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技术规范JTS-T+188-2022.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技术规范JTS/T1882022主编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施行H期:2023年2月IHA氏上连*传中淮公4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技术规范的公告2022年第69号现发布珀动化煤炭矿石码头技术规范似下简称£规范)。£规范为水运工程建设推荐性行业标准,标准代码为JTS/T1882022,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规范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贡管理和解释,实施过程中具体使用问题的咨询,由主编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答史“E规范3文本可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水运工程行业标准”专栏(mwismotgovcn/SypOrta1.sybz)查询和下载。特此公告。中民共和国交通运部2022年12月20日制定说明制定说明近年来,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港口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煤炭、矿石码头的装卸作业自动化、生产谓度智能化和管控协同一体化等应用水平不断提前行业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E交通祖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快我国智然港口建设,指导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实施,统一有关技术要求,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有关他位,结合我国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建设现状和发展需要.经专题研究、深人调杳、广泛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共分9章和2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设计、生产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辅助系统、系统集成与调试、系统维护等。本规范的主编总位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J辰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大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编写组人员分工如下:1总则:程泽坤2术语:程泽坤3基本规定:程泽坤林星铭白景涛4总体设计:林星铭杨多兵徐兆祥许新来黄黎辉周俊辉姚宇蔡波妮5生产控制系统:董春杨多兵徐兆祥王佳俊王细远孙斌荣延平6生产管理系统:许新来杨多兵王细远王金波杨荣刘峰7辅助系统:徐兆祥许新来姚宇任海东麻勇齐岳8系统集成与调试:杨多兵许新来道E春9系统维护:许新来杨多兵附录A:程泽坤林星铭杨多兵许新来附录B:林星铭本规范于2021年10月22日通过部审,2022年12月20日发布,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函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d也止: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技术管理处,邮政编码:100736)和本规范管埋组(地址:上海市徐汇区第嘉浜路831号,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200032),以便修订时参考。目次I总用(I)2 (2)3 M三½(3)4总体设计(5)4.1 一般规定(5)4.2 平面布置(5)4.3 装卸工艺(6)4.4 生产管控系统架构(8)4.5 道路堆场与配套设施(9)4.6 控制中心(11)4.7 环境保护与节能(12)4.8 安全与港口保安(13)5生产控制系统(15)5.1 一般规定(15)5.2 装卸流程控制系统(15)5.3 和船机(15)5.4 装船机(18)5.5 堆取料设备(20)5.6 火车装卸设备(22)5.7 带式输送机(23)5.8 取制样设备(24)6生产管理系统(25)6.1 一般规定(25)6.2 信息基础设施(25)6.3 生产作业管理系统(26)6.4 生产作业监管系统(28)7辅助系纥(29)7.1 一般规定(29)7.2 粉尘监测与抑尘控制系统(29)7.3 封闭式料仓监测系统(30)7.4 闸口管理系统(30)自动缄炭矿石用技术规范(JTST188T7.5 工业电视系统(31)7.6 电量监控系统(32)7.7 照明控制系统(32)7.8 消防控制系统(32)7.9 生产用水监测系统(33)7.1()设备管理系统(33)8系与调试(34)8.1 一般规定(34)8.2 系统集成(34)8.3 信息基础设施测试(34)8.4 生产控制系统调试(35)8.5 生产管理系统调试(36)8.6 助系统(37)8.7 系统联调(37)9系(38)附录A煤炭、矿石码头自动化水平层级对应基本技术指标(39)附录B本规苑用词说明(41)引用标准名录(42)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杳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44)条文说明(47)1.Q1.为统一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建设的技术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绿色环保,制定本规范。