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
资源ID:1775821
资源大小:25.8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引B“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和安全不断深化迈向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为推动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家、省有关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专项规划以及阳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处目标纲要相关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所指的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与安全,主要包括党建政治引领、意识形态、文明建设以及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高质量安全发展、对外交流等,部分涉及教育、科技网络、人才等方面内容。一、发展回顾“十三五”时期,面对借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冲击,阳春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旅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坚定不移全面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在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各领域全过程贯彻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123+N”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取得新成效,"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四五”期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坚实基础。(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展新作为1 .党建引领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扎实开展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党建工作,紧扣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发展政治方向不偏离,接续形成发展有效合力和强大的动能迈向新征程担当作为。2 .意识形态持续加强。与时俱进,坚定不移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全面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落细。增强防范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政治自觉,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旅帜和灵魂,坚持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持续加强意识形态防范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热点敏感问题及时研判,从保障安全效益的高度出发,严把内容、人员政治背景、思想倾向审核、审杳、审批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把握正确导向,确保发展和安全,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3 .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深入推进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行业在发展理念、机构队伍、工作平台、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市文化艺术中心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已成立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党政统筹加快全域旅游发展。4 .“双统筹”持续推进。紧扣中央及广东省委省政府、阳江、阳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以“五个优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熨工复产复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立局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文体旅游行业防控专班。精准稳妥推进有序恢复开放和复工工作,全市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全部复工复产:旅行社部分恢复省内旅游业务,营业性演出活动逐步恢更。多管齐下为企业纾困解难;2020年,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1232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经营场所560家次,稳健推进熨工第产复业。(二)围绕公共文化建设展新成绩1 .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完善。加强文体活动惠民服务,释放公共文化红利。以全市各文化场馆为主要阵地,积极开展文化艺术辅导培训I、文学采风活动、读书会、群众文艺展览展示、群众文艺创作交流等扩展性文化项目服务,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举办运动会、根牌竞赛、书画鉴赏等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每年成功举办文艺晚会等各类文艺演出活动60多场次,举办各类展览展出20多场次:开展各类公益培训和文化推广活动40多场次十三五”期间,年均举办13次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初步构建了由政府主导、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2 .公共服务水平提质增效。推进广播电视台、发射台(站)、监测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广播电视发射台,推进中央、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有效解决山区及贫困地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推动700兆赫频率迁移工作,助力广电5G发展。改善农村观影条件,统筹利用文化站、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等设施,实现由流动放映向固定放映的转变,完成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的公共服务目标。3 .内容供给矩阵持续优化。紧扣全媒体融合发展方向,加快广电融媒体中心建设,初步构建多样传播形态、多元传播渠道、多种平台终端的立体传播体系。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两会”等盛事为契机,策划推动一批体现阳春特色、展现阳春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影视作品创作生产,组织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推选和展播活动。4 .应急信息发布接续增强。积极争取市财政专项资金,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完善阳春市钩髻顶广播电视发射台功能,充分利用FM87.6频率节目,提升应急广播频率,犷大应急调频广播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协同其他应急信息发布推动阳春市应急广播信息发布体系进一步完善。5 .行业监管保障坚实有力。落实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的排查和实施,积极开展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加强广播电视违规杳处力度。开展"净网M清朗”等网络治理专项行动,对网上各类违法违规有害的视听节目进行“大扫除”。配合公安、无线电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持续开展治理“黑广播”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市内“黑广播”违法线索,打击无证无照生产销售专项设备的违法行为。(四)围绕优质旅游生活展新活力1 .整体实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提质增效,生态保护、扩大对外交流等方面综合带动效应持续释放,全市有旅行社4家、A级旅游景区2家、星级饭店3家,接待旅游总人数约16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242亿元,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升。表2阳春市“十三五”旅游统计情况年份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数值(7j人次)同比数值(亿元)同比20162656.43410.8201734329.45560.2201842022.46416.7201946510.77210.42020179-61.51775.7合计16722422 .政策扶持不断加强。高度重视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2018年出台了阳春市扶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2019年进行修订),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2019年,编制了阳春市“十三五”旅游业规划纲要、阳春市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全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引导。3 .特色旅游提质增量。凌霄岩风景区顺利通过国家A级旅游景区复核评定,春湾风景区建成科普观光考察线路(玻璃栈道)项目并启动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工作,岗美云山绿湖度假村、潭筋红色展馆建成运营,双潜鸡笼顶、八甲仙湖等一批生态旅游景点热度逐年升高,春湾高村、马兰风光片区等一批美丽乡村旅游点正成为我市旅游新的增长热点,阳春国际温泉度假村、春湾特色小镇项目加快开发。4 .品牌建设程步提升。