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2、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科学知识: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关系。2、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敢于大胆想象。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教学安排1、太阳和影子2课时2、太阳钟1课时3、昼夜交替1课时4、看月亮2课时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2课时2、J'解影子变化规律(1)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3)汇报发现: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3、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2)看书,/解实验方法(3)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4)分组实验(5)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美系?(6)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三、巩固总结1、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课后研究活动: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1)教师讲解器材、方法,及记录纸的使用小组商量实验时间及分1:板书设计1、太阳和影子光源影子的产生不透明的物体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对的高短太阳影子温度低长2、太阳钟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科学知识: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2、认识古代计时工具一日昼及其他计时工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影子及月相的变化规律。2昼夜对动植物,人的影响。3太阳钟的记时原理。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记录的影子及月相变化情况。前面收集的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自制的太阳钟。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年有365天,每天都由白天和黑夜构成,白天让你想到天空中的什么事物?一一太阳。黑夜又让你想到什么?一一星星,月亮太阳和月亮虽然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却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你知道有哪些联系吗?学生回顾单元内容。二总结1太阳和影子大多数物体在太阳下回有影子,还记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原因吗?拿出前面课堂上讨论记录的影子变化规律记录,不同小组间进行交流对比,再次明确影子方向和太阳位置的关系;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否有不同观点(鼓励大胆想象)对小组观察记录和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师:老师看见同学们的桌上放着形形色色的太阳钟,谁来介绍卜.你的太阳钟是如何测时间的?它是根据什么原理测时间的?小结:太阳能够使不透明的物体产生影子,而影子在一天中是由长变短,再变长,由西向东变化的,利用这个原理占人制造了太阳钟。2月相变化过度:当太阳从西方落下,月亮就粉墨登场广。这样的交替周而且始其中的奥秘吸引r古今人类。消渴学家们,你/解昼夜交替的奥秘吗?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要求发言精练,不必象学习新课那样详尽。感受到宇宙的奥妙,激发探究兴趣。师:月亮是个害羞的姑娘,总是遮掩着脸庞,难得看到全貌。因而人们给她取了好几个名字,还记得吗?学生回忆月相名称。师:这些名字我们称之为一一月相。同学们都观察了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月相日记最精美准确。交流月相日记(在已学的基础上选出较好的两三人展示,并总结规律。)小结:原来月相是以一个农历月为周期变化的,在同学们的耐心观察卜.,发现了月亮是围绕着地球转的,从新月到十五的满月,再变成娥眉月,它在空中的位置也发生变化,真是个爱躲迷臧的害羞姑娘。3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师:昼夜不仅有影子与月相的变化,还对动植物产生影响,使动植物形成一定的生活节律,也就是通常说的生物钟。经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学生谈论。(体会平凡的小事中的不平凡,培养求实精神,了解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三拓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小组交流。适当板书。收集资料,坚持观察,实事求是,注重证据板书6白天和黑夜太阳与影子昼夜交替月相变化影响动植物及人的生物钟板书:暗箱电池导线灯泡开关亮了说明:更亮了说明:不亮说明:4.研究磁铁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2 .能利用各种方法测量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3 .能够对磁铁在生活的中的用途做相关的解释:4 .能够做磁铁及磁铁玩具。科学知识:1 .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2 .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3 .了解隔着物体以后,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规律:4 .知道指南针的作用。一、导入:1、提问:我们每天都在呼吸,你知道有身体的哪些器官是呼吸器官吗?(板书:呼吸)学生汇报:鼻子、肺2、讲述: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呼吸器官吧,课件演示。注意:嘴不是呼吸器官。3、通过观看,相信你现在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在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分组活动,指名演示。4、你觉得在观看过程中,哪个呼吸器官给你留卜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汇报。5、(板书:肺)这两个词中间应该加个什么字?(板书: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肺和呼吸的关系。二、自由研究:1、比较吸进和空气和呼出的气体。(1)提问: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港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学生讨论、汇报:呼出二氧化碳(2)讲述:刚才同学们进行了猜测,但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必须用实验来验证。(3)演示实验1,并讲解:先收集塑料袋空气,再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把袋子摇晃一下,看看有没有变化?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颜色没变。(4)演示实验2,并讲解:收集呼出的气体,也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摇晃后观察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变浑浊r.(5)为什么实验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6)讲述:一个实验成功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做一个实验看看结果如何。