1.Q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设计、渔工以及生产管理与控制系统的构建、集成与调试、维护等.1.0.3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AUtOmH1.edCOa1.40reTermina1.船的装卸、堆场装卸、火车装卸、水平运输等主要作业环节的机械设备,按照生产管理与作业控制指令,实现自动装卸和运输等功能的燥炭、矿石码头.2. 0.2自动化水平层级Automated1.eve1.表征自动化水平差异的级别,2.1 .3码头生产管控系统Termina1.OperationManagementContro1.System为实现码头生产作业与管理系统的数据实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扩屣升线等功能,将生产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辅助系统进行集成的系统,2.2 .4自动化作业区AutomatedOperationZone为保证码头自动化装卸设备的运行安全,设置安全隔离设施或采取安全管控措施的作业区域。3基本规定3. Q1.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设计方案应根据码头功能、建设规模、建设条件、集疏运方式、环保要求、技术发展情况和运营管理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综合论证确定。3.0.2自动化煤炭、砂石码头设计应掌握气象、水文、地形、地质和地系等基础资料。航道、徜1也、导助航设施,以及泄冽c套的供电、通信、给水、排水与消防设施,公路、铁路、水路集疏运等条件,应满足码头功能和生产运营要求。码头平面与装卸工艺布置,以及生产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辅助系统构建时,码头运营管理和操作人员宜参与技术方案的制定.3.0.3煤炭、矿石码头的自动化水平可划分为半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等三个层级,各层级基本技术指标可按附录A选用,并应具备下列主要技术特性:U)半自动化,部分主要作业环节的装卸设备实现自动化作业,配备生产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辅助系统的部分功能:(2)高度自动化,全部主要作业环节的装卸设备实现自动化作业,配备生产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辅助系统的部分功能:(3)完全自动化,全部作业环节的装卸设备实现自动化作业,配备生产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辅助系统的完整功能。3.0.4新建的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自动化水平层级应根据建设要求、装卸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生产管理系统与生产控制系统的融合交互能力,以及辅助系统的协作支掾等综合确定。3,改建、扩建的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自动化水平层级应根据码头既有的设施条件、装卸设备、生产管理系统与生产控制系统等状况,结合技术发展和营运管埋要求,经综合论证确定。3.Q6煤炭、矿石码头应根据确定的自动化水平层级和发展要求,进行资源统筹,合理配司相应的装卸设备、生产设施、码头生产管控系统等,半自动化水平层级的煤炭、矿石码头宜预招发展升级为高度自动化或完全自动化水平层级的空间。3.0.7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平面布置、装卸工艺和配套设施等设计应满足码头自动化运转作业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和洞港总体设计规范OTS166)等的有关规定。3.0.8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码头结构设计规范3(JTS167)、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rr172)、E码头结构施工规范(JTS215)和E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等的有关规定。309自动化煤炭、砂石码头应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港口保安设施和安全监控设施等,配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自动化装卸设备与人工操作设备同场作业的安全管控等措施。ao自动化煤炭、砂石码头所选Hj的信息传输技术、识别技术、定位技术等应可靠、稳定,并与应用场景相适应.311自动化煤炭、砂石码头宜采用区块链、云计算、5G、工业物联网、北斗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1.S)等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自主可控的码头生产管控系统。ai2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生产管控系统应根据码头对生产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辅助系统间的数据实时交互要求,遵循安全性、可症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构建。3.i3自动化煤炭、石码头的生产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辅助系统应根据自动化水平层级和运营管理要求进行配电,各系统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冗余性和可扩展性。