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docx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批后公布稿)一、编制目的为提升赣州市城市设计管理水平,规范城市设计管理工作,完善城市设计制度建设,更好地发挥城市设计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作用,进一步凸显山水特色、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制定本导则。二、适用范围本城市设计导则的适用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赣州市中心城区范围,用地面积共119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20平7公里。三、总体目标zZ.Ir赣州中心城区应围绕“山水宋城''的城市特色定位:构建山水融城的总体格局,形成“彰显文脉、显山露水”的空间结构.营造“人水互动、城水共生”的滨水空间,“高低有序、均衡布局”的近山空间和“尺度适宜、感知良好”的街道空间。具体详见图简。四、管控原则I、以人为本、关怀人性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满足人群各项宜居需求,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生活环境。2、尊重地域、彰显特色尊重并延续自然山水格局,通过对滨水地区、近山地区、沿路地区的特色引导,彰显赣州自然山水特色。3、传承历史、保护文化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挖掘历史风貌要素,延续赣州历史文脉。4、提炼要点、整合要素建立要点管控与要素管控相结合的导则框架体系,突出赣州城市设计特色。,5、重点打造、凝聚活力对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更要节点提出分类要素设计细则管控体系,通过细化公共空间管控要素和相关要求,营造“品质优良、活力聚集''的城市公共啰。6、刚柔并济、突出实效弹性引导与刚性控制相结合,编制符合赣州实际需求的城市设计导则,有效引导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五、总体空间结构遵循“三山汇三水,三龙汇三潭”的空间脉络引领,赣州中心城区形成“三山五水一带七绿廊、两核五轴十心多组团”的南体空间结构。其中两核指老城商业文化核心和蓉江商务金融核心:五轴指沿中央金脊拓展轴、中部都市拓展轴、北部产业拓展轴等的3条主轴,及联系章江新区、开发区,以及南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2条次轴;十心是指章江、赣县、南康及高铁片区四个综合服务中心和六个功能中心;多组团是指由五水带七廊划分形成的的城市组团。具体详见图03。六、总体空间形态高度有序,显山露水。建筑高度:注重与自然及功能的呼应,从中心滨水临山地区强度及高度依次递减。开发强度:构建与城市功能结构、重大道路交通设施、自然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疏密有致的强度控制。城市各级服务中心、主要轨道交通站点及交通发达地区进行适宜的高密度开发。在近山滨水等各类生态保护区域和生态敏感区域等实行严格低密度控制。具体详见图04。,七、总体景观格局yo延续传统八景空间格局,构建看山、看水、看城的新时代赣州八景。具体详见图05。看山:延续远山为屏的传统山体景观格局:看水:传承“三潭”、“三江汇流”的水体景观:看城:构建展现现代发展的城市轴线景观。八、重点管控地区根据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结合赣州中心城区空间特征,对赣州中心城区三类地区进行重点管控:滨水地区、近山地区、沿路地区。具体详见图06。九、分类管控要素本细则最终选取街墙空间、广场空间、地块设计、建筑综合、建筑细节、交通类要素、环境类要索、设施类要素8类,共计45项细则管控要素。分类要素设计细则重点对城市公共空间及建筑外部空间进行引导和管控,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空间,赣州的公共空间主要由街道、广场、山体、水体、地块内建筑外部空间等要素构成,其中山体和水体的管控内容已在城市设计通则中有所体现。建筑常常用于围合、限定公共空间,建筑的布局、功能、形态、所处位置的差异,影响人的使用与感受,因此将建筑设计要素归纳为涉及布局、功能、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建筑综合要素,以及仅涉及建筑某一方面的建筑细节要素。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活动,公共空间需要从交通、环境、设施三个方面提供功能与服务。具体详见图07。十、滨水地区设计通则滨水地区指水域与陆地相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水与陆地共同构成滨水环境的主导要素。控制对象:针对赣州市中心城区的“5+18”的城市水系统提出相关控制要求。其中是指5条城市干流,包括章江、贡江、赣江:上犹江、章水。