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用LED无粉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ocx
CECSCECSXXX-202X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用1.ED无粉照明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1.specificationfor1.EDphosphor-free1.ightingforc1.assrooms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1.sandkindergartens(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愦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毒利连PJ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出版社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用1.ED无粉照明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1.specificationfor1.EDphosphor-free1.ightingforc1.assrooms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1.sandkindergartensTCECS*«»-20XX主编单位:南昌实验室、建环科能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总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XXXX出版社2024北京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3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O235O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调杳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分8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灯具及其附件与控制设备、照明设计、安装与调试、珀收、运行与维护等。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由南昌实验室、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择,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给南昌实验室(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高新开发区艾溪湖北路679号,邮政编码:330W6,邮箱:xxh1.967或1252897267),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54灯具及其附件与控制设备64 .1一般规定65 .2灯具安全要求76 1.3灯具电气要求72. 4灯具光度、色度要求84. 5灯具附件要求91.6控制设备要求95照明设计105. 1一般规定IO5.1 设计原则IO5.2 照明数fi1.与质ISIO5.3 配电及控制要求126安装与调成1.16.1 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6.2 调试157丁收传谀!未定义书签.8运行与维妒19附录R现场测试方法20用词说明24引用标准名录25Contents1 Genera1.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quirements54 I.ampaccessoriesandcontro1.equipment64.1 CommonIndex64.2 Safe1.yrequirementsforIuniinaire74.3 E1.ectrica1.requirementsfor1.uminaire74.4 Photomc1.niandchromaticityrequirementsfor1.uminaire84.5 Accessoriesfor1.uminaire94.6 COnUaO1.deviceperformance,equirenents95 1.ightingdesignIO5.1 CommonIndexIO5.2 Designprincip1.esIO5.3 1.ightingQuantityandQua1.ityIO5.4 Rcquircnen(sofDistributionsystemandcontro1.system126 Insta1.1.ationandcommissioning146.1 Insta1.1.ation146.2 commissioning157 Acceptance168 OPCra【ionandmaimcnancc19AppendixAOnsitetestingmethods20Exp1.anationofWording241.istofQuotedStandards251总则1.0.1为贯御国家各项近视防控政策,规范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用1.ED无粉照明应用,改善和提高教室照明痂员,保证学生的视力健康,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本标准包括术语、基木规定、灯具及其处件与控制设需,照明设计、安装与圜试、盼收、运行与维护等章节条目.