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某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x

    • 资源ID:1786765       资源大小:244.50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x

    某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方案第1拿9S*<41.1项目名将41.2 项目赛设方案煽制依据41.3 项目概况51.3. 1项目膏嗫51.3.2 藏谀目标.61.3.3 项目建设内容专技情冠6/.3.4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61.3.5 部门业务雷来说精.71.3.6 总体建设与本网要设任务72.1 业务功能、业务流卷和业务量分析92.2 系笠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102.2.1 旅经功虎班决分析.102.2.2 桂能冬求分版123拿.143.1 速设原则143.2 总体赛设任务IS3.3 系统忠体结构和受辑结构163.3.1 系域总体结构,163.4 技术路拨17TTv>(>(ii(a(*(ai(atai(i(aiiJ1.O3.4.2分专式存整技术193.4.3应融化云安全技术213.4./敷踞备份扶术22第4章本常双目英I1.方Jft"“254.1 系统设计254.1.1 软件系统谀计25411】文f,aM>M*MMsaMa*M>Ma2511.2今<It««»«0»««»«««»«24.1.2硬件系隽谀计.4.12.14.1,2.24.1.2.3计算费落设计.有戕费及谀计.价架构设计.(K(i(i1.(i1.oi(a1.(i1.(i1.i(i3131.3135362网珞系统设计4.3 安全系统设计工3.1虚线化自生的安全谈i,4.3.2建疑化云安全谀计364.4 枚硬件部署设计374.5 备份系统设计394.5.1 效送备除桑烧394.5.2 H据零灾索然394.5.3 灾备管理体系394.6 资界共¥设计401.7部门信息系统整合情况404.8部门业务系统对接情况40«5#双目运线管理a5.1 人员培训方案415.2 夙目实施415.3 项目芨维425.3.1 运维内容425.3.2 运推时僦(质保时闷425.3.3 运程要求42第6章.436.1 效觉分析436.2 项目评价指标分析437第1章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XX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1.2 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座设指南 政务信息资源类规范,标准 国家、省级、行业定设规范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百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XX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设计技术要求B(GB/T25070-2019)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2019)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GB/T28449-2018) 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指南(国信办) 信息系统灾难恢发规范(GB/T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GBT31167-2014) 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31168-2014)1.3项目概况1.3.1 项目背景XX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枳39.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5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实训室(中心、基地)100余个,教学及实验实训设各总值超过1亿元.设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贸易、管理工程、应用外语、医学护理7个专业教学系和基础部(思政部)、网教部(电大)2个教学部。高职专业42个、中职专业34个,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100K教职工440余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130余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专业课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2.2%。中高职在校生10270人,各类学历继段教育学生5400余人;学院坚持“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高水平”定位,充分发挥“四校”费源整合优势,加快推进资源共享、专业共建、质量同升,已构建起以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职业培训与学历继犊教育并举推进的良好办学格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断消长且集中的业务对XX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数据存储中心需要更为快速的技术提供所需能力。