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重庆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二O年十二月刖百“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水利投资规模最大、在建项目最多、发展速度最快、民生效益最好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水利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倾情关爱下,各级水利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水利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城乡供水保障程度不断提高,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不断加强,农田水利灌溉体系极大改善,水资源节约保护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初显成效,农村水电迅速发展,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重大突破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十一五”水利发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十二五”水利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及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渝委发(2011)15号)精神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建设五个重庆、落实民生十条、缩小三大差距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号)的重要时期,水利改革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重大挑战。为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妥善应对发展阶段新挑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新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积极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水利局按照重庆市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全市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开展大量调查研究、系统总结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科学分析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认真研究水利发展重大问题、广泛征求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重庆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报告确定了全市水利发展“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改革管理举措等。本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市水利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委、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林业局、市安监局等有关市级部门的大力协助,得到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重庆大学等单位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第一章水利发展“十一五”主要成就及面临形势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水利发展“十一五”主要成就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需水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需水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第IJ供rf干错误!未定乂书签o第三章水利发展“十二五''总体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第IJ原则.错误未定乂书O第三节规划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总、体布局错误!未定乂书签。第四章水利发展主要建设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骨干水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城乡饮水安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防洪抗旱减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农田水利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农村水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节水资源节约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节水库移民安置及后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节行业能力基础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水利改革与管理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深化水利改革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强化水利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推进水利法治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投资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名词解释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附图1重庆市水系图附图2已建、在建、拟建大中型水库分布示意图附图3规划小型蓄引提水及水系连通工程分布示意图附图4规划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示意图附图5规划城市防洪工程分布示意图附图6规划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山洪沟治理分布示意图附图7规划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工程分布示意图附图8规划大型灌区分布示意图第一章水利发展“十一五”主要成就及面临形势第一节水利发展“十一五发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水利投资规模最大、在建项目最多、发展速度最快、民生效益最好的五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水利投资规模历史最大。“十一五”时期完成水利投资38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其中,争取中央投资117亿元,市级、区县级财政和市政府水利投融资平台投入264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近3倍、20倍,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五年计划之最。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创历史新高。建设骨干水源工程24处,尤其是开县鲤鱼塘水库蓄水、大足玉滩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填补了重庆无大型农灌水库的空白。“泽渝”水库工程建设顺利推进,5座中型竣工验收,5座中型下闸蓄水,8座中型主体完工,松溉、铜罐驿两大长江提水工程投入运行。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4亿in',是“十五”时期的2.8倍。城乡饮水安全建设成效显著。兴建各类供水工程6.8万处,解决了IlOO万城乡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解决了953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南岸、江北等13个区率先实现饮水安全整区销号,近400个乡镇实现了整乡镇销号,提前一年完成国家规划任务。建设了65个城市拓展区、工业园区的供水项目。大学城、茶园片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自来水直饮。