“18”是指赣州中心城区内18条大小不等的全年性城市支流,为主要的泄洪通道及调蓄区。鸟体详见图08、类型界定:根据滨水地区相邻地块的使用功能,可将滨水岸线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公共活动型,生活服务型,生产功能型,历史风貌型,生态保育型。具体详见图090控制要索:本导则滨水地区控制要素主要包括:滨水绿道、滨水街道、公共空间、视线通廊、滨水建筑、跨河桥梁、堤坝空间。具体详见图10。十一、近山地区设计通则近山地区是指山体外围定范围的区域,同时山体本体对近山地区也有着重要影响。控制对象:本导则对赣州市域内20座山体本体及近山地区提出管控要求。山体包括环城四周构成城市大背景的7座环城山体,以及组成赣州重要城市景观的13座城中山体(图4、表1)。环城山体包括三阳山、通天岩、狮子/JB岩、杨仙岭、峰山、文峰山、南山;城中山体包括西隐山、青龙山、马祖岩、天竺山、鹅形山、汶潭山、狮形岭、欧潭山、石陂山、杨梅山。具体详见图11。控制范围:本导则的控制范围包括近山地区和山体本体两部分。首先依据山脚线划定山体本体范围;其次,依据视线控制原理,距离山体3HDS6H(仰角9。-18。)为欣赏包括背景在内的风景全貌的最佳观赏距离,划定近山地区范围。月体详见图A.山脚线划定:石山:以山体坡面与四周地平面相交的线作为山脚线。土山:以土壤自然安息角为依据,以25度(腐殖土自然安息角)的坡面与四周地平面相交的线作为山脚线。B.山体本体:为保护山体本身安全未定,地形、地貌、山体轮廓线的完整,生物安全而划定的,以山体本体为主的区域。环城山体:以山脚线外延50米范围为环城山体。城中山体:以山脚线外延30米为城中山体,已建公园绿地的,则以现绿地范围划定。C.近山地区:协调外围环境,可适度开发的区域。环城山体近山地区:结合现状及规划道路、地块边界,山体本体线外延100()米及与山体高度的6倍叠加的区域。城中山体近山地区:结合现状及规划道路、地块边rx<>界,山体本体线外延500米及与山体高度的3倍叠加的区域。Axvx控制要素:本导则近山地区控制包括山体保护、山城眺望、山体利用三个部分,共5个控制要素,分别为山体保护、山体绿道、山体眺望点、观山视廊、近山建筑。具体详见图13。/y十二、沿路地区设计通则沿路地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居民关系最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悬城市历史、文化重要空间载体。控制对象,本导则中的沿路地区是指中心城区的城市道路(不.快速路)两侧的沿路空间。控制要素:导则重点对街道空间内与人的活动相关部分进行设计引导,针对不同类型街道有不同的控制重点,主要控制要素如下图。具体详见图14。街道分类:本导则将街道分为六种类型。具体详见图15。A.交通型街道:交通性街道是以非开放式界面为主,交通性功能较强的道路。B.景观型街道:景观里街道是滨水、景观及历史风貌特色突出,沿线设置集中成规模休闲活动设施的街道。注重街道空间景观环境建设,街道界面连续度相对较低,强调街道界面的立面空间设计,慢行空间的建设。C.商业型街道,街道两恻生要为商业功能业态,界面连续度与贴线率较高,人流量较大,空间活力较为活跃,对慢行交通福求较大。其中服务范围是地区及以上规模、业态较为粽合的商业街道为综合商业街道,餐饮、专业零售店、理I造业和生产性服等单业态集聚的商业街为特色商业街道。I).生活型街道:街道沿线以服务本地居民的生活服务型商:区建所、社区活动中心等)为主的街道。E.生产型街道:牛.产型街道是街道两恻主发店、干洗店等)、中小规模零售、餐饮等商业以及公共芬业在内的生产功能的街道,般股务的主要对象是大型货运下辆。F.历史街区街道:历史街区街道是街道两侧主要为具有传统历史风貌的历间我体“史建筑的街道,空间环境,延续历史特色与人文氛用的克要空十三、分类要素设计细则采IR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对城市设计细节要素管控深度进行调节,每项要素包括要素解释、目的、要素控制要求及示例二部分组成。要素解释:对设计要素的定义、管控范围进行界定和解释说明。目的:对设计要素的控制目的进行说明。要素控制要求及示例:提出该要素所包含的主要控制内容,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对应遵循的原则、主要设计内容提出要求和建议,并以示意图片、照片等方式对该要素的设计手段和表达方式进行示范。其中,示例只是对要素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说明。美丽赣州一一公共开放空间城市设计(批后公布稿)一、项目背景公共开放空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市民的休憩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近年来,赣州市在规划制定和管理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保护和利用,促进了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但是也有少数地方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7些问题,包括保护力度不够导致规划确定的公共开放空间被侵占、公共开放空间周边用地功能布局不合理、公共空间的开放程度不够等。