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招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军用U:D无粉照明工程技术规范加以合理统.使之规范化,以利F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1.ED无税照明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交流.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改造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1.0.3教室照明的设计、检测、安装及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1.ED光源1.ED1.ightsource基于1.ED技术的电光源。2.0.21.ED无粉照明phosphor-free1.ED1.ighting照明光源及其装电均不含荧光粉的1.ED照明技术。2.0.31.ED½光源phosphor-free1.ED1.ightsource不使用荧光粉的1.ED光源。2.0.41.ED无粉灯具phosphor-free1.EDIuBiinaire照明光源及其装置均不含荧光粉的1.ED灯具。2.0.5相关色温(度)corre1.atedco1.ourteaperature当光源的色品点不在黑体矶迹上,旦光源的色品与某温度下的黑体的色品最接近时,该黑体的绝对温度为此光源的相关色温。该量的符号为小,单位为K。2.0.6色容差chroaticityto1.erances表征一批光源中各光源与光源额定色品的偏离,用颜色匹配标准偏差SDCM表示。2.0.7显色指数co1.ourrenderingindex光源显色性的度量。以被测光源卜.物体颜色和参考标准光源卜.物体颜色的相符合程度来表示。2.0.8一般显色指数genera1.co1.ourrenderingindex光源对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第18种标准颜色样品显色指数的平均值。通称显色指数,符号是兄。20.9特殊显色指数specia1.co1.ourrenderingindex光源对国际照明委员会(C1.E)选定的第915种标准颜色样品的显色指数.符号是R2.0.10光通量1.uminousf1.ux根据辂射对C1.E标准光度观察者的作用,从辐射通盘OC导出的光度量。符号为S,单位为1.m(潦明)。条文说明由于人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问的灵般度,我们不能直接用辎射功率和辐射通盘来衡景光能出.因此必须采川以人眼的对光的礴觉中为基准的基本依-光通量来衡戢。2.0.11灯具效能Iuainaireefficacy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卜.,灯具发出的总光通量与其所输入的功率之比。堆位为流明每瓦特(ImAV)42.0.12平均照度averageI1.1.uainance规定表面上各点的照度平均值。2.0.13照度均匀度(“)uniformityratioofi1.1.uminance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符号是Una2.0.14统一眩光值unifiedg1.arerating(UGR)国际照明委员会(QE)用于度量处于室内视觉环境中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对人眼引起不舒适感主观反应的心理参量。【条文说明】本条来源于CIE笫117号(1995)出版物皆室内照明的不舒适眩光。2.0.15照明功率密度1.imitingpowerdensityQJD)单位面积上般照明的安装功率(包括光源、电源、镇流罂或变压器等附属用电器件),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711).2.0.16波动深度f1.uctuationdepth光输出个周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的比,以百分比表示。2.0.17闪烁f1.icker净态环境中的静止观察者对由光亮度或光谱分布随时间波动的光刺激引起的视觉不稳定感知。2.0.18闪变指数(PU)short-termf1.ickerindicator(f1.ickerindex)短期内低频O,O5Hz-8OHz)光输出闪烁影响程度的度过。2.0.19雳i闪效应stroboscopiceffect非静态环境中的静止观察者对光亮度或光谱随时间波动的光刺激引起的运动感知变化。2.0.20频闪效应可视度(SVM)stroboscopiceffectvisibi1.ityIseasure(Visibi1.ity)光输出频率范围为8OHz2OOOHz时,短期内频闪效应影响程度的度量。2.0.21智能照明控制系统snart1.ightingcontro1.SySteB利用计匏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通过对环境信息和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处理,实施特定的控制策略,对照明系统进行整体控制和管理,以达到预期照明效果的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管理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通信网络等组成。