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4年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docx

    • 资源ID:1760363       资源大小:134.63K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年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docx

    2024年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1.1 指导思想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工作原则2区域概况2. 1自然地理2.2气象水文2. 3重点防洪工程体系概况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3. 1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3. 1.1市防总组成3 .1.2市防总应急工作小组4 .1.3市防总督导检查工作组3. 1.4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职责3. 1.5三防专家组3.2现场指挥部3.3各区三防指挥部3.4其他三防指挥机构4预警与预防4. 1信息报送4. 1.1总体要求4. 1.2雨情信息4. 1.3水情信息4 .1.4风情信息5 .1.5风暴潮及海浪信息4 .1.6山洪灾害、地质灾害5 .1.7旱情信息4. 1.8冻情信息4. 1.9险情、灾情信息4. 2信息发布4.3预警预防准备4.4水务工程防洪排涝调度5应急响应5. 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5. 1.1应急响应启动时机5. 1.2应急响应启动和终止程序5. 1.3应急响应工作基本要求5 .1.4市防总坐镇指挥和联合值守要求6 .1.5区三防指挥部坐镇指挥和联合值守要求5.2先期处置5.3指挥联动与协同5. 3.1市防总指挥协同6. 3.2市防总成员单位指挥协同5. 3.3抢险救灾现场指挥部指挥协同5.4防汛应急响应5.4.1 防汛四级应急响应5.4.2 4.2防汛三级应急响应5.4.3 防汛二级应急响应5. 4.4防汛一级应急响应5.5 防暴雨内涝应急响5. 5.1防暴雨内涝四级应急响应6. 5.2防暴雨内涝三级应急响应7. 5.3防暴雨内涝二级应急响应8. 5.4防暴雨内涝一级应急响应5.6 防风应急响应5.6.1 1防风四级应急响应(防风准备状态)5.6.2 防风三级应急响应(防风状态)5.6.3 防风二级应急响应(紧急防风状态)5.6.4 防风级应急响应(特别紧急防风状态)5.7 防旱应急响应5.7.1防旱四级、三级应急响应5.7.2防旱二级、一级应急响应5.8防冻应急响应5 .8.1防冻四级、三级应急响应6 .8.2防冻二级、一级应急响应5.9应急响应级别、类别转变或终止5.9 .1应急响应级别、类别转变5.10 2应急响应终止6抢险救援6. 1工作原则7. 2救援力量8. 3救援开展9. 4救援实施10. 5救援结束7保障措施11. 1通信与信息保障11.2 伍保障1. 2.1专家队伍保障7. 2.2抢险救援队伍保障11.3 电保障11.4 水保障7 .5油料保障8 .6安全防护8.1.1 应急抢险救灾人员安全防护8.1.2 社会公共安全防护7.7医疗保障7.8资金保障7.9物资保障7.10社会动员保障7.11人员转移保障7.12应急避护场所保障7.13宣传、培训和演练7. 13.1宣传8. 13.2培训9. 13.3演练8善后处置8.1救灾救济8. 2恢复重建10. 3社会捐赠和救助管理10.4 险10.5 查分析、后果评估及总结9附则11. 1奖励与责任追究11.4 案管理与更新11.5 释部门11.6 施时间附件附件1市防总督导检杳工作组分组表附件2名词术语定义附件3洪水预警信号及应对指引附件4暴雨预警信号及应对指引附件5台风预警信号及应对指引附件6寒冷预警信号及应对指引附件7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及其含义附件8市重要堤围和大中型水库名录附件9代表站点特征水文、潮位数据附件10风暴潮灾害警报信号及其含义附件11干旱程度参考指标表附件12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发布工作要求附件13信息报送主要内容附件14洪涝突发险情灾情报告暂行规定附件15市“五停”实施指引1总则1.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不亡人、少损失”工作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到“五个宁可”,突出人员转移和安全管控两个关键环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依法高效有序做好水旱风冻灾害防范与处置工作,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关于印发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汛(2015)2号)、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印发洪涝突发险情灾情报告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汛(2020)7号)、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定、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规定、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1.7542017).抗旱预案编制导则(S1.590-2013).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防汛防旱防风防冻活动(以下称三防)。本预案所称防汛防旱防风防冻活动,是指对暴雨、洪水、干旱、台风、风暴潮、雨雪冰冻等因素引发灾害的防御、抢险、救援、灾后应急处置及其相关管理活动。1. 4工作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位,落到实处,最大程度地减少水旱风冻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坚持党委领导,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属地管理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条块结合的防御体系。各级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三防工作,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本级三防行政责任人,对本辖区的三防工作负总责。