按照赣州市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任务,编制美丽赣州公共开放空间城市设计3二、设计范围本城市设计导则的适用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确定的赣州市中心城区范围,用地面积共119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20平方公里。XZ三、设计对象公共开放空间:包括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自然开敞空间。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独立用地的公共开放空间:包括公园、广场、运动场地等。附属占地的公共开放空间:包括附属占地的街道两侧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内部开放空间、居住小区内部开放空间等。 自然开敞空间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大型绿廊,具有人文内涵和景观特色的山体绿地和郊野公园。四、设计目标彰显山水宋城特色瞥效五、设计要点要点一2明确公共开放空间的总体结构本次公共开放空间城市设计的总体结构:三血众点两核三轴五心xJ<三山五水八廊(融入山水资源本底的自然开敞空间) 三山:力卜围三座山脉: 五水:五条城市水系: 八廊:一条东西向贯穿全城的主廊道和七条连接山水的次廊道。两核三轴五心(连接城市公共中心的公共开放空间) 两核:两个市级公共开放空间核心; 三轴:贯穿中心城区的两横一纵公共开放空间轴线; 五心:五个片区级公共开放空间中心。具体详见图17。要点二:加强自然开敞空间的保护修复重点管控的自然开敞空间包括:自然生态廊道、山体公园和滨水节点。?久(I)一条贯穿全城的主廊道管控要制划定中央生态廊道管控边界,严格限制城市的无序硬延,控制廊道范围内大规模开发建设-打通中部章江新区及经开区之间纵向中央廊道,构筑贯穿城市的通风廊道。近期以控制腾退为主,远期实现完整通廊。加强对新老M£口、欧潭等重要节点的生态修复,恢复山水格局。具体详见图18。(2)七条连接山水的次廊道管控要点划定廊道控制边界。廊道宽度宜控制在300-50Om以上,保证生物多样位严格控制生态绿廊范围内的城市开发建设,保障生态绿廊的连续性及通透性,已有开发建设应在有条件时予以拆除。加强对生态绿廊范围内已有开发或破坏的地区生态修复,维护原有形貌及乡土植被。具体详见图19。要点三:制定重要轴线节点的管控要求<1)三条重要公共开放空间轴线1)中央金脊公共开放空间轴线(35.16km)展示城市发展脉络和时代印记的公共开放发展脊梁;此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建国路、文清路、东阳山路、长征大道、赣南大道、旭山北路、泰康路等。2)城市产业公共开放空间轴线(46.16km)城市重要产业发展公共开放空间主轴线;此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飞翔大道、迎宾大道、东江源大道、红旗大道、赣南大道、赣新大道、瑞临线等:3)都市文化公共开放空间轴线(15.22km)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公共开放空间轴线;此轴线自北向南依次为E翔路、龙凤大道、蓉江四路等。具体详见图a,/(2)公共开放空间轴线的功能分段将3条重要公共开放空间轴线划分为四种功能类型,即商业型街道、生活型街道、景观型街道、生产型街道,参照城市设计导则进行分类管控。具体详见图21。要点四:完善独立开放空间的设计指引(1)独立用地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指引人均独立用地公共开放空间:I6.15m2/人。具体详见图22。(2)五分钟步行可达范围(R=300M)根盖率提高至85%其中老城区、章江新区、蓉江金融商务组团和南水组团五分钟步行可达范围不低于90%;其他非工业组团五分钟步行可达范围不低于80%;工业组团五分钟步行可达范围不低于6()%。具体详见图23。要点五:提出附属开放空间的指导意见(1)配置要求->A附属占地的公共开放空间配置可借鉴深圳市计导则与标准(2009)要求。相邻两让,形成一个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用地面积大于8000平方米亦立当为城市提供不小于地块面积5%的用地作为附属占地的公共开放空间,其最小规模不应小于400平方米、k(2)五类附属占地公共开弊空间包括:老旧小区公共开放空间改造、行政文化设施附属开放空间、商业办公用地附属开放空间、地下公共开放空间和桥下公共开放空间。具体详见图24。要点六:提出既有开放空间的优化建议(1)增加运动空间增加体育设施用地:规划增加142.51hm2体育设施用地。增加运动主题场地和增配体育健身设施:结合运动设施,规划运动主题公园。同时滨水公园设置连续的慢行健身跑道,城市公园内增加健身器械及健身路径等。(2)提升公园品质,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群需求。.提升植物景观效果;.人工遮阴与自然遮阴相结合。.增设新的特色服务设施。.增加监控、护栏等设施提高安全性。.增加餐饮、零售、文化展览等设施提升便民性。/(3)完善滨江绿地.