2.0.22生理等效照度physio1.ogica1.equiva1.enti1.1.iminance在规定表面的给定位置上,与被测光源产生相同黑视蛋白辐照度时,标准照明体(D65)所对应的照度。2.0.23光通雉持寿命1.nIuainousf1.uxmaintenance1.ife1.M在额定工作条件下,1.ED灯具光通量哀减至初始俏.的70%所经历的时间。3基本规定3.0.11.ED无粉照明应与室内设计相协调,满足绿色、低碳及功能照明的要求,3.0.2照明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GB4007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R生标准GB7793的耍求“3.0.3照明质量、节能要求、检验方法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3.0.4可根据年龄及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光配方,以同时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3.0.5照明灯具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3.0.6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应根掂教室照明控制情况、天然采光情况和教室工作模式等因素综合确定。4灯具及其附件与控制设备4.1 一锻规定4.1.1 灯具及其附件与控制设备应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规定,宜使用获得其他认证的相关产品。4.1.2 灯具及其附件在正常工作时,噪声不应大于24dB(八)o4.1.3 宜采用教室照明光配方。【条文说明】通过调整多基色光淑中各发光基色在光谱中占比改变混光发光谱(颜色)满足教运照明需求,1助于淡觉舒适和近视防控的光配方.4.1.4 教室照明灯具及控制方式可按下列分类:1根据应用区域的不同,可分为一般照明用教室灯具(教室灯)和局部照明用书写板灯具(书写板灯):2根据照明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照明控制和智能照明控制。条文说明抻能照明控制宜包括应用场景控制和照度门适应模式等.应用场景的典型模式有板书(上课)模式、多媒体模式、自习蟆式和课间模式等,4.1.5 灯具能效不应低于801.mW.4.1.6 书写板灯具CO-180平面的光强分布应是对称的,C90-270平面的光强分布应是非对称的。【条文说明】书写板灯具安装出光面与书写板平行位艮要求见6.1.2,照射在书写板上需均匀,为此要求写书写板平行方向即CoT80平面的光强应对称分布,垂且方向C90-270平面的光强应非对称分布。4.1.7 灯具的1.ED模块(器件)应不可直接可见。在正常观察方向上,教室灯具出光口平面在其中垂线以上不低丁65°高度角的平均亮度应不高于1000cdm4.1.8 书写板灯具的投射角宜可调节。4.1.9 灯具的标称光通维持寿命应不低于300001.u4.1.10 灯具的波动深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GB400702021中10.5规定的要求。4.1.11 灯具的闪变指数不应大于1,且不应大于制造商的声称值:频闪效应可视度SVM值不应大于0.4»4.1.12 灯具上应有如卜清晰耐久标识:1制造商名称或商标;2产品名称、型号或规格;3额定电压/频率、额定电流、可实现的相关色温的功率因数、额定功率、光通S1.灯具发光能效及显色指数:4现行国家标准£灯具第I部分:一般要求与试的3GB7(XX).I所规定的其他标志:5国家标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标志。4.2灯具安全要求4.2.1 灯具安全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具第2-1部分:特殊要求固定式通用灯具3GB7000.201,灯具第2-2部分:特殊要求嵌入式灯具GB7000.202的要求。4.2.2 灯具光源腔防护等级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规定的IP40及以上。4.2.3 教室一般照明用灯具和教室书写板照明用灯具的视网膜蓝光危害等级应为RGO无危害危险组别.4.2.4 灯具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影响性能的缺陷,灯体内外无危及安全的尖角和毛刺,索固件连接牢固。4.2.5 灯具的有毒有害物质限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电器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26572中的要求。4.2.6 灯具应具备阻燃特性。46灯具电气要求4.3.1 在额定功率条件下,灯具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4.3.2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工作时,灯具的实测输入功率与额定辘入功率偏差不应超过±10%。