各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三防工作。(3)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坚持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在政府的主导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效率。(4)科学应对、联动高效。坚持精密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和会商研判,科学精准组织防御和调度。建立抢险救灾应急联动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发挥信息、资源的高效联动效应,形成功能齐全、反应敏捷、协同有序、运转高效的处置机制,做到快速响应、科学处置.、有效应对。(5)广泛宣传、凝聚合力。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遵循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正确引导舆论,弘扬社会正气。2区域概况2. 1自然地理市位于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北部,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系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位居东经112057,至114°03',北纬22°26'至23°56',南北长约155公里,东西宽约106公里,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下辖11个区。境内土地类型多样,地形复杂,北靠南岭余脉,南临南海,地势自北向南降低,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区与惠州市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和岗台地,南部是沿海冲积平原及滩涂。广州市.地图图1市行政区划示意图2.2气象水文市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南部地区无霜期,北部地区霜期短)等气候特征。全市平均(19912020年)年降水量为1923亳米,番禺区平均年降水量最低,为1751.5亳米;增城区平均年降水量最高,为2038.4毫米。市区(站)实测最大年降水量为2937.1毫米(2016年),最小年降水量为1158.5亳米(1956年),比值为2.54。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汛期(49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左右,46月份为前汛期,降雨以锋面雨为主,局地性较强,时程分配较集中,往往发生年最大暴雨强度;79月份为后汛期,降雨以台风雨为主,降雨范围广,总量大。市平均年径流深1091.2亳米(78.81亿立方米)。径流年际变化不均匀,最大、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可达48;径流年内分配也不均匀,汛期(49月)径流量占年总量的80%85%,最大径流量多出现在5、6月份。径流深由南向北递增,变化范围为7401480.7毫米。洪水由暴雨形成。北江洪水涨落较快,峰型较尖瘦,洪水过程线多为单峰或双峰型,一次洪水历时平均为14天。西江洪水涨落相对较缓,由于集水面积较大,洪水峰高、量大,其过程线多为多峰或肥胖型,一次洪水历时平均为36(41)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开展所辖铁路路线及附属设施(包括铁路桥涵)的三防陷患排查、整改和抢修、抢险,配合属地相关部门做好铁路立交桥涵内涝抢险、溃涝排除工作;利用火车站及铁路系统的视听传播媒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协调管辖范围铁路运营计划,如有调整或取消列车等信息及时告知公众,做好铁路滞留旅客的疏导、安置和安全转移工作;做好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设备的紧急铁路运输保障工作。(42)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白云机场各有关航空设施单位与机构落实安全措施、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抢修抢险受损设施设备、渍涝排除等工作;利用机场及航空系统的视听传播媒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指导航空公司视情调整或取消航班,及时将信息告知公众,并做好机场滞留旅客的疏导、安置和安全转移工作;协调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设备的紧急空中运输。(43)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按要求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开展全市防灾减灾和抢险救灾宣传报道、新闻发布工作;正面引导三防抢险救灾舆论,弘扬社会正气;及时向公众播发重大三防新闻。3. 1.5三防专家组相关成员单位应根据行业特点,由行业内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骨干等组建专家库。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和出险情(4)各单位按职责分工及时核实、统计相关信息,参考信息报送主要内容(附件13)按要求向市防总报送,特殊情况可专项报告。(5)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发现水旱风冻灾害情况,应及时报告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必要时可直接报告当地三防部门。(6)重大或特别重大灾情、险情,市防总立即组织核实,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和省防总,并视情及时续报。因客观原因无法立即准确掌握的信息,及时报告基本情况,之后补报详情。(7)水旱风冻灾害涉及或影响到本市行政区域外其他地区时,市防总立即报告市政府,并通知相关市、区;必要时提请市政府进行沟通与协调。本市行政区域外其他地区发生灾害对本市产生较大影响的,市防总应主动沟通,及时掌握相关信息。(8)信息报送和处理要快速、准确,原则上应以书面形式逐级上报;紧急情况下,可以采用电话或其他方式报告,可以越级上报,之后以书面形式按程序及时补报和续报。