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1822243       资源大小:37.94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00M)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B)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A.生命B.健康C.安全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八)oA.疾病B.症状C.事故00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八)。A.职业卫生保护B.合法权益C.职业健康安全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的(C)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A.分管部门B.分管负责人C.主要负责人00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B)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A.乡(镇)级B.县级C.市(地)级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第一、二款规定: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八)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B.卫生行政C.劳动保障行政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B)该建设项目。A.不予核准B.不得批准C.不得同意00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C),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排B.计划C.设计00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八)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B.卫生行政C.劳动保障行政01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浚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B)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A.同意B.合格C.批准01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绐予资质认可的(C)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评价应当客观、真实。A.安全评价B.安全咨询C.职业卫生技术0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粉尘等作业实行(八)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A.特殊B.重点C.分别01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B)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A.劳动场所B.醒目位置C.办公场所01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B)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A.记录B.载明C.讲清01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八)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A.撤离B.救援C.排险01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接受(八)部门的监督检查。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B.卫生行政C.劳动保障行政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笫二十九条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C),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A.相关资料B.防护用品C.中文说明书01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B)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A.未经批准B.明令禁止C.严格限制01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B)。A.予以处罚B.承担责任C.追究刑事责任02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B)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A.安全法规B.职业卫生C.企业管理02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八);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A.妥善安置B.进行健康检查C.给予补偿02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八)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A.用人单位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B)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A.未婚女职工B.未成年工C.病残职工02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C)落实职业病防护管理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A.下一级政府B.相关部门C.用人单位02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C)诊断。A.医疗B.职业健康C.职业病02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B)日内组织现场调查。用人单位不得拒绝、阻挠。A.五B.十C.十五02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统计报告的管理工作,并按照规定上报。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B.劳动保障行政C.卫生行政02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八)保险的规定执行。A.工伤B.医疗C.养老02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危害状态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八)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一)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二)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和设备;(三)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在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危害状态得到有效控制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解除控制措施。A.可以B.应当C.有权03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被检查单位(八)接受检查并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拒绝和租碍。A.应当B.必须C.可以03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应当依法经过(C)o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队伍臻设,提高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A.考试合格B.专业培训C.资格认定03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一)项规定,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并开工建设的,均属(B)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A.错误B.违法C.违纪03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二)项规定,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与()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A.主题工程B.基础设施C.土建项目3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三)项规定,建设单位承建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或者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施工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辔告,责令(C);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A.停建关闭B.停产整顿C.限期改正03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四)项规定,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遭自投入使用的,均腐违法行为。由(C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A.建设管理B.劳动保障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03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三)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八)元以下的罚款。A.十万B.二十万C.三十万03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B),或者未对劳动者个人职业病防护采取指导、督促措施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A.教育B.培训C.宣传03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第(一)项规定,(C)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A.施工单位B.建设单位C.用人单位03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用人单位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C)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A.有损健康B.会造成后果C.真实情况04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B)告知劳动者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A.公不B.书面C.口头04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本法在劳动者(八)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A.离开用人单位B.身患职业病C.疑似职业病检查04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八)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子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A.国家B.监督管理部门C.行业04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B)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A.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B.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C.二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04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对(八)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A.工作场所B.施工现场C.劳动者04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七)项规定,用人单位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B)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A.抢救B.报告C.撤离04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八)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八)醒目位置设置辔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A.作业岗位B.生产车间C.工厂大门04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九)项规定,用人单位拒绝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八)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A.监督检查B.整改意见C.现场督查04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十)项规定,用人单位隙瞒、伪造、篡改、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者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B)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A.地方党委B.人民政府C.政府职能部门04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C)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A.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B.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C.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05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六条第(六)项规定,用人单位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C),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A.停产整顿B.立即纠正C.限期治理05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六条第(七)项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未经(B)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未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禁忌作业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新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A.安全生产培训B.职业健康检查C.签订劳动合同05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B)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兼职B.专职C.兼职或专职05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八)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A.管理B.统计C.监督054.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B)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A.立即B.重新C.加强055.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C)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自身购买B.