1)从IT管理员的角度来看,业务需求驱动着基础架构设施的迅猛增长。但如果只是通过购买新的服务器,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不仅会增加采购成本和运作成本,还会带来更多供电和冷却的开支;2)硬件部署模式又进一步加剧了基础架构的复杂程度。应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夏杂,因此就变得更加难以管理、更新和维护。蚁观整个数据中心,技术不断增多.分布也越来越广;业界和法律法规也在不断要求加强IT管理控制3)经不完全统计,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地震、火灾、雷电、洪水、咫风等)、人为因素(黑客攻击、病毒、蓄意破坏、缺乏经骏造成的误操作误刑除等)、便件故障(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老化、服务器宕机、电源故障等)、软件故障(数据库设计缺陷、应用软件故障、操作系统故障)、其他故障(网络连接问题、网络卡和驱动程序故障等):本次项目旨在为学校建设一套安全、稳定、可靠的业务系统支椁平台,为学校智慧化校园业务系统提供硬件费源,保证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此外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建设一套可靠性数据安全平台,从而保证未来3-5年的信息化使用需求。1.3.2 建设目标满足学校智慧化校园业务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所需的云计算资源需求,井可在未来实现无缝的扩展:本次构建一会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以及数据安全平台,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简化管理,实现资源的统一分配,降低了运维成本、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1.3.3 项目建设内容考核情况UX省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2.0(试行)(X教科20213号),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年度考核纳入省委对公办高校党委的考核指标体系。23歙籍中J4S.45).M忸A1.家务,:Eq冕也且合$/咚4GBsoD47On(敏WdNiT与9邕).*±i!A矣HB美。*:(13n*o<Ef;亿斗3Ef!s±Bi>?S4:(22Uk美,wi>tSXW*ttt-W<亿2卜2.32rf世.a台“it力能9文笈*3亿士多发母巢.<«?!>.且号20%以二关,31/香复名.大双叟W二果半的分千文更据*产二更改,关爱弄事:但叶2.即T五.fi.E祖秦圣红登九银6卜nz1.三<(15.1»Sf三ifc三FK;<s,s>Ii1.1.&grJ1.r80±15,5k3,1HiSj1.”欠清n至*幺匕2.34MEE1.塾力“恨A三,'更)岑W.U÷r.M;(6.6>2人TMU«空安史33卜(上纥昱纣件>“1.3.4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随着学校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尤其是云计算大潮来临,IT平台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出现大幅度的提升,业务对IT基础架构的灵活性、可扩展性以及快速上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IT数据中心架构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具体表现为:(1)柒构及杂,管理困难,策咯分散存储、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三层堆核都署存在明显的复杂性,需要对多层软硬件结构进行组装和调试,才能使其正常工作。(2)集中式存借扩展性差,造成了存储割裂及基井化随着数据集中化及云计算成为主流建设模式,存储资源集中化,业务大规模部署及运维逐步成为刚需,传统存储在扩展性上受限,无法适应虚拟化数据中心弹性可扩展的未来要求。(3)南昂的成本文出投资成本高:传统的存储与计算分褥架构,需要配置独立的网络、存储和计算节点。运维成本高:随着IT规模的不断膨胀,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数量、网络复杂程度以及存储容量急剧增长,随之带来的是高昂的硬件成本支出以及运营成本支出(电力、制冷、占地空间、管理人员等)。(4)业务部署速度裂慢新的服务器、存储设各和网络设备的部署周期较长,整个过程包括方案设计、硬件选型、多厂商采购、分批到货、上架安装、系统集成、网络配置、综合调试、业务部署等环节。等要进一步促进业务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XX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总体运维成本。降低网络、,服务器与业务支撑平台等信息系统墓础设施的管理复杂度,提高应用信息系统部署的时效性,本次项目采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柒构(超融合)作为业务支撑平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是通过软件来调动数据中心的资源,使得数据中心的管理摆脱定制管理硬件和解决方案,并提升了升级的灵活和速度。