(9)突发险情、灾情报告分为首次报告和续报。首次报告指确认险情或灾情已经发生,在第时间将所掌握的有关情况向上级报告。林局、市气象局、省水文局水文分局、水投集团、地铁集团共12个单位派员到市防总参与联合值守。启动防暴雨内涝二级应急响应,增加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警备区、市消防救援支队、供电局、公交集团、交投集团、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等单位派员到市防总参与联合值守,共25个单位参与联合值守。启动防暴雨内涝一级应急响应,市防总全体成员单位派员到市防总参与联合值守。(3)防风应急响应。启动防风四级应急响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港务局、市气象局、省水文局水文分局、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海事局等10个单位派员到市防总参与联合值守。启动防风三级应急响应,增加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林业园林局、供电局、水投集团、地铁集团、公交集团、交投集团、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中国铁塔分公司等单位派员到市防总参与联合值守,共30个单位参与联合值守。其他信息报送:参与联合值守的各单位,按信息报送主要内容、具体分工,根据市防总要求,动态更新本单位报送的相关信息。发生突发重大险情灾情时,第一时间(半小时内)报告市防总。5.1.5区三防指挥部坐镇指挥和联合值守要求(1)各区三防指挥部启动本区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时,坐镇指挥领导要求如下:防汛、防风四级:区应急管理局领导带班;防汛、防风三级:区三防指挥部副总指挥坐镇指挥;防汛、防风二级:区三防指挥部总指挥坐镇指挥;防汛、防风一级:区主要领导坐镇指挥。(2)各区三防指挥部启动本区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时,坐镇指挥领导要求如下:防暴雨内涝三级:区应急管理局带班领导坐镇指挥;防暴雨内涝二级: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坐镇指挥,区水务局领导协助坐镇指挥:防暴雨内涝一级:区三防指挥部总指挥坐镇指挥。(3)各区三防指挥部参照市防总联合值守工作要求,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制定联合值守工作要求,实行联合值守机制。5.2先期处置(4)督促指导有关地区部署做好现场治安秩序和当地社会稳定工作。(5)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必要时通过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应急处置进展情况。(6)对发生的水旱风冻灾害可能影响相邻地级市的,市防总在报告市政府和省防总的同时,应向可能受影响地区三防指挥部门通报情况。5.3.2市防总成员单位指挥协同(1)启动市防总应急工作小组机制。应急工作小组在市防总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各项指挥协调应急工作。(2)启动三防抗灾救灾“六保障”联动机制。按照各部门职贵分工,重点部位电力保障、应急指挥通信保障、供水保障、油料保障、抢险救灾、医疗急救车辆优先通行保障和社会安全保障由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统指挥协调,做好应急联动保障工作。(3)强化防暴雨内涝快速预警和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市防总各成员单位、各区三防指挥部强化部门协作和应急联动,加快易涝点实时监测设施建设,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强化防内涝预警发布,加强应急联合值守、智能监测、巡查布防、联动处置等工作。(4)强化地铁防洪排涝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市委宣传部、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水投集团、地铁集团、各区三防指挥部以及公安、消防救援等有关责任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强化救援处置合力,压紧压实地铁站点七级责任制,排杳并切实消除整改风险隐患,提高地铁防范洪涝灾害应对水平。5. 3.3抢险救灾现场指挥部指挥协同(1)发生重大灾情或险情后,根据需要成立救灾现场指挥部,实行现场指挥官制度,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2)事发地的区三防指挥部指挥及工程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应迅速上岗到位,分析事件的性质,预测事态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规定的处置程序,组织指挥有关单位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3)发生重大灾害后,市防总应派出督导检查工作组赶赴现场,加强指导、协调相关抢险救灾工作。5. 4防汛应急响应5.4. 1防汛四级应急响应5.5. 1.1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条件当发生或预计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市防总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珠江河道的老鸦岗、中大、黄埔、南沙、三善洛任一水文站洪(潮)水位达到1020年一遇;增江麒麟咀站、东江博罗站流量达到5-10年一遇;流溪河太平场水文站流量达到1020年一遇;防护范围达33.33公顷(500亩)以上耕地堤围发生重大险情,有可能溃堤;小(二)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有可能垮坝;其他需要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的情况。5.6. 1.2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1)市防总:按本预案“总体要求”规定,启动联合值守机制;加强24小时值班,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带班,收集全市水情、雨情,通知相关单位(部门)加强汛情、工情、险情监测,密切关注事态变化与发展;召开会商会议,分析汛情、险情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展防洪工作部署;向各成员单位和相关区.