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30MWp并网光伏电站工程技术方案报告.docx

    • 资源ID:1777106       资源大小:409.48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0MWp并网光伏电站工程技术方案报告.docx

    30MW,并网光伏电站工程技术方案报告目录1综合说明511项F1.概况51.1.1 项目名称51.1.2 项目设计单位51.1.3 It设地点51.2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51.2.1 编制原则5122*制依据513编制范B1.51.4 项目主要内容515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71.6 项目提出的背景81.6.1 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81.6.2 我国电力供需现状及预测81.6.3 世界光伏技术发展趋势91.6.4 聚光组件介绍H1.6.5 并网逆变器产业状况121.7 项目的必要性131.7.1 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要131.7.2 合理开发利用光能资源,符合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方向141.7.3 满足未来电力需求151.7.4 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需要161.8 工程任务及规模171.9 场址选择及布置171.9.1 选址原则171.9.2 场址描述181.9.3 所选场址条件181.9.4 场址选择综合评价192太阳能资源分析202.1 区域光资源概况202.2 多年气望资料统计212.2.1 拓本气象资料212.2.2 2008年全年输射数据分析212.2.3 多年日照辐射量分析272.3 DNI太阳直射箱射破323总A发*估*343.1 设备陋343.1.1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型343.1.2 逆变器选型373.1.3 控制系统及支架403.1.4 汇流箱413.1.5 电系统主设备清单423.2 光伏系统设计423.3 上网电量估算433.3.1 全年发电量计数433.3.2 上网电研计算444电气454.1 电气一次454.1.1. 接入电力系统方式454.1.2. 电气主接税方案454.1.3. 光伏电站厂用电454.1.5. 配电室和控制室主要电气设备的布置形式464.2 电气二次474.2.1. 电厂监控系统474.2.2. 计以及同期474.2.3. 元件保护484.2.4. 直流系统484.2.5. 并网光伏电站过电压保护及接地保护485土建工程505.1 建设规模及设计依据505.2 土建工程采用的主要设计技术数据50:工式筑材料5154场区道路、绿化设计5155场区照明及景观设计515.6 .场区给排水设计515.7 电站房屋建设515.7.1 房屋规划515.7.2 房屋供暧及太阳能利用525.7.3 场区围栏525.7.4 供电5258主要板mW*秘结构AS525.8.1 主控制室及I1.OKV配电室525.8.2 逆变器基础525.8.3 粽合办公楼535.8.4 .阵列基础设计535.9光伏发电厂接地网及电缆沟536.施工组织设计646.1 施工组织实施方案646.1.1 电站土建工程646.1.2 设各生产、采购及运输65安装、测试、试运行及现场培训656.2 施工进度安排666.3 设备及材料进场计划661.1 .1土建部分676.32 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部分676.4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676.4.1 劳动定m686.4.2 人员培训6865质量管理及安全措施706.5.1 质量管理706.5.2 安全措施706.5.3 理措施716.6光伏电站拆除方案717.工程投资727概述727.2 编制依据727.3 项目总投资7271建蟠资727.3.2 建设期利息737.3.3 流动资金737.4 资金筹J(73PftfcttW*751综合说明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30HW,并网光伏电站项目1.12 项目设计单位电气工程有限公司1.13 建设地点省县1.14 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14.1 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能源相关的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2)对厂址进行合理布同,做到安全、经济、可靠.(4)充分体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1.14.2 制依据(1.)30MW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招标文件。(2)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各专业相关的设计规程规定。1.15 制范围电气仃限公司承担30MW,并网光伏电站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在经过与业主充分沟通,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收集整理出大量可林资料,参考国家相关规范,完成r本报告的编制工作。报告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光能资源分析,工程地质,光伏电池组件选型和优化布置,发电量估箱电气工程,土建、暖通、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工程管理设计,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综合评价,劳动安全与工业丑生和电站建成后效益分析,工程投资概算,财务评价等°1.16 目主要内容县30MWP并网光伏电站工程项目位于省海南州县境内,距县6.5公里处。建设规模为30MVp.拟设置电站场区加上升压变电站,占地面枳为0.818平方公里,该场址地形总体地势平坦、开阔,起伏不大,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接入方便、交通便利,G214国道从场址边经过,外部建设条件良好。光伏电站的具体位置详见图1-1.图1-1光伏电站项目在县的具体位置示意图该地区的太阳能总辐射年总量在6381.6MJmj-6705.1MJ/n?之间,属于太能丰富的地区,非常适合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本项目建设规模为30MWP.项目所发电量经场内的IIokV升压站升压后,以一回IIOkV线路送往县UokV变电所。本项目占地面积为0.818km,均为荒漠土地。土建工程主要包括场区道路、太能阵列基研!、场内升压站。其中,机房及办公生活用房采用太阳能采暖房。本电站建设从项目立项到最终并网投运验收的建设周期拟分为二个阶段,即第一年完成全部土建工程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50%的设备采购运输以及IOMW并网,第二年完成50%的设备采购运输以及20MW并网,总工期拟控制为24个月。