4.3.3 灯具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WI6A)GB17625.1和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骏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743中的要求,并应满足国家标准一般照明用设番电磁兼容抗扰度耍求GB/T18595-2014中5.5、5.6和5.7规定的要求。4.3.4 灯具对人体的电磁辎射应符合GB/T31275的要求。4.4灯具光度、色度要求4.4.1 选用灯具的相关色温应符合以卜要求:1中小学校教室白天上课照明应采用33(X)K-5(XX)K相关色温的光源和灯具;中小学校教室晚间学习照明宜采用2700K3300K相关色温的光源和灯具;幼儿园教室照明宜采用相关色温不高于400OK的光源和灯具。灯具标称色温的色坐标中心值应符合表4.4.1的要求.表4.4.1fe标额定相关色说(K)200027003000350040005000色坐标中心伯X0.55210.45990.43690.40530.38040.3451y0.14710.41060.40410.39070.37670.35162当采用可调色温灯具时,在课间及自习模式时其色温调节范围应含有表4.4.2 色坐标中规定的部分或全部色温范围,且最高不应超过5(XX)K3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相关色温在2OOOK-5OOOK动态可调的教室照明灯具:午间休息引导照明,灯具宜采用相关色温小于22(X)K模式。4.4.3 灯具在2700K5000K色泡范围内任意特定色温的色容差应不大于3SDCMo4.4.4 在大于灯具崂值光强10%的区域内,灯具在不同方向上的色度变化Au'/应在CIE1976(“',/)图中的0.004以内。4.4.5 光源和灯具的显色指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显色指数R的初始值不应低于90;特殊显色指数R1.s的初始值不宜低于80.2普通教室使用的光源和灯具特殊显色指数R9初始值不应低于6():美术教室等特殊视觉功能教窕使用的光源和灯具特殊显色指数则初始值不应低于90。4.4.5灯具正常工作3000小时后,光通维持率应不低于96%,色品坐标相对于初始色品坐标的漂移Au'v'应在CIE1976(u,v,)图中的0.007以内,Ra不应低于额定值5个数值:灯具正常工作6000小时后,光通维持率应不低于93%,色品坐标相对丁初始色品坐标的漂移八u'v'应在CIE1976(u,v,)图中的O.007以内,R,不应低于额定值5个数值。【条文说明】4.4.14.4.5主要是对灯具光度、色度的要求进行娓定,采用相关色温2000K-5000K动态可调的教室照明灯具:午间休息引导肥明,灯具宜采用相关色温小于220OK模式,充分考虑了灯具色温对健康节律照明要求,同时对灯具光色参数进行了规定.45灯具附件要求4.5.1 灯具驱动的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的控制装置第M部分:1.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GB19510.14的要求,宜采用隔离式。4.5.2 灯具骈动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n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GB/T24825的要求,I1.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95,总谐波失真不应大于104.5.3 一般照明灯具驱动的通道数不应小于3个。【条文说明】由于照明灯具为1.ED无粉多法色照明灯具,为此灯具驱动应包含多个通道.且不少于三个通道.4.5.4 曲动可兼容温度补偿功能,实现不同环境温度下高光品侦的维持。4.6.6 为实现多基色教室照明光配方,驱动宜具备与控制设备及自适应光色校准设备进行通讯的接口。额定功率卜骚动输出的电流波动值应在±2%以内。(条文说明海动具备与控制设釜及自适应允色校正设备进行通讯的接口实现多色教室照明光配方的前槌条件。4.6控制设备要求4.6.1 1.ED控制设备应耐久使用,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1.ED模块用直潦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规范GB/T24825的要求。4.6.2 1.ED控制设备应具备调光、调色或其他智能照明控制功能,宜具备数字网络接入功能。【条文说明】本堂节主要是对控制设备费来进行规定,5照明设计5.1 一锻规定5.1.1 教室照明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6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GB40070s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更生要求GB/T36876的要求。5.1.2 教室照明设计时,应根据既有教室的布局和安装条件选择灯具及安装方式,并满足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1.3 教空照明设计时,照明灯具宜使用有利视力健康的产品。5.1.4 教室照明灯具宜兼容应急照明。5.2 设计原则5.2.1 照明设计应满足教学照明功能要求。5.2.2 照明设计应有利于中小学校、幼儿园师生视力健康。5.2.3 照明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满足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基本方针。