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docx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一、调研的方法与背景()调研背比:2014年6月5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北生计生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出将主要从三方面推进中医养牛.保健工作,提高民众中医健康素养。第,将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纳入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第二,将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作为健康教杼的应要工作内容。第三,将中医养生保健保养作刈健康中国行”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将“健康中国行”活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全社会关注中医养生保健的宛围。伴随着中医养生保健的蓬勃发展,当前尚存在着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规范和准入制度需进一步加强控制和管理,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校养生保健专业人才不足,养生保健产业发展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及研发牛产水平较低,没有形成产、学、研、管一体化的服务体系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现状,加强专业养生保健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势在必行,因此,此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养生保健行业对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特别是江苏:省时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便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我院开设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准确定位、课程设困、技能培训、课程改革等提供决策参考。(一)调研方法:1 .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收集,深入了解江苏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 .向长期从事中医养生保健的行业专家及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毕业生发放谢查问卷。3 .整理问卷信息、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形成调查报告。二、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求现状(一)产业转型升级与末来3-5年发展趋势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养生保健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要求全国范围内实行“治未病工程”,并已经在不少地区建立了“治未病中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正在成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其中省、市、县中医院成立各具特色的“中医治未病中心”和养生保健服务部门,其服务形式多样、数量增加、水平提面。部分中医医院将现有的中医健康咨询门诊、亚健康门诊、体质门诊、传统疗法中心、体检中心、康发中心等资源进行整合,集中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在社区中,中医药服务从过去注重中医医疗服务转向同时注全开屣预防、保健等综合服务,积极运用中医药手段、技术引导居民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2013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约3.74万亿元,到2014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达到了4.5万亿元。2014年美国£财常3杂志在对中国消费品市场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健康产业在未来5年将扩大1()倍,中国保健养生市场每年殖含高达15000亿元的市场份额,2016年2月14口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I&2030年),提出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置茬,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由上可推测未来十年间,中医养生保健将是人才缺乏的行业。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也将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索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这为学习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二)人才供需现状(数据)I.人才需求(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需求,包括数用、必次,及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等)(1)二级及以上医院:二级及以上医院的中医养生保健通常和针灸、中医等共为一个科室,称为针灸理疗科、中医康复科、中医理疗科等,多由以前的针灸推拿科转变而成,其治疗多IW重于针灸、推拿等,调杳结果表明:二级医院康史科中从事中医养生保健工作的人员学历中,本科生占56%,大专为25%男女比例为1:1.13,其中80%的二级医院认为其缺乏中医养生保健人才,100%的二级医院认为高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好、社会需求量大,80%的二级医院认为高职教育培养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生能适应临床的需要,由此可见:二级医院是高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就业的一个方向。(2)社区医院: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疗养院。在我国,55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病率为2.57%,60岁以上为3.46%,65岁以上为4.61%.慢性病发病率与人口老龄化直接相关,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亿,并以年均3%速度增长。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65岁以上的老人将达I亿人.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这就属于人口结构老年型国家,或者叫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将使慢性病、老年病发病率进步上升。据有关调查统计,在预防方面,有50%以上的离血压、犍尿病等病例管理运用/中医药干预措施:在保健方面,中医药参与率达到了88%:在康亚方面,中医药参与率达到了93%:在健康教育方面,涉及中快药内容的达70%;甚至不少地区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芬,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优势。(3)疗养院、福利院等机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5年,全国老龄人口达到2亿,每7人中就有I名老年人。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2020年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全点领域及政策措施,意见中提出2020年实现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35-40张。养老院、福利院的工作人苏中,必不可少是中医养生保健人员,所以养老院和福利院是高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4)养生会所、养生馆等:I®若中医养生保健的迅速发展,医疗机构的服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大批的社会非医疗机构也在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据有关调查初步统计,我国养去保健行业总体销售额已达650()亿元,民营资本投资比例而达90%以上,保健食品、用品生产企业约I2O(X)家,销售企业超过IO万家,服务企业超过140万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I1.每年还在迅速增长。经过工商部门批准开展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以康宏医院、中医经络养生研究所、养生会所、针灸推拿馆、养颜养生馆、药胭会馆等形式,主要提供按摩、足疗、药浴、美容、美体等保健服务。(5)各级医院对中医养生保健人才的能力要求:排位第(占70%)的是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技能水平),第二(占65%)的是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第三砧55%)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基础理论:第四(占50%)是吃苦耐劳精神:城后是计算机和英语应用。(6)各医院对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生的知识要求:认为重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中医学基础、经络输穴学、中国推京、中医针灸、中医诊断学:认为必要课程:中医疾病学、中药学、中医美容技术、药膳食疗学等。2.