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治疗策略.ppt
早期乳腺癌术后治疗策略,早期乳腺癌的定义,早期乳腺癌迄今为止尚无明确定义,较为公认的是,早期乳腺癌可望永久性治愈。多数学者认为早期乳腺癌若按术前所见,肿瘤应小于2cm,腋窝未触及转移淋巴结,无远处转移;包括非浸润癌和浸润乳腺癌T1期。,近年来,随着保乳手术的开展与普及,有些人结合病理组织学所见,把早期乳腺癌扩大到肿瘤直径小于3cm,同侧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或仅有微小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早期乳腺癌治疗原则,ER(+)和/或PR(+)或激素受体不明者,不论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术后均应给予内分泌肿瘤。,早期乳腺癌治疗原则,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者内分泌肿瘤疗效好(有效率为60%70%);(ER)或(PR)1种(+)者,疗效减半;两者均()者内分泌治疗无效,预后差。,早期乳腺癌治疗原则,术后病理检查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或有1-3个淋巴结者,放疗价值不明确,一般不需做放疗。,早期乳腺癌治疗原则,I期 作根治性手术,国内现多作改良根治术,术后上肢功能恢复良好,亦可作保留乳房的保乳手术及术后根治性放疗。原发肿瘤直径1cm者均做辅助化疗,肿瘤高分化的除外。,早期乳腺癌,原发肿瘤1cm的术后应如何辅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的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的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激素受体阴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术后辅助化疗术后辅助放疗内分泌治疗,第四种综合治疗形式,交替化、放疗:是将放疗安排在两次化疗之间,其毒性较同时化、放疗要小。,新辅助化疗,何为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又称术前化疗、诱导化疗、初始化疗等,是指在手术前给予全身的化疗药物治疗。新辅助化疗并不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是指在全身治疗的时间点上与辅助化疗不同。,新辅助化疗的意义,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治疗期望获得延长生命的效果。近年迅速应用于可手术乳腺癌的治疗,大大增加了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机会,提高了生活质量。,新辅助化疗的优点,1、有助于了解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为进一步化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2、有可能防止耐药细胞株的形成3、能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降低分期,使更多的病人能采用保留乳房的手术4、能防止新转移灶的形成和刺激免疫活性等,新辅助化疗存在的问题,新辅助化疗存在的问题,1)对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的患者进行保乳手术时,应如何确立其切除范围,尤其对临床CR的患者;化疗前使用哪一种肿物标记方法最可靠最科学;术后应继续完成几个周期的化疗;2)新辅助化疗后获得pCR的患者,是否仍依据新辅助化疗前检测的受体情况进行内分泌治疗的选择;,新辅助化疗存在的问题,3)新辅助化疗后无效的患者是否会延误局部治疗的进行;4)较高的化疗强度,较多的化疗周期数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是否会使新辅助化疗后的手术危险性增高;5)新辅助化疗后,由于一些患者的腋窝淋巴结的消失,会影响对预后的判定,并产生过治疗的可能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