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冀美版《给文学故事配插图》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825558
资源大小:16.2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冀美版《给文学故事配插图》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冀美版给文学故事配插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插图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包括辅助理解故事内容、增强视觉吸引力、营造氛围等。掌握根据文学故事内容进行插图创作的基本方法,如解读文本、构思画面、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绘画风格、色彩搭配、构图形式),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与文学故事相契合的插图作品。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插图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对文学与美术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在实践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插图表现形式,以更好地诠释文学故事。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与美术融合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以及用艺术形式展现文学之美的意识。让学生在创作插图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学故事的内涵,感受文学与艺术相互交融所产生的魅力,增强文化素养。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故事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关键要素,明确插图创作的方向和重点。例如,在为小红帽配插图时,要抓住小红帽的外貌特征、森林的神秘氛围以及大灰狼的狡猾形象等。指导学生掌握插图创作的关键步骤和技巧,包括根据故事内容确定插图的主题和场景、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恰当的构图方法(如中心构图、三角构图等)突出主体,以及通过色彩和线条表现故事的情感氛围和风格特点。2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突破文字的限制,发挥想象力,将文学故事中的抽象元素转化为生动的视觉形象,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插图作品,避免插图对文字的简单复制。在创作过程中,帮助学生协调好插图与文学故事在风格、情感表达上的一致性,同时处理好画面中的细节与整体、写实与夸张的关系,使插图既能准确传达故事信息,又具有艺术感染力。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插图图片、不同风格的插图作品欣赏资料、文学故事文本、插图创作过程视频等)、绘画工具(画纸、画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油画棒、橡皮擦等)、展示用的优秀文学故事插图作品若干。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几本带有精美插图的儿童文学书籍,如小王子夏洛的网等,翻开书籍展示其中的插图页面,问学生:“同学们,当你们在看这些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些插图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呢?它们和文字内容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兴趣。2 .教师简单介绍插图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引出课题一一给文学故事配插图。(二)知识讲解(K)分钟)1 .插图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插图的主要作用。插图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故事的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描述性的文字,插图能够将其直观地呈现出来。例如,在描写古代建筑的故事中,插图可以展现建筑的外观、结构,让读者更清晰地想象出场景。强调插图能够增强文学作品的视觉吸引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更愿意阅读。精美的插图可以像磁石一样,把读者带入故事的世界。同时,插图还能营造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氛围,如恐怖故事的插图可以通过色彩和画面元素营造出阴森的氛围,浪漫故事的插图则可以用柔和的色调和优美的画面表现出温馨浪漫的感觉。2 .插图创作的依据和要点解读文学故事:讲解要深入理解文学故事是插图创作的基础。需要分析故事的主题、情节发展、人物性格、环境背景等要素。比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贪吃憨厚、沙僧的忠厚老实等性格特点都要在插图中体现出来,同时要根据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的不同场景,如火焰山、盘丝洞等进行画面构思。确定插图主题和场景:介绍根据对文学故事的解读确定插图的主题,选择最能代表故事内容或情节高潮的场景进行创作。例如,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插图,可以选择小女孩在寒冷的街头擦亮火柴,看到美丽幻景的场景,这个场景最能体现故事的悲伤情感和深刻内涵。(三)欣赏分析(Io分钟)1.展示多幅不同风格和题材的文学故事插图作品。对于古典文学作品插图:观察画家是如何展现古代的人物服饰、建筑风貌和文化氛围的。在红楼梦的插图中,人物的服饰精致华丽,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锦缎的质感、图案的精美,如林黛玉的淡雅服饰体现出她的高雅气质。建筑方面,亭台楼阁的绘制符合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等细节栩栩如生,展现出贾府的奢华。画面的构图注重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以人物为中心,周围的环境衬托人物的情感和身份。分析童话故事插图的独特之处:在格林童话的插图中,色彩运用非常鲜明。如白雪公主的插图,以白色、红色和黑色为主色调,白色代表白雪公主的纯洁善良,红色象征苹果的诱惑和危险,黑色则用于描绘邪恶的皇后,这种色彩搭配增强了故事的对比效果。人物形象的塑造充满童趣,白雪公主的美丽可爱、七个小矮人的憨厚有趣都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比如小矮人的大鼻子、圆脑袋等特征,使画面更加生动,容易让儿童理解和喜爱。观察现代文学作品插图中对当代生活和情感的呈现:在一些现代青春文学的插图中,画面风格简洁时尚。以校园故事为例,插图中的人物穿着现代的校服,发型时尚,场景多为校园的教室、操场等。画家运用简洁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和纯真的情感。构图上常采用近景或特写,突出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展现青少年的心理状态。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作品的独特之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以及从中获得的灵感,教师引导学生从与文学故事的契合度、人物塑造、氛围营造、风格特点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四)示范讲解(10分钟)1 .简单插图示范(为神笔马良中的一个场景配插图)材料准备:画纸、铅笔、橡皮擦、彩色铅笔。制作步骤:解读故事与构思画面:选择马良用神笔画出大树帮助穷人的情节。