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模式构建和策略研究 论文.docx
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模式构建和策略研究摘要:生活化作文教学,即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的内容向家庭、社会、自然眼神,写出生活的内容,反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1.概念界定中明确研究方向:2.从研究的过程中探寻实施要素,形成了“体喊激趣+回忆再现+互动交流+方法引路=习作”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了实践策略:3.通过搭建平台和监测效果调查,提升习作效果,构建新生成长新样态。文章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把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关键词:生活化作文实践活动引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生活化”?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心”呢?为了绐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原始资源,为了准确掌握教师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状况,及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情况,我们对全校语文教舞和课题组教师及500多名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通过对下发的学生作文水平情况调查汇总,了解到我校孩子的作文目前存在的问即有:1.作文态度消极。对写作文缺乏主动,缺乏激情,缺乏创新意识。2.作文内容单一。3.作文技能普遍较差。4.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生活化作文的实践与研究”就是针对当前的作文教学为文而文,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提出来的。一、明确概念界定,确定研究方向“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指导学生感受自然、事件、人物等,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去体验生活,获取知识。”生活化作文的实践与研究”就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卜.,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指导小学生紧密生活与习作的联系,使学生在体脸生活中尝试作文,在作文实践中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探讨指导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有效策略。二、解构生活资源,探寻实施要素1.开屣问卷调查,收集一手资料。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我们也明晰r老师的作文教学的方向:(1)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作文困境.鼓励学生多读书。鼓励学生多背诵.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积累。教会学生修改文章。鼓励学生多练笔。多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箱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2)做学生的知心人。让孩子有安全感,觉得老师是可靠的知心朋友,是可以惭诉心事的对象。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说真话,写真事,写出最真的、最有生命力的习作。(3)开展创造性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在活动中积累素材。教师应结合学校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作文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言之由衷,充分表达真实的自我。(4)改善作文课堂教学。大胆改变那些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方式,让教学适合学生的口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2,抓好课堂主渠道,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改进作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将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写具有真情实感的生活作文,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之因此我们加强了作文指导课的研究。对写人、写事、写景类记实文指导做了“体验激趣+回忆再现+互动交流+方法引路=习作”的尝试:第一步:激发兴趣,体验生活。精心设计导语、故事、活动、游戏等,拨动学生心弦,丰富生活体验,激发习作兴趣。如学生写E我的妈妈,不妨先安排"采访活动”,让孩子们先去采访爸爸、爷爷、奶奶、姥姥、乃至伯伯、叔叔、邻居和同事,问问他们眼中妈妈的形象“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妈妈,从而为写做好准备。第二步:个体思忆,再现生活。采用多种手段,打开学生记忆窗口,再现生活细节。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个优势,在网络上下载相关的图片以及配套音乐,自己录制的录像短片等真实的场景,可将学生带入一个他们身边经常发生的小事当中,使他们如临其境。记得以值日为题习作,孩了们在留心观察值日后完成习作.初稿写得还是不尽人意。课上播放录制的值日场景,在关键时刻如值日时的拿谷吊时的姿势:扫地时的动作:擦玻璃时的神态:拖地时的语言,适当暂停定格,给学生以交流的时间,想象回忆自己值日时的点滴.学生交流后积极投入到写作当中,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习作抓住门感动的瞬间,丰富了写作的内容。第三步:互动完善,思号生活。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拓宽思路。如在比赛成败后,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交潦赛后感受,小小的思想里.,并不比老师想得少,在大家的集思广益E,任何困难都能找到段佳的解决办法。第四步:写好开头,构思立意。在写作时许多同学冥思苦想半天就是写不出来,有时七拼八凑但总觉得不满意。为了让学生写好习作的开头,向学生介绍好掌握的开头方法如:开门见山法、渲染气氛法、设置悬念法、名言、警句、诗歌引用法、故事导入法等等。学生在阅读到好的文章,也可在班里的“好书齐分享“时间里交流。教和坚持典型引路,视情况适时下水示范,帮助学生排除习作障碍.第五步:笔述成文,记录生活。有了前几步的铺垫,要力求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更不能瞎编,说假话.3.根据研究内容,探索实践策略.在生活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课题组成员提炼了些体现生活性、愉悦性与开放性的生活化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1)营造教学环境,构建生活。