三防指挥部发出通知,督促各单位24小时加强值班,领导带班,政令畅通,做好防洪救灾各项准备工作;收集、汇总各成员单位和各区防洪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将情况报告市委、市政府和省防总,并通报各成员单位和各区三防指挥部。(2)组织水库、堤防、闸坝、泵站、山塘、人工湖、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管理单位开展巡查,宓切监视防洪排涝设施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组织、督促珠江珠江河道的老鸦岗、中大、黄埔、南沙、三善洛任一水文站洪(潮)水位达到2050年一遇;增江麒麟咀站、东江博罗站流量达到1020年一遇;流溪河太平场水文站流量达到20-50年一遇:保护中心城镇或66.67公顷(100O亩)以上耕地的堤围发生重大险情,很可能溃堤;小(一)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很可能垮坝;其他需要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的情况。5.4. 2.2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1)市防总:副总指挥坐镇指挥,主持召开会商会议,提出下一步的防洪工作部署,发出防洪救灾各项指令;收集、汇总各成员单位防洪落实情况和灾情信息:视情派出督导检查工作组到第一线督促、指导抗洪抢险工作.(2)加强对水库、堤防、闸坝、泵站、山塘、人工湖、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进行防汛检杳,发现问题立即抢修和应急加固;组织重要水工程严格执行水工程调度运行方案;加强对城区珠江堤岸的巡查,密切关注珠江水位变化。(3)加强山洪灾害、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及时将监测结果通知受威胁地区政府,并报告市防总。(4)加大力度排查房屋、城市道路、桥梁、在建工地、地下空间、下凹式涵隧、湖库、供水设施等建筑物(构筑物)的三防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5)各级政府组织受到或可能受到影响的群众转移,并妥善安置;适时开放应急避护场所,属地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做好安置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并做好场所的管理工作。(6)各类专业抢险分队集中备勤,并根据指令进行抢险。(7)新闻媒体、通信运营商等通过电视、报纸、手机短信、互联网、微信平台等视听媒介向公众播发防汛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8)区三防指挥部:加密水情监测和预报;根据本区洪涝灾害发展情况,按照本区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做好本区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落实市防总的各项指令和部署;组织防汛抢险队伍备勤,做好工程抢险物料准备工作;及时将险情、灾情和各项防御、抢险工作报告市防总。5.4.3防汛二级应急响应5.4.3.1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条件当发生或预计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珠江河道的老鸦岗、中大、黄埔、南沙、三善洛任一水文站洪(潮)水位达到50100年一遇;增江麒麟咀站、东江博罗站流量达到20-50年一遇;流溪河太平场水文站流量达到50-100年一遇;保护中心城区或666.67公顷(1万亩)耕地以上堤围发生重大险情,极可能溃堤;中型水库或重点小(一)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极可能垮坝;其他需要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的情况。5.4.3.2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1)市防总:总指挥坐镇指挥,主持召开会商会议,研判当前防洪工作情况,部署防洪救灾重大事宜;派出督导检查工作组到第一线督促、指导抗洪抢险工作;组织开展有关新闻报道和信息发布工作。(2)全天候巡查水库、堤防、闸坝、泵站、山地、人工湖、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发现问题立即抢险;加强洪水调度。(3)加强洪水预报和河道水位监测,发生漫堤或可能漫堤时,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的人员。(4)加强督促处于低洼易涝区、危房、边坡、简易工棚、地下空间、挡土墙、河道、水库等可能发生危险区域的人员立即撤离,并妥善安置。(5)维护受灾地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6)向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发出防御提示,指导人员转移。增江麒麟咀站、东江博罗站流量达到或超过50年一遇,并且预计对社会产生极为严重影响;流溪河太平场水文站流量达到或超过100年一遇,并且预计对社会产生极为严重影响;北江大堤及可能影响的河流堤防发生重大险情;大型水库或重点中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极可能垮坝;其他需要启动级应急响应的情况。1. 4.4.2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1)市防总:总指挥坐镇指挥,必要时报请市主要领导坐镇指挥;全力组织指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视情况成立前线指挥部或增派督导检查工作组。(2)当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且有溃堤、溃坝等风险时,市政府或市防总视情向受洪水严重威胁地区发布“五停令”,实行“五停”措施。实施指引见市“五停”实施指引(附件15)。(3)加强对重点工程的监控、防护和调度;发生险情、灾情,立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4)危险区域学校停课,并做好在校(含在校车上)师生的安全防护和转移、返家工作。(5)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受灾害威胁地区群众。(6)各类专业抢险队全力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7)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管控工作。