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测试题.docx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右图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发动内战采取的策略是()A.宣传和平建国B.专制、内战C.假和平、真内战D.国共共商国家大事2 .孙子兵法谋略篇中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以下哪做城市的解放表达了上述策略()AAaRdksPC汁ERD*海3.在历史课本赢晚会上,同学曲表演西安而平解决、重庆谈判两个节目中,你会看到哪一人物都曾出场()A毛洋不B冏省*C刘少有D邓小平4 .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了“关门打狗”的战术.请问其中的“门”是指()A.沈阳B.长春C,锦州D.大连5 .请阅读这首表达国共两党关系的歌谣除军阀,兄弟反手为统一;恨专制,共对敌;和平.陪都谈判及大义;庆解放.定大计。这首歌谣中划线局部提及的重大史实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武装对抗在八一;抗外传,捐弃前嫌南京城头悬加旗;盼统一,伟人设想()C.国民政府迁往重庆D.重庆谈判6 .国民党撕下和平的面具,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发动了全面内战.你知道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吗?()A.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C.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I).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7 .先后参加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是()A.华北解放军B.东北解放军C.中原解放军解放军D.华东8 .右图反映的是以下哪一军事行动()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9 .某同学讲述人民解放军的故事,符合主题的有()A.百团大战B.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0 .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毛泽东着称费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小痛苦树立了典范”.傅作义作出的奉献是和平解放()A.锦州B.沈阳C.北平D.南京11.1948年底,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关系?()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12.为使课堂内容生动丰富,老师要求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每个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互相推荐影视作品。学习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后,他们推荐的以下四部作品,有错误的选项是()A.重庆谈判B.大决战C.渡江侦察记D.西安事变13 .按人民军队创立和开展过程排列以下各支军队的顺序I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14 .在右图所示战役中,刘伯承号召大家:“面前即使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打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n这次战役是()A.转战陕北B.孟良皆战役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15 .“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必胜信心,说这话的中共领导人是()A.周恩来B.毛泽东C.林彪D.刘伯承16 .刘伯承和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正确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a.(D®b.c.d.dxS)17 .1947年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后,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个战场作战的领导人是().毛泽东、周恩来B.周恩来、朱德C.刘伯承、邓小平D.毛泽东、朱德18.2008年3月,光明日报登出过一篇徐州赋上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六十年无战事,此非和平之城欤!”请问:6()年前,以这座城市为中心进行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台儿庄战役19. “天明五点钟,太旭从东升,小妹来放哨,童交行路人.部队做发动,全军来参战,放下锅金碗,拿起手和拜J这首民谣反映了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情况?()A.人民群众积极支持解放军B.人民群众不愿从事农业生产C.解放军强迫人民群众参战D.人民群众觉得战争好过和平。20. 丁强同学在学校举办纪念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其中在一个小栏目里展出了三张图片,分别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向锦州发起进攻、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如果给这个小栏目定一个小标题,最适宜的是()A.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B.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C.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D.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材料题(10分)*者一,万«名募,俱JtM冷,界东R*牛局面/金实现,奉瓜标的曾,集向41.,Jft今得金,*错九*j1.4S格都,*向直破,*吴次针,*,<Kit,春一<<f*e«>%J1.nY君二:人AA5J1.*今J1.,*育*不也士什,供,利,成豪国Aj检阶4口,名蚌*请答复:1 .材料一是谁发给毛泽东的邀请函?他邀请毛泽东“共同商谈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4分)2 .材料二中的“渝”、“陪都”都指的是什么地方?(4分)3 .材料二说明党中央领导人对这份邀请函采取什么态度?(2分)22.(10分)填空题:阅读毛泽东同志写于1949年4月的一首七律并答复: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单师过大江.虎踞龙叁今胜昔,天楣地覆慨而愫。宜将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王.夭假设有情夭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这首七律提到“需王”指的是(2分)下达渡江作战命令的中国共产党的两位领袖分别是谁?、(4分)(3)有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是从南京开始,也是从南京结束的,请列举发生在南京的这两件事.(4分)23、阅读以下材料(16分)阅读以下材料后答复以下问题。民工543万人担职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76.7万头船只8600只笔根9.61乙斤挑子20.6万副讨君工.按JT"Jet+夫平爽上人才J1.W劭决d*,双,一户千,A小面林Ht不部八年全W。第零*f1.js痕俊*A承才曲,他匕柔迎才数人“火力”,第一个A*84保霞91.tM<<0t鼻,观6"*仇第一-集人栽I1.«中历更,昂伍上鲁*二十上累累更(1)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战役是。(2分)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主要歼敌地点有(填两个即可)(4分)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是(4分)(2)结合材料二,联系自己所学知识,分析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3分)(3)“渡江第一船”精神一直鼓励着芜湖人。请你根据材料三归纳出'渡江第一船”的精神.(3分)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图一指的是哪一“战略部署”?完成这一战略部署的领导人是谁?图二:解放军渡江作战(2)图二再现了哪一重要战役?下达这一进军命令的领导人是谁?(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大战略部署的在目标和作用方面有何不同?(6分)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1.C2.B3.B4.C5.D6.A7.B8.A9.C10. C11. B12.D13.C14.C15.B16.C17.A18.B19.A20.D21 .材料分析:(1)蒋介石。真实目的: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2)重庆(3)采取积极态度,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谈判。22 .填空题:(1)项羽。(2)毛泽东、朱德(3)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23、11)辽沈战役。碾庄,双堆集,陈官庄。国民党军队主力根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雄厚的兵源;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前方;人民群众大力支前,(3)例如1: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例如2: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24、(1)挺进大别山,刘伯承、邓小平。(2)渡江战役,毛泽东、朱德。(3)挺进大别山的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作用是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渡江战役的目标是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作用是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