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工业化创造发展新动能.docx
推进新型工业化创造发展新动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多年以来,杭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创新动能不间断激发,现代化产业体系不间断完善,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为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坚持创新驱动,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杭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摆脱传统发展路径。杭州“天堂”的内涵由“风景天堂”“西湖天堂”调整为“硅谷天堂”“高科技天堂”,创新创业软硬件环境不间断优化,创新活力一直不间断激发。一方面,不间断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加快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的“两廊联进”建设,高新区(滨江)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以及杭甬产城联动、G60科创走廊建设,极大优化了杭州创新发展的空间布局。另一方面,举全市之力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一直不间断优化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落地应用新路径。2023年,杭州首家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转,全国重点实验室增至1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3.9%;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3万件,居省会城市第一。坚持“数实融合”,走出杭州特色路径。杭州把“工业兴市”作为重要发展战略,落地实施新制造业具体落地实施计划,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杭州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坚持以数智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在工业领域探索并走出一条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再到“未来工厂”的智能制造之路。2022年,杭州成功入选国务院督查激励首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城市(州)”。近几年以来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中,杭州坚持完善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架构的“数字经济系统”,通过产业大脑汇聚海量企业、产业数据资源,为新型工业化深入开展夯实“数实融合”基础。2023年,杭州共计获评16家省级“未来工厂”,数量居全省第一。蓬勃兴起的“未来工厂”,正成为引领杭州制造转型发展的新力量,也折射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全域协同共进。杭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特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方面,杭州针对市域西部区县(市)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深入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镇街结对、村社结对等工作机制,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先后开展交通西进、旅游西进、科技西进、产业西进等行动,西部地区“四化”、城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中,杭州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和数字乡村建设,将数字多跨场景应用逐步扩展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全领域,信息化正加速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2022年,杭州以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达到84%;2023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67,较同期缩小0.04,发展水平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筑牢新型工业化之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发展以不间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宗旨,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杭州先后确定了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打造共享幸福的新天堂等发展纲领,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新型工业化为实现上述目标、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杭州产业结构不间断优化,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不间断增长,加快“提低扩中”步伐。2023年杭州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一直不间断保持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供给端制造业、服务业不间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产品质量不间断优化;需求端科技消费、智能消费、健康消费等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高质量内循环格局正在形成。2023年,杭州人均消费金额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作者单位:淅江省杭州市委党校,浙江省杭州市委党校萧山区分校)黎晓春赵晖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