(8)区三防指挥部:服从市防总的指挥、调度,全市一盘棋,全力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9)必要时,按程序启动市防御极端洪水暴雨台风应急预案(暂行),在国家、省有关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指导全市极端洪水防御及抢险救灾等工作。2. 5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5. 5.1防暴雨内涝四级应急响应6. 5.1.1防暴雨内涝四级应急响应条件当发生或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防暴雨内涝四级应急响应:气象部门发布6个以上(含6个)区全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或2个区全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其他需要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的情况。7. 5.1.2防暴雨内涝四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1)市防总:按本预案“总体要求”规定,启动联合值守机制;密切关注暴雨发展态势和防御动态,加强24小时值班,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带班;向各成员单位和相关区三防指挥部发出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通知和相关预警信息。(2)组织人员在雨前J雨后及时完成城市道路及路边雨水口表面垃圾清扫。(3)组织排水防涝抢险队布防和抢险,并立即报告情况、封控现场(管控、围蔽或拦截)、做好现场警示和解释。(4)指导、督促区、镇(街)、村检查农田、鱼塘排水系统。(5)检查水库、人工湖、河道及排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和防御措施落实情况。(6)各类专业抢险队队员待命。(7)做好地铁、地卜.商场、地下车库、卜.穿通道等地下空间的防倒灌措施,做好涵隧、低洼易涝地带的防水浸措施。(8)组织对易涝风险区域供配电设施漏电、短路以及挡水防淹等情况进行排查。(9)山洪灾害、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人加强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主要隐患点的巡查、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10)新闻媒体和通信运营商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网络等视听媒介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播发防御指引,提醒公众做好暴雨防御措施;播报交通状况和水浸路段情况。(11)各区三防指挥部:加强值班,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了解本区天气变化趋势;按照本区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开展暴雨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相关情况报告市防总。5.5.2防暴雨内涝三级应急响应5.5.2.1防暴雨内涝三级应急响应条件当发生或可能发生以户情况之时,启动防暴雨内涝三级应急响应:气象部门发布9个以上(含9个)区全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或3个以上(含3个)区全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或1个区全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其他需要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的情况。5.5.2.2防暴雨内涝三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1)市防总: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坐镇指挥,主持召开会商会议;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发展态势,分析评估暴雨影响情况,研判发展趋势;向各区和各成员单位发出通知,督促进一步做好防暴雨内涝工作。(2)组织排查房屋、城市道路、桥梁、在建工地、地卜.空间、下凹式涵隧、湖库、地铁、各类工程(设施)等建筑物(构筑物)的三防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3)组织人员上路巡查,视情派出应急抢险队伍,及时清扫道路雨水口表面垃圾杂物。(4)加强城市路树、公园设施的安全巡查,及时加固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区绿化树木。(5)做好低洼易涝区、危房、边坡等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防范措施。(6)做好地铁场内排水和地铁出入口防雨水倒灌措施。(7)山边、河边、低洼区等危险区域内室外大型活动暂停,室外旅游景区暂停开放,并对滞留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8)各类专业抢险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并立即报告情况、封控现场(管控、围蔽或拦截)、做好现场警示和解释。(9)向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发出防御指示,指导人员转移。(10)媒体和通信运营商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网络等视听媒介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播发防御指引,提醒市民暂停室外活动;室内人员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浸入室内;一旦室内发生水浸,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转移到安全场所避险;远离涉水带电设施设备。(I1.)各区三防指挥部:按照本区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开展暴雨防御、调度和其他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执行市防总相关指令,落实市防总各项工作部署,相关情况及时报告市防总。