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
备课笔记(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六店小学年级:301班授课教师:张根生科目:科学2016年8月制六店小学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301班科学教学方案一、指导思想I面向全体学生,表达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放科学课程,进步改良评价鼓励机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枕材分析:本册教材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海水”、“它们是什么做的”、“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生成。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从“理”和“行”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认识活动的根底上认识科学.在实践活动的根底上经历科学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在理性上知道什么是科学,在感性上感悟科学.本中元第一局部侧重于理,第二局部侧电于行.第一局部从理性上引导学生懂得科学的外延,打破科学的神秘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觉到科学其实并不遥远,科学就在他们身边,.要让学生在接触这门濯之初就能初步感知科学是什么,了解科学研究的根本过程,为后续整套教材的学习打卜根底,起始一个科学探究的良好发端.第二局部指导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的外延,从提出问跑、作出痢想、动手疾践到得出结论,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也旎做科学”.£我眼里的生命世界为单元按总分总的思路,先从总体上引导学生建立生物的概念.然后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特点,最后再对生物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加以理解,本单元涉及到的科学概念以层级形式分布在各课中,生物根本特征的认识是-级概念,只停用在学生能终接受和理解的儿个方面.二皴概念主要是认识具体动物.本单元还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培养.主要是观察、交流等根底过程技能的培养.通过谱古、文字、图口描述观察结果等方法.指导学生忽样观察、怎样通过观察获得证仪.促进学生根底过程技能的形成和开展.在活动中感受生命世界的半向多彩,培养其热爱生命的情感。在最后局部中,还渗透了中科院若名科学家张光鹿研究员创立的科学教Ff理论一一相似理论,就是在两个相差跳远的裂物间我相同,在两个极其相近的小物间找不同;通过找不同、找相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思维能力.生命之源水单元选择水的话题.作为研究地球与宇宙版块中“地球物质之二一水”的切入点,站在生命的高度,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水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立正体会到水是生命之淞,应该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本维元由四局部构成:生命离不开水、视察水、神奇的水和地段上的水.本单元内容与以往“水”内容相比,不再以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追求科学知识体系的严密性能够、完整性、能辑性,而是突出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探究过程中的体脸,引导学生从多角收看待水,将有关水的学习置于广阚的背兔下时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教育所带来的魅力.要从生命的角度认识水.它们是什么做的?单元是关于材料的性质、用途,以及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即等方面的内杵.本单元首先将级研究主题立为首课,通过观察教室内各种物品的材料,使学生意识到物品是由不同材料成的,按来源可将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种,接下来的四个次级主题分别构成并列平行的四课,分别选了常见的纸、纺织材料,金属和塑料,止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常见材料的特点。本单元从胞材存很适合对学生进行STS教育在£纸的研究中,液透保护纸的原材料-木材资源的教育:在纺织材料9中让学生对未来的服笠进行大胆设计:在金属一课中,让学生综合考虑材料的多种性能,进行有关物品的饿选材设计;在£果科课中,让学生思考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问遨单元从为科学探究做好起点工作的立场出发,安排了两个研究主题,即学习怎样多提科学同Sg和学习怎样提好的、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依主题分课,即切成呈递进关系的两课:尽可能多地提出网跑,选择旎够研究的问跑.教师可能招面对学生“海提”的局面.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提有价值的科学问的三、学生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本班的小朋友,纪律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养成。各班男女比例都是男生多于女生。男牛.对科学的学习兴迪,课堂反响都明显高于、优于女生.2、已有知识、经脸:参差不齐,局部学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枳累,平时注意时各类小物的观察,表现出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局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但课外书阅读贫乏.无法建立起必要的学习联系:局部学生对大自然、对科学闲然,无法适应.3、几款心理分析:大同部学生,表现出对科学学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科学学习演大内胭力和学习动力。四、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系列活动,热爰科学,尊Hi科学家,欢看科技书埼和影觇作品,感受和体脸科学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2、知道收集证据UJ以有观察、实粉等多种方法。能说出周国常见植物、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珍爱动植物的生命.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3、能清断表述自己的问遨.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学俄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知道在探究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迸行比拟、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懂得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开展的,5,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何时.能从问遨中筛选出自己能垓研究的问遨.五、教学或点:教学重点:对科学、对周胭世界的好奇心,喜改用学刎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遨.教学玳点: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鹿中筛选出自己能铭研究的问即,能终想出一定的方法研究同S1.六、教学指*,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科学理论的学习.Wi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和教法学法.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气氛。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IS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枳极性和兴趣,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5金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物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咫,解决何区,得到收获-4、注柬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伶留在深空教学内要将学生指出教史,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七、主JWk学活动类Sh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科学小制作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种植饲养科学游戏八、主要导学方法,参观访问科学欣货探究法演示法谈话法实验法九、教学进度: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暗示法教学进度表周次起讫时间教学内容课时有关教学活动各注8.248.27制定方案发动学生入学30、31日学生报到18.289.3第一单元我们每是科学家19月1日正式上课29.49.10第一单元我们每是科学家1139.119.17第二单元我里的生命世界11.