教室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阵地,在课题实验中,我们尝试构建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环境:讲台摆上小花小草,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墙壁上张贴“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语文即去活,生活即语文”及一些名人名言等字画。(2)引导学生观察,描写生活。我们从实验中获得,学生只有认真地观察,深刻地认识了事物后,才会使自C1.的情感与之产生共呜,从而写出好文克来。比如:学校举行了场运动会,我们课题组老和让学生写记一次难忘的运动会,孩子们在操场上自己观察了运动会的过程,有的甚至亲自参与其中项目的比赛,由于孩子观察比赛时认真、仔细,参与其中更是百感交集,写起作文来也就轻松自如了,作文也写得具体生动多了。因此,教如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让他们的心灵与事物搭起一座情感桥梁。(3)以教材为依托,锁定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在生活中实践.锻炼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课题组成员常常结合教材进行练笔。,天安门广场文中,作者之怎样介绍天安门广场的?老加鼓励学生到图书馆、网络中隹阅更多介绍一个地方的方法和资料,然后让孩子模仿着作者介绍一个地方的方法,写-一篇介绍学校或者小区的文章,从中明白按照顺序来进行写作的重要性和好处,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提升习作水平的钥匙交给他们。目标定位要准僦。比如写人的文章,语文课标并没有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但人教版语文教材总共安排了六次关于写人的习作。去1教材中关丁玛人的习作梳理年级内容三年级上册我的自画像B三年级下册为别人画一张像四年级上册写写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五年级上册写一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缭的老加五年级下册写形形色色的人六年级上册写家乡的名人都是写人,但要求不同,从学习人物描写到运用人物描写,从写清楚、写具体到写出人物特点和形象,随着年级的升而,写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裔。因此,要指导学生.在具体到某一次习作指导时一定要定位准疑,不贪多、不求全,慎重选取一个训练点,顺势而导,让学生有所收获。方法指导要具体。文章如何才能写具体、生活?教师在进行方法指导时定要落在操作层面,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写作实践中,体会到方法的运用,体会到方法运用的妙处,体会到方法运用需要注意的地方,而不是一些诸如“写具体、写生动”等概念化的词语。注重修改。人们常说,好文章是不断改出来的,词语的推敲,修辞的使用,句子的搭配,情节的设置,文章结构的巧妙安排这些都需要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日续完善。在修改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在课即实施过程中,老师们也总结了些切实可行的文章修改的方法:如文章写好后,大声地朗读,在朗读中发现丢字、多字的部分,语句不通唤的地方、重笑啰嗦的地方等。另外,还可以做“冷”处理:先把写好后的文章放置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可能会读其他的书,会学习到新的文章,会产牛.一些新的认识和想法。这时,再把文章拿出来修改,你就会发现以前不曾发现的问题。相互修改中,则需耍给学生提供修改的标准,让学生在修改别人习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4)以活动为我体,感受生活.语文课程标准B指出: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丁动笔,易r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s组成员通过实验得知,要想做到“生活化作文”,要想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向家庭,走向学校,走向大自然,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表达生活,变“无米之炊”为“找米下锅工每年三十岗的“桃花节”都吸引了大了的游人.于是,我们也开展了我们自己的“桃花节”活动。活动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知桃花,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桃花的形状、颜色、种类,通过搜集关于桃花的古诗、经典文章让学生去感受用人、作家第卜的桃花之美,为第二部分欣赏桃花做好铺垫。第:部分,走进桃花园。一走进桃蹊农场,孩子们立刻被娇嫩、盛放的那一大片一大片桃花所吸引.孩子们有序地观货,根据事先分好的小组,同学们有的轻轻地闻一闻桃花的香味,有的贴近桃花仔细地观看,有的奋笔疾书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录,有的小组聚在一起头碰头地小声讨论若,还有的学生用他们手中的笔勾初出自己心中的桃花的形状,真是难得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景啊!第三部分,写桃花。回来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就把参与"桃花节"的过程和感受写了出来,桃花之美、自然之美、文字之美相映成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花节”作文课程的开展,是引导学生淞入大自然的开始,孩子们与大自然为伴,亲近自然,关注自然,感受生活,体验活动的乐趣和表达的乐趣。晓欣同学活动结束后,这样写道:存暧花开,我们跟若老师到三十岗看桃花.看,那密密麻麻的桃花挨挨挤挤地挂满枝头,粉色的花褥嫩嫩的、水灵灵的、粉嘟嘟的,多么像一幅盛开者的水墨画。灿烂的阳光抚摸着美丽的桃花,桃花美丽又迷人,风儿和它一起玩着欢乐的游戏。我闭上眼睛,感觉自己就是朵桃花。微风吹过,我翩朗起舞:风停了,我亭亭玉立:小鸟飞来,为我唱起动听的歌儿:蝴蝶飞过来,请我和它一起玩.桃花不仅美丽,还择放出股独特的清香。这花香引来了群小索蛛,它们正忙着采蜜和传播花粉呢!桃花其美!春天其美!三八妇女节我让孩子为妈妈或奶奶等庆祝节日,内容自定义,但要记录下来。收上”来阅后,那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男孩子的庆祝方式往往以“劳力”为主,女孩子则爱为妈妈买些小礼物。雅婷将为妈妈挑的礼物藏了起来,给妈妈来r次“寻宝之旅”;雅雯则在送礼物时,“先让妈妈闭上眼睛,又亲了妈妈一口”"妈妈睁开眼睹,看见孝顺女儿送的礼物,脸上笑开了花”很喜欢鸣远的真实而直白的记录:"特意帮妈妈收拾束子,开始非常好,结果一不小心把菜汤给洒r”(读到这儿,我能立刻想象到犯错的盛某某,一边伸舌头、缩脖子,一边傻笑的样子,哈哈!)每个孩子都以不I可的方式送给亲人爱与湿暖,这就是生活的魅力。还有利用节假日让孩子当一回“小家长”,替家里买一回菜,做一回菜,照顾一天弟弟妹妹,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特色小吃,调杳逢年过节的生活习惯.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活动和话题,扭转了作文教学中“闭门造车”的现象,大力倡导“作文生活化”,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体监生活。(5)以欲望激发为方式,表达生活。我手写我心”,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服务的。