1.3.5 部门业务需求说明本次项目为我校的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及数据安全平台迂设,用于部署智慧校园软件项目.1.3.6 总体建设与本期建设任务为进1.步促进XX职业技术学院业务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提商信息费源的利用率,降低信息化总体运维成本。降低网络、服务器与业务支撵平台等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的管理复杂度,提高应用信息系统部署的时效性,最终可以实现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本次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构建一套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以及数据安全平台,具体包括10台2路计算存储节点服务器,4台超融合交换机,1套超融合软件,满足学校业务不断增长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的需求;同时新建1套数据安全平台,包括虚拟化云安全防护系统、数相备份系统和数据容灾系统,政大限度保证数据安全性.并构建数据安全保僮体系,实现快速应急数据恢复响应。第2章业务需求分析2.1 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智慧校园目前涉及的主要业务系统包括如下:序号系统名称数t单位单台CPV甥理核单台内存(GB)单台存偌(GB)合计CPU物理核合计内存(GB)合计存储(GB)1数据中台-信息标准管理平台2台16641000321220002数据中台2台166120003212810003业务中台应用2台86410001612820004业务中台数据库2台4162000832'10005流程引擎平台2台6321000166420006移动办事大厅2台83220001664100O7用户权跟平台应用2台166410003212820008用户权跟平台数据库2台166420003212810009自主迎新系统2台83210001661200010学生工作管理系统2台8321(X)01664200012囱主高校系统2台83210001664200013就业舌理系统2台83210001664200014学生大数据分析展务平台2台8965000161921000015一表通系统2台169650003219210000296144052000智慧校园业务系统计划当前使用的业务量资源为296核CPU,1440G内存,52T存储空间;为了保证未来3-5年的使用需求,业务量资源资源预留如下:CPU夷源需残留不少于30%,即总计不少于385核;内存资源预留不少于200%,即总计不少于432OG;存储资源顼留不少于50%,即总计不少于78T;2.2 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超融合基础架构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晶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森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而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形成统一的资源池。超融合基础架构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终极技术途径。超融合基础架构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使用计算存储超融合的一体化平台,替代了传统的服务器虚拟化+集中存储的架构,使得整个架构更清瞰简单。(计÷存催÷网络)虚拟化软件网络设备超融合架构在数据中心中承担看计算资源池和分布式存储资源池的作用,极大地简化了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而且通过软件定义的计算资源虚拟化和分布式存储袈构实现无单点故障、无单点瓶颈、弹性扩展、性能按性增长等能力。先进性分析:目前大部分数据中心还於于传统的集中式架构,即X86物理服务器+集中式存储+网络设备模式,这种竖井式的架构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部署多套专业设备.使用、维护和管理的成本很高。超融合基础架构相比于传统集中式架构,它是建立在标准的通用硬件平台之上,利用高速以大网络支撑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并且业务均部署在虚拟机上,实现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同时,起融合架构还具有强大的横向扩展能力,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最优的性能、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板大简化IT系统的设计。超融合架构和传统架构的主要区别和先进性如下:比较及“传统累种“善在“架构模式2臬中式“分布式“夕支Q业务传及务“&S业务,互联网业务,支料95%业务场景a存转架构>FCMB中式“万兆十分布式“>存储性但“受眼控断器“根据节点数量线性犷属“点数,少性能会差“数据保护“RA1.D集路a剧本集鼎“N务利用率“单台物理机平均10-50单台物理机可达9S%>C可修件“存在单点故J8,依艘硬件分布式,自恢复里力会“至少3节点“可Ir展性。工种眼断,锹向犷及2模自线性犷及“灵活性“安装&东,通常需要数天安装郁鼻“节点81时按需JT履.可实现数小时内上线“卜可本性分析:可靠性对于业务系统而言最重要的。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和数据安全不丢失主要依赖数据中心基砒架构的可隼性水平。