5.3 照明数量与质量5.3.1 教空照明照度标准值应按501.x,100Ix,3001.x、500卜、750Ix分级。设计照度与照度标准值允许偏差为+205.3.2 教室照明设计的维护系数值应取0.8。5.3.3 教室的照明质量和节能要求应符合表5.3.31和表5.3.32的规定。衰5331中小学校愧fc1.R明属量和节能要求教室类型(或场所)维挣平均照度(Ix)统一眩光伯UGR显色指数相关色温T1.p照度均旬度Ud照明功率密度(W.1m2)参考平面通室普教上课/下课/自习>300<16凡沙)吊仑601580,3()OKSOooK>0.70<8.0课桌面/0.75m水平面午思100I900K2100K阅览室、实验室>30016R)0j6058033OOK5000K0.708.0阅读桌、实验桌面,0.75m水平面美术教室>500<16&90R仑80RS8033()OK5000K>0.70二135作业面/0.7Sm水平面多媒体教室>300<16/?a>90>>60s8033OOK5000K>0.70<8.00.75m水平面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500<16戊之90>608033OOK5000K>0.70<13.50.75m水平面教史书写板>500(垂食照度)a>90>60K1.仑803300K-5000K>0.80书写板面讲台区域.>300凡次RQ60R1s>8033()OK50CK)K离地面1.Im水平面注:I一表示不做要求:2指混合照明照度:3数室书写板维持平均照度为眼部垂直照度测也伊,其他场所斑:持平均照度为水平照度测量值。«53.3-2幼儿园教室膜明朋量和节能要求教室类型(或场所)维持平均照度(Ix)统一眩光值UGR显色指数相关色温-P照度均匀度Uo照明功率密度(W11)舂考平面美术教定、专用教室>500<1690/?«>80K应8033OOK400OK>0.70<13.50.5m水平面图书室>300<16Ru>90m>60R8035«)K400OK>0.70<8.0OSm水平面活动室>30016凡290,60R应803300K4000K>0.708.0地面您室、Itt眠区正常熙明>300<16K290>60K1.仑8035OOK4(X)0K>0.70<8.00.5m水平面休息1.(X)190OK21(X)K教室书写板>500<垂且照度R190R店60K8033«)K40K>0.80书写板面注:1-表示不做要求:2*指混合照明照度:3教室H写板维持平均照度为眼部垂直照度测量值,其他场所维持平均照度为水平照度测IiHft.5.3.4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室在人工照明条件下,墙面平均照度不应低于作业面或参考平面平均照度的30%,顶棚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作业面或参考平面平均照度的20%:墙而和顶棚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1。5.3.5 对于有视觉显示终端的教室,其灯具的平均亮度限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的规定。5.3.6 教室用房室内各表面的反射比宜按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要求选取。5.3.7 行律照明指标宜符合如下要求:1在白天时段,明眼部垂直面的生理等效照度不应小丁2(X)Ix(含天然光):2在晚间学习时段,明眼部垂直面的生理等效照度不应大于501.x:3教室生理等效照度的测量方法可参照附录A.5.4配电及控制要求5.4.1 教室照明的供、配电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JGJ310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的相关规定。5.4.2 按教室照明设置情况、天然采光情况和教室工作模式(如投影模式、书写板模式和显示终端模式等)宜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5.4.3 标准教室中每个照明开关所控制的灯具数量不宜多于3个,具有投影仪显示终端的教室中书写板灯具应单灯控制,智能终端控制教室除外。5.4.4 有条件的场所,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智能调光、节能统计、更换提醒、维护巡检等功能,可统一接入学校现有数字校园网络。5.4.5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学校教室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智能照明系统通用要求GB/T39021的要求;2宜通过本地或远程控制实现教室照明自动开关、场景切换、照度或色温调节、智能联动、智慧管理等功能中至少一种,目远程控制优先级应低于本地控制:3宜提供开放的通信协议及数据预留接口,与物联网管理系统或第三方平台相连:4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发生网络通讯故障时,照明设备应能进行正常工作.5.4.6 有信号屏蔽需求的教室,至少应保证基础照明正常工作。6安装与调试6.1 安装6.1.1 教室灯具安装成采用其长轴垂直于书写板面布置,书写板灯具安装应采用长轴平行于书写板面布置。6.1.2 教室灯具卜.沿距课泉面的最低悬挂高度(g)应不低于1.7m,以地面为参考平面的,最低悬挂高度应不低下2.45m,见图6.1.2.书写板灯具安装位置应不在教师站姿眼位处产生眩光影响。书写板灯具安装应符合(1=700nm-100011m.h=100*m200InIn的要求。