们不断努力。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队员们,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要把满腔的悲愤转化为平时训练的动力,做一名涵养家国情怀,牢记使命与担当的新时代好队员!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九十一年前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日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笈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本为沃野千里的东北,反成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的“满洲国”,成为侵略和榨取全中国的前站。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一首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唱出了生活在东北的中国人民丧失家园后流离失所的悲苦和被日本侵略者无情践踏的屈辱,同时,其它地区的中国人民也感同身受,想要奋起抵抗一同把日本赶出中国的领土,实现民族富强。国难当头,全民奋起,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华民族觉醒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鼓舞着中国人民誓死抗争。中国举国上下纷纷谴责当时政府和东北军的不抵抗,各地学生也掀起了要求对日宣战和收复失地的游行示威活动,拒绝日货运动也愈演愈烈。东北人民和一些驻地军队自发地组织起来抗击日本的侵略。当时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重大努力,终于在1937年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投入了抗日救国的运动中来,虽有流血和牺牲,但是抗争从未停止过,直至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勿忘国耻”,这应该是防空警报响起印在所有人心里的四个字,“9.18”,是国耻日,也是中华民族觉醒日,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在这一天彻底觉醒,但也为此付出了3500多万人的巨大牺牲。经过14年不屈不饶的顽强抗战,中华民族最终赢得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胜利。我们不能忘记的是从1931年9月18日起,这14年的艰辛抗战。我们铭记历史,不为被过往民族间的仇恨所蒙蔽双眼,而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前行的路。我们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要继承中华民族敢于担负责任的勇气,是为了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同学们,我们生在阳光中,长在红旗下,切莫以为只有生在乱世才能为国分忧。现在的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是民族的希望!同学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行动起来,竭尽全力,发奋读书,学会做人,立志成才,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历史的耻辱永不重演!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秋风送爽,天高云淡,在美丽的校园我们刚刚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既看到了一个腾飞的民族,也不会忘记这个民族曾经屈辱的历史。9月18日,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93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一夜间,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对一个民族最严重的摧残不是摧残她的肉体,而是摧残她的尊严,他的文化,摧残它的根与魂。国耻像大山一样压在中华民族的头上,压的13亿多人民透不过气来,也在我们这些少年的心灵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有人会说,它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为什么还要“勿忘”呢?这是因为,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哀伤,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历史创伤,能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拥有美丽的青春。在每一个季节都充满幻想,渴望自由,然而,我们同时也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看一个国家的明天如何,最该看的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可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大,它美丽,却短暂。因此,我们必须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要振兴中华,首先要有远大的志向,为自己插上理想的翅膀。有的同学学习不肯吃苦,甚至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如此下去将来怎能担当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呢?爱国也不是空洞的口号,爱国更是具体的行动。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爱护我们的校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修炼自己的人格品行。历史摧我们奋进,将来更不容我们懈怠!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铭记历史,勤奋学习,练好本领,振兴中华!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又到九一八。每一年的今天,凄厉的警报声总会在耳畔响越。孩子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九一八事变”93周年纪念日,今天既是“国耻日”,也是“觉醒日”。说它是“国耻日”是因为87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0,日本侵略者、日本法西斯公然出兵进攻我东北沈阳北大营,昏庸腐败的国民政府下大了“不抵抗”命令,短短几个月,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国土沦丧,三千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中华民族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战拉开了序幕。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次战争,像抗日战争这样让中华民族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说它是“觉醒日”是因为,虽然当时的执政政府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但我们中国还有共产党,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会向侵略者屈服,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他们组织全国的爱国义士一批又一批的奔赴东北,万里赴戎机,成立东北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斗争,让我们记住这些用“血肉铸就新的长城的英雄们”的名字: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周保中,其中周保中将军还是我们云南大理湾桥村人,是我们中华56个民族中的白族人。