翅融合茶础架构集成的虚拟化技术打破了软硬件的紧相合关系,软件系烧不再依靠某单一硬件环境运行,硬件系统的故障也不直接影响软件系统运行,业务系统的连续性有了极大的提高。超融合基础架构集成了分布式业务支撑平台,采用多副本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同时支持数据备份.不但可以避免因硬件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风险,还可以防止因病毒或人为误操作造成的核心业务数据丢失。扩展性分析: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中,如果对业务支撑平台进行升圾时,需要购买物理硬盘或者扩展柜,更新做码、停机、加盘和连接扩展柜等等一系列操作。如果对计算资源进行升级时.需要购买物理服务器,提前规划好操作系疣、分区、存储空网占用、上架安装和安装应用软件等一系列操作。这些漕加的设备只能满足一定数量级的数据需求,并不能提高系院性能,当维护人员配置不当叶,会造成系统性能明显下降。新增设备安装部署工作量大,操作繁残,为减少数据风险,一般需要把整个系统全部停机后操作,在某此情况下会影响生产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及工作效率。超融合无须停机便可无殴地添加其它超融合节点,从而战性地提高系统性能和数据存储,动态群集的方法使得计算和存储能够每次扩展一个节点,因此无须过度部署基础设施,使系统犷展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直融合架构优势:整个数据中心采用标准的服务骞设备+网络设备即可,不再需要专门的SAN集中存储,而且超融合软件与硬件萦密结合。可以让数据中心的架构由三层转变为二层,降低复杂度,降低采购和运维成本。超融合架构可以实现完全的资源整合、统一管理、诋配和统一存储功能。在扩展性上可以做好按需线性的横向扩展,采用的是分布式的自治系统。由于计算与存储资源的深度融合,在对系统进行扩容时,只笳要扩展超融合服务器的节点即可,不需要提前对设备进行选型、设计、系统集成和长时间的系统调试,通常一个三节点的扩容.一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深度软硬件桀成的超融合系统甚至可以做到开箱即用。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可以满足未来对业务系筑的扩展需求。通过软件定义,能够让数据中心在一个简单的基础架构下升级成为一个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的数据中心。使用超融合架构优势总结:度融合架构简单.可大大降低基础袈构复杂性,同时降低运维和管理的成本。整合数据中心资源.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实现统一管理。超融合架构集成的虚拟化双机、热迁移功能,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时间,确保核心业务的连续性,避免传统IT.单点故漳导致的业务不可用。便于业务的快速部署,缩短业务系筑上线周期,高度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提高运维和管理效率。超融合架构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架构,采用多鼠本策略,可以最大化的保证业务系统数据的安全。同时分布式存储支持HDD和SSD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存储作源,在满足虚拟机的双机、虚拟机热迁移技术可靠性要求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性能。2.2.2 性能需求分析I)计算资源:考虑学校未来3-5年的发展,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计划计算资源CPU物理核数不少于400核'内存使用不少于5T:2)存储资源:考虑学校未来£5年的发展,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计划存储资源可用量不少于80T,本次考虑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采用三副本机制以满足存储需求;3)超限合平台安全资源:虽然传统安全设备可以物理网络层和操作系统提供安全防护,但是虚拟环境中新的安全威胁,例如:虚拟主机之间通讯的访问控制问题,病毒通过虚拟交换机传播问题等.传统的安全设备无法提供相关的防护,需要提供创新的安全技术为虚拟环境提供全面的保护。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角度看.整个超融合平台必须遵循等级保护2.0二级标准,需要对业务虚拟机从虚拟化底层进行防病毒、深度防御,从而保证虚拟机的安全:4)数据安全需求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堀成为学校正将运作的核心。对于学校来讲,数据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钺,信息化的时代分晓对应用和数据信息的依赖日益强烈,使得突发性灾市如火灾、洪水、地震或者恐怖事件对整个应用和数据会造成重大影响。经不完全统计.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因素:地震、火灾、雷电、洪水、咫风、工业事故等;(2)人为因素:黑客攻击、病毒、经意破坏、缺乏经验造成的误操作、压力和恐慌造成的误删除等;(3)硬件故障: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老化、服务器宕机、电源故障等;(4)软件故障:数据库设计缺陷、应用软件故障、操作系统故障:(5)箕它故障;网络连接问题、网络卡和驱动程序故障等。