3Q14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应综合考虑装卸作业流程、生产管控系统架构、系统配巴和运营管理要求等因素,制定生产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辅助系统的集成与调试方案、维护手册.3.0.15码头、堆场和轨道等应根据场地条件、自动化装卸设备运转作业和运营管理等要求,设置沉降和位移监测系统“码头装卸设备运行轨道自动监测系统的设置应按附录A确定.3.0.16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建设、生产管理和运营维护等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JiST198-1)等的有关规定。4总体设计4. 1一般规定4.1.1 自动化燥炭、IT石码头的平面布置设计应综合考虑码头建设条件、自动化水平层级和远期发展等因素,满足船舶旅离泊安全、装卸作业稳定高效、水平运输峡畅和作业环境友好等要求。4.1.2 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装卸工艺设计应综合考虑码头规模、场地条件、矣疏运方式、环保要求、自动化水平层级和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合理确定自动化装卸流程和设备,船舶装卸、堆场装卸、火车装卸和水平运输等作业环节间的能力应匹配。41.3自动化煤姒矿石码头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与堆场、供电、通信、给水、排水、消防、环保与节能,安全与港口保安等设计,应与码头平面布置、装卸工艺系统、自动化水平层级和运营管理等情况相匹配。4.1.4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职业卫生设计应落实职业病危在预评价文件中提出的各项防护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D和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3(GB,T12801)等的有关规定。4. 2平面布置4.1.1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平面布置应根据岸线规划、水陆域条件、环保要求和建设分期等,统筹布置水域和陆域功能区。4.1.2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装卸平台、前沿我前沿停泊水域、回旋水域,船的制动水域和港内航道等平面布置与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4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河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6)和6航道工程设计规范(JTS)等的有关规定。4.1.3 海港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船船装卸作业的允许波高或船帕运动分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学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码头装卸设备的自动化作业要求。1.2.4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陆域平面布置应根据码头建设规模、地形条件、装卸工艺方案、环保要求和集疏运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陆域生产、辅助生产等功能区应根据码头自动化运转作业和运营管理要求等进行合理布置。4.2.5 码头、堆场等生产作业区域的给水、供电、控制和通信等管线敷设宜采用架空布置或独立设置管架等方式。4.2.6 煤炭、砂石码头的自动化作业区应根据自动化水平层级、码头布置和自动化装卸设备作业情况等进行设置。4.3装卸工艺4.3.1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船他装卸、堆场装卸、火车装卸和水平运输等作业,成综合考虑工程条件、装备技术、工程投资和运营管理等因素,确定部分或全部作业环节实现自动化.4.3.2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配置的装卸设备应满足运转高效、安全可毒、节.能环保、维保便拢和工作环境适应性强等要求.4.3.3 改建、扩建的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应综合考虑工程既有条件、技术发展和自动化水平层级等因素,充分利用既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4.3.4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卸船设:备应根据水文条件、设计船型、货运量、物料特性、环保要求、自动化作业效能和工程投资等,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可选用抓斗式卸船机、连续式卸船机等“卸船机的配置和工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4.3.5 3.4.1卸船机应具有自动化作业和远程操控作业模式,并在控制中心能实现作业模式的切换.采用人工驾驶清舱机的推杷料作业与自动卸船作业间,应采取确保作业安全可靠的措施。4.3.6 .2卸船机的轨距应根据码头带式输送机布置、清舱机和检修乍辆通道、取料装置维护区域、整机柩定性等因素确定,码头坑道长度应满足端部卸船机处于枪修位置时,其他卸船机能圈盖散货船始娓舱的自动卸货要求“4.3.7 .3完全自动化水平层级的码头应采用无人驾驶清舱机进行散货船的清舱作业,4.3.5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装船设备应根据设计船型、货运量、环保要求、自动化作业效能和1:程投资等.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可选用移动式装船机、固定摆动式装船机等。装船机的配置和工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4.3.8 .1移动式装船机的轨距应根据码头格式输送机布置、检修车辆通道和整机稳定性等因素确定,轨道长度应满足散货船船艇舱的自动装货和装船机尾车布置等要求。