在脑海中构思画面,确定以马良和大树为主体,周围有一些欢呼雀跃的穷人。构图与起稿:在画纸的中心位置用铅笔轻轻画出马良的形象,注意他的姿势和表情,他手持神笔,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然后在马良前方画出大树,大树要画得高大茂盛,树枝上可以有一些果实或鸟巢,体现出大树对穷人的帮助。在马良和大树周围画出几个穷人,他们有的在欢笑、有的在拥抱大树,表现出喜悦的心情。人物和场景塑造:用铅笔仔细地勾勒出人物和场景的轮廓,使线条更加清晰。在画马良时,要突出他的衣着特点,如破旧但整洁的衣服。对于穷人,可以通过不同的外貌和服饰表现出他们的困苦。在大树的绘制上,画出树干的纹理和树叶的层次感。色彩填充(可选):用彩色铅笔为插图上色。马良的衣服可以用土黄色等朴素的颜色,头发用黑色。大树用绿色填充树叶,用棕色画树干。穷人的衣服可以用暗淡一些的颜色,但脸上的笑容用红色来表现,突出他们的喜悦。天空可以用蓝色,营造出美好的氛围,使画面更加生动。2 .复杂插图示范(为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配插图)材料准备:画纸、铅笔、橡皮擦、水彩颜料、画笔。制作步骤:解读故事与构思画面:赤壁之战场面宏大,构思画面时要包括江上的战船、燃烧的火焰、交战的士兵等元素。确定以曹军战船着火、孙刘联军进攻的场景为重点,表现出战争的激烈。构图与起稿:在画纸的下方画出长江的水面,用波浪线表示江水的流动。在江面上画出曹军和孙刘联军的战船,战船的形状要体现出古代战船的特点,如船头的造型、船帆的样式等。在战船上画出士兵,他们有的在战斗、有的在救火,动作姿态各不相同。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画出燃烧的火焰,火焰要画得大而有气势,照亮整个战场。在画面的背景部分,可以画出远处的江岸和山峦,营造出宏大的战争场景。人物和场景塑造:用铅笔仔细地勾勒出战船、士兵、火焰和背景的轮廓,注意人物的动态和表情要表现出战争的紧张。在战船的绘制上,添加一些细节,如船身上的花纹、旗帜等。对于士兵,画出他们的盔甲、武器,表现出古代战争的装备特点。在火焰部分,用一些曲线来表现火焰的形状和动感。色彩填充:用毛笔蘸取水彩颜料进行上色。江水用蓝色,战船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曹军和孙刘联军,如曹军战船可以用深色系,孙刘联军战船用亮色系。士兵的盔甲根据阵营选择颜色,火焰用红色和黄色,表现出火势的凶猛。在表现人物的肤色时,注意光影效果。背景的山峦用灰色和绿色,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使整个画面呈现出赤壁之战的壮观景象。(五)学生创作(15分钟)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文学故事,可以是课本中的故事、课外阅读的故事等,然后开始创作插图。2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想象力。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故事解读、画面构思、人物设计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给予帮助,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整洁和主体的突出。(六)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组织学生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2 .让学生先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作品的主题、创作思路、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对自己作品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3 .其他同学进行互评,从与文学故事的契合度、人物表现、氛围营造、绘画技巧(线条、色彩)和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用积极、鼓励的语言评价他人作品,并提出改进建议,如某个同学为小红帽配的插图很有童趣,但大灰狼的形象可以更凶狠一些,或者色彩可以更鲜艳一些,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4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表现优秀的作品进行表扬,同时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插图与故事脱节、画面过于简单等,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六、拓展延伸1 .插图与故事改编鼓励学生在课后选择一个自己创作插图的文学故事,对其进行简单的改编,然后根据改编后的故事重新创作一幅插图。通过故事改编和插图创作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文学与美术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故事内容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呈现。2 .系列插图创作与展示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文学作品中的多个情节创作一组系列插图,如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初到荒岛、搭建住所、种植粮食等重要情节分别创作插图。在创作系列插图时,要注意每幅插图之间的关联性和统一性,如在风格、色彩体系、人物形象等方面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同时又要体现出每个情节的独特性。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整体创作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可以在学校内进行系列展示,与其他同学分享。七、板书设计给文学故事配插图插图作用:辅助理解、增强吸引力、营造氛围创作依据:解读故事、确定主题场景创作示范:神笔马良赤壁之战插图(解读构思、构图起稿、人物场景、色彩填充)评价要点:契合度、人物表现、氛围营造、绘画技巧、整体效果拓展延伸:插图与故事改编、系列插图创作展示八、教学反思在本次给文学故事配插图美术教学中,通过展示带插图的文学书籍的导入方式,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插图创作的兴趣。在知识讲解和欣赏分析环节,学生对插图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创作依据和优秀作品的表现方式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在示范讲解和学生创作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作品呈现出了一定的创意和对制作技巧的初步掌握。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积极发言,评价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到优点。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知识讲解环节,对于如何更深入地解读文学故事中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可以讲解得更深入一些,部分学生在创作中可能只是关注了表面的情节,导致插图缺乏深度。在示范讲解方面,对于复杂场景中的人物关系和动作表现技巧(如赤壁之战中众多士兵的不同姿态和相互配合)以及色彩在营造宏大氛围方面的运用可以再详细一些,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关于解读文学情感和象征意义的指导以及复杂场景创作技巧和色彩运用技巧的专项示范和练习。在拓展延伸部分,对于学生在故事改编和系列插图创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需要更充分的考虑,提供更多的指导和资源,以充分发挥拓展活动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给文学故事配插图这一艺术形式更深入的理解、创新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