受益地区的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控,群众身体素质逐年提高,每年人均间接增收1000元,缩小了城乡差距。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明显提高。新增城镇达标堤防342km,其中,建成城市达标堤防220km;完成2200座病险水库的(应急)除险加固;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试点;全市24个城市、96个中心镇、百强镇防洪基本达标。“十一五”以来,先后抗御了2006年百年一遇大旱、2007年“717”特大暴雨等多次洪旱灾害,有效应对了2008年罕见冰雪灾、2008年“512”地震、2009年武隆鸡尾山堰塞湖、2010年城口庙坝滑坡堰塞湖等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和影响。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和市、区县、乡镇三级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应对防汛抗旱减灾、水污染等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机制基本建立,保证了江河安澜,年防洪效益达60亿元。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围绕新农村、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了8个大型灌区、4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20个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成效初显,基本完成了3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和18个“九五”中型水库渠系配套,深入推进了节水灌溉示范和烟水配套等项目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1万亩。农田水利灌溉体系不断完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展顺利。围绕“森林重庆”,着力开展水系森林工程建设和绿化长江水利林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3Ikm2,其中,新增水系森林工程建设面积39.5万亩,绿化长江水利林建设面积2万亩。水资源节约保护稳步推进。万元GDP用水量从232旅/万元降低到140?/万元(2005年可比价,下同),降低了4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322i3万元降低到188m3万元,降低了42%;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2提高到0.45;开展了3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县建设,推进了工业、服务业、社区和城市的节水工作。划定了水功能区,核定了39条IOoOknI?以上河流水域纳污能力,提出了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大力开展了水源地保护、排污口和肥水养鱼取缔等工作,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8万tdo水库移民安置及后扶有序推进。积极开展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的核定工作,通过直补到人和项目扶持的方式,对涉及37个区县、877个乡镇、4935个村、106座水利水电工程、41.25万移民进行了后期扶持,投入后期扶持资金12.8亿元,有效维护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稳步推进了近30座新(在)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安置工作。农村水电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了以中梁、金家坝为重点的农村中小水电建设,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55万kWo全面完成了22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8个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农村人口人均年用电量达到942kWh,实现代燃料户L2万户,保护各类林地18万亩,及时解决了山区群众的用电问题,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水利改革与管理取得重大突破。一是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新突破,建立并推行“竞标”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投入和投融资平台以土地储备、政府信贷、发行企业债券、收益权质押等方式筹措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被水利部誉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并对BT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二是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全市28个区县成立水务局并基本实现了涉水行政事务管理一体化。三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水管单位的分类定性和定岗定员全面完成,水管单位由2062个精简到830个,人员精简率达40乐水管单位的管理人员经费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两项经费基本落实,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稳步推进,分流人员妥善安置;1219座水库确权划界全面完成,16万余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四是水价改革纵深推进,完成了523座水库非农水价的核批工作,原水水费收取率达100%。五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不断创新,在严格执行“四制”的基础上,建立并实行了公益性和准公益性重点项目“六定一管”建设管理模式、面上项目“三公示”制度,探索总结出“一个主导、三大创新、四化标准”的饮水安全“134”建设模式,严格执行了重点工程跟踪审计制度。大中型水库征地移民安置积极推行了项目业主与区县政府签订投资、任务“双包干”协议。六是水资源管理得到加强。全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全覆盖,取水许可从严管理,新增取水户发证率达100%,按照“小步快跑”的方式,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大幅提高。七是推行了砂石资源公开拍卖制度。八是深入开展了7个扶贫县的水利扶贫工作。水利发展能力得以提高。一是依法治水能力明显提高,修订了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制定了重庆市防汛抗旱条例、重庆市水文条例,出台了重庆市河道砂石资源开采权拍卖管理办法(试行)等114个地方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水利执法能力得到提升,查处了一大批水事违法案件;实施了水工程规划同意书,水利行政审批制度不断规范,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能力大幅提升,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质量事故。二是水利机构不断完善,先后设立了市水利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水利规划院)、市防汛抗旱抢险中心、市水利信息中心等,37个区县设立了专职水文管理机构,37个区县999个乡镇成立了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三是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开展了13条市管河流流域综合规划编制,编制了重庆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三峡库区水土保持规划等一批重要水利专项规划,完成了10余项重大课题研究。四是水利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以重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龙头工程,开展了防汛抗旱、水利政务、水文及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水利信息化骨干网络及视频会商系统全面完成,新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水文监测站点678个,全面启动21个区县山洪灾害区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初步建立起市级水环境监测中心和区县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水质监测体系;初步实现了重庆水利信息化。