这些先烈和英雄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骄傲,将会永远被我们所有中华儿女所铭记。孩子们,历史的经脸一次次的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直讲,少年胜则国胜、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旗于地球,你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因此请大家从小就立大志、立长志,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读书,成为共产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只要13亿多人民群众紧密团结起来,也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40年改革开放,40年砥砺奋进,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托举起了覆盖13亿多人的全球最大社会保障网,创造了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的脱贫奇迹。而今神州大地响起的凄厉警报声堪为对历史记忆的再擦亮,能够让我们认清走过的路、认准前进的路标。硝烟散尽,沧海桑田。93年后的今天,当尖利的防空警报响起,在重温这段屈辱的历史同时,炎黄儿女更应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历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在纪念活动中收获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转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我辈当自强!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今天是九月十六,再过两天就是九月十八,今年是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爱国诗人艾青在1937年创作的那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里节选片段同大家分享:“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辱里;饥慢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变,“九一八”事变爆发,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也是中国率先独立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开始。“九一八”事变后短短4个多月里,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乡亲惨遭奴役。从进入近代以来最黑暗的这一刻起,中华民族踏上了从救亡到解放、从苦难到辉煌的曲折道路,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和命运转折的艰难历程。14年间,泱泱国土沦陷,3500万同胞伤亡。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以鲜血与抗争守卫我们的祖国,一名名革命英雄以自己的身躯抵御着侵略者的炮火,以他们崇高的革命精神鼓舞着全民族人民奋起反击。看吧,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人们伫立凝神,聆听镌刻在汉白玉上的历史回声;看吧,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一份份新解密的文件,讲述着抗联战士奋力救国的传奇;听吧,北京、济南、石家庄、大连、深圳等全国各地,防空警报也如同往年一样再次响起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这些纪念活动提醒人们,不忘对历史的记忆,才能更好地捍卫正义。88年过去了,岁月的落英早已覆盖战争的遗迹,发展的洪流一点点清洗着历史的伤痛,但如果在物欲横流、霓虹闪闪中忘记了历史,则意味着割裂传统、割裂文明。保持记忆,不忘伤痛,历史的“前事”才能真正成为“后事之师”,成为捍卫正义的进步力量。今天,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二中人高呼“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可谓顺乎潮流。那么请问:中国灵魂源自何处?世界眼光又如何避免迷失?私以为,上述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并归一处而答案就在奋斗前行的道路之上、就在回首来路的雾霭之中。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好的,不答应,可我还是要追问一句:我们凭什么不答应?环顾四周,贸易战前途未卜,分裂势力甚嚣尘上,哲学告诉我们矛盾具有普遍性,每个时代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世界是丛林,有鲜花盛开蜂蝶飞舞,那么自然也有虎狼蛇蝎与你共存。我们生活中的岁月静好,是无数先辈付出了多少最为昂贵的代价才换来的,时不时想一想这一点,我们的奋斗便会更多一些我们急缺的紧迫感。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为谁而奋斗?这是每个二中人都会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校训就是“奋斗”。当然,这个问题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回答,但不知遒为什么,每每想到这个问题,我内心当中呼啸而过的始终是那句让我感动了二十多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的很有遒理,整句话闪耀着古人朴素周到的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然而将这句话展开之后,我认为,“穷”且益坚,坚于兼济天下之心。穷与达只是人生境遇的不同,独善其身可以是暂时的理性选择,但是一颗兼济天下的心,却可以在任何时候尽情闪燧。目标的崇高化可以带来动力的持久化,也可以带来成果的最大化。有人说,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那么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你我便壮怀往事之激烈,一展凌云之志,又何妨?同学们,让我们时刻谨记,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包含着未干的血泪!93年前的今天,是国难降临的日子,是噩梦开始的日子,是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东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一夜间,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点燃了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火,我们已无从得知究竟有多少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又有多少孤魂暗自嗟叹。不止是“旅顺大屠杀”,不止是“平顶山惨案”,不止是“南京大屠杀”不知还有多少个万人坑堆置着同胞的白骨,不知还有多少土地浸透过亲人的鲜血。历经磨难,饱受凌辱,当时的我们在侵略者的铁蹄下被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它的根,它的魂,它的尊严一一都在血光中饱受摧残。国耻像大山一样压在中华民族的头上,压得十几亿中国人喘不过气,它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灌注了像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岁月流逝,有人选择了遗忘,遗忘?不!硝烟散去而警钟长鸣!时间可以远去,历史不容篡改!那些血和泪,浸透在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那些血肉之躯,铺成了我们脚下的华夏大地!“勿忘国耻”,这应该是防空警报响起印在所有人心中的四个字,“九一八”是国耻日,也是中华民族的觉醒日!