发放购物券C.发放钱物056.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C),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病防护用品。A.质量B.完好无损C.有效057.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C)或者停止使用。A.随意更换B.改变性能C.擅自拆除058.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条规定的,劳动者有权()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A.拒绝B.选择是否C.不参加059.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笫三款规定: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B)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A.有偿B.无偿C.尽快060.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不得(B)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职业病危害事故。A.擅自清理B.故意破坏C.伪造061.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工作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B)oA.使用证B.安全许可证C.采购许可证06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八条第(二)项规定,用人单位的(B)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A.分管B.主要C.技术06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煤矿除外)(八)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A.工作场所B.生产车间C.厂区内06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八条第(一)项规定,用人单位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八)之日起30日内,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A.竣工验收B.开工建设C.图纸设计06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八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B)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A.危害因素B.原申报内容C.设计方案066.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如实地申报(C)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A.培训规划B.危害因素情况C.职业病危害项目067.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劳动者(C)、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A.上岗前B.在岗期间C.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068.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承担职业健康(B)oA.检查档案管理B.检查费用C.治疗费用069.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岗前(B)内组织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150B.30日C.60日070.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三)项规定,用人单位弄虚作假,指使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职业健康(C)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A.培训B.施工C.检查071.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B)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所需要的文件、资料的,绐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A.未能B.未如实C.拒绝07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须由取得(八)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A.甲级B.乙级C.丙级07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省人民政府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跨设区的市的的建设项目;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项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须由取得(B)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A.甲级B.乙级以上C.丙级07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取得(C)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可以根据认可的业务范围在其所在的设区的市或者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范围从事除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建设项目以外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A.甲级B.乙级以上C.丙级075.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本办法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C)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的总称。A.杜绝B.消除C.预防和减少076.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B)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A.用人单位B.建设单位C.监管部门077.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八)实施监督管理,具体办法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A.“三同时”B.规划设计C.防护设施07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A.审批B.同意C.备案079.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以及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应当从专家库中(C)专家参与审核、审查及竣工脸收。每项工作从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专家不得少于3人。A.选择B.指定C.随机抽取080.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审核同意后,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对变更内容(A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A.重新B.补充C.选择08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C)。A.施工方案B.预案C.专篇08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讨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B),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A.监督管理人员B.职业卫生专家C.方案设计人员083.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审查同意的,建设单位不得进行施工,应当进行整改后重新(八).A.申请审查B.规划设讨C.制定方案08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进行(B)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A.定期B.经常性C.不定期085.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C)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A.可以B.应该C.必须086.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B)的罚款。A.1万元B.3万元以下C.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087.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本办法自2012年(B)施行。A.5月15日B.6月1日C.8月10日088.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控制职业病(八),采取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健康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A.危害源头B.继续蔓延C.无序治疗089.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提出的规划目标之五是:到2015年,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B)覆盖率达到90%以上:职业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A.职业卫生检查B.工伤保险C.医疗保险090.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在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把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纳入(C)教育范围,列入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作用,鼓励群众举报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A.企业员工B.中小学C.全民普法09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八)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A.职业病B.劳动C.卫生09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C)OA.防护装置B.报警器C.剂量计09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做好(B)工作。A.抢险救援B.医疗救治C.环境清理09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B)。A.违法B.无效C.错误09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七条第三、四款规定: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B)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与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A.二B.三C.四09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立相关的专家库,需要对职业病争议作出诊断鉴定时,由当事人或当事人委托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从专家库中以(C)的方式确定参加诊断鉴定委员会的专家。A.指定B.委派C.机抽取09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七条第三、四款规定: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C)oA.经济补偿B.营养品C.岗位津贴09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条规定: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C)由该用人单位承担。A.医疗费用B.生活费用C.医疗和生活保障099.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C)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A.经批准B.在确保无危害可C.不得100.职业病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笫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八)机构,是指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等技术服务的机构。A.职业卫生技术服务B.职业病诊断C.职业健康检查二、判断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J)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甲单位员工老王,身体不适,前往就医经诊断,疑似感染职业病,于是住院进行医学观察,期间甲单位可以单方面与老王终止了劳务合同。(X)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甲单位员工老王,身体不适,前往就医经诊断,疑似感染职业病,于是住院进行医学观察,期间诊断费和医学观察费用应由老王自行承担。(X)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员工老王就医后确诊急性职业病,需入院养病,其用人单位甲应该承担老王就医所带治疗费用。(J)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不一定需要提供中文说明书。(X)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保密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X)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某单位涉及到放射性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X)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J)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设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J)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生产、经营或者进口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J)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J)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J)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老王在自己户籍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职业病诊断,其就业单位表示不认可,表示只认可其在就业单位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的职业病诊断结果。就业单位的做法是正确的。(X)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某单位发生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工会组织要求参与其中,该单位负责人有权拒绝。(X)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会组织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有权向用人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用人单位应当立即作出处理。()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J)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时,工会组织有权要求采取防护措

    注意事项

    本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