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委书记在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
-
资源ID:1823972
资源大小:13.5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县委书记在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
县委书记在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在县委书记专题读书班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县委书记在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今年,我县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立足地域资源禀赋,创新实施“项目支撑、城乡统筹、能源强基、生态优先、产业富民、实干兴县”六项战略举措,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推动X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是以“项目支撑”引领高效发展。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洛河经济带等战略机遇,积极谋划一批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支撑长远、接续发展的重大项目。围绕制造业、能化业、新能源、畜牧业”四条产业链”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引进落地一批好项目、大项目、高质量项目。全面推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专班、一个责任单位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加大协调,确保71个重点项目如期完成序时进度,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以“城乡统筹”促进融合发展。高标准编制城乡规划,启动编制周湾长城一体化发展规划,修编完善县城片区和16个实用性村庄规划。以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为契机,全面开展城市“双修”行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文明品位;加快铁边城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步伐,有序推进吴仓堡等小城镇建设,提升乡镇综合服务功能,发挥连接县城、服务乡村的重要作用。开展以农村房屋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为主的“双改”行动,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三是以“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百万亩绿色生态屏障、百万亩森林质量提升、百万亩碳汇储备林三个“百万亩”项目,增强碳汇能力;实施百家林产品加工企业、千家种养专业户、万亩经济林的“百千万”林产工程,依托水库、水坝资源,积极开发观光渔业、休闲垂钓等产业,让我县退耕还林形成的绿水青山逐步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四是以“能源强基”巩固综合发展。能源经济是X经济的硬基础、风向标、基本盘。我县坚持依托本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等资源优势,狠抓产能建设,探索发展上下游产业,启动化工园区建设,推动延长石油25亿方天然气净化厂、20万吨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等一批能化项目落地开工,促进能源就地转化,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五是以“产业富民”振兴乡村发展。紧扣“十四五末”农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目标,全面推进以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和特色杂粮、水产、林产为主的“3+3+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紧扣苹果、畜牧、设施农业三条农业产业链,因地制宜布局一批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带,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小杂粮、香菇、香瓜等特色产业竞相发展,以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六是以“实干兴县”提升效能发展。以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开阔视野、完善思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行调查研究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难点突破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识别干部在一线的“四个”一线工作法,引导党员干部在真抓实干的氛围中解难题、办实事、求实效,为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县委书记专题读书班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将县域发展融入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去谋划,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加快建设“环境优、产业兴、企业旺、实力强、百姓富、社会安”的县域经济强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的*画卷。坚持制造立县,在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把制造业作为立县之本,实施产业培塑行动,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特色强产业。立足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一金一药两材三特”产业升级工程,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重点建设以*士菜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链,以泵业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链,以印章制造为代表的轻工制造、文化博览产业链,以绿色盐碱为龙头的化工产业链,把优势做成规模、把规模做成主导、把主导做成集群。科技赋能兴产业。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培育计划,推动小升高、规升高,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为重点的创新“矩阵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实园区聚产业。纵深推进“五好”园区建设,加大园区闲置厂房清理力度,加快推进化工园区扩片、复核和承诺事项整改工作,大力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深化园区管理体制和薪酬制度改革,推动园区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抓好“一区三园”运行管理,加快建设泵业智造、印章文化、绿色盐碱等特色园区,筑牢产业承接平台。坚持一体推进,在统筹城乡高水平融合上持续发力。实施“城乡同步”现代化建设战略,推进城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大力发展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依托“三樟黄贡椒”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士菜”区域公共品牌,重点发展黄贡椒、禽蛋、油茶、生猪、真塘鱼等优势农业产业,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涨身价”。加快建设新型城镇。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实施“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宜居环境、管理提升、辐射带动”六大专项行动,增强综合承载功能,打造宜居宜业秀美县城。挖掘特色资源禀赋,以荣桓红色文旅、杨桥温泉、三樟黄贡椒、大浦航空等为重点,建设一批资源开发、商贸流通、旅游度假等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彰显个性特征的特色集镇。加快打造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乡村规划,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扩面提质。全面实施千万农户增收共富工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收致富。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防范化解村级债务风险。坚持深化改革,在扩大对外高层次开放上持续发力。把改革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与动力。以更实举措深化改革攻坚。深化事业单位和县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盘活县属国有“三资”,探索建立资产与金融融合、市场化运行、共享共用机制。稳步推进供水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抓实发展环境、民生事业、社会公平正义等领域“小切口”改革,加强改革系统集成。以更大格局扩大对外招商。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全面构建“7+5+5”大招商格局,以产业链招商、化工园区牌照招商、区域布局招商、资源招商为主攻方向,以老乡回归、校友回归、商会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平台招商为主要路径,推动形成大引资引大资、大招商招大商的火热局面。以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推进“首违不罚”柔性执法,用好“免申即享”“直给直享”机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积极推行“企业宁静日”制度,持续擦亮“投资*,诸事亨通”服务品牌。坚持人民至上,在推动民生高品质改善上持续发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想的事”变成党委政府“干的事”,把党委政府“在干的事”变成群众“支持的事”,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办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常态化推进“五心工程”建设,持续实施微改造、微服务、微实事,抓好“面”上统筹,聚焦“点”上发力,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城区雨污管网分流行动计划,让民生更有温度、更具质感。完善保障体系,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完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抓好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温暖社保”行动,强化社保基金内控管理。规范农村医保资金监管。探索“社区(屋场)+养老”模式,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保障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各项待遇,做好退役军人安置等工作。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群众的安全感。用好网格化治理模式,深化拓展屋场恳谈会、诉源治理等基层治理经验。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用好用实“点位工作法”,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政治引领,在汇聚高能级发展合力上持续发力。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汇聚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入落实基层党组织底线守护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推动乡村振兴提质、营商环境提优、项目建设提速、社会治理提效。树牢实干导向。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建立完善干部在斗争一线磨砺、在复杂环境成长、凭实干实绩选拔的培养链条,推进干部多层次、立体式和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交流任用。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机制。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走好群众路线。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深入基层一线掌握实情,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