当发生上述故障时,倘若没有采取合理的、有效的备份及容灾手段,其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如何保证在灾碓发生时,保证数据不丢失,保证系统服务尽快恢复运行成为重中之重.近几年勒索病毒爆发猖新,造成大量数据丢失,对相关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我校相关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比较薄弱,因此必须加强数据安全保藻措施。第3章总体建设依据3.1建设原则本次项目在规划和设计时,在满足我校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重点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开放性、高可用性、高性能、可扩展性、可管理性,且考虑保护原有投资,节的成本。项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可靠枪:XX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统可靠运转是学校运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设备本身的稳定性和抗故僮能力。对于重点设备必须采用双备份,消除单点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安全性:XX职业技术学院业务信息系统,保存有大量重要教学,管理数据。因此,信息安全机制必然完善。既保证各层面我校能获得有效的信息和服务,又保障后台业务系院的安全运行。系烧应保证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发生时业务正常运转。应考虑到系统数据量大,很难恢发或恢复时间长,应用接近7X24不同断可用性要求,建立高效.可靠灾难恢复系统,并支持远程异地备份和分散备份。适用性:适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硬件的配置必须适当考虑适应未来业务应用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系统未来的升级和扩展;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资源浪费,将资金集中在真正影响性能的主要方面。方可用性:保护业务持较性的重要手段就是提高业务支撑平台的高可用性。要求关键设备具备冗余容错能力,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快速恢复,能够在线维护和扩充,同时具有防突发灾难的能力,高可用性系统必须能够辉决各种导致系统失效的意外情况,保护业务应用在7X24小时的时间内不间歇运行。要求关键设备可用性应达到99.999%,其它业务核心系铳应达到99.98%以上的可用性.商性能:系统性能反映到系统中主要是数据存取完成的快慢和数据传输的速度,因此系统性能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性能优势不但要满足我校当前的数据存储需要,而且可以适应系琉在未来随着我校业务量的拓展所带来的对性能要求的酒长。可犷晨性: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扩充及各系统数据不断的存储,存储容量可能需要后期扩容,存储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并做到扩容的平滑性。可管理性,要求系琉具备良好的管理界面和管理方式,能蚣灵活管理调纪存储资源,使整个系统能够高效灵活地运行。3. 2总体建设任务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智憩校园是指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学与教的效果为目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术,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型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能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智憩校园=1个数据中心+智慧校园基础设施+人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智慧性资源。八类智慧校国应用系统分别是:学生成长类智慧应用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类昔您应用系统、科学研究类智M应用系统、教育管理类智慧应用系统、安全监控类智慧应用系统、后勤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社会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综合评价美皆慧应用系铳.本次项目满足学校智慧化校园、业务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当前所需的云计算资源蓊求,并可在未来实现无缝的扩展;本次构建一套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以及数据安全平台,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简化管理.实现资源的统一分配,降低了运维成本、保证业务的连犊性和数据的安全性。3.3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3. 