通过设置亲水平台,增强亲水性。,增加滨水绿带的规划设计和生态修复O.提升滨水植物景观品质,重点提升植物配置效果。.丰富滨水断面形如J<'、.加强滨江市树保护,并结合古树增设公共开放空间。具体详见图/Zf六、实施建议1、,规划许可&施管理建议(1)将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要点和管控要求纳入控规编制图岷规划管理单元中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指标及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指标;增加重点地区附加图则,并针对独立用地和附属占地公共开放空间进行控制。(2)将附属占地公共开放空间建设要求作为规划条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具体详见图26。2、项目深化设计建议(1)自然开敞空间的深化设计 对“一横七纵”生态廊道进行景观深化设计 对郊野公园和森林公园进行深化方案设计 对五条水系的两岸地区公共空间进行深化设计具体详见图27。(2)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深化设计对城市公共中心的公共开放空间 对三条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轴线进行具体详见图28。美丽赣州一一观景系统城市设计(批后公布稿)一、项目背景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最南部,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有着千里赣江第城、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世界橙乡、世界铛都、稀土王国和世界风水与文化发源地等诸多美誉。Z为整体展示赣州市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城市新区的形象,科学合理选择观景点及控制视线通廊中沿线建筑高度、建筑体量等要素,建立层次分明的空间秩序感,编制美丽赣州观景系统城市设计O二、设计范围z、7本次设计范围为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包含章贡区、经开区、蓉江新区、南康区、赣县区,共计119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20平方公篁、4三、设计目标目标:明确景观资源和观景点,构建城市观景体系以生态、人文资源为基础,梳理设计范围内景观资源并分类,分级确定城市观景点,构建“观景点-视线廊道-景观''的观景体系。目标二:明确视线廊道管控要求,指导控规合理调整科学合理确定视线廊道的管控要求,提出建筑高度等管控要求,为控规的修改和调整提供建议。四、城市特色景观1、城市特色景观选择基本原则: 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能够代表赣州的标志性景观 具有较好的游玩性、景观性核心城市特色景观选择:, “宋八景"、精八景”组成部分 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 具有很高观赏性的自然山体和水体 城市地标建筑重要城市特色景观选择: 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 具有较高观赏性的自然山体和水体区域性地标建筑在赣州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拣弃了观赏性不高、历史价值不高、知名度不高的景观,增加了宋八景和清八景、重要山体和水体、片区地标建筑。具体详见最终确定35个城市特色景观,构建城市特色景观体系。其中20个核心城市特色景观,15个重要城市特色景观。具体详见图31。2、城市特色景观分类将35个城市特色景观分为自然山水景观、历史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新城景观。其中15个属于自然山水景观,12个属于历史人文景观,8个属于现代新城景观。具体详见图32。3、自然山水景观(1)核心自然山水景观.峰山:宋八景之一,主峰宝盖峰海拔1016米。登上主峰,可眺望全城。2 .马祖岩:宋八景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眺望赣州老城区的最佳观景点。4.赣江:城市重要水体,山水格三水”的重要3 .通天岩:清八景之一,上有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历史悠久,保存完整。通天岩风景区由摩沙岩石山组成,是一处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组成部分,具有较强观赏性。5 .章江:清八景之一1城市重要水体,山水格局“三山绕三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观赏性。6 .贡江:清八景之一,城市重要水体,山水格局“三山绕三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观赏性。7 .储潭:清八景之山水格局”三龙汇三潭”的重要组成部Q规划建设为中国稀金谷。