4.3.9 .2装船码头可结合出场装船带式输送机系统布置设置缓冲仓。獴冲仓的容积应根据作业流程、系统流量、移机换舱时间和自动化水平层级等因素确定。4.3.10 动化煤炭、矿石码头堆场应根据场地条件、集疏运方式、货运量、物料品种与特性、堆存期、环保要求、自动化作业效能和工程投资等,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可选用条形料场以及封闭式的条形仓、圆形料仓、简仓等布置形式。堆取料设备的配置和工艺布置应符合卜列规定。4.3.6.1 条形料场、条形仓的堆取料设备应根据作业功能、堆存容箕、进出场作业线和生产调度组织等,经技术经济综合比校确定。堆取料设符的堆料能力应与卸船、卸车能力相匹配,取料能力应与装船、装车能力相匹配,4.3.6.2 网形料仓、筒仓的主要规格尺度应根据物料品种、堆存容量:、进出仓设备配现和生产作业情况等因素确定,进出仓带式输送机布置应与系统衔接取畅:4.3.6.3 混配作业应根据场地条件、物料品种、混配精度和混配作业量等,选用在线多台取料设爵或简仓等.4.3.6.4完全自动化水平层级的码头堆场应采用无人驾驶流动机械进行清场作业。4.3.7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火车装卸设备应根据陆域平面、铁路线布置、装卸车量、车型、物料特性、环保要求、自动化作业效能和工程投资等,经技术经济综介比较确定,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6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和钻可港总体设计规范166)的有关规定。4.3.8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带式输送机应根据场地条件、物料特性、环保要求和匚程投资等,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带式输送机的布置应满足装卸船、堆取料、装卸车等各作业环节要求,输送能力应与装卸设备的最大能力相匹配带式输送机头部转运点布置宜通过物料仿真模拟分析确定。4.3.9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配置的取制样设备宜布置在自动化作业区外,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M煤炭机械化采样第1部分:采样方法(GB/T19494.1)和才铁T石取样和制样方法3(GB/T10322J)等的有关规定。4.3.10 10自动化煤炭、炉石码头装卸流程灾杂或生产作业受制约因素影响较大时.装卸工艺宜通过仿真模拟分析确定.I.3.11f1动化煤炭、矿石码头泊位设计通过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生:P=Pan(4.3.11-3)式中P泊位设计通过能力(1.a);T一一年日历天数(d),取365d;P泊位利用率(%),根据货运量、设计船型、码头年作业天数、装卸效率、泊位数等因索粽合分析确定:G船舶的实际载货!½(t);1 .装卸一艘船加所需的时间(三);一一昼夜小时数(2:海港取24h,河港根据作业班次确定:4夜非生产时间之和(三),根据自动化水平层级和运营管理情况等确定;海港可取Oh-4h,完全自动化水平层级的码头宜取低值:河港根据作业班次确定:1船舶的装卸辅助作业、技术作业以及船舶靠泊、离泊时间之和(三),根据本港实际情况确定;装船码头还应考虑船舶排放压舱水的影响时间:P,设计船时效率(1.h);P单台装卸船机额定能力(Vh):a一装、卸船机平均效率系数,根据装卸船设备机型及作业特点、自动化水平层级等情况确定;卸船设备考虑卸船清舱作业影响,装船设备考虑堆场取料情况、移机换舱等作业影峋:n装卸船机配置台数(台)°I.3.12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所需堆场容妣可按下列公式计兑R*4H(4.3.12-1)(4.3.12-2)式中E堆场所需容量::Q-年货运量S);Kek一堆场不平衡系数:H月最大货物堆存吨天(Id);H月平均货物堆存吨天(Id);K货物最大进入堆场百分比(%);Tk_堆场年营运天数(5按本港统计资料确定,无资料时可取350d365d;货物在堆场的平均堆存期(d),按本港统计资料确定:k堆场容积利用系数,根据堆场布置形式、物料品种、混配作业和自动化水平层级等,结合本港统计资料分析确定,4.4生产管控系统架构1. 4.1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应根据自动化水平层级对生产管控系统架构进行统筹设计,明确生产管控系统间的层次结构、网络结构和数据交互接口.以及系统的开发、集成和扩展实施等要求。4. 1.2生产管控系统架构应根据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的建设目标、功能要求、装卸作业、运营管理要求等进行搭建和相关系统的配置,其功能应满足系统间的数据汇聚与关联,适应码头的发展要求。5. 4.3生产管控系统架构应包括应用管理层、数据交换层、自动化控制层、设备执行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 43.1应用管理层应建立业务、计划、生产、绩效、收费、设备、安全等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调度和运营管理的组织与决策.7. 4.3.2数据交换层应根据应用管理层的功能需要和技术发展条件一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自动化捽制层与应用管理层数据的汇聚、共享与交换,以及历史数据存储等功能。8. 4.3.3自动化控制层应根据控制系统建设条件、装卸流程、设备执行层配置.、生产操作、安全管理和运营管理要求等,建立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9. 4.3.4设符执行层应按自动化控制层的指令,实现装卸、安全监控、粉尘监测与抑尘、消防、电址监测、照明等设备的自动化运行.10. .4生产管控系统架构的网络应满足通信链路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1. .4.1生产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应根据运营模式、应用功能、环境安全条件和使用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和6建筑物防笛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7.6 电量监控系统7.6.1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电量监控系统应具备查阅供配电系统相关信息、实施远程操控等功能。