1.17 目实施的总体目标开发地区丰常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县新能源规划范围内的苜座高压并网光伏电站,积极积累经验,探索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发展模式,为将来全国大规模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电站奠定基础。1.18 目提出的背景1.18.1 前我国的能源形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能源生产的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增至24.6亿tee(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了9.3%。2006年各种次能源比例为:煤炭占69.7%、石油占20.3%、天然气占3.0%、水电占6.0%、核电占0.8%。2006年,中国的原油进口达到1.5亿【,大约是中国原油总需求的50%.图2-1T是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图21.1.2006年中国一次IHI消费构成水HHH1.Kimr6.<>o.h、3.O¾预计到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需求疥为33亿ice,煤炭供应量为29亿,石油为6.1亿t;然而,到2020年我国煤炭生产的最大可能约为22亿I左右,石油的最高产量也只有2.O亿1.,供需缺口分别为7亿1和4.1亿i显然,耍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完全依靠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是不现实的。我国能源供应状况为燥炭比亚过大,环境压力沉重:人均能耗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技术落后,系统效率低,产品能耗高,资源浪费大。我国能源供应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能源决策国际环境更杂化,对国外石油资源依存度快速加大,二是化石能源可持续供应能力遭遇严重挑战。长远来看,能源资源及其供应能力将对我国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构成严重威胁“显然,从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如此高的能源需量,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能源构架是绝对不可行的,因此.在大力提高能效的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资源量最大,分布最普遍的太阳能将是我国的必由之路。1.18.2 国电力供需现状及预测200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841亿千瓦,同比增长14.9%。其中,水电达到1.1652亿千瓦,约占总容量22.9机火电达到3.8413亿千瓦,约占总容量75.6祝全国发电量达到2474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804亿千瓦时,增速12.8%。2006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亿千瓦,同比增长20.3%。其中,水电达到1.4亿千瓦,约占总容量22.5%:火电达到4.7252亿千瓦,约占总容址75.97%:2006年全国发电量达到28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根据专家预计2007年至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的年均增速在12%左右,2010、2020年增速在8%左右。根据以上预测结果,到2020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将突破12亿千瓦,发电量将超过6万亿千瓦时,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多。我国的一次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必须慎重地控制煤电、核电和天然气发电的发展:煤电的发展不仅仅受煤炭资源的制约,还受运输能力和水资源条件的制约:核电的发展同样受核原料和安全性的制约,核废料处理的问题更为严田,其成本是十分高昂的: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发展煤电和大水电必须要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计入外部成本。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我国解决能源危机和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太阳能发电将在未来中国能源供应中占据主要地位。图1-6-1是我国各种次能源储采比与世界比较表。QIttHPIM1.18.3 界光伏技术发展趋势技术进步是降低成本、促进发展的根本屏因。几I年来困绕若降低成本的各项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表现在电池效率的不断提高,硅片厚度的持续降低和产业化技术不断改进等方面,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D电池效率的不断提高单晶硅电池的实验室最高效率已经从50年代的6%提高到目前的24.7%,多晶硅电池的实验室最高效率也达到了20.3与。薄膜电池的研究工作也获得了很大成功,非晶硅薄膜电池、础化镉(CdTe)、铜锹硒(CIS)的实验室效率也分别达到了13泉16.4%和19.5%,其它新型电池,如多晶硅薄膜电池、燃料敏化电池、有机电池等不断取得进展,更高效率的新概念电池受到广泛重视被列入研究开发计划。随着试验室效率的不断提高,商品化电池的效率也得到不断提升。目前单晶硅电池的效率可达到16%20%,多晶硅电池可达到14%16%;与此同时,光伏产业技术和光伏系统集成技术与时俱进,共同促使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和光伏市场及产业的持续扩大发展。(2)商业化电池厚度持续降低降低硅片凰度是减少硅材料消耗、降低晶体硅太阳电池成本的有效技术措施,是光伏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30多年来,太阳电池硅片厚度从20世纪70年代的450-500m降低到目前的180280m.降低了一半以上,硅材料用量大大减少,对太阳电池成本降低起到了也要作用,是技术进步促进降低成本的选要范例之一。预计2010年睢片序度将降至150200Um,2020年将降低到80100Hm.届时成本将相应大幅降低。(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自动化程度持续提高是太阳电池生产成本降低的另一个全要方面,太阳电池单厂生产规模己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1.-5MWpa发展到90年代的530MWpa和目前的50500MWpa,生产规模与成本降低的关系体现在学习曲线率1.R(Ie1.rningCurveRa1.e)上,即生产规模扩大1倍,生产成本降低的百分比,对于太阳电池来说,1.R=20$(含技术进步在内),即生产规模扩大1倍,生产成木降低20预计,在未来的两年之内,单厂年生产能力达到IGWP的企业将会出现。(4)太阳电池组件成本大幅度降低光伏组件成本30年来降低2个数域级。