五是水利党建、精神文明和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全系统65个(次)党组织、486人(次)党员、218人(次)党务工作者受到表彰,120人(次)、75个先进集体获市级以上表彰,获市级以上表彰人数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市水利局获市委、市政府荣记集体二等功,并通报嘉奖;深入开展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三进三同”、“创先争优”以及“唱读讲传”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素质进一步提升,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栏1:水利发展“十一五”主要成就1、骨干水源一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4亿一一建设24处骨干水源工程。鲤鱼塘大型水库下闸蓄水,玉滩大型水库主体工程完工。-“泽渝”水库工程5座中型竣工验收,5座中型下闸蓄水,8座中型主体完工。一一松溉、铜罐驿两大长江提水工程投入运行。2、城乡饮水安全一解决IlOO万城乡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解决953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开工建设65个城市拓展区、工业园区供水项目。3、防洪抗旱减灾一新建城镇达标堤防342km,其中,新增城市达标堤防220km。完成2200座病险水库的(应急)除险加固。4、农田水利加快推进了8个大型灌区和4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3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1万亩。5、农村水电一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55万kWo6、水资源节约保护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1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45。一万元GDP用水量由232In3/万元降至140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322万元降至188i3万元。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1.5%;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2.2%O一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8万td,城镇废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率达到61%。7、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31km*。一新增水系森林工程建设面积39.5万亩,绿化长江水利林建设面积2万亩。8、水利投资一完成水利投资38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投资117亿元,市级、区县级财政和市政府水利投融资平台投入264亿元。专栏2: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十一五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率(%)备注1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人数万人800953119“十一五”时期共解决城乡饮水不安全人口IIoO万人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75101135含新建水源工程新增灌面3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50711424建设堤防长度km328342104其中,建设城市达标堤防220km5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座418418100小型及以上病险水库6新增蓄引提水能力亿1414100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km240004331108仅指水利部门治理面积8新增农村水电装机万kW3655153第二节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一、发展机遇水利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中央1号文件首次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了新形势下水利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水利上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进一步肯定了水利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益严峻,水利的内涵不断丰富、功能全面拓展,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影响更为重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这将为水利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水利发展前景更加广阔。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314”总体部署,为重庆未来发展导航定向;国发120()9)3号文件将重庆定位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试验区,重庆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批准设立成渝经济区和“两江新区”,将深刻改变西部的经济面貌,对缩小东西区域差距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对重庆发展的一系列定位和战略部署,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重庆将肩负国家的重托,人民的期望,以世界眼光参与全球竞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产业的水利事业必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市水利发展必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水利发展政策支持更加坚强。“十二五”伊始,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改革发展放在了空前的高度,为水利事业发展专门出台了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一系列保障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支撑水利跨越式发展。市委、市政府针对中央1号文件,积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渝委发(2011)15号),文件强调了水利的涉水事务行政管理职能,把水利作为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明确了财政专项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等众多支持重庆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重庆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后盾。水利发展基础条件更加扎实。水利改革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为“十二五”时期加快水利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城乡能力显著增强,重庆经济具备了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城市大力度支持农村的条件,“十二五”时期全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条件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各种资源将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领域,更多地用于薄弱环节建设,这将为惠及广大农业农村的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扎实的基础条件。水利发展环境更加优越。