3.1系统总体结构现有效售中心云平台:主要包含教务云、图书云:基于虚拟化技术构建的FC-SAN袈构,本次不在本项目讨论范围内;新建总融合业务文邦平台,主要满足智慧校园系统、学工系统等业务使用需求:果用虚拟化技术、存储虚拟化技术构建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JIt合平台的安全性,主要配套新建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使用,通过虚拟化云安全软件对新建爱融合业务支撑平台的虚拟机从虚拟化底层进行防病毒和深度防护作业:数据安全平台:主要配套新拢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使用:通过数据备份技术时新建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的虚拟机、各类数据库进行统一定时备份;同时将备份数据的副本传揄到容灾中心,并构建学校灾各管理体系。逻辑结构超融合逻辑架构就是在计算节点上运行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和存储虚拟化软件,将所有的计算节点通过网络聚合成一个统一的虚拟计算和虚拟存储资源池,以资源池的形式提供数据中心所需的IT基础设施。广义上来说.除了计算和存储虚拟化之外,超融合基础架构还可以整合网络虚拟化、安全虚拟化以及上层业务应用服务。»舄夕日iiiiitpMsor*S(三SW1.t)P6Mscr>SowrSAN坨PeMSa*SeverSANHf1.JGfVSOCServerSAM18爨ti>sSS噩00BS舵SS噩三ISSDrt)DSSOHDOSSDHDOSSOMagUj1.j裾限!fJ54Tyr/-r3'uMUMi岬耨呻州I超融合逻耕架构的软硬件如上图所示。年个标准X86架构的计算节点上都部署了虚拟化软件与分布式存储软件,计算节点上的本地或书通过存储网络聚合成一个分布式存储春源池,以虚拟抽象层的形式向上层虚拟机提供存储基础架构服务,超融合若砒架构统一管理平台则提供物理资源与虚拟资源的集中配置与监控管理服务,实现仃基础架构的快速部署和特简运维.3.4技术路线3.4.1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可以说是超融合架构的灵瑰,虚拟化技术指用一个软件层(Hypcrvisor)介于应用和慢件及OS之间。虚拟化技术可以使得一套服务器系统跑多个虚拟机并运行多个应用,而应用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数据和存储隔离保证安全。虚拟化技术的主要优点:提高服务器利用率,降低硬件闲置浪费:应用软件简化硬件管理难度;实现应用隔离,提高安全性并进一步降低管理滕度。3.4.1.1 功能概述云竹门户服务管理股务U求管理«1务实例管出UjBSS1.|资源部若上收I1.模板I1.应用徐源11筒声I1.管时M表管Pf安全告W计¢网关资沌咒装OSS。业科产区|0技化管小平白I存储苛理11M络管理取件的产介敏1.icense虚拟面源IVMV粒源I1.网络情E面源IVMM机栗等硬件点舞Iwi1.3.4.1.2 逻辑架构基于云计算理念而生的X86服务器,虚拟化平台,从盅拟化建辑功能袈构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基础架构服务层、应用程序服务层和虚拟应用程序层。从管理运维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基础架构管理层、虚拟资源管理层和自动化服务管理层。苜先从盅拟化翅辑功能架构来看:茶碉架构原务层:基础架构服务层是整个虚拟架构的叠要支撑,主要是将物理的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虚拟化,提供1.些虚拟化的基本单元,为整个架构的虚拟化做好铺垫。应用程序原务层I应用理序服务器层是确保运行在盅拟化平台上的应闻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进行服务的.是整个虚拟化架构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这个层次的服务也相当丰富,也客要相当成熟的经验才能保证整个虚拟化的成功.应用程序的可用性主要包括:平台管理模块要能提供在线迁移功能,可以方便的时间虚拟机不停机的从一台PC服务器迁移到另外一台。平台管理要能提供高可用解决方案,如HA容错功能,确保虚拟机的可用性。下面图示了容错功能机理:虚:拟化乎台的HA实现示意经济有效的适用金所ff应用的高可用M决方案>»功能-»叔务器故障时.门动,我新A1.力电如机优势-”济力效的造川广所仃龙用的高可用-不相要独占的济川以!什-没仃小肝状(1的成本相M条性在不同的主机上同步运行相何的苴名机出现硬件故势时,所有医姒机均可实现零宕机'等数抵根火故障切换零老机'零敢堪损失无蹒复杂的金口或专用f件所为应用程序和懵作系统通用的他一机制N1.OHBA卡的Teaming也是服务器虚拟化的最基本需求,就是通过多网卡和多HBA卡,保证网络和存储访问的冗余性,一旦任何网卡或者HBA卡故障,都不会引起虚拟机的服务中断;3.4.2 分布式存储技术分布式存储是全新的软件定义的存储层.可以扩展虚拟化管理程序以将计算和直连存储池化。通过速立服务器直连硬盘和固态硬盘(HDD和SSD)集群.分布式存储技术可创建专门针对虚拟机设计和优化的分布式共享数据存储。分布式存储技术内置在虚拟化内核中并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利用SSD提供高性能读/写媛存,利用HDD确保经济高效的数据持久性。该技术基于高度可用的体系结构并且无单点故障。它可以应对磁盘、服务器和网络级别的故障并且不丢失数据,因为它内置了冗余机制,可以为磁盘和主机上的数据透明地存储多个副本。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了基于黄路的存储管理方法。可以通过将简单策略与各个虚拟机或虚拟磁盘关联起来指定存储属性,如容量、性能和可用性。存储可以根据指定的策略立即完成资源调配和自动配置。无枪位于集群中的什么物理位置.