中秋节放假1天49.189.24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159.2510.1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2610.210.8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2国庆节放假3天710.910.15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n11810.1610.22第二单元我里的生命世界机动2910.2310.29第三单元生命之海水111010.3011.5第三单元生命之水11期中考诚教学进度表同次起讫时冏级学内容时有关就学活动备注1111.611.12第三单元生命之M水机动111211.1311.19第三单元生命之毒一水21311.2011.26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机动111411.2712.3第四单元它的是什么做的机动111512.412.10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机动111612.1112.17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机动1.11712.1812.24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机动111812.2512.31第五单元提出向JB机动11191.1.1.7第五单元提出问题机动11元旦放假1天201.81.14整理教材知飒网络水平测成期末考试211.151.211月21日寒假开始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1科学是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2、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方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知识与技能:1、知道科学是什么。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K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2、想知道,爱提问。教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保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了解科学是什么。(1)、讨论“什么是科学?”让学生根据己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邪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卜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考纳和牛痘的故事。(1)、老册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局部,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r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r些什么事情?(4)、根据学生答发,板书:提出问题一一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一一试验成功了。、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史述故事。(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理解科学是什么。(I)、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答且,假设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筒单介绍)三、全课总结: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拈)教后反思:1.2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H标:知识与技能: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创造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探究纸鹦瓶“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方法解决问题。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会站立的纸鹦糖导入: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甥鹉。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牌带来了只抵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1二)、探究活动:活动一、制作纸甥鹉,探究其中的奥秘。1、教册介绍做纸荆鹉的材料。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4、引导学生思考:鹦树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鹏鹉站在纸环上不掠下来?)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方法。(提示:把想到的方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7、教和做整个活动的总结.活动二:想方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1、提问:除了让纸劭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方: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2、学生分组活动.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1)、提问:刚刚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学生交流、汇报。(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1三)、总结拓展,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比方: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稳固课中的学习发现。(四)、布宜任务:1、下节课把制作好的玩具带到班上来,交流大家制作的方法。教后反思: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知道生物体的根本特征和根本需求。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困的世界。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楮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珍贵的,要珍爱生命0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校园内)。2、观察记录纸。3、调查用的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4、课前准备好有关平安方面的考前须知。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一、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方案,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1)有组织的带着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四、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规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五、后续研究。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第二课时导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中观察了生物,同学们主要对大树进行了观察,大树的树干上、树枝上、树叶上、树根下,各个地方都有生物,我们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一、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拟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二、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方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教如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三、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出示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保树。教如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四、作业: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第三课时导课:问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大树和讨论,大家对石大树这种植物已经j'解得较为透彻r。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在校园内的观察中,还看到了哪些生物?一、学生汇报说一说你的记录纸上的内容,是如何获得的?你还在哪些地方发现了什么生物?在操场上发现了吉蛙、蜻蜓、卷叶虫、蝴蝶、妈蚱等小动物.还在操场上发现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大家有没有把它画下来呢?二、讨论我们观察到了这么多的动物和植物,大家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呢?生物名称发现地点音蛙、蚂蚱校园围墙边它们能长大。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它们都需要养料。它们都对剌激有反响“生物体有生命特征和生命需求两类,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它们。记卜.大家的理由,把最重要的内容勾出来。三、小知识生物: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四大类。所有的生物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通过吸取营养物质,个体会由小变大,显示生物体的生长特征。生物体都能生殖和发育,都有应激性,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有新陈代谢的作用等,这些特征都是生物所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也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叫、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吗?说一说,书上的几幅图的几种东西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没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山涧中的流水;机器人: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草原: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鲜花。