7.6.2 电垃监控系统宜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主要设备应采用双机热备等冗余配置模式7.6.3 电量监控系统应具备监视、遥控、遥测、报警、自诊断、事件记录、时钟同步和通信等功能,系统硬件应由保护测控单元和智能计量表计等组成。各组成部分应符合下列规定。7.6.4 保护测控单元应具备继电保护、测量、控制、开关量采集、通信、面板显示和设定等功能。7.6.5 .2智能计量表计应具备测量、通信、面板显示和设定等功能。7.7 照明控制系统7.7.1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照明控制系统应具备单控、组控等智能控制功能,可由现场控制单元、集中控制单元和监控终端等组成,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以港口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技术要求(JT"1186)的有关规定。7.7.2照明控制系统宜采用分布式控制和集中管理模式,系统拓扑结构宜采用星型或总线型。7.7.3照明控制系统应按自动化水平层级和模块化功能配置相应的子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7.73.1现场控制单元子系统设备应包括控制柜、现场操作箱等,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维护。7.7.3.2集中控制单元子系统应具符接收控制指令,采集、反馈设备状态等功能。照明控制应同时实现现场控制和远程集中管理。7.7,3.3监控终端子系统应由工作站和组态软件组成,具备数据监视、控制指令下发和用电量统计分析等功能,并应满足下列要求:(D人机交互界面在线显示照明灯具的运行、故障报警等状态;(2)控制中心具有远程分组控制照明灯具的功能;(3)根据自然照度和码头生产作业区域安排,智能控制照明灯具的开启:(力现场手动控制照明灯具,现场控制权限高于远程控制权限。7.8 消防控制系统7.8.1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消防控制系统应具备火灾报警、控制等功能,设备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监控终端等组成“7.8.2 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等的有关规定。引用标准名录1.行卜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B(GB/T9386)2 .才铁矿石取样和制样方法(GB/T10322.1)3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品(GB12476)4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5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3(GRT15532)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品和管理通则(GB17167)7 .C煤炭机械化采样第1部分:采样方法(GB/T194<M.1)8 .C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722239)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S44B)1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GB,T28449)11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8452)12 .£港口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GBT34316)13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11瞅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6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T50115)1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1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OM3)2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23 .调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B(GB50373)2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5 .,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GB5(M3)26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为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IHGBzr50193)2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8 .Jj化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I)29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M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JTS147)31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19)32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JTS150)33 .8码头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3(JTS155)34 .6煤炭砂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35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QTS165)36 .