5.5.4防暴雨内涝一级应急响应5.5.4.1防暴雨内涝一级应急响应条件当发生或可能发生以F情况之时,启动防暴雨内涝级应急响应:作;根据市防总的指令和部署,做好应急支援工作;相关情况及时报告市防总。(7)必要时,按程序启动市防御极端洪水暴雨台风应急预案(暂行),在国家、省有关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指导全市极端暴雨防御及抢险救灾等工作。5.6防风应急响应1 .6.1防风四级应急响应(防风准备状态)5 .6.1.1防风四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四级防风应急响应:气象部门发布8个以上(含8个)区全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受热带气旋影响,岸段因风暴潮增水导致达到蓝色警戒潮位,且可能对重点沿海区域造成灾害:其他需要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的情况。5.6. 1.2防风四级应急响应的工作要求(1)市防总:按本预案“总体要求”规定,启动联合值守机制;召开会商会议,分析风情(风暴潮)、工情、汛情,开展防风工作部署;加强24小时值班,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带班;密切关注台风移动路径和发展态势:向各成员单位和相关区三防指挥部发出防风通知,要求加强值班,领导低温冰冻造成粮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紧俏,市场价格异常上涨,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其他需要启动防冻三级应急响应的情况。5.8. 1.2防冻四级、三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1)市防总:加强值班,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带班,主持召开会商会议,研判天气的发展态势,部署抗冻工作;密切关注气温和海水温度的监测、预报和预警;紧盯“人、路、水、电”等重点环节,向各成员单位和相关区三防指挥部发出防冻通知,督促做好防冻工作;视情派出督导检查工作组加强指导受灾区防冻救灾工作。(2)气象、海洋、交通运输、公安交警、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部门每天8时、17时向市防总提供一次冻情信息,并按照有关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必要时加密报送频次。(3)根据市防总要求,相关单位派员参与联合值守。(4)农业农村、林业园林部门组织做好农业、林业、畜牧业的防寒保生产工作,指导落实防寒保暧措施。(5)交通运输部门组织指导开展道路除冰和路面养护工作;交警部门调派人员前往交通受影响路段,指挥疏导车辆缓慢有序通行。(6)民政部门做好困难群众防寒保暖工作,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7)供水、供电、燃气、通信部门加强对管网设施设备的监测巡查,组织抢险队伍及时开展应急抢险,尽快恢复正常供应。(8)商务、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卫生健康、供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加强物资供应,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价格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哄抬物价行为,确保稳价保供。(9)新闻媒体和通信运营商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和网络等视听媒介及时播报预警信息,提醒注意防寒保暖和安全问题。(10)各成员单位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安排好应急值班工作,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及时了解灾情。(I1.)区三防指挥部:加强值班,区应急管理局领导带班,根据本区雨雪冰冻情况,对辖区内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抗冻工作动员和部署,组织实施本辖区的防冻抗冻工作,并报告市防总。5.8.2防冻二级、一级应急响应5.8.2.1防冻二级、一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1)当气象部门发布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且已经发生或预计发生以下社会面影响时.,经综合会商研判后,启动防冻二级应急响应:本市或周边地区发生雨雪冰冻,可能导致本市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干线中断24小时以上,或车辆滞留堵塞30公里以上,或火车站、客运站等发生旅客滞留;本市或周边地区发生雨雪冰冻,造成供水、电力、燃气、通信设施破坏,导致7-9个镇(街)供水、供电、供气或通信中断:低温冰冻造成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脱销,严重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其他需要启动防冻二级应急响应的情况。(2)当气象部门发布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且已经发生或预计发生以下社会面影响时.,经综合会商研判后,启动防冻级应急响应:本市或周边地区发生雨雪冰冻,可能导致本市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干线中断48小时以上,或车辆滞留堵塞50公里以上,或火车站、客运站等发生旅客滞留,并对社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本市或周边地区发生雨雪冰冻,造成供水、电力、燃气、通信设施破坏,导致10个以上镇(街)供水、供电、供气或通信中断;低温冰冻造成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大范围脱俏,严重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并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其他需要启动防冻一级应急响应的情况。(9)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价格采集情况进行研判,维护主副食品、生活日用品价格秩序平稳。