U教室灯具:h-书写板灯具:d书写板灯具即书写板平行距惠:h书写板灯具距书写板上缘垂出距离:K教室灯具距课桌垂H距寓.S6.1.2帙室灯具和书写板灯具安装儡视图6.1.3 非嵌入式教室灯具应使用刚性吊杆安装,吊杆应与灯面垂直,不得倾斜:教室灯具横(纵)向中心轴线宜在同一直线上。6.1.4 教室灯具第横排的灯具应单独控制,其余每纵列灯具应单.独控制。书写板灯具应单独控制.6.1.5 教室应设遮光窗南以防止直接眩光,书写板区域书写面应以耐磨无光泽的材料制成以防止反射眩光。6.1.6 灯具安装时,要注意避免对其他设备的遮挡。设有吊扇的教室,灯具下方出光面应低于吊扇叶片。【条文说明】相关的设备包括喘控18像机、投影机、顶装空调等.6.2 调试6.2.1 调试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施工安装完成,并自检合格。2若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时,还宜具备下列条件:1)自带控制单元的被监控设备能正常运行:2)数字通信接口通过接口测试:3)针对项目编制的应用软件编制完成.6.2.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调试工作应包括卜列内容:1系统在线同试:2单体设备调试:3网络通信调试:4各设备功能调试:5管理功能调试。7验收7.0.1教室照明效果验收流程宜按图7.0.1确定.S7.0.1教室照明设计和舱收漉程图7.0.2现场检测项目和检测机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中小学校或幼儿园应在拟进行照明施工的教室中选取其中1间教室进行样板间施工,施工后应由省级及以上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按表7.1.1的检测指标进行样板间教室照明现场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对其它教室进行施工。全部施工完成后应按现场检测抽样原则随机抽取教室进行教室照明现场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重:新整改并再次检测,全部教室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验收。新建、扩建、改建和改造的教室照明均按照以上要求进行验收。2现场检测内容、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应按表7.0.2确定,检测指标应符合表5.3.3-1和表5.3.3-2以及条款6.1的要求。*7.0.2现场检祥内容、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检涮内容检测指标检测方法样板间与施I:后教室照明现场检测项目课桌面/实脸桌面/作业面/地面等参考水平面照度维持平均照度委托行级及以上有资质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测.现场检测方法见附录A照度均匀度书写板面照度维持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功率密度现场教室灯具实测总输入功率与教室面积之比统一眩光值教室现场统一眩光值相关色温参考水平面相关色温显色指数参考水平面银显色指数凡及特殊显色指数用和用5城光危害视网膜盔光危出危险等级节律照明指标生理等效照度教室灯具高度教室灯具卜沿距i果索面或地而垂宜距离黑板灯具高度和距离黑板灯具下沿距果板上缘1直距离,黑板灯具距擦板的水平距黑波动深度教室灯具和缘板灯具的波形颊率,波动深度3第一:方检测机构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应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和中国计量认证(CMA)合格证书,CNAS及CMA证书应在有效期内,证书相关标准应覆盖表7.0.2的检测指标和附录A的现场测试方法。7.0.3全部教室的灯具安装后应根据计数抽样原则,按照每所学校或幼儿园施工的教室数量、教室平面布局不同、教室功能类型等特点,在每所学校随机选取不低于5%有代表性的各类教室进行现场检测,同时应保证每种类型的教室至少一间:教室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7.0.4教室煦明现场检测方法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教室照明控制系统的验收应采用功能符合性检查和现场光谱照度计测量调光或调色控制水平。7.0.5工程竣工后应提供下列验收资料:1灯具生产企业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以及符合本文件性能要求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2施工实施方案、施工人抗(设备)投入一览表及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制度。3施工地计方案和图纸。4建设单位对灯具型号和安装规范的核查记录.5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测试后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6合同及其他相关资料,8运行与维护8.0.11.ED无粉照明运行与维护时应保持工作面规定的维持平均照度。