2003年世界重要厂商的成本为2-2.3美元/Wp.e价2.53美元/Wp.最近因材料紧缺有所回升。当供求关系越过平衡点后,成本会比前一个供求关系对应点更低,这也是30年来经验曲线中曾经出现过的现象,(5)晶体硅电池技术持续进步,薄膜电池技术快速发展图1-6-2是2006年各种电池技术的市场份额,其中多晶体硅46.5粒单晶体硅43.4%,带硅电池2.6%,薄膜电池约7.6%,多晶体硅电池自1998年开始超过单晶体睢后一直持续增长,各种薄膜电池市场份额近年来也在稳定增长,反映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贵.2006年各种光伏电池布场份额多般电池B1-6-22006年各料光伏电池市场份Ii多晶硅电池画总品硅电池aSi电池OCdTe电池带硅电池C1.S电池1.18.4 光组件介绍聚光光伏组件的原理是利用聚光光学系统把辐照到光学元件表面的太阳光进行汇聚,而光伏电池位于太阳光汇聚他点上,光伏电池把汇城后的太阳光转换为电能进行输出。三安光电聚光光伏组件中所用的光伏电池是三结太阳电池(Ga1.nPGaAGe),以三种带隙宽度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构成级联三结太阳电池,用各级子电池去吸收利用与其带隙宽度最相匹配的那部分太阳光谱,从而单结电池在光电转换过程中的“电流损失”和“电乐损失”,大大的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三安光电聚光光伏组件在500倍聚光条件下的光电转换效率大于36%。防逆流的措施是在封装电池接收器时,在基板上焊接并联一个可通过大电流的二极管。电池芯片电池接收器CPV模组菲涅尔透镜二次光学元件1.6 .5并网逆变器产业状况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对太阳能发电设备用逆变糕进行研究开发,现在已Tr专门的单位研究开发和生产。目前我国并网逆变器的生产技术与国外彳i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产品的可靠性和功能上。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并网型逆变器规格分别为:10kW、20kW、30kW.50kW,IOGkW、50GkW,更大容量的并网逆变器还不成熟,主要原因在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规模较小,对大容量并网逆变器需求度不足,生产商研发枳极性不高所造成。目前太阳能发电用逆变器分为以下几种形(1)工频变压器绝缘方式:用于独立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可靠性高,维护量少,开关频率低,电磁干扰小.(2)高频变压器绝缘方式:用于并网型太阳能发电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要经两级变换,效率问题比较突出,采取措施后,仍可达到90%以上,高频电磁干扰严重,要采用滤波和屏蔽措施。(3)无变压器非绝缘方式: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将逆变器的两级变换变为单级变换,实际使用中出现系列问题。无变压器非绝缘方式逆变器不能使输入的太阳电池与输出电网绝缘隔离,输入的太阳电池矩阵正、负极都不能直接接地。太阳电池矩阵面积大,对地有很大的等效电容存在,将在工作中产生等效电容充放电电流.其中低频部分,有可能使供电电路的漏电保护开关误动作,其中高频部分,将通过配电线对其他用电设备造成电磔干扰,而影响其它用电设备工作.这样,必须加滤波和保护,达不到降低成本的预期效果。(4)正激变压器绝缘方式:是在无变压器非绝缘方式使用效果不佳之后开发出来的,既保留了无变压器非绝缘方式单级变换的主要优点,乂消除无绝缘隔离的主要缺点,是到目前为止并网型太阳能发电设备比较理想的逆变器。1.7 项目的必要性1.7.1 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世界能源问题位列世界十大隹点问题之首,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预测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世界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亿吨油当量,由此导致全球化石能源逐步枯竭、环境污染加玳和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邀日趋严全。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产业支掾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莅油、少气。大部分能源在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浪费大、利用率低的问题,节能减排压力十分巨大。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十一五”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卜.,煤炭消费约占商品能源消费构成的75%,己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由能源消费的快速蝌长,环境问愿日益严峻,尤其是大气污染状况愈发严菰,既影响经济发展,也影响人民生活和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耗的大幅度增加,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严重。因此,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诚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能源领域将实行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首先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供清洁能源开发生产能力.以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大型沼气工程的重点,以“设备国产化、产业规模化、市场规范化”为目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发电是最具有前景的技术之一。可再生能源发展”上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进行兆瓦级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的试点工作,带动相关产业配套生产体系的发展,为实现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模块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十一五”期间,县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煤炭资源贫乏,水电开发趋近饱和。