阳春市被确定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双潜七星村、春湾高村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阳春市喀斯特地貌特色游”“阳春岗美乡村游”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阳春市红色廉政人文历史文化游径”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醉上家园渡假村、云山绿湖旅游假村被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春城街道林田村、马水镇潭水镇马兰风光片区、双洛镇七星村被评为阳江市十大旅游特色村。依托高流河墟、梁镇南将军府炮会、重阳古墟等节庆和非遗活动,深入开展根雕雅石等特色文化展演,弘扬阳春特色文化,品牌效应明显。5 .节庆活动连续举办。“十三五”期间,举办了第五届至第九届春湾石林桃花节,从2017年开始举办了第一届至第四届荷花旅游文化节和第一届至第三届春砂仁旅游文化节,2019年、2020年连续举办南粤占驿道定向大赛和阳春市乡村旅游节。高流河墟、梁镇南将军府炮会、重阳古墟等非遗节庆活动不断焕发活力。6 .宣传推广和对外交流合作深化创新。邀请中央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卫视、全国旅游媒体年会记者团、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到我市采风并制作专题报道。坚持参加每年举办的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参加省、阳江市组织到省内外举办的多个旅游推介会。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阳春市旅游宣传栏,制作阳春市旅游宣传片、阳春旅游文化宣传小册子、阳春旅游文化宣传折页、旅游主题扑克牌等宣传资料。(五)围绕体育运动健康展新突破1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中有升。竞技体育蓬勃发展,不断突破取得佳绩。“十三五”期间,获得国际级比赛2金3银1铜;获得国家级比赛30金11银11铜、8个第四、3个第五、5个第六、3个第七、1个第八:获得省级比赛34金38银36铜、31个第四、56个第五、31个第六、34个第七、23个第八:获得阳江市级比赛187金166银139铜。2 .青少年体育发展态势向好。大力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的青少年竞赛体系,着力培养和挖掘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指导思想,确立“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强化优势、培育尖子”的业训发展思路,把业训工作定位为“以田径、游泳为基础,以重竞技项目为重点,以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为普及,全面教材,打好基础,重点培养,积极输送"。把选材的工作作为业训工作的重头戏,采取普选和分选相结合的办法,发掘体育苗子,培养体育尖子。3 .全民健身活动有序推进。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十三五”期间,全市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146.90万人,比例达57.2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42平方米,达到全省平均值;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分钟健身圈在城市社区覆盖率均达100%。举办“全民健身日”活动,推动广大市民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4 .康体服务常态化发展。科学规划和统筹全民公共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建设,构建起县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二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开展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常态化健身指导服务。5 .特色健身项目逐步拓展。依托生态资源条件和推广本区域特色户外健身活动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自行车、广场舞、风筝、登山、健身气功、武术等。2019、2020年举办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2020年成功举办广东省第六届自行车绿道联赛(阳春站)赛事。二、发展环境“十四五”期间是我市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出经验、当标兵的关键时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把统筹发展和安全放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大局来部署,放到谱写中国梦阳春篇章的实践中来推进。(一)发展新机遇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全球化疫情蔓延严重冲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在全球爰延呈现长期化态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品,提高文化和旅游场景5G网络覆盖和智急旅游适老化程度,推进构建智慈文化和旅游体系。4.加强旅游区域交流,扩大旅游宣传推介(1)借助珠中江阳旅游联盟等平台,强化与珠海、中山、江门的旅游联动发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市场开拓,引导本地文化和旅游企业与湾区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形成合理、协调的合作机制,促进企业合作共赢。加强与周边市(县、区)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文化和旅游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和更高水平的开放。(2)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战略,打好对外和对港澳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突围仗”,扩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叫田家地质公园”的影响力。建立“传统媒体+新媒体”立体营销机制,完善智慈营销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专业化营销模式。依托各类节庆、会展活动,搭建文化旅游体育宣传平台。(五)聚力体育发展实现新进步实施体育文化繁荣工程,大力弘扬体育精神,坚持“重点突破、打造精品、引领发展",构建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灵活高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按照"推广运动项目、服务社会群体、培养后备人才、传播体育文化、促进行业自律”的工作方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推动全市从小体育向大体育、从体育向“体育+”高质量发展。1 .健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健身需求(1)加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出台我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按照国家、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标准化建设要求,推动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优化场地设施资源配置,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探索“公园绿地+体育”模式,有效利用旧厂房、屋顶、地下室等低效用地和城市更新项目,推动建设便民的基层体育设施。重点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补短板建设,因地制宜配置社区体育公园、小型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谋划东湖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使用安全检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运营和管理,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公共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6平方米以上,每万人足球场地达到0.9块以上,新建体育公园1个,建有“一场一馆一中心”(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新建足球场(标准11人制足球场、非标准7或8人制足球场、5人制足球场)共3块和5公里以上的健身步道(登山步道、骑行道)。建立健全双向开放机制,有序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2)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利用全民健身日,开展“全民健身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等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全省性、区域性、综合性群众运动会和节庆体育主题活动。根据职工、妇女儿童、少数民族、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人群健康需求,普及开展全人群全周期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社会化、生活化、科学化,实现常态化健身活动全覆盖。广泛开展社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巩固共练共健社区体育和谐圈。推广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赛事活动,支持社会足球项目发展。加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通过举办徒步活动、龙舟赛、越野赛等发掘建设美丽乡村体育之路。(3)创新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每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3名,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0.4个,扩大队伍规模,优化队伍结构,着力组织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宣讲科学健身知识、传授体育技能、指导使用体育设施等。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推动各乡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2 .加强体育和教育融合,推动青少年健康发展(1)持续加强青少年体教融合工作。