因此,习作教学中-个重耍任务就是耍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种路径:一是让习作常态化“我们可以让孩子从一句话开始写起,一点一点增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写作实践中明白,写作不是为了取悦他人,也不是为了获得高分,而是为了让自己的情感多一条输出的管道,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写作实践中慢慢体会到有文字相伴生活的快乐,写作是为了取悦自己。二是习作评价情感化。评判篇文章的好坏,主要应看它是否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再看表达是否具体明确、文从字顺。有次语文测试,试卷上最后一题习作是让孩子写一封信,我们班有一个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给奶奶写了一封信,虽然字不算工整,还夹杂着些错别字,但文从字顺,对奶奶的爱溢满试卷,很是感人。这样的文章能不克好文章吗?林清玄生命的化妆中有:“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我们要让孩子慢慢明白,好的习作一定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好词好句的堆砌,更不是无病呻吟,矫情做作。鼓励学生用儿童的语言去书写自己的世界。三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在学生习作中,我们要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个词语的准确使用、一个修辞的灵活运用、文章结构的精巧安排都可以成为我们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落脚点。作为老师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习作教学要把兴趣留住.三、提升习作效果,构建师生成长新样态1 .搭建展示平台,助推教帅成长。课题组借助区第六届学术节的东风,开设了习作专场,三节富有生活气息乂各具特色的习作指导课,给省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周玲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周老师指出,习作课都紧扣研讨主题,体现了作文教学的生活化:作文教学应赋予生活的灵性,要把作文教学和生活观察、体验紫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区校长课堂评比中,课题组主持人给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心准备的生活化作文课例&记一次活动一一吹乒乓球,并获得r校长课堂评比特等奖的好成绩.著名特级教如、徽派语文创始人吴福雷老师指出:这样的习作指导课,能让孩子在做中学,以孩子生活中真实的活动和体验为依据,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思想,让孩子的主体性得到r很好的发挥,是新课改环境下一堂有意义的,有效率的,有生成的、常态下、源于生活的其实的好课。2020年,打破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安排。于是,在期间,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录制了生活化习作的微课,并且上传到区空中课堂(停课不停学)平台,供在家学习的孩子们点击观看,以便更多地了解生活化习作的内涵。制作之前,在QQ群里研讨交流,幽定模式与方法:制作之中,在QQ群里不断发表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制作之后,针对前期工作进行整体的反思.经历r"思考-实践T反思"的过程,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对于生活化习作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策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结束后,因不能聚集,课题交流展示活动未能如约开展,但老师们以另外一种独特的方式,思考自己的研究,让思想的火花、思考的成果得以更广泛地传播。课题组老师的论文让作文徜徉在生活的海洋里生活处处仃作文生活化作文中学生自由习作的训练生活化作文的个案研究等8篇文章发表于©教育科研:5位老师荣获全市中小学“暑期读一本好书”优秀指导老师等等。不同的课题成果展示,相同的课题研究初衷,就是让更多的老师们了解: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才能让孩子们们更好地表达生活,才能感悟到生活化作文的真谛。2 .检测研究效果,持续改进教学。我们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生活化作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与反保,在学生中开展课后的问卷调查中,收集第手资料,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从而为改进教学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下表是对其中一个班级4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学生不约而同地对生活化作文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从具体的原因来分析,有88%的学生认为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模式让写作文变得简雅了,也就是说生活化作文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明白作文写作的流程,抓住作文写作的重点,给学生留下了筒单直观的印象。对于“寻欢上写作文”也有93%的学生将之归功于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的应用,这不免有失偏颇,但是,正因为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发现了许多规律,也解决了些疑难问题,所以从定程度上讲,也的确能帮助孩子提育作文兴趣.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仍有极少数学生对于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模式并不认同,也没有感受它的优势与作用,不过,这并不代表“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模式本身存在问题,而是有其他因素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要进行个别引导和教育。总体而言,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模式以其直观性、即时性等优势吸引了学生的美注和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生活化作文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r,但我们的研究到此并没有画上句号,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研究,将研究纳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力求当好学生习作的用路人,让学生写真话,抒真情,让学生在习作上感受到精彩,体会到乐趣。参考文献中国教讦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三).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效白文集.人民教官出版社.3吴立囱.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