(7)演示实验3,并讲解:我们先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师收集气体),把收集到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再收集一瓶新鲜空气,也用玻嘀片盖上。现在老师点燃火柴,你们仔细观察火柴在两个瓶子的燃烧现象。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在呼出的气体的瓶子里火柴灭/0(8)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汇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9)提问:我们做以上对比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分组讨论并汇报。(10)小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ID提问:在呼吸时起交换气体作用的重要器官是什么?(肺)U2)讲解: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赛官。2、测肺活量。(1)讲述: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每个人的肺活量都不样,我们可以参照P50吹气球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注意:先要深吸一口气,再把所有的气都吐出吹气球,然后把气球扎紧了;要测量气球的最宽处周长。比一比谁吹的气球最大。分组实验,并记录结果。全班汇报结果。(2)提问:找出本组肺活量最大的同学和肺活量最小的同学,比较上节课你们所测量的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肺活量大的同学呼吸次数少)(3)提问:肺活量大好还是小好?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汇报。(4)提问:怎么样才能增大肺活量呢?学生汇报。(5)小结:肺活量大对健康是有益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增进健康。3、保护呼吸器官。(1)提问: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呢?分组讨论,全班汇报。(2)观看课件,小结:我们要为保护呼吸器官做些积极的事情,比如平常打扫P生先洒水,经常通风换气,积极锻炼身体等等。三、拓展练习:1、提问:你对吸烟有什么样的看法?学生汇报.2、讲述:课后请每个小组收集资料,设计并制作一份戒烟小报。板书:2、肺和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心脏的跳动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2、能准确测定自1.A的脉搏。科学知识:1、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2、认识血液循环器及其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2、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健康。教学重点: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心脏模型、小橡皮球、水槽。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把手放在胸口感觉到什么?(心脏在跳动)2、讲述:今天我们学习“心脏的跳动”。二、自主学习:1、认识心脏。(D提问:心脏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多大?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出来吗?学生试着回答。(2)讲述:大家回答的都不是很准确,让我们通过心脏模型来认识心脏。(出示模型)心脏共分为4个室,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上面还布满/各种血管,它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3)提问: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你知道什么是心跳吗?让我们来观看有关心跳的录像。你觉得心跳是什么?学生汇报。(4)讲述:通过观看录像,同学们对心跳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还不够。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实验来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心跳。演示并讲解:一只手握住皮球,有日奏地反复挤压与松开皮球,连续做20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请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指名演示实验,谈体会。(5)要求:由于皮球数量有限,我们换个方法也可以做模拟实验。每个同学反复地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20次,模拟心脏的跳动,体会手上的感觉。分组实验、交流。全班汇报。(5)讲述:通过模拟实验,大家感觉到手手有节奏地握紧与张开,感觉到手臂上的肌肉也随着一起紧张、放松。这只是模拟实验,我们再来看一段真实的录像,看看心脏究竟是怎样跳动的?学生汇报。(6)小结:心脏也是山肌肉构成的,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2、认识心脏不停地跳动的原因。(1)讲述:我们的心脏始终处于跳动状态的,这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可是心脏为什么要不分日夜地跳动呢?下面,我们通过几组实验来看一看。(2)演示实验1,反复挤压诩料瓶,你们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水被挤压到另个瓶子里Q(3)提问:谁知道心脏把血液运输到哪里去了?(全身)(4)提问:为什么血液能被运输到全身呢?通过什么来运输的?(全身分布了很多血管)(5)讲述:我们来看人体的血管是怎样分布的。出示课件。人除了依靠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引起心跳外,全身分布了动脉和静脉供血液流动,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在第1课中,我们已经学会测量1分钟内脉搏的方法,是怎样测量的?今天我们要测量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你们会测量吗?(把手放在胸口,有力地跳动)每人测量1分钟内的心跳次数,并记录。每人测量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并记录。(6)提问:把1分钟内的心跳次数与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差不多)3、血液循环的意义。(D提问:现在,你能推测出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干什么吗?小组讨论、汇报。(2)讲述:你们的回答正确吗?让我们来看看科学的研究是怎样的。看课件。(3)小结: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血液经过流动,把氧气和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二氧化碳和废物通过排泄器官输出。(4)提问:我们在学第1课时就通过数据发现,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这是为什么呢?小组讨论、汇报。(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5)提问:由此可见,心脏是身体上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呢?小组讨论、汇报。(加强锻炼)三、加强巩固:1、讲述:我们都意识到锻炼身体可以帮助我们保护心脏,增强心脏的功能。你能否根据自1.A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锻炼计划?2、分组讨论计划的目的、内容、要求、注意事项等。3、课后完成锻炼计划。板书:3、心脏的跳动收缩与舒张血液循环:心脏、静脉、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