虚拟机都会维持自己的独特谯略。工作负载条件变化时,分布式存储技术会动杰地自行调整并实现负我平衡,以遵守每个虚拟机的策珞。计算层DCS各目录服务器分布式存传技术方案基础架构:一个分布式存储技术群集最初由3到32个X86服务器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必须至少有一个全新的SSD和一个全新的SAS微盘驱动器。这些计算节点并不会专用于分布式存储技术:它们也会为各种正常的虚拟化工作负载提供支持。分布式存储技术会在创建群集时“开启”:这样,新的存储资源就会像计算春源一样透明地添加到池中。运行分布式存储技术的每个服务器节点最多支持5个磁盘组。每个微盘组有17个HDD球盘,但必须有一个的SSD.这些磁盘可以是内部磁盘.也可以是通过JBOD进行认证的外的俄盘。之所以有我盘组的概念是因为,允许主机内多个SSD参与读写媛存的工作,并把故障域缩小到一定范围内。SSD充当分布式读写缓存,并不用于永久保存数相。每个磁盘缎只支持1.个SDD:70%的SSD容量用于缓存读取,其余30%用于写入。可以在取消向磁盘智存之前,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点之间镜像缓存写入来对该馒存写入进行保护。也可以使用多节点镜像来防止发生磁盘故障和节点故障。分布式存储技术可在所有节点之间提供一个集中的数据存储,供虚拟机使用。可以在同一个分布式存储技术数据存储实施多种策略(冗余、性能).无需预先创建常用的存储池。分布式存储技术可对所穿的黄珞进行监控,并且只要有足够的资源,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我调整:条带化数据对象、使用更多SSD媛存等。3.4. 3虚拟化云安全技术针对虚拟环境提供全新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案虚拟化云安全技术,通过病毒防护、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入侵防护、虚拟补丁、主机完整性监控、日志审计等功能实现虚拟主机和虚拟系统的全面防护,并满足信息系统合规性审计要求。病弄防护防护:传统的病毒针防护解决方案都是通过安蓑Agcnt代理程序到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中,在整合服务器虚拟化后,要实现针财病毒的实时防护,同样等要在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中安装防病毒Agcnt程序,但是服务器虚拟化的目的是整合资源,最大化的发挥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而传统的防病存技术需要在每个虚拟主机中安装程序,例如:一台服务器虚拟6台主机,传统方法将Agent斋要安装6套,并且在制定扫描任务就常要消耗虚拟主机的计算费源,这种方式并没有达到节的计算资源的效果,反而增加了计算资源的消耗,并且在病存库更新是带来更多的网络资源消耗。针对虚拟化环境提供创新的方法解决防病毒程序带来的资源消耗问题,通过使用虚拟化层相关的API接口实现全面的病毒防护。由于为虚拟化环境所以将针对这个系统进行描述,具体如下:针对虚拟系统,实现底层无代理病毒防护;针时虚拟系统中通迨虚拟化网络接口接口实现针时虚拟系统和虚拟主机之间的全面防护,无需在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中安装Agent程序,即虚拟主机系统无代理方式实现实时的病毒防护,这样无需消耗分配绐虚拟主机的计算资源和更多的网络荏源消耗,战大化利用计算森源的同时提供全面病毒的实时防护。访问控制:传统技术的防火墙技术常常以硬件形式存在,用于通过访问控制和安全区域间的划分,计算资源虚拟化后导致边界模糊,很多的信息交换在虚拟系统内部就实现了,而传统防火斑在物理网络层提供访问控制,如何在虚拟系统内部实现访问控制和病毒传播种制是虚拟系统面曲的最基本安全问题。虚拟化云安全技术防火墙提供全面基于状态检测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功能,可以实现针对虚拟交换机基于网口的访问控制和虚拟系统之间的区域逻辑隔离.虚拟化云安全技术的防火场同时支持各种泛洪攻击的识别和拦截。入侵检测/防护:同时在主机和网络层面进行入侵监测和预防,是当今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虚拟化云安全技术在的虚拟化网络接口可以对虚拟交换机允许交换机或端口组运行在“混杂模式”,这时虚拟的IDS传感器能钥感知在同一虚拟段上的网络流量。盅拟化云安全技术除了提供传统IDS/IPS系统功能外,还提供虚拟环境中基于政策的(POIiCy-based)监控和分析工具,使虚拟化云安全技术更精确的流量监控、分析和访问控制,还能分析网络行为,为虚拟网络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虚拟化云安全技术同时虚拟系统中占用更少的资源,避免过度消耗宿主机的硬件能力。虚拟补丁防护:虚拟化云安全技术通过虚拟补丁技术完全可以解决由于补丁导致的问诞,通过在虚拟系统的接口对虚拟主机系统进行评估,并可以自动对每个虚拟主机提供全面的漏洞修补功能,在操作系统在没有安袋补丁程序之前.提供针对漏洞攻击的拦敌。虚拟化云安全技术的虚拟补丁功能既不需要停机安装,也不需要进行广泛的应用程序测试。虽然此集成包可以为IT人员节省大量时间。完整性审计t虚拟化云安全技术产品针对系统支持依据基线的文件、目录、注册表等关键文件监控和审计功能,当这些关键位置为恶意篡改或感染病毒时,可以提供为管理员提供告警和记录功能,从而提供系统的安全性.日志审计和报表功能:盅拟化云安全技术提供全面的系统日志和详尽的报告功能,除了记录自身的各功能日志外,还可以将虚拟主机操作系统日志结合虚拟化云安全技术自身日志进行统一的统计和分析,日志系统还可以生成符合国际相关安全规范的报表

    注意事项

    本文(某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