教后反思:2.2校园里的植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拟,掌握比照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学准备: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2、观察记录纸。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从整体认识植物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师生交流.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耍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出示表格,讲解要求.我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特点(可以写也可以画)高矮挎队(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4、汇报交流。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二、从局部认识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拟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卜.来。5、师生观察后交流。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三、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教后反思:2.3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动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拟,掌握比照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2、意识到动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学准备:1、教师提供两种动物,供学生观察。2、观察记录纸“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探究活动1、观察蜗牛。(1)淡话:我们先来观察蜗牛(出示蜗牛).(2)提问:在观察时应该主义什么?师生讨论后总结出:A不要发出大的响动,以免它受到惊吓:B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以免它受到伤害:C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会发现更多的特性(怎样出壳、怎样爬行):D观察时要把观察到的记下来或画下来。画的时候不光要画它的外形,还要标清它身体的各个局部,一定要画的“像“,不要进行艺术加工。(3)学生观察、记录、展示、交流。(4)研究蜗牛的食性.(5)研亢蜗牛对刺激物的反响.2、观察蚂蚁、观察鱼。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蚂蚁或鱼。三、概括小动物的共同特征1、谈话:我们仔细观察了蜗牛、蛆蚊和鱼,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拟?3、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叫、给常见的动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21页,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还认识哪些动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3、学生活动。4、学生汇报,交流分类依据。五、总结补充讲解英国动物学家珍?古德博士的故事。通过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出,要像科学家一样继续探索生.命世界的奥秘。教后反思:2.4植物动物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与比拟,找出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人与黑狎狎的比拟了解人与动物的血缘关系。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仃去观察、去比拟,掌握比照的方法。楮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比拟人与动植物的相同与不同,将人融入自然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可供观察的动植物图片。2、观察记录纸。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和比拟,认识到r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都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与相同。(板书课题)一、动物和植物的观察与比拟1、出兔子和多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多。再找找他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兔子萝卜把你比拟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2、再找找其它的动植物进行比拟。青蛙莲花二、讨论并汇报。1、兔子和萝卜有哪些不同之处?兔子:能运动、要吃青菜和萝卜、全身长毛、耳朵特别长、萝卜:不能运动、生长需要土壤、有根和叶子两局部组成、叶子是绿色的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哪些?它们都能长大,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都需要养份人人与黑猩猩的比拟四人小组间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把小组的意见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漂亮。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之处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吃东西人会制造东西生孩子人会说话都可以走路黑猩猩会爬树学生讨论,充分表达各小组意见,班级集体交流后,把记录纸上要求的内容填完整。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比拟了动物和植物之间如兔子和萝卜的不同和相同,虽然兔子是吃萝卜的,但兔子和萝卜间还是有许多地方是相同的,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另外我们还比拟了动物和人的区别,发现我们人类和动物样,也是有生命的物体,也福要水分和空气以及食物才能长大。那么,植物、动物和人之间仃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二、观察并记录观察教材第22页中的两幅图,说一说,动物、植物和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之处有: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有:把讨论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三、小结动物、植物和人的众多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个组成局部,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珍惜植物,把自己也看作大自然的一份子.生命的世界包含J'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动物和做生物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四、拓展根据教材第22页的插图,各种各样的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幅圈图来表示。谙你用同样的方法把有生命的物体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教后反思: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3.1生命离不开水教学H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水的作用,了解常见物体的含水量。过程与方法:提出问寇,列举事例,实验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水资源状况,珍惜水资源。教学准备:配套光栩:、西红柿、其他蔬菜和水果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课:同学们,在上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认识了我们眼中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多种多样,丰宫多彩,但所有的生命都必须有一样东西做保障,那就是一一水,水是生命之源。这个雎元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命之源一一水。(板书课题)、写首赞美水的小诗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学生.写完后,让写得优美的同学上台朗读,激发学生热情。二、了解水的作用通过刚刚同学们所描写的优美的小诗,我想同学们了解了水在许多方面的作用,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人说10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人要喝水,不喝水就会渴死:洗腌、洗手、洗澡,讲究卫生少不了水:浇花、种庄稼都需要水:(根据学生列举的事例,小结归纳出水的作用一一有生命的世界都离不开水)三、探究常见物体的含水量1、动动手。想多种方法,把西红柿里面的水挤出来,看看它含有多少水。可以怎样做?2、也可以选择其他含水分较多的疏菜或水果来做实验。3、小组讨论:怎样比拟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四、活动1、给下面的扇形图涂颜色(用淡蓝色表示水所占的面积)人体65与是水;B鸡蛋76%是水:C鱼85%是水:D蔬菜90%是水。2、试验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实验方法:将小草植入一个玻璃瓶子中,在瓶内倒入100亳升的水,再在水上滴一层水以防止水分蒸发,然后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把观察结果写在记录纸上。五、小结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仔若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教后反思:3.2观察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拟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2、体会人体感窗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窗观察水要有厥序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平安意识。