在抵御外侮的烽火中,中华民族完成了凤凰涅槃的重生,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以三千五百多万军民的鲜血为代价,终于迎来了反法西斯胜利的曙光!九一八,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对现实与未来的冷静思考,是为了让历史照亮前进的路。当今的中国在时刻警醒中不断进步,不断强大一一政治上,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亚洲投行,由中国主导,打破日本美国控制的亚洲开发银行对亚洲基建方面的垄断。经济上,建成了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外汇储备多年保持世界笫一。军事上,自造航母,百年梦想终成现实。建造四代重歼,我国是世界第二个能造四代重型歼击机的国家。科技方面,中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三连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不忘国耻而崛起的表现啊!列宁曾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作为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我们不是要选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肩负着传承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任。我们学习不单是为自己以后的幸福生活而学,我们的梦想也不单是自己个人的梦想,中国梦是什么?它其实就是我们的梦,必须紧紧依靠着我们才能实现!战火的硝烟与和平的钟声穿越漫漫时空,战争的苦难与胜利的光荣值得永远铭记!让我们在这个日子一同觉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城市,建立起祖国愈加辉煌的明天!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每当国旗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唱响,作为中国人,总会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升,这种自豪感来自我们不断强大和日益崛起的祖国。然而,当今中国的繁荣与和平是来之不易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历经磨难。93年前,日本关东军大举侵略中国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是日本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开始。“九一八”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意味着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和难以抹去的耻辱!一位爱国诗人这样描述:每当我想起“九一八”,我的眼中就总是会浸满泪水!每当我听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我的内心就总是会隐隐作痛!因为“九一八”铭刻着一个泱泱大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民族所曾经饱受的屈辱!我无法忘记“南京大屠杀”中三十万父老乡亲的血流成河!我无法忘记“731部队活体试验”中三千名兄弟姐妹只剩的森森白骨!我无法忘记“毒气战”中二十七万无辜百姓惨遭荼毒!“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装备精良的50万东北军不战而退,不到半年,东三省沦陷,三千多万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开始。此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先后制造了,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一系列"华事变,"七'七事变”是中山全面抗战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已任,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团结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战。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持久抗战,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今天,我们纪念9.18这个日子,就是要记住历史,但铭记历史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热爱祖国,珍爱和平。维新思想家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就提出“少年强则国强”,表达了对于一个时代年轻人的殷切期望。在战争年代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受到外敌入侵时,走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是青年人的责任,是爱国主义最为鲜活的体现;对于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的青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早已远去,我们的使命又在哪里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每一代人都承载着时代的使命,肩负着民族的重任,21世纪的青年是建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同学们,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就是要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梦”、“民族梦”,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这天,是一个普通的早晨,我们肃立在国旗下,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但是大家知道吗,在1931年9月18日的深夜,日本关东军轰炸了我国东北,占领了沈阳城,半年之后,占领了东北三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9月18日,也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不能忘记的国耻日。应对困难,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忤、共赴国难,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用3500万鲜血和生命,迎来了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昨日是918纪念日,相信我们中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在新闻、报纸上看到了关于纪念“918”的报道。这天,我们在国旗下回顾这段历史,纪念这段历史,就是为了不要忘记那些以前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的人们,不要忘记那段苦难的岁月;那些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为民族正义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是最光荣的。我们就应永远记住他们。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今日之职责,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同学们,我们正在为这个民族的未来作知识的积累。愿先辈们用热血和信念点燃的民族复兴之火,永远照亮我们!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是列宁对后人发人深省的忠告!