【条文说明】维持平均照1取决于光源、灯具、环境的维妒特性和维护方式,8.0.2若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1系统设备或控制要求发生变化时,应核对控制系统软件配置能否满足用户的控制要求:2系统运行期间,应对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管理和记录:3系统运行记录应定期进行备份,且备份周期宜为半年到年。8.0.31.ED无粉照明维护应采取下列措施:1应建立清洁光源、灯具的制度,每学期应至少清洁灯具表面一次:2宜每西年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教室照明质量检测次,保证教室照明质量满足表5.3.1和表5.3.2的要求,否则应更换灯具;3更换光源或灯具时,应采用与原设计或实际安装相同的光源或灯具,不应任意更换光源或灯具的主耍性能参数:4若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还应制定运行和维护手册,每年应检查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附录A现场测试方法A.0.1教室照明现场测试应满足下列测量条件:1宜在额定电压下进行照明测量。在测量时,应监测电源电压,若实测电压偏差超过±5%时,应对电压进行调整:2照明测闻:应在没有天然光和其他非被测光源影响下进行:3应排除杂散光射入光接受器,并应防止各类人员和物体对光接受器造成遮挡:4在现场进行照明测试时,灯具应在工作15min后进行.A.0.2教宽束面照度应按中心布点法布置测量点,并应满足卜列要求:1测址室内照度时,教室课莫面照度的测试区域应满足:横线以最前扑课桌前沿离前端水平距离22m画条直线,以此直线为基准线向后排每间距1m划一条直线,直到不足1m为止:竖线第一条线距左墙面的距离是教空的宽度去整数后除以2,每间隔Im画一条线,直到不足Irn为止。划出的Im×1.m的正方形网格为测量区域,网格中心位置为测量点(图A.0.2)。说明:。测相点图A.0.28直桌面第度网格中心布点示意图2中小学校教室应取泉面或距地面0.75m高的水平面为测量平面:幼儿园教室应取桌面或距地面0.5m高的水平面为测量平面。A.0.3垂直照度测试位置与课莫面照度测试位置相同,测试商度选取坐姿视线高度,中小学校为0.8m1.2m,幼儿园为0.5m,视线为水平朝向书写板。A.0.4教室书写板照度的测量应按中心布点法布箔测量点,并应满足以F要求:1应以教室书写板规格4m长,1.2m宽为参考平面,测量网格应为0.4m×0.4m(图A.0.4)。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说明:O一一测量点SA.0.4效富书耳板照度网格中心布点示意图2当书写板区域仃电子白板、交互式教学体机(荧暮)等显示终端时,参考平面不应包含多媒体显示终端所占面积。A.0.5教窕束面、书写板平均照度值测量应按卜式计算:3e(A.0.5)式中:EM平均照度,单位为勒克斯(Ix):Ei一各测试点的照度,单位为勒克斯(Ix)。A.0.6讲台区域照度应以教室纵向中心线上距高书写板面0.7m、距离地面r度1. 1m作为测量点:若讲台位置不可移动,取讲台平面中心点作为测量点。A.0.7教室京面照度、垂直照度、书写板照度均匀度应根据卜式计算:min(E1)Eg<,0.7)式中:仇一一照度均匀度:min(E.)一一各测试点照度的最小照度值,单位为勃克斯(Ix);EM一平均照度,单位为勒克斯(Ix).A.0.8照明功率密度的测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照明测盘方法GB/T5700的规定:当教室总功率无法测量时,可使用功率计分别对教室内所有一般照明灯具的实际功率进行测量,并按公式A.0.8计算照明功率密度。测量时,应在仪器稳定后读数,数据不稳定时,应记录出现次数较多的数字.1.PD=S<A.0.8)式中:1.PD一一照明功率密度,单位为瓦特旬平方米(Wmi):P.一一被测量照明场所中的第i个单个照明灯具的输入功率,单位为瓦特(W):S-被测量照明场所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nz).A.0.9统一眩光值(UGR)的测量和计.算应满足卜.列要求:1测量(观察)位置:教室区域采用坐姿,眼睛高度1.2m,位于教室后墙面的中点,视线水平朝前观测。2统一眩光值的计兑应符合现行国家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的规定。A.0.10现场色温和显色指数的测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的规定。A.0.11视网膜蓝光危击的测量和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测量教室照明光环境中光生物安全危害最大点,测试高度应为1.5m.2测试书写板照明光环境中光生物安全危宙最大点,测试高度为1.5m。书写板照明光生物安全危害最大点通常是:视线范国能够观察到的书写板照明灯具的光学结构或发光源。3教室现场照明光环境的视网膜蓝光危杏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半导体照明设缶和系统的光格射安全测试方法GB/T36005的规定。(条文说明】教室照明光牛沟安全危力以人点通常是:教空内可见的眩光源,在站立高度直.视灯具衣冏或发光源面,教室内亮度最大的位置等.A.0.12生理等效照度的测量位置应与眼部垂直照度的现场检测要求保持一致.A.0.13波动深度的测量和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1教室灯具波动深度现场测试应取地面0.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