水利改革与管理不断深化,规范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水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水行政执法能力显著增强,水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全面充实,信息化水平基本实现,水利投融资机制初步建立,国情水情宣传手段逐步丰富,全社会水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全民关心支持水利发展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这些将为“十二五”时期水利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二、重大挑战水土资源条件先天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一是全市地形起伏大,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土壤稀薄,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频发,水土流失时有发生;尤其是“两翼”地区河谷深切,山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二是水资源条件差异大,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人水资源不相匹配,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丘陵、平坝人多水少幅员面积小,高山深丘人少水多幅员面积大,尤其是永川、铜梁、荣昌、大足等渝西地区,人均当地水资源量不到IOOOiI?/人,过境水资源量又缺乏;当地水资源年内年际分配不均,年内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而现状蓄水工程对当地水资源的调控能力不足10%;洪旱灾害频繁,严重影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一圈两翼”、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地形条件好,经济总量大,聚集人口多,但当地水资源相对缺乏,湖库及次级河流污染日益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两翼”地区幅员面积占全市的65%,人口占全市的40%,其水资源量占全市的75%,但山高坡陡,田高水低,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未来水利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任重道远。工程性缺水严重,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仍然较低。工程性缺水严重,全市人均蓄引提水能力约260/人,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1/4,列西部倒数第一。主城区及沿长江、嘉陵江等大江大河分布的城镇水源多数依靠提引江水供给,水源单一,应急供水保障程度较低;远离大江大河的地区,骨干水源工程缺乏,调蓄能力弱,缺水问题比较突出;广大农村地区缺乏可靠水源工程,农村人口供水保障程度不高,农田灌溉条件较差,抗旱能力低,特别是山丘区更加突出。全市有10余个城市、近400个乡镇近期将面临缺水威胁。还有近1000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40%以上。洪旱灾害频繁,防洪抗旱减灾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全市有37座城市临河而建,60%的城市防洪未达标;乡镇防洪标准较低,部分乡镇甚至处于不设防状态。尚有病险水库1600余座;148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及一大批农村河道亟待治理;40%的幅员面积属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2000余万人受山洪灾害威胁;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农田水利滞后,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仍然不高。全市有效灌溉面积102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6个百分点,低于西部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水源工程渠道及田间工程配套差,且大部分灌溉工程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运行时间长,老化损毁严重,近一半的防渗渠道出现比较严重的垮、堵、淤、漏现象,全市水库渠系配套完好率仅25%,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45,农业用水损失严重。现状农田灌溉体系远不能支撑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保证粮食安全。水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水资源节约保护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亟待加强。目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全市部分次级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三峡库区部分支流河口区出现过“水华”现象;部分饮用水水源地有毒有机物污染状况严重。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万knK占幅员面积的48.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IL4个百分点,尤其是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流失面积达2.4万km占幅员面积的52%,其中,3/4属于中度以上侵蚀。水利社会管理复杂,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目前,防洪管理、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水务管理还不健全,“多龙管水”问题突出;水利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健全;稳定长效的水利投入和良性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尚需完善;规划的基础导向作用和刚性约束作用需进一步加强;水法律法规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水利执法能力尚待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监管能力依然薄弱;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亟待完善。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需水要求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庆市2010年总人口2885万人,城镇化率53%o2010年GDP达到792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3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8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8.6:55.0:36.4o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473元。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两江新区规划等相关规划,到2015年,全市总人口3000万人,城镇人口1800万人,城镇化率60%oGDP达到14400亿元(2010年价,下同),20112015年年均增长率12.5%。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9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86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00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5.6:59.7:34.7o工业增加值达到7500亿元,占GDP的52%。重庆市2010年、2015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详见表2-1。表2-1重庆市2010年和2015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表区域水平年人口GDP(亿元)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数量(万人)城镇化率(%)第产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小计工业建筑业小计全市2010年15301356288653685369866143592881792510282015年180012003000607997500110086005001144001178一小时经济圈2010年113662917646440329814773458228861496092015年130055018507045859427926734396811160671渝东北翼2010年3095288373720955613168744913452952015年39047086015252119721914167802448353渝东南翼2010年851992843073161532141444311232015年110180290388936189451253793154经预测:P=75%,全市2010年基准年毛需水量Ill亿2015年毛需水量118.4亿淀,毛需水量年均增长率为L3%。