落实体教融合政策,深化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融合,以传统特色校为抓手着力加强学校阵地建设。鼓励体校教练员参与体育课教学、研发,全面普及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覆盖面,着力提升“三大球”参与度和运动技术水平。强化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重要范畴,加强对青年多发常见疾病的筛查和防治,落实健康监测和定期体检,确保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2)强化青少年运动技能培养。聚焦体教融合与竞技体育人才选拔,促进与学校联合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形成良性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择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体校与优质中小学共建、联办,提高办学质量及训练水平。全面落实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促进青少年熟练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3)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推动青少年竞赛体系改革,推动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有机融合。丰富体育赛事活动,执行在校学生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青少年精品赛事活动,重点培育篮球、排球、足球、游泳、田径项目的青少年体育人才,推进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完善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服务体系,鼓励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发展。3 .构建科学训练体系,提升竞技体育实力构建科学合理训练体系。在坚持传统竞技体育训练成绩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现有训练基地的设施、科学管理和医疗等综合保障水平。汲取科学训练新方法,提升数字化水平,共享竞技体育资源,强调“以赛促练”的思维模式,增加科学训练的综合投入与支持,制定完善优秀运动员选拔标准和选拔办法,加强上下联系畅通各项目运动员培养输送渠道。建立体校、企业、协会共办竞技体育的模式。4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储备体育发展力量(1)实施特色竞技体育人才创新工程。强化运动员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教育,多途径、全方位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运动员选拔制度,抓好科学选材,创新科学训练、以赛促练,形成运动员与教练员双向培养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要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又要加强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丰富课余训练体系,扩大运动项目发展,挖掘学校优秀运动员作为体育人才的后备力量。(2)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优势体育项目,重点培育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游泳等项目,发展羽毛球、乒乓球等一批由社会组织组队参赛项目。探索以体校为主阵地、学校体育为依托、社会体育为突破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多元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格局,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库。建立完善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调动业余体校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度挖掘和统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争取多向省、地市队以上输送运动员。5 .创新体育产业业态,规范社会体育组织(1)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紧扣供需两端发力,持续提升体育产品供给质量,创造体育消费新需求,优化特色体育产业布局,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服务业态。培育体医结合、运动康红、运动健康管理等新兴产业,促进健身休闲运动、运动康复技术、健康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的融合。以健康运动产业链、消费链为抓手,打造阳春户外体育特色品牌。加快推动“体育+”跨领域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与健康、文化、旅游、教育、养老等产业融合。完善体育彩票长效运行发展机制,强化风险防控,优化体育彩票渠道布局和渠道结构,提高体育彩票发行销售整体效能,推动体育彩票健康持续发展。(2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新生态。完善体育消费扶持政策,培育体育消费市场,丰富人民群众体育消费供给,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完善体育发展体制机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依法承担专业化、社会化的体育服务。壮大体育社会组织的规模,满足百姓口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加强体育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各体育协会、俱乐部的功能,逐步扩大体育社会组织的服务范围。建立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的考核和管理办法,规范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发挥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作用。构建群众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和支持体系,促进各层次体育俱乐部发展,规范青少年体育服务的社会购买标准与质量体系。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协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和完善党领导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统筹高质量发展和安全的体制机制,加强对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产业重点建设工程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市级领导负贡制;促进多规融合,加强产业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强化政策配套。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阳春市扶持旅游业发展专项使用效能,用于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项目的引导、扶持、奖励、补助专项支出。主动争取国家、省、阳江各级各类专项扶持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投资机构及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项目。落实项目用地政策,积极保障发展用地供应,探索开展项目用地的分类管理,有效落实文旅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落实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先安排重大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落实用地要素保障。(三)加强人才建设。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创新人才柔性引进机制,鼓励以多种形式引进或使用高端、紧缺型人才及其团队,重点引进文艺名家、文化领军人物、拔尖体育人才、旅游领域专家等高端人才。完善人才待遇制度,建立人才多元化激励机制,大力挖掘包括文化人、民间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等在内的特色人才,建立人才专家库。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建立“人才创新创业资金”,重点扶持一批文旅行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积极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认定工作。(四)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有关目标任务落实的跟踪、监督、检查和评估,对重点项目、重要工作实行领导干部分包贡任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加强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圆满完成规划预定目标;加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法治宣传教育,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职能深刻转变,优化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新时代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治理体系。附件:“十四五”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重大工程项目附件“十四五”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重大工程项目序号项目名称1阳春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2阳春国际温泉度假村项目3阳春市凌得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阳春市.春湾风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阳春市蛇炯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阳春市全民健身中心7阳春市东湖体白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