8 .汶潭:山水格局“三龙汇三潭”的组成部分。9 .老江::赣江、贡江、章江的交汇处,是感受赣州宋城历史文化、山水宜居城市的最佳区域。10 .新三江口:是连接蓉江新区和高铁西站片区重要的生态绿色景观节点。(2)重要自然山水景观1.南山:南康区重要的外部山体,南康区片区制高点。2 .杨仙岭:杨仙岭人文公园是片区重要公共开放空间。3 .章水:南康区重要水体,景观性较好。4 .上犹江:上犹县重要水体,景观性好。5 .欧潭:蓉江新区重要的湿地资源。4、历史人文景观(1)核心历史人文景观1 .赣州古城:具有众多的历史街巷,建筑风格包括了赣南客家建筑、赣中天井式建筑、徽州建筑以及西洋式建筑等流派,体现出城市建筑的多元性。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代表性强2 .郁孤台:宋八景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历朝历代众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诗词,知名度高。3 .八境台:宋八景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故取名为“八境台”。知名度高,在赣州具有一定代有性。4 .古城墙:宋代古城墙,始建于汉代,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占城墙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代表性。5 .古浮桥:城市标志性景观,赣州市主要景点,历史悠久,与表性强。6 .文庙、慈云塔:文庙保存下来的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乾隆年间建造,均保存完好。慈云塔是一座典型的宋代高层楼阁式砖塔,为赣南古塔中的佳作。文庙、慈云塔均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赣州老城区的标志性建筑。7 .翠浪塔:翠浪塔为仿宋塔建筑风格,坐落于章江边,登塔可远眺章贡区、马祖岩、峰山等景色。是赣州市代表性建筑之一。五、城市观景点1、城市观景点选择城市观景点选择的原则: 可达性好 已开放或具备可开放的基础 有观景设施或具备可建观景设施的条件 已建或有建设计划的观景点,能够提供独特体验性I级观景点选择:77. 能够观赏城市全貌 能够感受完整的赣州宋城风貌、山水特色 自身具有较好的观赏游玩属性II级观景点选择: 能够观赏城市局部风貌 视野范围覆盖少量的核心或重要城市特色景观III级观景点选择: 能够观赏城市局部风貌 视野范围覆盖少量重要城市特色景观最终确定19个城市观景点,构建三级城市观景点体系。其中3个I级观景点,5个I1.级观景点,11个In级观景点。具体详见图六、视线廊道选择及管控1、视线廊道选择根据“根据”观景的最佳视距为5km”原则,在35个城市特色景观,19个城市观景点的基础上,以城市特色景观为圆心,5km为半径,在视线覆盖范围内,选择最佳观赏景观的视线廊道,进行管控。城市观景点中,除古浮桥岸边、赣甫台、飞龙大桥、蓉江之星之外,其余均既是城市观景点也是城市特色景观。具体详见图35。(注:根据视线控制理论,5km视距为最佳观景视距)依据视线廊道的确定方法,最终确定了28条观景视线廊道。其中和谐钟塔-八境台、三江水口酒店-赣州金融中心、南康之星-文峰塔为互看视线廊道:峰山-章江新区和蓉江新区、南山-南康区为两条观赏城市面域景观的视线廊道已具体详见图36。ZzyxJ2、视线廊道管控范围根据人眼最佳视域原则,确定视廊控制区为:以视点为圆心,以视点到观测物的距离为半径的45。视线扇而控制区。眺望山体时,最佳视域范围两侧各增加37.5。视廊协调区。具体详见图37。/F/3、视线廊道分类管控原则将视廊分为眺望城区视廊、眺望山水视廊、眺望高点视廊Okx根据观景点所观城市特色景观的特点,将28条视廊分为眺望城区视廊、眺望山水视廊、眺望高点视廊三类。具体详见图37。捶三类视廊管控原则眺望城区视廊管控原则:由于城区为面域景观,且观望城区的观景点均为山体高点,因此在观望对象为城区面域景观时,只需控制山体观景点周边植物,保证不对视线造成遮挡。眺望山水视廊管控原则:由于山体界面较大,在观望对象为山体时,视廊控制区两侧各增加37.5。的视廊协调区,并保证在视廊控制区内能看到山脊线以下30%的山体,在视廊协调区内能看到山脊线以下20%的山体。观望对象为水体时,需控制45。视廊控制区,并保证在视廊控制区内能看到较完整的、景观性较强的水体景观。产眺望高点视廊管控原则:眺望对象为高点时,需控制观景点一M望对象45“视廊控制区,保证在视廊控制区内能看到眺望对象顶层以下2/3的高度。'七、实施管理1、视廊建筑高度管理建议(1)现状已建项目和观景视线廊道管控高度不一致的,需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确需改正的,在已建项目的后续改造过程中给予更”(2)全面审视控规,和观景视线廊道管控高度不一致的,应调整控规确零的地块限高;(3)特别重要的建设项目,和观景视线廊道管控高度不致的,应采取事议的方式召开专家论证会,经同意后,可以对重要建设项目的管控要求适当调整。具体详见图39。2、重点项目深化设计建议以马祖岩和杨仙岭为例,在其环山栈道的基础上根据规划确定的观景视廊,增设观景平分。具体详见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