能源发展已经提出以电力电网建设为龙头,以水利综合利用为基础,以新能源研究开发为目标的能源建设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县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努力构建清洁、高效、安全、稳定、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将实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快新能源特别是并网光伏发电产业建设,对促进县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持目标、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7.2 合理开发利用光能资源,符合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我国政府一直非常型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党的十四中五中全会上通过的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积极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1998年I月I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国节约能源法3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制定的G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则进一步明确,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产业建设步伐。2005年2月28日中国人大通过的自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耍求中国的发电企业必须用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生产一定比例的电力,在国家发改委2007年4月所作的E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再次强调了未来五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要重点建设实现产业化发展。2008年3月3日,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府达到30万kW,到2020年,达到发。万kW装机容垃,进行兆瓦级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和万千瓦级太阳能热发电试验和试点工作,惜动相关产业配套生产体系的发展,为实现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为了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国家从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建立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改善市场环境条件、制定电价和仍用分摊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加快技术进步及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支持和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在今后较长时期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宏观政策导向。基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幅员广阔、太阳能资源丰富、建设条件优越、设备维护便利,在这些地区很适宜建设MW级甚至GW级的并网光伏电站,发展光伏电站潜力巨大。就省而言,依托优势资源,实施资源转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2009年2月27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I;发£太阳能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规划3,将省太阳能产业定位为:重点支持的新兴支柱产业:国内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全国推广应用的试验、示范基地: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力生产基地:清洁能源与循环经济结合的示范区。县大力发展新能源,尤其是并网光伏电站的建设,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新能源发展规划.1.7.3 满足未来电力需求目前,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已达8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总量1.72亿千瓦,投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910万千瓦,已核准建设核电规模254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连续3年实现翻倍,2008年装机总量达到121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200万千瓦;生物班能发电总装机315万千瓦。根据十二五”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20远景展望电力负荷预测,海南电网2010年最大负荷212MW,20092020年,丰水年电力有盈余,枯水年电力缺口为75116.63-96,4875MW,由此可见,20093014年,枯水年海南电网电力缺口较大,需要大网供电,随着海南州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其中主要以铜峪沟大型铜矿、赛什塘中型铜矿,穆合沟中型汞矿、沙尔诺中型汞矿、什多龙中型铜矿、日龙沟中型锡一多金属矿以及吾口中型铜矿见著.等一大批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和建成,县地区用电负荷有大幅度增长,即使考虑规划电源点的建设,也难以满足县电力发展需求。而县市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相对匮乏,但是县的太阳能资源是省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对现场的太阳能资料分析,该项目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均日照时数为2916892h,年太阳总辐射量为6389.8'6705.1MJm.太阳能资源丰常。非常适合建设光伏电站项目。该太阳能光伏电站建成后,与当地电网联网运行,可有效缓解地方电网的供需矛盾,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光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成为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发电方式,近年来,世界光伏发电装机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逐年提高及系统集成技术日趋成熟,电机容量不断增加,发电成本逐步降低,己成为公认的未来替代能源之一,开发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更要举措。