河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6)37 .4码头结构设计规范(JTS167)38 .工港口道路与堆场设计规范B(JTS168)39 .4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1S/T172)40 .肮道工程设计规范(JTS181)41 .水运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JTS/T198-1)42 .码头结构施工规范(JTS215)43 .水运工程质量检5金标准BCITS257)44 .£港口设施保安设备设施配置及技术要求(JT,T844)45 .港口设施保安标志3(JTT1139)46 .港口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技术要求3(J1.TT1186)-17.6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fr1211)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主编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程泽坤(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林星铭(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白景涛(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杨多兵(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佳俊(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金波(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王细远(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任海东(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刘峰(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齐岳(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新来(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孙斌(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杨荣(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周俊辉(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条延平(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姚宇(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徐兆祥(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黄黎辉(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麻勇(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次3 ¥本科(51)4 总(W(52)4.2 平面布置(52)4.3 装卸工艺(53)4.4 生产管控系统架构(55)4.5 道路堆场与配套设施(57)5生产控制系统(60)53卸船机(60)5.4 也机(60)5.5 堆取料设备(61)5.7 带式的机(61)494总体设计4.2平面布置4.2.4 经调研,目前国内煤炭堆场主要采用条形料场布置.部分采用条形仓、圆形料仓或简仓等布置形式。条形料场和条形仓所需的陆域占地面积大于0!形料仓和简仓。环渤悔地区的主要煤炭奘船码头如普妃甸港等,集疏运方式为铁水联运,一般1个5个泊位组成独立的码头运营公司,陆域纵深约650m(不包括铁路卸车区)、长度约1500m;东南沿海地区的煤炭卸船码头如湄洲湾港等,集疏运方式以水水中传为主、公铁水联运为辅,陆域纵深约530m.矿石堆场也主要采用条形料场布置,部分采用条形仓布置。环渤海地区的在要矿石卸船码头如吉岛港董家口等,集航运方式以铁水联运为主,闹悔成陆.陆域纵深条件较好,长度达2km左右:华东海地区的主耍矿石装船码头如宁波舟山港阪浪湖等,集疏运方式为水水中转,开山回填成陆,陆域纵深约730m,另外,前者煤炭、矿石码头靠泊船型的大型化、装卸船作业效率的高效化,以及码头开展混配、筛分和储备等业务功能需求的多样化,都加入了堆场能力需求,因此对陆域占地面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几个主要煤炭、矿石码头的隔域平面布置情况见表4.1序号码头名称堆场平面布见形式际域纵深X窕度(mXm)探发P,头.锦州港媒猊码头一期工程条形科场6H×1.4tt1.2华能利妃甸爆及玛夫条形料场一条形仓650X1551.3黄爵港媒发码头三期工程筒仓BSfX30.-1中电投海褥煤炭fi运基地条形斜场+IM形料仓4QfX3741.5苏州沼牛能太仓侬发码头条形料场850X6501.6国投泪洲湾煤炭码头条形料场S30X15M2矿2.1白妃甸矿石码头三期工程条形料场2000X51022青岛一索口矿石码现条形料场900X725;2100×562.3连云港攻台矿石码头条形料场900X9302.4宇披舟山港网浪湖炉石P,头条形科场730X1500炭'矿石码头陆域乎面布置情况表41国内几个主续表41序号四头名称维布U式MiUWiSXXn)2.5苏州渔太化武港码头条影“场810×13002.6嵋州任可门r5泊位条形料场I17)×662.7洲湾法罗的9。