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绣品制作》教案教学设计之:3书法类绣品制作1绣制设计.docx
-
资源ID:1826323
资源大小:75.3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简易绣品制作》教案教学设计之:3书法类绣品制作1绣制设计.docx
简易绣品制作教案课题绣制设计授课类型理论讲授、实训理论课时1课时实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必备知识:1 .了解书法类绣品的艺术特点。2 .掌握绣制各类汉字书法的刺绣针路。3 .掌握各类汉字书法色线的配置方法。职业能力:1 .具备书法类绣品色彩分析及配色能力。2 .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完成书法类的针路设计图。思政元素提升学生吃苦耐劳、专心致志,心无旁鹫、精益求精的匠人品质。重点1 .书法类绣品针路设计。2 .色彩运用。难点自主完成书法类绣品针路设计、配线。教学资源PPT课件、电子教材、教学视频、试题库。实训任务要求1.掌握书法类绣品针路设计。2.掌握书法类绣品的配线。学习工具绣绷、绣架、绣花丝线、真丝面料、绣花针、绣花剪。教学设计理论部分的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讲解书法类针路分析和色彩分析等知识使学生独立完成书法类绣品的的针路绘制和配线。实训部分教师一对一指导、答疑解惑,学生观摩并积极提问,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步骤项目三书法类绣品制作任务一绣制设计导入赞美书法的诗词,从诗词中了解中国书法艺术:李白赠怀素草书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恍恍如闻魔雷惊,时时只见龙蛇走。郑板桥题画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湘绣中的书法类绣品多以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为题材创作,是用毛笔书写绘制,属于软笔书法艺术。软笔汉字书法的字体就是其风格的五大分类,包括篆书字体、隶书字体、楷书字体、行书字体和草书字体,每种字体都讲究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刺绣要抓住书法作品的字体特点,用针路和色线表现他的笔法、笔势、墨法等。因此,刺绣前对书法作品进行针路设计和色彩分析尤为必要。胸有成竹,下针才能出神入化,刺绣才能事半功倍。下面是我们总结以往刺绣实践经验,详细讲述书法类绣品的三种针路绣法和色彩分析的应用方法。一、针路设计1 .垂直针路绣法垂直针路绣法针路走势是向下垂直水平线,主要运用在绣字体规格较大(笔画ICm以上)的书法类绣品。(每种字体都适用)2 .斜针路绣法斜针路绣法针路成30度到40度斜向,主要运用在绣字体规格中等(笔画Cn1.左右)的书法类绣品较小文字。(每种字体都适用)3 .横平竖直的刺绣针路横平竖直是一种根据字体的笔画游转的绣法。适合绣规格较小的字体(笔画ICm以下),常用绣印章。“横平竖直”四个字将绣法概括的很好,横笔画平(横)做,竖笔画直(竖)做,这种绣法的难点在字体的转折笔画,“折”笔画有两种绣法:二是字体笔画很窄的,可以用叠加的方法体现笔画的层次,横和竖笔画的针路呈九十度。二、色彩分析常见中国汉字书法色彩以白纸、墨字、红印组合,墨有六彩,即“浓、淡、枯、湿、燥、润”,讲究“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崇尚中性色黑白灰,对彩色慎用,各种字体的色彩主要分为焦墨效果和浸润效果。1 .焦墨效果焦墨效果的书法色彩单一以黑色为主不需要有色阶的变化。如图2 .浸润效果浸润效果的书法色彩以黑色为主,黑色中有色阶的变化。如图3 .红色印章印章是的红色是朱砂色。三、课后1 .课后小结本次课我们学习了绣制设计。通过PPT理论讲授,收集课程相关图片,拓展知识面,丰富学生们的眼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书法类绣品,提升知识内涵。学生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书法类绣品,基本掌握了湘绣基本针法直针、齐边针等针法的运用。通过绘制书法类绣品针路走势图以及色彩分析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审美眼光。在结课前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都得以解决,不过仍有极少数同学需再继续努力加强课后学习。2 .作业布置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展开,在课程讲评的过程中,同学们在绣绷上展示了自己的书法类绣品针路图、色彩搭配图。也分享了刺绣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学习心得,大家互相交流、探讨刺绣技巧和学习体悟,与后期的专业学习有了更好的连续性。3 .教学反馈和调整(1)通过云课堂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教学效果。(2)通过课后调查、交流,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4 .课程反思(1)课前学习还不够主动,建议学生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多观看视频、图片等,多练习、多思考,拓展知识面,提高实践创新能力。(2)课上多媒体的运用较为单一。