教学准备:分组观察:旷泉水,牛奶,池域水、有色饮料等(粘的液体),透明玻璃、毛玻璃。分辨演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矿泉水。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没有水会怎样?如果没有水我们能活多久?关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吗?你想怎样来研究水的秘密?板书各种感寸的名称。引入课题板书:观察水。二、用感官观察水有这么多的方法,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现在,清两个同学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记在同一张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学生实验,师巡视,汇报观察结果.师选择性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等相关的学生用语。三、再用感官,应用比拟的方法观察水。同学们运用G、舌、眼瞄、耳朵、手发现了很多水的一些秘密,你想发现更多的水的秘密吗?出示牛奶,有色饮料等,它们与水样吗?只要比比就能发现水的更多秘密,想想,说一说,你准符怎样比?请大家拿出牛奶、有色饮料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拟,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出示跛璃、毛玻璃等,它们与水样吗?想想,说说,你准备怎样比?(透明)请大家集出玻璃、毛玻璃等,比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拟,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总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通过比拟,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水知识。再比一次,同样是水,M泉水和池塘的水仃什么不I司?(认识周围的水环境,J'解水污染的一些情况。)四、区分常见液体中的水今天我们研究了水,现在能把水找出来吗?大家试试看。出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学生上讲台找找,说说理由。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闻或尝?五、拓展实验探究水滴大小与流动快慢的关系。分别将1滴、2滴、3滴、4滴、5滴水滴在塑料盘的同“起胞线”上,慢慢倾斜塑料盘到一定角度,看看哪种水滴跑得快?观察实验并思考:为什么要等到滴完再掀动塑料盘?为什么要滴在同一“起抱线”上?五、总结。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我们用到了哪些自身上的器官?怎样研究水的?人身上的器官真奇妙,我们应保护自己的身体.教后反思:3.3神奇的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外表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过程与方法:2、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3、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效劳。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根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S神奇的水屋一、会“爬”的水。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1)剪一条薄纸巾,把卜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开花的花茎,半插在红色水中,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什么?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二、会“团结”的水。师:我们是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起学习,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公不会团结呢?(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想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臼动手做一做,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泉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r,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师小结:水具有使其外表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外表张力。你见过生活中水的外表张力现彖吗?请你来给同学们说说。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水的神奇,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知道了水可以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此外水还有外表张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导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神奇的水的两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水会自己向上爬,水还会象人一样团结在一起,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水的神奇。、会喷射的水。实验:用钉子在瓶上从上向下把3个一样大小的孔,观察水流有什么不同?出示图片:清洁工人用巨大的水龙头来冲洗海岸。通过实验和图片观察,你发现了水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加压后,水可以从孔眼中喷射出来。二、会“托举”的水.实验:丢一个玻璃杯装半杯水,然后不断往里面丢东西,看看水可以托举起哪些东西,而又有什么东西水托不动,沉下去了?出示图片:万吨巨轮在水面上。为什么轮船和装载的货物那么重,大海里的水也可以托得动它?小结:水有浮力。物体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武力,那么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小于自身的重力,那么就会沉卜.去。你知道水还仃其他什么本领吗?三、水溶解物质的性历探究动动手:把方糖放入水中,观察方糖的变化。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试验:仔细观察高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讨论: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四、作业:把你的研尢井总结出的水的特点写在活动记录上。教后反思:3.4地球上的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F1.标: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过程与方法: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体蛤缺水的痛苦和节水的好处.养成节冰的行为习惯.教学准备:1、教材配套录相资料、各种美丽水体的图片:烧杯、小勺、滴管。2、学生查找水的分布资料,调查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软,收集节水的有关措施。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水的神奇功能,它会向上爬、会团结、会喷射、会托举,还可以溶解许多物质,水对我们人类真是太重要了。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在哪里呢?我们厦门市是个海岛,四面都是大海,我们的水资源真的是多到用不完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地球上的水。一、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1)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你翻开世界地图或面对地球仪时,呈现在眼前的大局部面枳是什么颜色?你知道,那是什么吗?那就是地球外表数量最多的水。它覆盖了地球的大局部外表前面儿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在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实,水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有重要作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2)教师出示多幅美丽水景的图片,先向学生:你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到这些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再请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美丽水珏的事情告诉大家。(3)教师小结:这些美景都是地球上的江河湖海的水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奇观,把大自然打扮得徇丽多姿,给我们生活带来欢乐,给当地旅游业的开展带来效益“二、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1)教师讲授:尽管地球外表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局部是海水,宾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讲解教材P34页的比拟)(2)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们参照教材笫34页上图,用杯子、小勺、滴管分别取出“地球上的水”、“淡水”、“可开发利用的淡水”。学生分组活动。(4)学生汇报动手做后的感受。三、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1)学生根据生活经哙,充分发表意见.(2)教师介绍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事例。(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以上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