(10)新闻媒体和通信运营商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和网络等视听媒介及时播报预警信息,提醒注意防寒保暖和安全问题。(三)各成员单位贯彻落实市防总的各项工作部署,按职责分工落实本行业防冻措施。(12)区三防指挥部:加强值班,区应急管理局领导带班,根据本区雨雪冰冻情况,对辖区内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抗冻工作动员和部署,组织实施本辖区的防冻抗冻工作,并报告市防总。1.9 应急响应级别、类别转变或终止1.10 1应急响应级别、类别转变启动应急响应后,根据气象、水文及水旱风冻灾害态势变化发展,市防总可按程序提高或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转换应急响应类别。新的级别或类别发布后,原应急响应级别或类别自动转入新启动的应急响应级别或类别,市防总立即通知各成员单位和各区三防指挥部,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单位向社会发布相关消息。5. 9.2应急响应终止(3)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应组建综合应急抢险专业队伍,供水、供电、供气、排水、交通、医疗、通信等公用设施管理和运营单位,应组建相应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各专业抢险队伍由本系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动与使用,同时报市防总。(4)调动驻穗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参加抢险救灾工作,由警备区按照有关规定负责执行。调动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工作,由武警支队按照有关规定负货执行。(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依法履行组织和参加应急队伍、投入三防应急抢险工作的义务,鼓励社会公众参加三防应急抢险志愿者队伍。(6)市防总有权对区三防指挥部管理的抢险队伍和市防总各成员单位管理的专业抢险队伍实施调动。必要时,市防总可向省防总请求支援。6. 3救援开展当发生以卜.情况之时,市防总组织、协调市级抢险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1)当发生工程出险、人员被困等情况,超出行业主管部门或发生地区三防指挥部的处置能力时;(2)灾害发生地区三防指挥机构向市防总请求支援时;(3)其他需要采取应急抢险救援的情况。6.4救援实施交通受阻、树木倒伏、户外广告招牌倒塌伤人、城市内涝、海水倒灌等灾害。一、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图标:含义:48小时内将受台风影响。应对指引:1 .进入台风注意状态,警惕台风对当地的影响。2 .注意通过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传真、网站、微信、微博、电子显示屏、甚高频智能大喇叭和信息接收机、手机“停课铃”APP等)了解台风最新情况,做好防台风准备。3 .检查和加固门窗、板房、铁皮屋、围板、棚架、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等临时搭建物,妥善安置室外搁置物和悬挂物,防止阳台、窗台、露台、屋顶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坠落。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4 .海上渔船、渔排、海上风电施工等海上作业人员应根据台风预警信号和政府部门指令做好回港和撤离准备。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图标:。囿QEuZZ含义:24小时内将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或者己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1011级并将持续。应对指引:1 .进入台风防御状态,公众应密切关注台风最新消息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防御台风通知。2 .当学校所在区发布此预警信号后,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停课。当学生就读学校所在区,或者学生居住地所在区发布此预警信号后,学生家长应当指导学生、儿童停止上学(园);未启程上学的学生、儿童不必到学校、幼儿园上课: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儿童应当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或者在安全的情况下回家。已到学校(园)(含在校车上、寄宿)的学生、儿童应服从校(园)方安排,学校、幼儿园应确保校舍、园区开放,妥善安置在校(含在校车上、寄宿)学生,保障在学校(园)学生、儿童的安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卜.,方可让学生回家。当学生就读学校所在区的台风黄色预警信号解除或降级至蓝色以下预警信号后,学校对应主管部门应当通知学校做好复课准备。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复课,决定复课的学校,应及时将复课信息通知学生或家长。学生、家长要留意最新预警信号和学校复课的通知。若学生居住地所在区还未解除或降级,可不参与复课。3 .应当关紧门窗,妥善安置室外搁置物和悬挂物,尽量避免外出;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人员应当及时撤离,确保留在安全场所。必须切断危险电源。4 .高空作业人员、在建工地施工人员等户外工作人员停止作业,到安全场所躲避。5 .室外人员应远离大树、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等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远离架空线路、电杆、铁塔和变压器等高压电力设备及被风吹倒的电杆、电线,避免在室外逗留。如有需要,可选择最近的临时避难场所,或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6 .滨海浴场、景区、公园、游乐场即刻停止营业,关闭相关区域,组织人员避险。7 .滩涂养殖人员、渔排人员和海上风电施工平台人员不得晚于政府部门指令撤离到安全区域,回港避风船舶不得擅自离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年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