本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实现电力供应的多元化,提高电网中可再牛.能源发电的比例,优化电源结构,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故略的实施,为县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充分利用该地区清洁、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把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建设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以电力发展带动农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促进本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并网光伏发电产业园区建设,以满足县今后发展强劲的用电需求,促进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7.4 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需要我国能源消费占世界的10%以上,同时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占到7调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多个百分点。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V80M二氧化硫排放形成的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还在不断恶化,世界十大污染城市我国直占多数。环境污染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世界银行估计2020年中国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和健康损失将达到GDp总量的13$。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缓解生态压力,是能源发展的歪要前提。在新的形势下,能源开发还应考虑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解决好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从提供清洁能源比.近、实现环境友好的能源开发,尽可能减少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的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兼顾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其能源来自太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同时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没有转动部件,没仃噪音污染,基本无故障,比其他常规发电方式都要环保。开发太阳能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政策。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可有效减少常规能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营造出山川秀美的旅游胜地。县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4C,年平均降水量314.4考米,年蒸发量1692.1富米,气候干燥,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何时县辖区面积有近100O平方公里的半荒漠化土地,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有效降低了太阳能直接辐射,降低了地表温度,从而减少蒸发量,对防风固沙、恢亚生态都具有重要作用。1.8 工程任务及规模县30MWP并网光伏电站项目位于省海南州县境内,根据当地的能源资源情况、电力供需情况、未来电力需求预测情况、电力系统状况等因素,建设规模为30M'p,为提高系统的效率,然少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本次设计采用聚光太阳能组件。安装60个光伏子阵列,每个子阵列由23串90并240WP的聚光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共计124200个太阳能组件“本电站的装机型式采用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采用60台50OkW功率的设备,建设1台UOKV.50000KVA的升压变压器,电站所发电量全部上网。1.1.1 9场址选择及布置1.1.2 选址原则结合光伏电站建设的特点、场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我国现行的政策进行场址选择。场址选择一般遵循以下原则:(D丰畲的太阳光照资源,大气透明度较高,气候干燥少雨。(2)靠近主干电网,减少新增输电线路的投资.主干电网具有足锅的承载能力,有能力输送光伏电站的电力。(3)场址为荒漠化土地,地势开阔、平坦、无遮挡物。(4)距高用电负荷中心较近,以减少输电损失。(5)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6)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7)当地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提供优惠政策和各种便利条件。(8)场址内无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军事设施及地下矿藏等。(9)场址附近也没有对电站造成污染的厂矿。遵循以上原则,经过综合建设条件比对,最终确定了省海南州县30MWP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地,场址建设条件均满足选址要求。1.1.3 场址描述本工程场址位于地势较为平坦开网,地形起伏不大。建设规模为30MWP,拟设巴电站场区,加上升压变电站,总占地面积为占地面积为0833平方公里。场区及周边地区地形地貌见图1-9-1。图13场区冽出拙岖地形崛S1.1.4 所选场址条件(1)太阳能资源丰富县并网电站场址内太阳福射强,光照充足,该地区的年太阳辐射量在6381.9MJm2以上,高者达6705.IMJ/m?,年日照时数在2718h以上,高者达3115h,日照百分率55V80%以上。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2)地质构造稳定工程区松散堆积广覆,断裂在地表的迹象和证据较少.主要根据航磁异常及影像特征等综合分析推断。据遥感地质调置,区内主要断裂均为隐伏状的基底断裂,对工程建设无影晌。场址区地质构造基本稳定,可作为光伏电站的工程场地。(3)接入系统便利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拟建电站距离省海南州县6.5公里,省海南州县建有HOkV变电所,光伏电站出线接入条件便利。