,IO4泊位条形*1场158t×39*4.2.5 经调研,有些煤炭、矿石码头生产作业区域的场地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会对管沟和埋地管线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在雨天,含煤、含矿污水易流入管沟内,导致燥渣、矿渣在管沟内沉积,不利于管线的安全使用和检查维护。部分码头采用依托带式输送机支腿、栈桥等结构进行敷设方式,使用效果较好。因此,本条文提出对于码头生产作业区域的水电管线采用架空布置或独立设置管架等明敷方式。4.3装卸工艺4.3.4不同卸船设备在不同条件下各有优势。(D水文条件适应性方面.抓斗式卸船机的抓斗与小车行走机构通过钢丝绳柔性连接。连续式卸船机的头部取料装置通过垂直臂与水平臂架刚性连接,虽然取料系统和行架都配附了伸缩油缸以适应船体一定程度的升沉,但总体适应水文条件的能力弱于抓斗式卸船机,尤其是在外海开敞式水域。(2)作业环保效果方面。抓斗式卸船机通过抓斗抓取物料,抓斗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物料微落;在机内漏斗两侧挡风板上设置喷雾抑尘,但在作业过程中仍存在部分粉生外逸。连续式卸船机通过头部取料、垂直提升和机内水平输送,为全封闭作业,环保效果优于抓斗式卸船机。(3)自动化作业效能方面。考虑卸船设备的机构组成与作业特点,以及散货船舱口围板、能内物料形态变化和消舱作业量等影响情况,连续式卸船机实现自动化作业效能优于抓斗式卸船机。4.3.4.1翊船机自动化作业模式指散货船在开他至清舱机还未进入船舱阶段或其他作业场景时,卸船机按生产管理与控制系统设定的作业指令,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等,不需要人工直接参与即可自动完成物料卸船作业的过程。和船机远程操控作业模式指散货船在清舱阶段或其他作业场景时,为确保作业安全可停和效率稳定,邮船机需通过人工确认取料装置(抓斗式卸船机的抓斗或连续式卸船机的头部取料机构)在船舱内的准确抓取位置或取料装置与消舱机的相对位置等情况,而其他过程仍为自动运行的物料卸船作业过程。自动卸船作业过程中,控制中心操控员难以看清或准确判定的内清他机的具体位苴,以及消舱机与卸船机取料装置的准确相对位置关系。为确保“船、机、人”安全,清能机采用人工驾驶时,位于同一个货舱内的卸船机取料装置需要与清舱机进行相互间的安全距离确认,并对卸船机进行远程操控确认或配置现场司机等。4.3.5.2目前国内煤炭、矿石装船码头基本没有设置缓冲仓的应用案例,而国外应用较为普遍,如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码头、几内亚铝土矿码头等。装船码头输送系统设过缓冲仓虽然会增加一定的工程投资,但其具有调节装船流址波动功能.另外奘船机换舱移机时堆场仍能保持正常的取料功能,从而提高码头能力,降低运行能耗和运营成本,因此,本款规定装船码头可结合出场装船带式输送机系统布置设置缓冲仓。4.3.6经调研,煤炭、矿石码头堆场主要布置形式有敞开式的条形料场和封闭式的条形仓、圆形料仓、简仓等,条形料场典型布置.形式为在堆场周边设置防风抑尘网,时陆域场地尺度要求较高,具存对优种适应性强、【程投资相对较低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堆场布置形式。条形仓典型布置形式为在条形料场上方设置料棚,对陆域场地尺度要求较高,具有对货种适应性强、环保效果好等优点,但其工程投资高于条形料场。目前条形仓主要应用于电厂的干煤棚,而国内部分煤炭、矿石码头为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也陆续出现采用条形仓布置形式,如华能忖妃甸煤炭码头建设了1条条膨仓,并与条形料场组合布置:广东惠州荃湾煤炭码头建设2座条形仓。圆形料仓单仓容量高,对陆域场地尺度要求相对较小,但其对货种适应性较弱,工程投资较高.目前圆形料仓主要应用于电厂煤场,而港口行业仅中电投滨海煤炭储配基地码头工程设置了2座直彳仝12Om圆形料仓,并与条形料场组合布置。简仓具有占地面积小、单仓堆存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大赞堆取料设备、便于实现精确混配等优点,但其工程投资大,对货种适应性一般,堆存期短。目前简仓在煤矿、电厂、钢厂等应用较多,而港口行业由于货物品种多,堆存期较长,使得筒仓应用工程相对较少.对于黄骅港三、四期工程,煤炭品种相对较少,且周转速度较快,共建设了48座直径40m、高43m,容量为3万t的储煤简仓,总存储量144万t,成为国内港口行业具有代表性的超大型环保储煤简仓群:国内几个典型的煤炭、矿石码头堆场布置形式见表4.1.4.3.6.1条形料场和条形仓的堆取料设齐主要包括堆料机、取料机和堆取料机等机里,其中堆料机主要为悬臂式堆料机;取料机根据取料机构的不同,分为4轮式、刮板式等,主要机5?包括悬臂式(或门架式)斗轮取料机、悬弼式(或门架式)刮板取料机;还有堆、取料功能介一的机型,主要为悬臂式(或门架式)斗轮堆取料机等。1.1.8 经调研,目前国内较多煤炭、矿石码头带式输送机头部转运点的漏斗和溜管采用方形断面,物料在漏斗和溜管内表面无序坠落,直接冲击管壁或料垫,造成大量高浓度含粉气体扬起,大幅增加粉尘治理难度。见外物料对下游带式输送机冲击大、物料不对中,容易导致带式输送机跑偏.带式输送机头部转运点布置般通过采用基于离散元方式(DiSereteE1.ementMethod.DEM)的颗粒力学仿真软件,根据物料特性及布置条件进行模拟仿真。采用曲线溜管布置,确保物料形态沿着漏斗壁、溜管壁等流动而过,并集中成束状,使得物料滑在胶带上的速度、方向和胶带运行方向基本一致,提高输送机时中防止跑偏,控制物料转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实现从源头抑制粉尘.因此,本条文建议带式输送机头部转运点布置通过物料仿真模拟分析确定。4310当码头承担装卸船、装卸车、堆取料、混配、筛分等功铤复杂、进出潦程较多的作业任务时,码头生产调度管理计划量大、作业协同要求高,另外码头作业还受货主、物料品种、物料堆存期等因素影响,这些情况都将影响码头装卸I:艺系统的公理布置和通过能力.因此,本条文建议通过仿真模拟分析确定码头奘卸工艺系统.1.1.11 式(4.3.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