人才供应(同类办学机构的专业开设、招生与就业情况,以及学生向上一级院校发展前景等)本专业是属于医学大类健康管理类下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F1.前,在江苏省高职类只有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本科类南京中医药大学开办此专业,类似专业本科有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开设了针灸推拿专业,高等专科院校有第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针灸推拿技术专业。中职学校有开设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其就业方向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疗养院、养生会所、医药公司、社会福利机构、化妆品美容公司等,为其输送健康养生指导、针灸推拿保健、药腾食疗咨询、休闲运动(旅游)等方面人才。由于人才需求量大,因此招生也相对火爆,可作为参考.此外,学生如想进一步提升学历,可以尝试专升本(或插本)至舞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多所本科院校的针灸推京专业,也可以专升本(或插本)至各医药大学的健康管理专业。三、国家、地方和行业政策、教育政策与法规等(现有及新增的政策法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B国发(2013)40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到2020年,基本建立褥蛊全生命周期、内涵丰总、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三)£江苏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提出的工作目标是:至2018年,所有地级以上市建有三级中医医院,8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9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3%的乡(向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立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掌握应用1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四)2015年7月28口,江苏省印发了江苏省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共,旨在建立粉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批健康服务知名品牌和融合发展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目标到202()年,健康服务业发展总规模达I(XX)O亿元左右,成为新常态下推动江苏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产业。四、专业现状分析(一)专业的内部因素,如师资队伍现状、校内外办学条件、办学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资源等,优势与劣势:1 .师资队伍中医养生保健专业H前教学团队教册共8人,专职6人,兼职2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2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现有实训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包括基础实训室、传统康及治疗实训室、中药熏蒸实训室,仪器设备已经投入约40万元。实践教学条件已经基本能保证课程设殴中规定的实训要求。3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现已与江苏省中医院、港安市中医院、徐州市中医院、张家港市中医院、半日闲养生会所等医养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签署协议,作为我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Z1.)专业的外部因素,如同类院校竟争、招生情况、就业情况、技术发展、劳动生产方式转变、新经济模式等,机会与威胁:目前,江苏省开设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医学类高职院校还没有,开办类似专业如针灸推拿专业的有杀庆医学高等专科学院和江苏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两校2015年计划招生数不到200人,但同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切接近100%,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如果按照国家和江苏省的政策规定,健康服务人员缺口很大,毕业生目前还不存在同类院校带来的的就业竞争压力.同时我们可以借助“大健康”产业和国家养老事业飞速发展的步伐,扩大招生计划,响应政府“十三五”时期医疗工作实施方案。加上政府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制订和完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业的管理标准,并加强对各种足疗馆、针灸推拿馆、养生美容馆等保健机构的审批: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内部管理,成立养生保健监管部门,保证保健服务场所的规范文明经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这些都是高等院校开办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机会,也是劳动生产方式转变、新经济模式下人才培养的方向。五、调整优化的主要目标及思路依据上述调研与分析结果,提出优化调整的目标与思路.(一)完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过多项举措形成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帘求为依据、产学结合,早期接触临床、多次接触临床的“实训见习实习“链状人才培养模式。(二)根据中医养生保健人才培养目标,与医院、社区、养空会所等多方合作,共I司修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质狂监督组织机构,创新评价方法与手段.(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引领”的课程体系,理论知识按照“够用、实用”的原则,突出,加大实训时间和内容”的培养思想,培养专多能的中医养生保健人才.(四)以院校一体为依托,优化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师资引进方案,并落实教师“双师型”制度,加大从行业线选聘兼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力度.积极为音年骨干教师提供多种进修与培训、力促其成长.(五)积极结合未来我院养生产业,进一步扩大社会技术服务项目。以院校共建的现代化共享型养生服务实训基地、康复医院为平台,面向基乂开展中医针灸、推拿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建议(一)专业名称(高职高专目录,相应本科学科类别)和方向名称;中医养生保健(二)人才定位规格、要求与就业面向(岗位和职业群):三年制大专生。要求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英语B级以上证、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以上证,并达到学校相关要求才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就业岗位群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疗养院、养生会所、医药公司、社会福利机构、化妆品美容公司等。(三)办学规模与末来3-5年的发展:2019年计划招生人数为50人左右,以后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增长,三年内在校生规模桓定在200人左右。(四)师资配备与发展:按师生比I:16配备专业教师,另需加以引进或聘请医疗单位的副i以上职称行来校作兼职教师:全面提高教时j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使专业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坚持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五)校内外办学条件配备与发展:根据裔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做好设备采购的计划及计划的论证,建立和完善中医养生保健实训中心的管理规章制度,同时注重实训中心的人文和专业环境的体现。加强实训中心管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六)产学研与社会服务(含培训):逐步完善组织体系和规率制度,形成了以学促研,以研带产,以产助学的良好机制。计划构建产学研结合网络体系,发展中医养生保健实训中心、中医特色疗法、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产学研结合载体.借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疗养等,为老人、残疾人、亲友及健全人举办基础知识讲座,开展健康服芬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增强养生保健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借助学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为学生和社会喜爱和从事中医养生保健人员开展中医刮痴师、健康管理师等考证培训业务。(七)配售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激励机制等,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学校在教学条件、人才引进及培养、建设经费等给予倾斜,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继续加大经彷投入,特别是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部分的投入,为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