(4)场址内及周边环境条件经过实地踏勘,该处场址不存在洪水淹没问题,也无常年内涝和积水问题:场址内无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军事设施及地卜矿藏等。场址周围没有草场,也没有对电站造成污染的厂矿。(5)交通条件及示范条件(6)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对光伏发电项目均大力支持,承诺提供法律及政策允许的各种优惠政策及便利条件,以支持光伏发电项目在本地的建设。1.1.5 场址选择综合评价经综合号虐太阳能资源、工程地膜条件、建设条件、交通条件、政策条件等多种因素,该处场址的选择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备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条件.2太阳能资源分析省地处中鬻经纬度地带,太阳梅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可达5800MJm27400MJm2,其中直接辐射量占总辐射量的60%以上,仅次于西藏,位居全国第二。从气象部门提供的省总辐射空间变化分布图(图277)中可看出,其空间分布特征是西北部多,东南不少,太阳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唐古拉山南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6800MJm2;太阳资源丰富的地区位于海南(除同馆)、海北、果洛州的玛多、玛沁、玉树及唐古拉山北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6200MJn一6800MJm?: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主耍分布海北的门源、东部农业区、黄南州、果洛州谢部、西宁市以及海东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小丁620()MJ/样“省海南州县地区太阳能年辐射总盘大于6400MJm2,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带,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ff1.2-1.-1.省总硼州度化分布图2.1 区域光资源概况,观测场海拔高度为2835.6m,建站时间为1953年I月。该站的主要业务有地面观测、沙尘暴、酸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等基础观测。员南站建于1957年1月,海拔高度3202.9米。目前收集到19712007年的太能辐射资料和2008年全年的太阳能辐射观测资料。在本研究阶段,采用县气象站和贵南气象站作为本工太阳辐射的代表站,并将综合考虑两站与场址相对位置选择太阳辐射资料作为本阶段太阳辐射研究和计第依据.2.2 多年气象资料统计2.2.1基本气象资料县位于盆地,具有显著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地势高,气温多变,昼夜及地形阻差较大,无霜期短,年日照时间长,大部分地区寒冷而干燥,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区。(D主要气象要素根据海南州气象局资料统计:全年日照时数3115.42719.8h,全年平均气温4.OC,极端最低气温-27.7C,极端最高气温33.7-C,全年平均降水量314.4mm,年总蒸发量1692Jmm.无霜期99d,最大冻土深1.5m.平均风速1.8ms.大风日数平均3085d°0r.主要气象要素见表2-2-1°«2-2-1名称单位数量年平均气温X?-1无霜期(199年平均降水量E314.4极端最低气温,C-27.7极端最高气温C33.7平均风速m/s1.8年日照故大日照时数h3115.4年日照最大日照时数h2719.8年平均蒸发量mm1692.1大风日数d3085最大冻深in:.i2.2.22008年全年辐射数据分析通过对班南气象站提供的2008年全年H照箱射量进行插补修正,得到2008年各月的日照辐射量折线图如下:一月份IROOIrtOOMOO<M>100OM<M600UX>200I1.131617IV2123二:月份2500200015001000500I1.15192123252729川仿:100O250020001500100O500八月份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九月份3000250020001500100O500O357911131517!9212325272925002000150010005000卜月份35791!13151719212325272931卜月分18001600I1001200100O800600400200I3579I1.13IS17192123252729I二月份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Itoo12001000ROO6004002000从上图可以看出,此地区全年日照量充沛,辐肘量海峰主要从三月开始,直到八月结束,日照高峰持续时间长,在此段时间段的辐射量占全年辐射量的61.6%,料射量最低为月份,十二月份次之。2008年全年辐射总量:达6216.6HJ/M,总日照时数达2646.2h,一年内各月辐射量及日照时数分布情况如下:月份辐射盘光照时数I327.79170.92425.11230.43613.06268.94607.88214.25702.20264.16658.95242.57643.47230.28630.79213.59479.77177.910465.45224.911353.75176.512352.77232.2全年共计6260.992646.2月份月份2.2.3多年日照幅射:分析县主要的气象灾需有干旱、大风、沙尘暴等,根据县气象站37年实测气象资料,将其它各气象变素进行统计,见表2-2-2所示。«2-2-2其它主要,象要素月份日照时效日照百分率沙尘日数冰意日数日数1233.4764OO2222.6737OO3247.46712O24256.5667185261.9605115.16241.3551148.77250.957018108260.56201310.69218.459174.310238.76912811243.58020012232.778400好2907.866436556.7虽然气候干燥,气象灾害较多,但干旱气候区丰富的太阳能、热量、风力资源、大气成分资源等气候资源,是可再生利用的。可根据县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县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气象条件分析:D环境温度条件分析本工程选用逆变器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20FOC,选用电池组件的工作温度范用为-20%5C.正常情况下,太阳电池组件的实际工作温度可保持在环境温度加30C的水平。根据县气象站的多年实测气象资料,本工程场址区的多年平均气温4*C,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3.7C,多年极端最低气温-22.7C。因此,按本工程场区极端气温数据校核,本项目太阳电池组件的工作温度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本项目逆变器布.置在室内,其工作温度也可控制在允许范用内。故场址区气温条件对太阳能电:也组件及逆变器的安全性没有影响。2)最大风速影响分析本工程地处戈壁地带,场址平坦四周无遮挡,场址区多年平均风速为1.8m

    注意事项

    本文(30MWp并网光伏电站工程技术方案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