过几天是“九一八”事变93周年,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正是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炮击中国东北军的北大营并向沈阳进攻,蓄谋已久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0,日军侵占沈阳,几天之内又占领长春、吉林等地。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从这一天起,东北成为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14年的殖民地;从这一天起,东北的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日本人真正成了近代中国人的梦魔,也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序幕。此事及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日本,乃至世界。历史时常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但是我们对历史的观念却早已翻转,正如香港中文大学霍韬晦先生所说,历史已从神圣的、光明的、高贵的宝座走下来,代之而越的是俗世的、自私的、丑恶的观念公然登上舞台;而且毫不知羞耻,还诋毁过去的价值观念,斥传统所追求的理想为虚假。这就是现实,历史巨流把现实利益提升为至高无上.过去我们还有英雄、义士、侠客、忠臣、高僧、豪杰、君子、圣贤,今天全部崩塌下来,只有唯利是图的商人和唯恐承担责任的小市民。公义何在?只能收归字典了。恩格斯断言“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察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事关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培育的大计。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不就是从昔日的经验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可能沉重但旅程却必不可少。历史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客观的历史,一种是记忆中的历史。客观历史早已看不见了,但记忆中的历史还在,我们可以随时摄取,随时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思,这对人类现在、未来的发展,未尝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只是时间,永不消失的却是后人对千秋人事的缅怀。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历史知识乃是一张告诉我们哪里有暗礁的海图,如果我们有胆量使用它,知识就可以变成力量和救星.”当今一系列热点问题,如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问题、靖国神社问题等,实际上都是历史教育问题,这不仅关系着民族的尊严,更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我国正在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社会需要适应现代的国民精神,而历史素养是国民精神的核心之一,缺乏历史素养的民族不会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诚然,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历史上。但居安思危、痛定思痛往往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让我们每一位平凡而不甘于平庸的一中人,永远记住“九一八”这个屈辱的日子,勤奋学习、严于律己,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用实际行动去期待、推动、共建中华儿女共同的辉煌未来!谢谢大家!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悠悠岁月,风雨峥竦。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彻底爆发,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序幕正式拉开。在这十四年间,大片国土沦陷,3500万同胞伤亡。“九一八”是国耻日,也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更是伟大的中华民族觉醒日!面对着侵略者的枪炮,我们的先烈们,进行了英勇的抗战,这一战,就是14年。每年在这个时候,曾经沦陷的沈阳城内都将汽笛长鸣,警钟长响。然而这种纪念,绝不仅仅是为了重温七十几年前抗战胜利的喜悦和欢欣。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付出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代价,用3500万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铺就了民族复兴之路。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为了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民族牺牲的人们。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他们抛弃家庭、走上战场,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他们是最光荣、最伟大的。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更是要让我们不要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要做胸怀大志、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好少年,为这个民族的将来作着重要的准备。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遒: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同学们,请记住“九一八”国难节。今天凌厉的防空警报再次拉响,硝烟已散去,警钟仍长鸣,历史与责任应当永远被铭记,勿忘国耻,吾辈自强。让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用所学告慰革命先烈,用所行壮我国威。愿先辈们用热血和信念点燃的民族复兴之火,永远照亮我们前行之路,让我们一起用梁启超的话来鞭策自己,让我们为中华之腾飞而不断努力。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勿忘九一八。记得有句名言这样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九一八”的耻辱!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蒋介石命令东北军“绝对不反抗”,使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翻开历史这一页,不敢相信,短短的三天时间,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我国东三省3000万同胞糊里糊涂地沦为亡国奴。这是怎样的耻辱与悲哀啊?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日征程。历史不会忘记,有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须、洒热血,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历经八年,终于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我们将永远牢记这一天!让我们一起振臂高呼:“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勤奋学习,振我中华!”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为了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让我们珍惜现在拥有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吧!我们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