其中,2015年需水中,生产需水占总需水比例为86.6%,城乡需水量比例为61:39o基准年、2015年重庆市需水量详见表2-2和表2-3。表2-2重庆市各行业需水量表单位:亿/区域平年生活农村生活农业一般Mk火核电生态合计P=75%P=50%P=75%P=50%全市2010年年9.83.521.021.033.314.83.60.586.586.5基准年9.83.545.537.833.314.83.60.5111.0103.32015年11.73.542.435.444.910.34.80.6118.2111.2一小时经济圈2010年年7.81.711.511.524.514.72.90.463.563.5基准年7.81.726.722.224.514.72.90.478.774.22015年9.11.723.920.033.410.23.70.582.578.6渝东北翼2010年现状年1.51.36.76.76.30.10.50.116.516.5基准年1.51.313.511.56.30.10.50.123.321.32015年2.01.313.111.28.50.10.80.125.924.0渝东南翼2010年状年0.50.52.82.82.50.00.20.06.56.5基准年0.50.55.34.12.50.00.20.09.07.82015年0.60.55.44.23.00.00.30.09.88.6表2-3重庆市“三生”需水量表单位:亿m3区域水平年生活需水生产需水镒需水(城锄总计瞬农村小计城镇农村小计P=75%P=50%P=75%P=50%P=75与P=50%全市2010年状年9.83.513.351.721.021.072.772.70.586.586.5基准年9.83.513.351.745.537.897.289.50.5111.0103.32015年11.73.515.260.042.435.4102.495.40.6118.2111.2小时经侪圈2010年状年7.81.79.542.111.511.553.653.60.463.563.5基准年7.81.79.542.126.722.268.864.30.478.774.22015年9.11.710.847.323.920.071.267.30.582.578.6渝东北翼2010年状年1.51.32.86.96.76.713.613.60.116.516.5基准年1.51.32.86.913.511.520.418.40.123.321.32015年2.01.33.39.413.111.222.520.60.125.924.0渝东南翼2010年年0.50.51.02.72.82.85.55.50.06.56.5基准年0.50.51.02.75.34.18.06.80.09.07.82015年0.60.51.13.35.44.28.77.50.09.88.6第三节供需平衡2010年全市现状供水能力88.5亿耐,其中,城镇63.5亿m:农村25亿淀;全市需水量Ill亿其中,城镇62亿m:农村49亿痛。2010年基准年城镇略有余水,农村缺水24亿缺水率达49%o到2015年,全市需水118.2亿其中,城镇需水72.3亿农村需水45.9亿m:';2015年共缺水29.7亿心其中,城镇缺水8.8亿小,农村缺水20.9亿供需平衡成果详见表2-4。表2-4供需平衡成果表区域水平年现状供水能力(亿m3)需水量(亿Rl3)余缺水量(亿硝缺水率(%)小计城镇农村P=75$小计城镇农村P=75%小计城镇农村P=75与小计城镇农村P=75%个巾2010年86.562.024.586.562.024.5基准年88.563.525.0111.062.049.0-22.51.5-24.0-20.3-49.02015年88.563.525.0118.272.345.9-29.7-8.8-20.9-25.1-13.9-45.5一小时经济圈2010年现状年63.550.313.263.550.313.2基准年64.851.413.478.750.328.4-13.91.1-15.0-17.7-52.82015年64.851.413.482.556.925.6-17.7-5.5-12.2-21.5-10.7-47.7渝东北翼2010年现状年16.58.58.016.58.58.0於准年17.08.88.223.38.514.8-6.30.3-6.6-27.0-44.62015年17.08.88.225.911.514.4-8.9-2.7-6.2-34.4-30.7-43.1渝东南翼2010年见状年6.53.23.36.53.23.3基准年6.73.33.49.03.25.8-2.30.1-2.4-25.6-41.42015年6.73.33.49.83.95.9-3.1-0.6-2.5-31.6-18.2-42.4第三章水利发展“十二五”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2011年中央1号文件等中央及市上一系列重大治水方略,围绕“314”总体部署,坚持防洪与抗旱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开发与保护统一、大中小与蓄引提结合的方针,把水利作为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解决工程性缺水、饮水安全、城乡防洪和农田水利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科学治水,依法治水,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率先在西部地区形成城乡水利统筹发展格局和“五个重庆”建设提供现代化水利保障。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民生水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源、城乡饮水、农田水利建设等问题,保障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使水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兴利除害结合,防洪抗旱并举,治标治本兼顾,开发保护并重,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一圈两翼”水利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节约保护,促进人水和谐。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战略,扭转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切实转变用水方式,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水资源保护,维护河湖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社会管理。巩固以水利投资融资改革为主的改革成果,以水利现代化试点建设为契机,按照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等要求,以创新投资融资方式和水价改革为重点,不断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涉水事务管理,规范水事行为。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协同治水。依据中央1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决定的有关要求,发挥各级政府在推动水利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推进公众参与,形成推动水利发展改革的合力。坚持科学治水,实现水利信息化。用现代的治水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发展现代水利,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增强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第三节规划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2)20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胡锦涛、温家宝重要讲话(2011年7月)(3)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渝委发(2011)15号)(4)全市水利工作会议黄奇帆、马正其重要讲话(2011年7月)(5)胡锦涛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314”总体部署(2007年3月)(6)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7)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国函(2011)48号)(8)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方案(2009年)(9)三峡后续工作规划(2011年5月)(10)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国函(2011)123号)(11)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13)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14)水利部与市政府签定共建统筹城乡水利发展与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